石油地质学试题库word精品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word精品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word精品

一、名词解释

绪论

1石油地质学

是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1石油沥青类

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2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3石油(又称原油)

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4气藏气

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5气顶气

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6凝析气

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7固态气体水合物

在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水合物, 或冰冻甲烷或水化甲烷。

8油田水

所谓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

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9底水

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10边水

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

11重质油

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了数量较多的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特点。第二章油气显

1油气显示

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衍生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

2油苗

液态原油由地下渗出到地面叫油苗。

3气苗

气苗是天然气的地面露头。

第三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1 干酪根(Kerogen)

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门限温度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

3生物成因气

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C02和少量N2。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烃气。

4油型气

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

5煤型气

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6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

天然气生成及圈闭的形成具有阶段性,使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的天然气。这种不同时期形成的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过程,称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

7低熟油(immature oil,亦译为未熟油)

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即源岩中某些有机质在埋藏升温达到干

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相应的镜质组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0.3%?0.7%范围内),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生物化学反应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的液态烃类,包括重油、原油、轻质油和凝析油,有时还伴生有低熟天然气。

8二次生烃

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的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活化生烃的过程。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的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叠加的热力作用引起的。

9烃源岩

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10生油层与生油层系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

第四章储集层和盖层

1储集层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储集层中储集了油

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层。

2盖层

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

3绝对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Pt=Vp/Vt*100%

4有效孔隙度

指彼此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

岩石总体积的比值。Pe=Ve/Vt*100%

5绝对渗透率

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

6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

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

7孔隙结构

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1初次运移一一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排出(或运移) 。

2二次运移一一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

导层内的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的运移。

3地层压力

地下储层(或油层)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亦可称为地层流体压力或孔隙流体压力, 为直

观反映地层压力的大小,工程上常使用水压头的概念,水压头相当于地层压力所能促使地层水上升的 高

度,表达式为: h=P /(p wg )

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聚集与成藏

1圈闭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由二部分组成,即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封闭条件包括盖层及阻止油

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2溢出点

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3闭合度

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4闭合面积 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 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

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

5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

6油气柱高度:是指油气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海拨高度。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的 封闭能力及水动力的条件。 7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

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的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 面的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底面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 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分另U 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

8构造圈闭(油气藏)

由于储集层顶面发生局部变形、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 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9背斜圈闭(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 称为背斜油气藏。

10断层圈闭(油气藏)

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11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

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致密而脆性的非渗透性岩层,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出现裂缝特别发育而使孔隙度和渗透 性变好的局Pa 。 在动水条

部地区,周围则为非渗透性围岩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的油气低势区,称为裂缝性背斜圈闭。聚集了油气之后即形成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12刺穿圈闭(油气藏)

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刺穿圈闭。聚集油气后称为刺穿油气藏。

13岩性圈闭(油气藏)

储集层的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四周或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性圈闭。聚集油

气之后形成岩性油气藏。

14不整合圈闭(油气藏)

指储集层的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储层可位于不整合面之上或之下,其中聚集

油气形成不整合油气藏。

15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

闭。其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16复合圈闭

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

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第七章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1地温梯度

在地壳上层(深约20?130m)之下,温度随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以'C /100m 表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

2地层压力

孔隙介质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层而言又分别称为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

3地层压力梯度

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两种压力梯度:静水压力梯度,方向垂直,一般为定值

0.01Mpa/m。另一种为动水压力梯度。

4异常地层压力

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不等。前者>后者为异常高地层压力;前者<后者为异常低压力。

5压力系数

地层压力/静水柱压力、实际地层一般>1。

6流体压力封存箱

将沉积盆地内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称为流体压力封存箱,箱内生储盖齐全。它分为主箱和次箱,水平封闭划分为主箱,垂直封闭层进一步划分为次箱。

7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物质的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力多大,它也不能凝结为液体。

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8深盆气藏

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在盆地深部或构造

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它不是一种特殊天然气,也不是赋存于盆地某一深度线以下的天然气。

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

1油气田

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的总和。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

2 一级构造

隆起、坳陷和斜坡,是底盘起伏而形成的构造,盆地内最高一级的构造。

3隆起

盆地内大面积的相对上升部份,底盘埋藏浅,其沉积表层常发育不全,厚度薄,沉积物粗。甚至,底盘露出水面而成为剥蚀区。隆起翼部常有地层超覆和岩层尖灭出现,它是捕捉油气的场所,在形态上,隆起略呈椭圆形及长条形,它的形成多与基岩块断升起有关。

4坳陷

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大面积相对下降占优势的负向单元,底盘埋藏深、沉积表层厚,地层发育全而连续,沉积物细,与隆起常以大断裂为界,是盆地内有利生油区。隆起与坳陷常相伴而生,对应而存在,两者紧相毗邻,隆起起着分割拗陷的作用。

5斜坡

是坳陷向盆地周边抬升的部份。斜坡与隆起的翼部相似,常存在地层超覆和岩性尖灭等圈闭,是油气运移聚集的良好场所。

6三级构造

盆地内沉积地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低一级的构造,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

7油气聚集带

是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8含油气区

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的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

9沉积盆地

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的区域。

10含油气盆地

凡是地壳上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了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

11含油气系统

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内,与一特定有效烃源岩层系相关,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一一化学动态系统。

第九章几种重要的含油气盆地

1盆地的盖层

含油气盆地的盖层(又称表层)就是含油气盆地内,覆于底盘之上的沉积岩层。

2前陆盆地

是指位于造山带前缘与相邻克拉通之间的盆地。这种盆地也有人称为前渊。但一般将前陆盆地系统中的深坳陷部分称作前渊。前渊盆地、山前坳陷均属于这一类。

3裂谷盆地

也称伸展盆地,是地壳或岩石圈在引张作用下减薄、破裂和沉陷形成的盆地。伸展构造是指在区域性引张作用下形成的各种构造变形。裂谷盆地和构造所形成的背景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下,如重力滑动、拉张、挤压、扭动和上拱等条件,并可出现在岩石圈演化或威尔逊旋回的各个发展阶段。

4克拉通盆地

Kober1921年用(kratogen)克拉通表示地壳上较稳定的部分,与造山带相对照。Stille(1936)改称作Craton,泛指以前寒武系为基底的稳定地区,包含地台和地盾,有时也包含了古生代增生褶皱带。

二、填空题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1组成可燃有机岩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还含少量的氧、硫、氮等杂质元素。

各种可燃有机矿产的主要元素组成相似,表明其原始物质具有共同的来源,多来自动物、植物有机残体。近十年来,对石油成因的研究,发现同煤类有着一定的关系,尤其在光学特征上具有某些规律性的联系。

2石油与煤类在元素组成上的区别:煤类所含碳量比石油中的多,而氢比石油中的少,氧在石油中也较少;

C/H比值以石油和沥青最小,煤类最大,并且随碳化作用的加剧而增加。3各种可燃矿产从物理状态的角度可分为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类。

4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碳含量为:84-87%,平均84.5%;其中碳、氢两元素

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剩下的元素总含量一般只有1?4%。

5含硫量小于1%的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的为高硫原油。常以0.25%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的界线。石油中还发现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6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

7石油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

8石油的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9石油相对密度变化较大。20C时,一般介于0.75?1.00之间。相对密度大于0.90的石油称为重质石油。

10石油相对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淡色石油的密度小,深色石油的密度大。但是,归根到底,石油的密度决定于其化学组成:胶质、沥青质的含量,石油组分的分子量,以及溶解气的数量。一般说来,密度小而颜色浅的石油常为石蜡性质的,含油质多,加工后能获得较多汽油和润滑油;密度大而颜色深的石油则富含高分子量的沥青质。11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光,

称为荧光。

12石油的发光现象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

13引起石油旋光性的原因,在于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不对称的碳原子。

14由于烃类难溶于水,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烷烃溶解度最小,芳香烃最大,环烷烃居中。

15石油的凝固和液化温度没有固定的数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16烃类气体中依据其

甲烷所占的比例(即干燥系数,C1/工C1-5),将天然气分为干气、湿气两种类型,其干燥系数的分界线为

0.95。

17天然气按相态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固体气(气水化合物);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气、油型气、

混合气;按演化阶段分为生物气、热解气、裂解气。

18油田水由于来源及形成过程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差异性,其矿化度和化学组成有相当大的差别。矿化度一般随埋深增加而增加。

19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为次,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20常规原油与重

石油地质学试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 二、论述题: 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 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 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 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 一、概念题(30分): 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 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 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 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 (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1)圈闭的概念;(2)圈闭形成时期-早;(3)圈闭的位置-近;(4)圈闭的容积-闭合高度高;(5)闭合面积大;(6)圈闭的保存条件-保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 (1)圈闭度量的实质是评价一个圈闭有效容积的大小。 (2)其一般步骤包括:1)确定溢出点;2)确定闭合高;3)确定闭合面积;4)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比例;5)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1)成油物质――有机、证据;(2)成油过程――演化、晚期;(3)烃源岩、干酪根的概念);(4)阶段性具体论述: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过成熟阶段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 (1)排烃驱使因素-成烃增压;(2)排烃途径或通道-微裂缝;(3)排烃相态-连续烃相。特点:幕式排烃。 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为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气面积上油气藏的总和。一定的产油面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 综合地质条件: 1)成烃坳陷和充足油气源 成烃坳陷——指盆地中分布成熟烃源岩或成烃灶的深坳陷区。 充足的油气源——油气丰度: 单位面积的丰度高。根据这种方法将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分为3个等级。丰富的(>2 108m3/km2)中等的(0.2 108m3/km2—2 108m3/km2),贫乏的(<0.2 108m3/km2) ; 生烃是和

Word试卷模板

计算机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正文区又叫 ,用于输入各显示文档的内容,这当然也是Word 重要的地方。 2、切换输入法的快捷键是 。 3、所谓字体就是 ;字号是 ;字形是 。 4、Print Screen 键叫 。 5、垂直选取文本块,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选择文本块的左上,然后按住 键,拖动鼠标到到要选取文本块的右下角,拖动鼠标所经过的垂直文本块就会被选取。 6、行间距即指 。 7、放大或缩小的快捷键是 。 8、“分栏”命令在 的对话框里面。 9、标尺是帮助用户 的工具,比如设置制表位、页边距、段落综合进等。标尺可通过单击 命令来显示隐藏。 10、小四号字是 磅的字。 11、文字的附加属性,包括 、 、 下划线等。 12、在Word 里面按组合键Ctrl+K 是 。 13、设置Word 文档的密码是在保存的对话框里面的工具中的 。 14、点击 能把绘图工具显示在Word 窗口的下方。 15、把已做好的表格转换成文字的方法是点击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要查看Word 文档中与页眉、页脚有关的文字和图形等复杂格式的内容时,应采用的视图方式是( ) A. 大纲视图 B. 联机版式视图 C. 普通视图 D. 页面视图 2、在Word 中选定表格的某一列,再从“编辑”菜单中选择“清除”命令(或按Del 键),将会( ) A. 删除这一列,即表格少一列 B. 删除该列各单元格中的内容 C. 删除该列中第一单元格的内容 D. 删除插入点所在单元格中的内容 3、在Word 中进行文本编辑时,要想输入字符“★”,应该选择( ) A. “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B. “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C. “格式”菜单中的“制表位”命令 D. “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 4、在Word 中进行“页面设置”,主要是设置页面的( ) A. 字符数/行数、页边距、分栏数、版面 B. 纸张大小、纸张来源、版面、页眉/页脚 C. 页边距、纸张大小、纸张来源、字符数/行数 D. 页边距、页眉/页脚、纸张大小、纸张来源 5、在Word 文档中,要使文本环绕剪贴画产生图文混排的效果,应该( ) A.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 B.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 C.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剪贴画格式” D.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的格式” 6、在Word 窗口中,主要包括( ) A.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和文档编辑区域 B. 标题栏、编辑栏、工具栏、状态栏和文档编辑区域 C.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和文档编辑区域 D. 标题栏、菜单栏、编辑栏、状态栏和文档编辑区域 7、在Word 文档中,当前文档的总页数和当前页的页号显示在Word 窗口的( ) A. 状态栏中 B. 菜单栏中 C. 工具栏中 D. 标题栏中 8、Word 文档默认扩展名是( ) A. TXT B. DOC C. WRI D. DOT 9、将Word 文档中的一部分内容复制到别处,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粘贴 B. 复制 C. 选中 D. 剪切 10、有关缩放Word 文本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缩放文本框本身,不包括框内的文字或图形 B. 连同文本框内的文字或图形一起缩放 C. 缩放后文本框中看不见的内容将丢失 D. 当文本框内为图形时将一起缩放 11、在对某个Word 文档中进行了多次剪切操作后,存盘并关闭了该文档,这时剪贴板中( ) A. 只保留第一次剪切的内容 B. 只保留最后一次剪切的内容 C. 所有剪切的内容都消失 D. 剪贴板内容不发生变化 12、在Word 文档中,字体、字号按钮可以在( )找到。 A. 菜单栏 B. 标题栏 C. 常用工具栏 D. 格式工具栏 13、在Word 文档中,为了看清文档的打印效果,应使用( )视图方式。 A. 大纲 B. 页面 C. 普通 D. 全屏 14、在Word 文档中,自动生成的页码会出现在( )中。 A. 文档编辑区 B. 文本框 C. 页眉/页脚区 D. 状态栏区 15、在Word 文档中,已有页眉,没有页脚,现在处于文档编辑状态,若要进入页脚区首先要( )。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最新石油地质学全国考研真题打印版.doc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 2003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氯仿沥青“A” 2 #值P36 3 可燃冰(固态汽水化合物)P21 4 次生油气藏 5 力场强度 6 有效渗透率P43 7 输导层P163 8 地层油气藏P76 二简答: 1 ROCK-EV 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P129 2 聚集型天然气特点和类型P20 3 水动力圈闭特点和类型P90 4 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P140 三论述: 1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P105-108) 2 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条件P80-85 3 举例说明油气藏形成条件(大中型)P157 (第七章全部内容的总结还要加上具体的例子) 2004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盖层微渗漏 2 石油 3 伴生气 4 成烃坳陷 5 含油饱和度 二简答: 1 不整合油气藏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 2 岩性油气藏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 3 石油化合物组成和特点 4 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 5 天然气分类方法 三论述: 1 油气藏形成充分条件 2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 3 断层与油气聚集 4 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 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圈闭(现代概念) 2 储集层

4 天然气水合物 5 生物标志化合物 6 干酪根 7 油气聚集 8 饱和度中值压力 二简答: 1 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 2 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 3 背斜油气藏的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 三论述: 1 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2 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 3 影响砂岩储层储集性因素 2006年试题 一、填空题: 1、石油主要由等元素组成。其中主要是,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为。 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即,各大圈闭又可根据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类。 3、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成为。 4、通常要从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做出定性定量评价。 二、名词解释 1、烃源岩 2、有效渗透率 3、含油气系统 4、原生油气藏 4.1、次生油气藏 5、油气初次运移 6、煤层气 三、简述题 1、差异聚集现象及其实质 2、断层油气藏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四、论述题 1、试述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气理论 2、举例试述区域构造运动(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代码:433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个词5分) 1.沉积有机质 2.流动空隙度 3.盖层 4.有效通道空间 5.岩性油气藏 6.原生油气藏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一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岩石: 2、矿物: 3、沉积岩: 4、地质作用: 5、构造运动: 6、沉积相: 7、油气的运移: 8、石油: 9、油气藏: 10、圈闭: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 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 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 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 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 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 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 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 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

word基础试卷试题.docx

判断...................................................................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单选...................................................................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拟2—— OUTLOOK.......................................................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拟4—— word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拟5—— excel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拟6—— powerpoint.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判断 1要删除分节符,必须转到普通视图才能进行。对 2“查找”命令只能查找字符串,不能查找格式。错 3Word 不能实现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互相转换。错 4使用“页面设置”命令可以指定每页的行数。对 5 在插入页码时,页码的范围只能从 1 开始。错 6目录生成后会独占一页,正文内容会自动从下一页开始。错 7在 Word 的表格中,当改变了某个单元格中的值的时候,计算结果也会随之改变。错 8Word 表格中的数据也是可以进行排序的。对 单选 1 下面关于页眉和页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页眉和页脚适用于整个文档 B奇数页和偶数页可以有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C在页眉和页脚中可以设置页码 D首页不能设置页眉和页脚 答案 D 2 要使文档中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 2 个汉字,可以使用标尺上的()。 A 左缩进标 B 右缩进标记 C 首行缩进标记 D 悬挂缩进标记 答案 C 3 关于 Word 修订,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在 Word中可以突出显示修订 B不同的修订者的修订会用不同颜色显示 C所有修订都用同一种比较鲜明的颜色显示 D在 Word中可以针对某一修订进行接受或拒绝修订 答案 C 4 在 Word中,丰富的特殊符号是通过()输入的。 A“格式”菜单中的“插入符号”命令B专门的符号按钮

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 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 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 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

三、选择题(10x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A.风化■—搬运一剥蚀一沉积一成岩 B.风化一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C.剥蚀一风化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D.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o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 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x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考研真题7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油气藏与油气田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 6、油型气和煤型气 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 二、填空题(1×25=25) 1、随着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________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_________。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少数为_____________。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__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油气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渤海湾盆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 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 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前陆盆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四、综合题(20×2=40) 1、根据油气藏形成与油气富集的基本原理,论述三角洲相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2、图1为某盆地的白垩系目的层顶面埋深图。该盆地中间有一近东西向的北倾逆断层,断层活动时为侏罗纪——早第三纪,使得盆地发育二个凹陷A和B。研究表明,凹陷A主要发育侏罗系煤系源岩,凹陷B主要发育白垩系泥质烃源岩,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的R0为1.0%——1.5%,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R0为0.6%——1.0%,已发现5个油藏和3个气藏,特征见表1。白垩系砂岩分布较广,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也较好。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主要生油期为白垩纪末,主要生气期为早第三纪末,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生油期为晚第三纪末。

word基础试题

判断 (1) 单选 (1) 模拟2——OUTLOOK (4) 模拟4——word (13) 模拟5——excel (21) 模拟6——powerpoint (23) 判断 1 要删除分节符,必须转到普通视图才能进行。对 2 “查找”命令只能查找字符串,不能查找格式。错 3 Word不能实现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互相转换。错 4 使用“页面设置”命令可以指定每页的行数。对 5 在插入页码时,页码的围只能从1开始。错 6 目录生成后会独占一页,正文容会自动从下一页开始。错 7 在Word的表格中,当改变了某个单元格中的值的时候,计算结果也会随之改变。错 8 Word表格中的数据也是可以进行排序的。对 单选 1下面关于页眉和页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页眉和页脚适用于整个文档 B奇数页和偶数页可以有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C在页眉和页脚中可以设置页码 D首页不能设置页眉和页脚 答案D 2要使文档中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2个汉字,可以使用标尺上的()。 A左缩进标B右缩进标记C首行缩进标记D悬挂缩进标记 答案C 3关于Word修订,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Word中可以突出显示修订 B不同的修订者的修订会用不同颜色显示 C所有修订都用同一种比较鲜明的颜色显示 D在Word中可以针对某一修订进行接受或拒绝修订 答案C 4在Word中,丰富的特殊符号是通过()输入的。 A“格式”菜单中的“插入符号”命令B专门的符号按钮

C“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按钮D“区位码”方式 答案C 5Word应用程序窗口中的各种工具栏可以通过()进行增减。 A“视图”菜单的“工具栏”命令B“文件”菜单的“属性”命令 C“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D“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 答案A 6为了便于在文档中查找信息,可以使用()来代替任何一个字符进行匹配。A* B& C% D? 答案D 7"在当前文档中,若需要插入Windows的图片,应将光标移到插入位置,然后选择()。" A“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B“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C“编辑”菜单中的“图片”命令D“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答案B 8在Word中,在正文中选定一个矩形区域的操作是()。 A先按住Alt键,然后拖动鼠标B先按住Ctrl键,然后拖动鼠标 C先按住Shift键,然后拖动鼠标D先按住Alt+Shift键,然后拖动鼠标 答案A 9要输入下标,应进行的操作是()。 A插入文本框,缩小文本框中的字体,拖放于下标位置 B使用“格式”菜单中的“首字下沉”选项 C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选项,并选择“下标” DWord中没有输入下标的功能 答案C 10水平标尺左方三个“缩进”标记中最下面的是()。 A首行缩进B左缩进C右缩进D悬挂缩进 答案B 11在Word中打印文档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页上,可以同时设置纵向和横向两种页面方向 B在同一文档中,可以同时设置纵向和横向两种页面方向 C在打印预览时可以同时显示多页 D在打印时可以指定打印的页面 答案A 12在编辑文档时,如要看到页面的实际效果,应采用()模式。 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Web版式 答案B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考试为闭卷。掌握石油地质与勘探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石油地质学问题。试题总分150 分,试题类型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题(含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等)、综合论述题和图件分析题。答题要紧扣题意,论述题要阐述清楚,名词解释简明扼要。 二、考试内容: 1.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基本特征;(1)石油的组成与物理性质;(2)天然气的组分与物理性质;(3)油田水的特征;(4)油气中的稳定同位素。 2.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1)油气的成因概述;(2)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3)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影响因素和模式;(4)天然气成因类型与特征;(5)烃源岩特征;(6)油源对比。 3.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岩的孔隙性和渗透性;(2)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特殊岩类储集层;(4)盖层的类型、封闭机理及影响盖层有效性的因素。 4.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运移的相关概念;(2)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通道、时期和模式;(3)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和阻力、输导体系、主要方向和距离;(4)油气运移的研究方法。

5.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1)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度量;(2)油气聚集的原理;(3)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条件;(4)油气藏的破坏和再形成;(5)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6)凝析气藏的概念及形成条件;(7)气藏与油藏形成及保存条件的差异;(8)非常规气藏的形成;(9)三场与油气成藏形成的关系。 6.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1)油气藏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案;(2)各类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实例。 7.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1)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区、含油气盆地的概念;(2)主要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典型实例;(3)含油气系统的含义及研究内容;(4)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8.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1)油气勘探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勘探方法;(2)油气资源与储量的含义和分级;(3)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和对象、主要方法。 9.油气勘探的程序和任务(1)油气勘探程序;(2)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的含义、主要任务、主要技术方法及工作部署的原则;(3)滚动勘探开发的含义、特点、程序及部署原则;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Word2010基础知识试题

Word2010基础知识试题 1、Word2010是哪个公司的产品() A、IBM B、Microsoft C、Adobe D、SONY 2、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 A、Alt+N B、Ctrl+N C、Shift+N D、Ctrl+s 3、新建命令位于哪个菜单下() A、文件 B、编辑 C、插入 D、格式 4、下列关于新建一个空白文档的操作正确的是() A、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窗口中可用模板中的空白文档,然后 按创建 B、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电子邮件然后按 确定 C、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WEB页然后按确 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保存时的保存位置默认的就是第一次保存时的位置 B、在“开始”选项卡中也有“保存”按钮 C、在Word中只能以“Word文档”类型保存 D、文件保存的位置既可以是硬盘也可以是软盘 6、“另存为”选项位于() A、“插入”选项卡中 B、“文件”下拉菜单中 C、“开始”选项卡中 D、“页面布局”选项卡中 7、第()次保存时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A、1 B、2 C、3 D、4 8、下列有关“另存为”对话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保存位置”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保存的位置 B、文件要保存的类型可以是Word文档,也可以是其它类型 C、文件名可以是已经存在的文件名,也可以是新的文件名 D、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实现保存了 9、在把文档“另存为”时所要进行的操作有()(多选) A、选择保存位置 B、选择保存类型 C、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 D、选择文件保存日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闭文档时只需直接单击文档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即可

二00三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答案

二00三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只有当埋藏深度足够大,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 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液态石油大量生成的阶段称为生油窗。生油门 限对应点,而生油窗对应一个范围。 2、油气藏与油气田: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 系统和油水界面。油气田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亦称有效渗透率, 其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也于其中流体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比例有关。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 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的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 气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都称为二次运移。 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的圈 闭为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是在水盆继续扩大,水体加深的情况下,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的圈闭。 6、油型气与煤型气:油型气系指腐泥型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 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凡煤系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 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 二、填空题 1、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偏重),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 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轻)。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膏岩类)和(泥质岩类),少数为(碳酸盐岩类)。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即(物性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地层压力)、(流体 压力)、(毛管力)。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高势)区向流体势的(低势)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根据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生排烃史)、(根据饱和压 力)、(利用波义尔定律)、(流体历史分析)。 7、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 8、渤海湾盆地属于(裂谷)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第三系)。 三、简述题 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类型元素组 成H/C O/C结构物质来源生油潜力大 小 第 1 页共 2 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文Word 2000可以在( d )环境下运行的。 A.DOS B.UCDOS C.Windows3.2 D.Windows95 2.( c )不能关闭Word 2000。 A.双击标题栏左边的“W” B.单击标题栏右边的“×” C.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 D.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 3.Word 2000 文档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 c )。 A.TXT B.WPS C.DOC D.ERI 4.在编辑文档时,如要看到页面的实际效果,应采用( c )。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页面视图 D.主控文档视图 5.Word 2000 中( b )方式可以显示出页眉和页脚。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全屏幕视图 6.Word 2000 的( b )菜单中含有设定字体的命令。 A.编辑 B.格式 C.工具 D.视图 7.将文档中一部分内容复制到别处,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c )。 A.粘贴 B.复制 C.选择 D.剪切 8.建立比较规范的、行列数较多的表格最好使用( b )方式。 A.用“表格”菜单中的“绘制表格” B.用“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表格” C.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 D.插入Execl工作表 9.在Word 2000 中若要将一些文字设置为黑体字,则先( d )。 A.单击“”按钮 B.单击“”按钮 C.单击“”按钮 D.选择“字体按钮” 10.同时打开多个Word 2000文档,单击“窗口”菜单中“全部重排”命令,则( c )。 A.当前窗口中的文字全部重新排版 B.所有窗口重叠排列在屏幕上 C.所有窗口平铺排列在屏幕上 D.多个窗口轮流在屏幕上显示 11.把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顶部,应按下( d )键。 A.Ctrl+↑ B.Home C.Ctrl+Pgup D.Ctrl+Home 12.利用键盘,按( b )可以实现中西文输入方式的切换。 A.Alt+空格键 B.Ctrl+空格键 C.Alt+Esc D.Shift+空格键 13.Word 2000窗口中的工具栏可以通过( b )进行增减。 A.“文件”菜单的“属性”命令 B.“视图”菜单的“工具栏”命令 C.“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 D.“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 14.转换为插入状态应( a )。 A. 双击状态栏“改写”按钮 B.单击状态栏“录制”按钮 C. 单击“标尺”按钮 D. 双击鼠标右键 15.在文档中选择一个段落,可以将鼠标移到段落的左侧空白处(选定栏),然后( c )。 A.单击鼠标右键 B.单击鼠标左键 C.双击鼠标左键 D.双击鼠标右键 16.用拖动的方法把选定的文本复制到文档的另一处,可以( b )。 A.按住鼠标左键将选定文本拖动到目的地后松开 B.按住Ctrl键,同时将选定文本拖动到目的地后松开左键 C.按住Shift键,同时将选定文本拖动到目的地后松开左键 D.按住Alt键,同时将选定文本拖动到目的地后松开左键 17.每单击一次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是( c )。

石油地质学考试卷B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研究生期末考试试卷B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概论 PART I 闭卷考试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 氯仿沥青“A ” 2. 生油窗 3. 相渗透率 4.隐蔽圈闭 5. 油气田 6.含油气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2分) 1、按照油气藏分类,古潜山油气藏属于 类型的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属于 类型的油气藏 。 2、烃源岩异常压力微裂缝排烃模式适合于烃源岩演化程度的 阶段,其异常压力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 、 、 等。 3、烃源岩在岩性上可分为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煤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 。陆相烃源岩有利的形成环境是 和 环境。 4、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类型有 、 和 等;二次运移的主要阻力为 ;主要运移动力为 和 等。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 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 区向流体势的 区运移。从盆地结构和构造背景考虑, 和 等位置是油气运移有利的指向区。 5、伴随有机质四个演化阶段,有机质可形成四种类型的天然气,它们是 、 、 和 。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 1比油型气的δ13C 1 。

6、根据右图给定的烃类混合物的相图,判 断地层分别处于A、B、C、D点情况下形 成的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A:; B:; C:; D:。 7、现有两种天然气A和B,经组分分析测 得A和B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85%; 两者的δ13C1分别为-65‰和-45‰,试判断 两者天然气的成因类型:A为;B 为。 8、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 系。大庆油田位于盆地; 其主要产油层系是系。 9、根据下图,判断油气藏类型,a为类型、d为类型、e为类型;试判断圈闭b和c形成时间的相对早晚。 10、指出下列各图所示的油气田类型。A为; B为;C为;D为。 A B

word2010试题及答案

Word 2010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Word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一个________。 A. 操作系统 B. 表格处理软件 C. 文字处理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启动Word是在启动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 A. Windows B. UCDOS C. DOS D. WPS 3. 在Word“文件”菜单底部列出的文件名表示________。 A. 该文件正在使用 B. 该文件正在打印 C. 扩展名为DOC的文件 D. Word最近处理过的文件 4. 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 A. txt B. wps C. doc D. wod 5. 第一次保存文件,将出现________对话框。 A. 保存 B 全部保存 C. 另存为 D 保存为 6. 在Word编辑窗口中要将光标移到文档尾可用________。 A. Ctrl+ B C. Ctrl+ D 7. 要打开菜单,可用________键和各菜单名旁带下划线的字母。 A. Ctrl B Shift C. Alt D Ctrl+Shift 8. 以下关于“Word文本行”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为________。 A. 输入文本内容到达屏幕右边界时,只有按回车键才能换行 B. Word文本行的宽度与页面设置有关 C. 在Word中文本行的宽度就是显示器的宽度 D. Word文本行的宽度用户无法控制

9.“剪切”命令用于删除文本和图形,并将删除的文本或图形放置到________。 A. 硬盘上 B 软盘上 C. 剪贴板上 D 文档上 10. 关于Word查找操作的错误说法是________。 A. 可以从插入点当前位置开始向上查找 B. 无论什么情况下,查找操作都是在整个文档范围内进行 C. Word可以查找带格式的文本内容 D. Word可以查找一些特殊的格式符号,如分页线等 11. 打印预览中显示的文档外观与________的外观完全相同。 A. 普通视图显示 B. 页面视图显示 C. 实际打印输出 D. 大纲视图显示 12. 当编辑具有相同格式的多个文档时,可使用________。 A. 样式 B. 向导 C. 连机帮助 D. 模板 13. 若要设置打印输出时的纸型,应从________菜单中调用“页面设置”命令。 A. 视图 B. 格式 C. 编辑 D. 文件 14. 中文输入法的启动和关闭是用________键。 A. Ctrl+Shift B. Ctrl+Alt C. Ctrl+Space D. Alt+Space 15. 输入文档时,键入的内容出现在________。 A. 文档的末尾 B. 鼠标指针处 C. 鼠标“I”形指针处 D. 插入点处 16. 要将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开始位置应按________键。 A. Ctrl+Home B Ctrl+PageUp C. Ctrl+↑ D Home 17. 如果要复制一段文本,可以用下面哪个操作________。 A. 先指定一段文字,在指定区域内按鼠标右键选“粘贴”命令, 然后移动光标到想复制的位置,按鼠标右键选“复制”命令。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 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 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 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 d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b )。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b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 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