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实习答案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学实习答案

石油地质学实习答案

圈闭和油气藏分类
我们采用的分类是综合考虑圈闭的基本要素(储集层和封闭条件)的成因进行的圈闭 分类。油气藏分类与圈闭分类一一对应。
大 类
构造圈闭
1、背斜圈闭地层圈闭1岩性圈闭水动力圈闭1、构造鼻和阶 地型水动力圈 闭 2、单斜型水动 力圈闭 3、纯水动力圈 闭
复合圈闭
1、构造—地层 圈闭 2、水动力—构 造圈闭 3、地层—水动 力圈闭 4、构造—地 层—水动力圈闭

2、断层圈闭
2、不整合圈闭
3、裂缝性背斜圈闭 3、礁型圈闭 类 4、刺穿圈闭 4、沥青封闭圈 闭
5、多因素构造圈闭 5、多因素地层 圈闭
-630
岩层厚度:20m
(二)油气藏的度量
油气藏的度量是指评价一个圈闭内油气藏的体积。 1、有关概念(参见图4-3) 油(气)柱高度: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垂直距离。 显然它小于或等于闭合高度。 含油(气)边界:圈闭内油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的交线。
含油(气)面积:含油边界所围限的面积。
油环:油气藏中含气边界与含油边界所围限的环状区域 。 气顶:油气藏中气位于顶部,该气藏或聚集体称为气顶。 上述概念一般适用于静水条件,对于动水,上述概念意义要视具体势情况而定。 2、油气藏度量 综合油(气)柱高度、含油(气)面积或油环面积等参数便可计算油(气)藏中的油 (气)体积。油(气)藏中的油(气)体积与这些参数呈正变关系。严格计算方法是,用变 孔隙度代替常量孔隙度,用积分方法计算油(气)藏的体积。显然,油(气)藏的体积小于 或等于圈闭的有效体积。
对于动水,溢出点通常是倾斜的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交线中两根交线的切点(如:图4-2中 S点和图4-5中SA点和SB点)等。但通常不是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的切点。等势面与非渗透层 面不相切时,同样可以存在圈闭,同样可以有两根交线的切点。真正的溢出点是圈闭周围各个 可能 “溢出油气” 点中的最小势点,或称最小势溢出点。 2、确定闭合高(closure) 在静水条件下闭合高是指闭合顶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面的距离(如:图4-3)。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高情况是复杂的。但如果非渗透层面是平面(图4-5A),或者通过溢 出点的等势面是平面(图4-5B),可以分别定义为:通过溢出点的等势面各点到非渗透平面 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或者非渗透层面各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

1、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排列等等;其次是看到断层碎屑;其他的一些断层的经典标志在井下可能不会太显现;2.(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根保存在沉积岩中;(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2、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1)埋深:0-1000米;(2)温度:10-60度;(3)演化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4)作用因素: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5)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6)烃类组成特征:烃类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深度:1500~2500—3500米;(2)温度:50~60—150~18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的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4)作用因素:热力+催化作用;(5)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6)烃类组成特征: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减少,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成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的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1)深度:4000-6000米;(2)温度:180-25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成熟时期;(4)作用因素:石油热裂解、热焦化阶段;(5)产物: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热裂解产生凝析气、湿气及干酪根残渣;(6)烃类组成: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为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四)深部高温生成气阶段(1)深度:>6000米;(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热变质;(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三、回答题(每题 8 分,40 分)
1、什么叫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
相互关系。(2 分)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3页共6页
线 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2 分)
3、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
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 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 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 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 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 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2 分)
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
(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2 分)
④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
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
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 分)
(3 分)
hd=-1000-(-1300)=300 米 (4 分)
第6页共6页
(3 分)
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Cb、Cd 表示),圈出闭合面 积(用斜线表示),计算每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hb、hd 表示)。
A:构造—岩性圈闭

长江大学-资工15级《石油地质学》思考题及答案

长江大学-资工15级《石油地质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1.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7.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 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二、问答题1.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

碳含量为:84-87%,平均84.5%;氢含量为:11~14%,平均13%;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初级采油地质工习题含参考答案

初级采油地质工习题含参考答案

初级采油地质工习题含参考答案1、海相碎屑岩的成分( ).分选好,由岸及远粒度由粗变细,更远则是粘土沉积,沉积环境由氧化环境变成还原环境。

A、复杂B、种类多C、单纯D、多样答案:C2、Excel软件适合于( )的管理。

A、文秘B、文字C、报表系统D、绘图系统答案:C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oA、CPUB、输入输出设备C、存储器D、UPS答案:A4、既可以生油,也可以储油的岩石是()oA、粘土岩B、碳酸盐岩C、变质岩D、花岗岩答案:B5、由于水质不合格,脏物堵塞了地层孔道,造成吸水能力()oA、不变B、下降C、上升D、变化答案:B6、井下事故处理一定要根据( )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如动力设备.井架.工具等。

A、地质设计B、工程管理C、施工设计D、管理要求答案:C7、螺杆泵抽油系统是由螺杆泵、()、抽油杆柱、抽油杆扶正器及地面驱动系统等组成的抽油装A、转子B、螺杆泵C、定子D、油管锚答案:B8、抽油机井采油是油田应用最广泛的采油方式,它是靠()来采油的。

A、人工举升井筒液量B、人工补充能量C、重力能量D、天然能量答案:A9、射孔质量的好坏对油水井投产后的生产影响(),所以要优选射孔方案。

A、很少B、很小C、不大D、很大答案:D10、螺杆泵()的主要作用是确保螺杆泵机组安全运行。

A、减速箱B、方卡子C、传动皮带D、电控箱答案:D11、运动着的石油和天然气如果遇到阻止其继续运移的遮挡物,则停止运动,并在遮挡物附近聚集形成( )。

A、油气田B、储油构造C、油气藏D、圈闭12、水表在使用中,应按时()。

A、遗弃B、送检C、清洗D、更换答案:B13、由于( )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岩性尖灭和岩性透镜体圈闭。

A、气候B、地理C、岩体D、沉积答案:D14、采油井取样必须在井口取,先放空,见到新鲜原油,采用定压方法,一桶样分(A、三B、四C、二D、一答案:A15、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对油田认识的不断加深,针对不同开发阶段采用不同( )以实现不同时期的产量需求。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思考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一、石油(Petroleum):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元素组成:C、H、O、S 、N 和微量元素(灰分)C、H两元素主要呈烃类化合物存在,是石油组成的主体。

S、O、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多富集在渣油或胶质和沥青质中。

二、在近代实验室中,用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A——烃类化合物:a、饱和烃: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b、芳烃:芳烃和环烷芳烃B——非烃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为含S、N、O化合物。

1、烷烃A. 正构烷烃B、异构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4、非烃化合物: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三、正构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

据主峰碳位置及形态,分3种基本类型:①主峰小于C15,且主峰区较窄;②主峰大于C25,且主峰区较宽;③主峰在C15-C25之间,且主峰区较宽。

与成油母型、成油环境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

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的成因和油源对比研究。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a. 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有机质(菌藻类)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含量多。

b.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质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正烷烃碳数偏高。

c. 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四、海相陆相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 或容器) 圈闭 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 , 圈闭 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 中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就成为油气藏。 中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就成为油气藏。 圈闭构成要素:储集层、封闭条件 圈闭构成要素:储集层、 油气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油气藏 : 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 单元) 在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 水界面。 单元),在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油气藏的构成要素:圈闭、 油气藏的构成要素:圈闭、油气水流体
复合圈闭
1、构造—地层 、构造 地层 圈闭 2、水动力—构 、水动力 构 造圈闭 3、地层—水动 、地层 水动 力圈闭 4、构造—地 、构造 地 层—水动力圈闭 水动力圈闭

2、断层圈闭 、
2、不整合圈闭 、
3、裂缝性背斜圈闭 3、礁型圈闭 、 、 类 4、刺穿圈闭 、 4、沥青封闭圈 、 闭
5、多因素构造圈闭 5、多因素地层 、 、 圈闭
实习三
实习目的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通过所给的储集层顶面或盖层底面的构 造图,储集层分布图以及油气水分布图,确 定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图和横剖面图上的特 点。
实习步骤和方法
(一)阅读实习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在平面 阅读实习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 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 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 找出溢出点位置( 表示), 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 表示),圈定闭合 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 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 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 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 (三)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掌握并牢记 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 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图示。 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图示。
(二)油气藏的度量
油气藏的度量是指评价一个圈闭内油气藏的体积。 油气藏的度量是指评价一个圈闭内油气藏的体积。 1、有关概念(参见图4-3) 、有关概念(参见图 ) 水界面的垂直距离。 油(气)柱高度: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垂直距离。 柱高度: 藏顶点到油( 显然它小于或等于闭合高度。 显然它小于或等于闭合高度。 含油( 含油(气)边界:圈闭内油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的交线。 边界:圈闭内油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的交线。 含油( 含油(气)面积:含油边界所围限的面积。 面积:含油边界所围限的面积。 油环: 油环:油气藏中含气边界与含油边界所围限的环状区域 。 气顶:油气藏中气位于顶部,该气藏或聚集体称为气顶。 气顶:油气藏中气位于顶部,该气藏或聚集体称为气顶。 上述概念一般适用于静水条件,对于动水,上述概念意义要视具体势情况而定。 上述概念一般适用于静水条件,对于动水,上述概念意义要视具体势情况而定。 2、油气藏度量 、 综合油( 面积或油环面积等参数便可计算油( 综合油(气)柱高度、含油(气)面积或油环面积等参数便可计算油(气)藏中的油 柱高度、含油( 体积。 藏中的油( 体积与这些参数呈正变关系。严格计算方法是, (气)体积。油(气)藏中的油(气)体积与这些参数呈正变关系。严格计算方法是,用变 孔隙度代替常量孔隙度,用积分方法计算油( 藏的体积。显然, 孔隙度代替常量孔隙度,用积分方法计算油(气)藏的体积。显然,油(气)藏的体积小于 或等于圈闭的有效体积。 或等于圈闭的有效体积。
-630
岩层厚度: 岩层厚度:20m
圈闭和油气藏分类
我们采用的分类是综合考虑圈闭的基本要素(储集层和封闭条件) 我们采用的分类是综合考虑圈闭的基本要素(储集层和封闭条件)的成因进行的圈闭 分类。油气藏分类与圈闭分类一一对应。 分类。油气藏分类与圈闭分类一一对应。
大 类
构造圈闭
1、背斜圈闭 、
地层圈闭
1、岩性圈闭 、
水动力圈闭
1、构造鼻和阶 、 地型水动力圈 闭 2、单斜型水动 、 力圈闭 3、纯水动力圈 、 闭
3、确定闭合面积 、 闭合面积一般是指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与非渗透面交线所围限面积的水平投影。 闭合面积一般是指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与非渗透面交线所围限面积的水平投影。 在静水条件下,因为等势平面与非渗透面交线与构造等高线平行, 在静水条件下,因为等势平面与非渗透面交线与构造等高线平行,闭合面积就是溢出点 构造等高线所限的面积。 中三个圈闭面积为三个划细实线部分。 中通过“ 构造等高线所限的面积。如:图4-4中三个圈闭面积为三个划细实线部分。图4-4中通过“溢 中三个圈闭面积为三个划细实线部分 中通过 出点” 的储集层顶面等高线(点线)与断层面和储集层尖灭线也共同围限的“复式圈闭” 出点”SD的储集层顶面等高线(点线)与断层面和储集层尖灭线也共同围限的“复式圈闭” 面积,这种圈闭的面积可能会随图幅范围扩大而扩大,不是单一圈闭面积。 面积,这种圈闭的面积可能会随图幅范围扩大而扩大,不是单一圈闭面积。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面积为过溢出点等势面与非渗透层底面交线所围限面积。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面积为过溢出点等势面与非渗透层底面交线所围限面积。 此外,对于没有溢出点的圈闭,其闭合面积等于储集体的边界所圈定的面积。 此外,对于没有溢出点的圈闭,其闭合面积等于储集体的边界所圈定的面积。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圈闭共享同一个溢出点( )。一个圈闭内部不能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圈闭共享同一个溢出点(如:图4-4中SBC点)。一个圈闭内部不能 中 出现溢出点。如果在一个地区若干圈闭联合形成一个大的“统一圈闭” 出现溢出点。如果在一个地区若干圈闭联合形成一个大的“统一圈闭”,则它好象也有 溢出点” ),但它不是最高溢出点 不是真正的溢出点。这类“ 但它不是最高溢出点, “溢出点”(如:图4-4中SD点),但它不是最高溢出点,不是真正的溢出点。这类“统 中 一圈闭”不是单一圈闭,可以称为一个特定地区的一个“联合圈闭”或“复式圈闭” 一圈闭”不是单一圈闭,可以称为一个特定地区的一个“ 联合圈闭” 复式圈闭” )。“ 溢出点”位置随图幅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composite trap)。“复式圈闭”的“溢出点”位置随图幅范围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客 )。 复式圈闭” 观性。一个圈闭默认含义是指单一的圈闭,它的溢出点位置和圈闭几何学特征是客观的。 观性。一个圈闭默认含义是指单一的圈闭,它的溢出点位置和圈闭几何学特征是客观的。
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
(一)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度量是指评价一个圈闭有 效容积的大小。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效容积的大小。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溢出点(spill point) 、确定溢出点( ) 是指圈闭能够容纳油气的最大限 度的位置。一般一个圈闭与一个溢出 度的位置。 点对应。 点对应。 对于静水, 对于静水,溢出点是储集层顶面 两根等高线的切点( 两根等高线的切点 ( 如 : 图 4-3中 Y 中 点),或者储集层顶面等高线与其他 封闭面( 封闭性断层面) 封闭面(如:封闭性断层面)的切点 但是, ( 如 : 图 4-4中 SA 点 ) , 等 。 但是 , 中 切点不一定是溢出点。 切点不一定是溢出点。溢出点高程比 圈闭周围其他可能溢出油气的点都要 故在静水条件下也称最高溢出点。 高,故在静水条件下也称最高溢出点。
对于动水,溢出点通常是倾斜的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交线中两根交线的切点( 对于动水,溢出点通常是倾斜的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交线中两根交线的切点(如:图4-2中 中 S点和图 5中SA点和 B点)等。但通常不是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的切点。等势面与非渗透层 点和图4-5 点和S 但通常不是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的切点。 点和图 面不相切时,同样可以存在圈闭,同样可以有两根交线的切点。 面不相切时,同样可以存在圈闭,同样可以有两根交线的切点。真正的溢出点是圈闭周围各个 溢出油气” 点中的最小势点,或称最小势溢出点。 可能 “溢出油气” 点中的最小势点,或称最小势溢出点。 2、确定闭合高(closure) 、确定闭合高( ) 在静水条件下闭合高是指闭合顶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面的距离( 在静水条件下闭合高是指闭合顶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面的距离(如:图4-3)。 )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高情况是复杂的。但如果非渗透层面是平面( ),或者通过溢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高情况是复杂的。但如果非渗透层面是平面(图4-5A),或者通过溢 ), 出点的等势面是平面( ),可以分别定义为 出点的等势面是平面(图4-5B),可以分别定义为:通过溢出点的等势面各点到非渗透平面 ),可以分别定义为: 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或者非渗透层面各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 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或者非渗透层面各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