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通用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上,加强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通过对已学的难词难句的突破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强化得分点。

2、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3、调动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思路

以练得法,以法导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网络高三资料参考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同学自主谈谈翻译的困惑和亮点以及平时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归纳出翻译的原则标准。

译文标准: 字字落实

一一对应

文从句顺

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译的方法。(温故知新)

1、练一练: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归纳: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

2、练一练:

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②“昼夜勤作息”

归纳: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同义互用等

3、练一练: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归纳:换——单音节词、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词等

1、练一练:

①大王来何操?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归纳:调——变序句(主谓倒装、宾前、定后、状语后置、省略等)

5、练一练: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归纳:补——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6、练一练: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③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归纳:猜——利用字形、句子结构、语境等揣摩

三、归纳总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三标准一一对应六方法

文从句顺调补猜

四、试一试行不行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

(2)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

(操作步骤:收集学生的作业,在幻灯片上呈现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点评答案。在发现问题中运用方法,掌握方法。)

五、高考链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维城传(节选)[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①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②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 ①丰:人名;

②嘿(mò):悄悄地

(操作步骤: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练,课堂上通过高考真题演练,运用方法,及时纠错,巩固知识。)

六、总结:学生谈学习心得,改善下次课堂教学。

七、拓展延伸

自我评价

根据学情,设计课堂内容,注重高三复习的时效性,运用以练得法,以法导练的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课堂。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

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例如20XX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

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该句的"采分点"是"病肥"、"丧之"、"棺椁大夫礼"、"争"、"以为"(5个点共5分);而像"马""死""葬"等人人都会的知识一般不作"采分点"。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三个标准--信、达、雅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温馨提示: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三种方法--划词、对译、誊写

A、划词: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再逐一地加以解释。注意:古汉语大多数是单音词,因此在划词时除"留"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书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外,均用横线标识出。

B、对译:将划出的词语采取一一对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C、誊写: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温馨提示:四川从20XX年实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就是对试卷"整体扫描、分题切块",每位考生的答题卷扫描后都将分割成几个部分,由不同的老师在电脑上进行评卷。一方面保证了评卷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对考生卷面整洁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区里的内容,如果考生字迹潦草,或者表述拖沓,超出答题范围,都会影响得分。"因此,一、考生应在平时就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必须用专用笔答题,浓淡适度;少涂抹、轻涂改,即使涂改,也要按规定修改(将所修改的内容用双横线划掉,然后在其上或下写上应改成的内容)。字迹要清楚、整洁。"二、字不要写得太大、太松散,有格的也不要写得太饱满,字体要端正、不要太歪斜(斜度大的扫描出来很朦胧,模糊不清),字距行距也不要太大。千万注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的无论是简答题,还是作文一律判零分。

举例说明:

(1)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

蹇叔的儿子参加X队

誊写:蹇叔的儿子参加X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这地方不是曹操定后标志,不译围困被周瑜--的地方吗

誊写: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3)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四川20XX) ↓↓↓↓↓↓↓↓↓↓↓↓↓↓

城里靠近傍晚飞尘飞扬抢劫走---的人死伤者躺路击鼓没有断

注意几个词语:薄暮:靠近傍晚;横道:横躺在路上;枹鼓,名词作动词;注意省略。

誊写:(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4、四步程序

(1)把握上下文具体语境,确定大意;

(2)分析原句字词及句式特点,找出采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3)正确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等);

(4)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译文准确表达出来。

4、六字方针--"增"、"留"、"删"、"换"、"调"、"猜"六个字。

(1)增: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⑤补出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

例: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译为: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2)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②"《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以为下临深潭…"

③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3)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

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语气助词)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

(4)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通假后的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5)调: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有什么满足的?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④"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6)猜: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进行合理推断!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

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总结。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

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

人皆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师不必贤于师(《师说》)

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祸焉。(《六国论》)

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

兰亭已矣(《兰亭集序》)

以上十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

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

课堂练习:(使用多媒体投影)

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

古代汉语中除了特殊句外,一般句子成分组成是固定的,即: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当然,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虽然都经常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一样的。

由名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判断句,又叫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即:名词+(者)+名词+(也)。(“主语+副词+名词+(也)”。)由动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叙述句,又叫动词谓语句,简称动句,即:(状语)+形容词+(补语)。

由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句叫描写句,又叫形容词谓语句,简称形容句。

(状语)+动词+(补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

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惧有伏焉“伏”意为“伏兵”

吊有忧,贺有喜“忧”“喜”意为“丧失”“喜事”

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师》)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师》)盟,结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质,做人质。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穿。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泳。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襟,连带。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师,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师,学习。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3、我们知道,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勾践灭吴》)服,使……臣服。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来,使……来。

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亡,使……灭亡。

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

⒐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4、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表方位的有:

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表示工具或依据

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席,用席子。

⒉市中游侠儿的佳者笼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⒊日将暮,取儿藁葬。(《促织》)藁,用稻草。

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

表示比喻:

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像云一样。

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⒊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

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四、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

板书设计: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1、划分词类的目的

2、文言文词类的划分

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

重难点解决过程

第二课时

一、示例解析

二、词类活用的条件

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条件,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列举了其中七项主要的,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例如: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8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即“二标准六方法”;形成初步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通过较多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翻译的要领。 教学难点:翻译的操作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几年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点也同样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 二、分析错例,提出翻译的原则 (一)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解析: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前面,我们复习了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知道古今异义的翻译、偏义复词的翻译、词类活用的翻译、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的翻译都是需要特别注意而往往成为考试命题的给分点的。 (二)小结明确:得分点设置 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 ④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⑥固定结构:附例 表询问:如……何奈……何若……何谁……者 表反问、商榷、猜度: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落实高考阅读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课前导学: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引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之人共同的毛病。 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译文: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们因而不愿向他们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因而不屑于问他们。 解析: (1)注意词类活用“是”,“非”和判断句式。(2)注意介宾结构后置“贤于己者”和虚词“焉”、“而”的用法和意义。 三、课堂学习: (一)综合探究: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二)精讲点拨:文言语句翻译方法探讨 1、例题: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④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清史稿·李文耕传》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2、例题: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予:我。斯:这。徒:只。记:记载 明:使……明了。匹夫:百姓。社稷:国家。 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3、例题: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 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对于刀刃的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4、例题: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 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5、例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应该啊,百姓认为我很吝啬。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爱抚百姓而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他。 ③牛何之(宾语前置)‘何之”二字,《孟子》两次,‘先生将何之’,‘牛何之’,如此说来,先生也就是牛,牛也就是先生,二而一,一而二,不过如此罢了。 ④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王把他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我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6、例题: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并在练习中不断加以巩固 【教学课时】一课时 【知识链接】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1、基本原则: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指的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该使用意译才能使意思明确。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 “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 “雅”,则要求译文尽量形象、生动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共19分,其中“翻译题”就占10分。江苏《高考说明》对文言翻译作出的特殊说明是:文言句子翻译是最难的,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二、议一议说一说(方法总结) 根据学案上所给的句子,请同学们归纳出翻译的几种技巧方法。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译文: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留” 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译文: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外面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高考语文 专项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教学目的】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 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高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这几年都是九分,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X、得体、生动、优美。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 1、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对”,即“对译”,要求逐字逐句的落实。 如:古(古代)学者(求学的人)必(一定)有(有)师(老师) 2、具体方法为“换”、“留”、“删”、“补”、“调”五字诀 ①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翻译》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翻译》教学设计 第1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点 (一)古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古文翻译,是古文阅读中最具有综合*、最能看出浅易古文阅读水平的阅读能力,因为它兼及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情况、理解文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转化)能力等项的考查。 古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只是在直译不是以达其意的情况下,才能用意译。所谓直译,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是一个强调*的说法,应该分几种情况区别对待,这便是: 专有名词之类,不译;与现代汉语字义完全相同者不译,或用现代汉语相应的双音节词取代;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既有相同处又有相异处的字,一定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来取代。 [例1]元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元国论》) 本句中“元国”为专有名词,不译;“破天”,现代汉语说成“灭亡”;“非”现代汉语也这么用,一般说来,应译为“不是”;“兵”,在古今都是多义词,具义项有同有异,这里一是要译成“兵器”;“利”古今有同有异,这里应该译为“锋利”。像“兵”、“利”这样的实词一般标为关键*的词,翻译时一是要落实;不落实,从考试来说则不能得分。据此,本句应该这样翻译,元国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 2.准确自然地体现原文用词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用词特点,主要是指词类话用;“准确”,指意思翻译准确;“自然”是指不要用解释*的话当作翻译,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的教案设计 复习目的

l、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2、理解文章的寓意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整体回顾。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全文的主旨句是: 5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6.本文采用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伯乐指;食马者指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的愤懑心情和对的抨击。 三、课堂练习 1.韩愈,字,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并称韩柳。 2、解释加横线的字。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策之不以其道()()尽其材()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15其真无马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高三第一轮物理复习教学计划范文 对于老师制作好的教学计划,有利于新课的讲授,物理网为大家

高中语文_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1.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 能结合语境准确判断,能够明确句子中的重点句式词语等文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 1. 以关键词句的翻译为突破口,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 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一般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学情分析】 前一阶段已进行了课内文言文知识的梳理复习,学生突出的问题仍是文言文翻译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技巧,翻译往往跟着感觉走,缺乏系统理性的方法,结果翻译出的语句错漏较多,甚至与原句本意相距甚远。针对此现象,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补充延伸教材内容,给予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一)文言文翻译标准:1.信 2. 达 3. 雅 (二)文言文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察看考题,明确考点 2. 小结 文言翻译题的设题思路:命题者一般会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子(关键词句)来让考生翻译。这类语法现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二、尝试翻译,归纳方法 翻译方法一:留 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②度量衡单位、数

量词、器物名称。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翻译方法二:删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如: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方法三:换 ①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②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③通假字换成本字。④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翻译方法四:调 ①调整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②调整某些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语序。 翻译方法五:补 ①补充省略的成分。②补充跳跃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完整通顺。 ①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②直译不通时,可根据上下文语境,辅以意译。 【课后拓展】 一、【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翻译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駮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等奖创新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教案 一、导入:课前热身:试着翻译下边几句话: ①不为奴隶,尔其立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②以我血肉,筑长城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③炎炎华夏,危其难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基本要求; 2.通过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中出现的问题。 三、考点分析、翻译原则、举例分析、翻译标准、翻译步骤(详见《三维设计》参考用书) 四、结合课前练习,归纳文言文翻译七种的方法。(学生思考归纳,提问) 第一组——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例2.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方法总结1:对(对译法)——就是要求逐字逐句落实,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个双音节词来解释。(P124“拆”,注意“关键点拨”) 第二组——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例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译文: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例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方法总结2: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见P124)

第三组—— 例1.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能解疑惑。(之为提宾标志) 例3.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译文:不久,烟火遮满天空。 例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哥哥。 方法总结3:删——发语词(例1)、提宾标志的词(例2)、补足音节的虚词(例3)、偏义复词的陪衬(例4)、或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主谓间取独的词、结构助词等可删。 第四组—— 例1.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例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译文: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他们……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使它们保全。(词类活用)例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通假、活用) 例4.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方法总结4:换——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P132) 第五组—— 例1.沛公安在 译文: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 例2.求人可使报秦者。 译文:寻找可派去回复秦国人。 例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规律和步骤。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最大程度地获得高分。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答题规范、一般技巧,以及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2.让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答题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教学,掌握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基本原则、一般技巧和规律。教学方式: 归纳整理法。析练结合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正如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一样,所谓的文言翻译其实就是将一种语言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它是语言学习的最高级别。而断句其实就是考纲所规定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个变式。它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之一,一个连句子都断不开的学生,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是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翻译和断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来正解翻译和精准断句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言文学习的最高境界——翻译和断句吧。 二、文言翻译和断句的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级别,它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综1 合能力,属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为B级。

一般赋分为8分,有时多达11分。文言断句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在新课程改革后,自主命题的新课标卷都将这个题目列为必考内容。它也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也同样为B级。一般赋分为3分。 这两类型的题目均为主观题型,相比其他文言题目,难度似乎更大一些,但是我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两类题目其实更容易得分。 三、通过高考真题解读此类题目 走近高考,展示PPT中的高考真题,理解文言翻译题和断句类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四、总结并归纳文言翻译题和断句题的基本原则、答题规律和方法。 1.“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2.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3.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有:留、删、补、换、调、变。 五、强化、巩固。4.文言断句首先要通读所给材料,上弄清文段.大意。 5.在弄清文段大意的基础上,再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段的行文思路。以上方法和规律参见PPT。 五、考点小结。(略) 六、课外巩固。 见跟踪训练中的材料和题目。 第二篇:文言文断句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龙门中学 何第雄 试题演练 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2006年高考广东卷)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中文言文翻译教案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宗华 第一课时 一、翻译的“三原那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1、直译为主:忠实于原文意思,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2、意译为辅:有时有些字词,从本义上来说落实不了,需要我们了解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等,这时需要意译。 3、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掌握正确翻译的 “六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如: 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X。译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包围X国。 ②荆轲者,卫人也。译文:荆轲,是卫国人。 2、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如: ①居顷之。译文:过了一些时候 ②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译文:秦王对待燕太子丹不好。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通假字换成本字,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义。 ①荆轲尝游过某某。译文: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某某。 ②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译文:地图打开到最后,匕首出现了。 ③太子迟之。译文:太子以他为迟〔嫌他迟〕。 ④仰天太息流涕 译文:仰天叹息着流眼泪。〔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注意:这里特别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的翻译,即把固定句式整体翻译为现代汉语。〔附:《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例一.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二.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译文:我告诫田先生不要泄密的原因,想要来完成大事的谋划。 4、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1〕、被动句。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LT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7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重难点:介绍文言文翻译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综观两年高考以及平时练习,这已成为我们同学的拦路虎。那么,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呢?(点出教学目标) 二、方法介绍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留”,就是保留专有名词。在文言文中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的“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专有名词不必翻译,照搬即可。 “换”,替换差异词语。文言句中有些词语古今差异很大,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汉语来替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双音词替换单音词。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译为:安闲文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2、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今词语替换古词语。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这里的“知”通“智”。 3、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有的词义扩大: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普通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专指妻子;有的词义发生变化: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指为正义事业而失去生命。有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原指出身卑微,见识浅陋,今指语言行为等恶劣、不道德。 4、固定句式 “删”,就是删除无义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情况:1、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句首发语词。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人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提顿语气的“者”,还有句中表顺接的连词,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句末调节音节的词“之”2、偏义复词中的衬字;3、某些语意重复部分。

北京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9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 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4.“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已成为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2003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一改多年来的客观试题模式而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分值近几年增至8分。 【教学内容】 一.句子的理解 翻译下列句子 1.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引导学生归纳以下几点: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对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这个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 “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 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中文言文句子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2.能准确翻译句子中的重要的实词,保持句意完整。 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和当堂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标准(多媒体展示)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高考不作要求)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步骤(多媒体展示) 1、读:通读原文,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 2、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3、切: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 4、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5、验:检验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并且代入原文判断意思是否成立 6、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 温故知新,探究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探究总结1、对(对译法)(师黑板书写,以下同) 就是要求逐字逐句落实,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多媒体展示)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例2:君安与项伯有故。(多媒体展示) 译文: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探究总结2、留(保留法) 凡国名、朝代、年号、人名(字、号等)、官职名、地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皆保留不译。(多媒体展示例句)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引言 高考作为中国学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对于文言文的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文言文翻译是一项需要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特点的任务,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至关重要。 二、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分析 1. 语言难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式等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下的词义转变和用法变化。 2. 文化难点: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学知识。学生需要对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 3. 理解难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常常较为间接和隐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上下文中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三、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设计 1. 词汇与语法训练 首先,学生需要通过词汇和语法的训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特点。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提取其中的重要词汇和典型句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反复的词汇和语法训练,学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文化知识的学习

文言文翻译需要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哲 学思想和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3. 阅读理解训练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 理解训练。通过分析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为翻译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4. 翻译实践与训练 最后,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和训练。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并进行互评和讨论。通过实践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翻译的能力和水平,为高考文言文翻译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模拟 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结语 高考文言文翻译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深入理解的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 设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和水平,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教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文言文教案――翻译

高考文言文教案――翻译 翻译十点失误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提高学生文言文得分率。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利用高考题,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2.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③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 ④换: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字。 ⑤调:“调”即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⑥选:根据文意选, 选用文言词恰当的意项 3.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掌握解决文言文翻译疑难的技巧。 二、请你当解题者 从高考题看文言文翻译的命题规律,得出文言文翻译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1)出示高考题,学生试翻译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16年全国卷Ⅲ)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文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