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x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三、选择题(10x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物理风化作用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B.铝和硅C.铁和镁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山岩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A.火成岩B.变质岩C.粘土岩D.沉积岩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三、回答题(每题 8 分,40 分)
1、什么叫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
相互关系。(2 分)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3页共6页
线 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2 分)
3、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
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 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 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 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 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 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2 分)
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
(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2 分)
④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
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
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 分)
(3 分)
hd=-1000-(-1300)=300 米 (4 分)
第6页共6页
(3 分)
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Cb、Cd 表示),圈出闭合面 积(用斜线表示),计算每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hb、hd 表示)。
A:构造—岩性圈闭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练习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牛轭湖二、填空题:1.在常温层以下,增加1℃的深度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正常温度层以下,当深度增加100米时,增加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____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超过2800公里。

1914年,B.Gutenberg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时间测量出地核深度为2900公里,比现代精密测量结果只差15公里。

因此,核幔边界也被称为。

回答:地壳|核心|古腾堡间断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腾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被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

11.地球的内圈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最外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2.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3.地球大气层可以从下到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I •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C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 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 用C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 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__________ 。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 千米。

因此,地核- 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地壳|地核| 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 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 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 ;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三(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三(含答案)

试题三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油气藏:2、盖层:3、矿物:4、褶皱:5、水平岩层:6、地层:7、沉积岩:8、变质作用:9、岩浆作用:10、石油: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光泽是指新鲜表面对的反射能力。

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3、变质作用的类型有、、。

4、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5、碎屑湖泊相可分为亚相、亚相、亚相、半深湖亚相和亚相。

6、直立岩层是指的岩层。

7、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的有机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都是风化作用的产物。

()2、结核和缝合线都属层面构造。

()3、在碎屑岩中,由于杂基和胶结物都起到了胶结作用;故此,它们都是化学成因的。

()4、国际性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

()5、在断裂构造中,处于断层面上方的一盘称为上升盘。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在油气田勘探中有哪些常用方法?2、圈闭的要素是什么?度量参数有哪些?3、简述干酪根的类型。

4、“V”字型法则的内容是什么?5、研究粘土岩的意义是什么?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2、绘图示意倾斜岩层产状的要素。

六、论述题:(15分)试论述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石油地质试卷答案》3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聚集,它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

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褶皱:岩石受力后产生一系列波状起伏的弯曲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面的海拔高程处处相等或大地水准面平行的岩层。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思考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一、石油(Petroleum):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元素组成:C、H、O、S 、N 和微量元素(灰分)C、H两元素主要呈烃类化合物存在,是石油组成的主体。

S、O、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多富集在渣油或胶质和沥青质中。

二、在近代实验室中,用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A——烃类化合物:a、饱和烃: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b、芳烃:芳烃和环烷芳烃B——非烃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为含S、N、O化合物。

1、烷烃A. 正构烷烃B、异构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4、非烃化合物: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三、正构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

据主峰碳位置及形态,分3种基本类型:①主峰小于C15,且主峰区较窄;②主峰大于C25,且主峰区较宽;③主峰在C15-C25之间,且主峰区较宽。

与成油母型、成油环境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

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的成因和油源对比研究。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a. 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有机质(菌藻类)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含量多。

b.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质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正烷烃碳数偏高。

c. 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四、海相陆相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

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

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

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

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

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

()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

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

()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

()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出油藏范围,求出油藏最大含油高度;确定油藏(或圈闭)类型。

请标明新增图例。

(2)针对北部区块地质特征部署预探井,请标明井的类型,说明钻探
目的。

(3)作A-B 剖面示意图,并标明圈闭及油气藏的位置。

构造等值线断层砂岩尖灭线油井预探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