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究

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究

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究【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究。

方法:将11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综合护理干预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感染率高达50%,留置导尿管是引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者一旦出现尿路感染,则会有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及腰痛发热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复。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是临床医护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3月~2017年8月,我们对59例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118例。

纳入标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感染性疾病患者;伴精神性疾病患者;伴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

干预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38~62(45.7±5.3)岁;其中尿道狭窄15例,前列腺增生28例,泌尿结石16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37~60(44.9±5.1)岁;其中尿道狭窄17例,前列腺增生27例,泌尿结石1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导尿管常规护理等。

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应用延续护理的价值分析

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应用延续护理的价值分析

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应用延续护理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觀察对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患者使用延续护理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健康行为量表分别评估两组出院前1 d、3个月和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

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和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140.82±32.73)分和(161.14±9.38)分,对照组分别为(118.69±31.57)分和(130.06±12.3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1.2.1 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2名主治医师和具有丰富泌尿系疾病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共8名。

所有成员统一进行培训,夯实延续护理的概念、要点、特点、实施时的注意事项,并确保护理措施实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在患者出院前3 d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社会关系、家庭背景以及联系方式,进而建立起属于患者自己的病历档案,为其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2.2 延续护理的实施方法在患者出院当天,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延续护理的目的和意义、实施的方式、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对其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家访、电话随访,每次10~15 min。

1.2.3 延续护理的具体内容①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上一次的随访内容或问题制定下一次的随访计划,并制定家访登记表,对每次随访或家访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②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指导患者用凉开水清洁尿道口,用长效消毒液进行消毒,每日2次;尽量使用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告知患者集尿袋不能与地面接触,同时必须低于耻骨联合,并掌握观察引流状态的方法,保证引流通畅;嘱咐患者定期放尿,通常为1次/ 2 h,同时有意识地排尿;定期进行尿培养和尿常规检查。

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患者中的效果探讨发表时间:2019-04-18T15:49:12.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4期作者:郭竣马晓燕(通讯作者)张代蓉[导读]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双“J”管置入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压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 443000)【摘要】目的:探索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去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因泌尿系结石行微创手术并放置双“J”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出院宣教,实验组增加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带管期间并发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满意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6人,每组患者103人,其中对照组、实验组分别3人、7人退出研究。

实验组(96人)与对照组(100人)相比,实验组患者带管期间血尿、尿路感染、腰疼、膀胱刺激症状、双“J”管移位、尿盐沉积、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但腰疼、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1.082、χ2=0.440,P>0.05),而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双“J”管移位、尿盐沉积、在拔管时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χ2=5.033、χ2=4.825、χ2=4.029、t=2.179、t=3.147,P<0.05);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5,P<0.05)。

结论:对泌尿系结石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意义重大,可降低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泌尿系结石;双“J”管留置;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214-02 泌尿系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理念的更新,泌尿系腔镜碎石手术是目前治疗主流方法。

延续护理在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护理在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护理在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11-28T05:44:34.63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1期作者:尚慧[导读] 评价延续护理对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病人的效果。

尚慧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湖北十堰 442001【摘要】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病人的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份期间本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出院后留置尿管的80例男性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并对其多维度指标的不同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及尿液浑浊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显现差异性,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结论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尿管病人的诸多并发症,进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护理;泌尿外科;留置尿管;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泌尿外科的患者普遍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需持续使用导管,且归家后依然需要留置尿管,随着留置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患者尿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这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1】。

延续护理是院内护理的延伸,是一种新型的、人性化健康管理模式,研究显示,对泌尿外科行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其实施性能显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具体阐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择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出院后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下列表格为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 P>0.05符合分组及控制条件。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x±s 岁)1.2方法1.2.1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包括:提供留置尿管的自我护理指南、健康宣教及讲座,并在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讲解如何固定和倾倒尿液、尿道清洁及携带尿管活动等【2】。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成立一支延续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5名资深护士及高级护理人员组成,并详细掌握追踪所得的患者信息,以制订患者后续的护理干预计划【3】。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
000
验、Y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照组患者出院后尿管的留置时间为8~30(17.1± 4.3)d,观察组留置7~30(16.7±5.8)d。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0.792,P一0.407)。两组患者 留置尿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t13]
2.2两组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率比较见表2。 2.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 得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延续护理的优势 有研究显示,出院时患者对 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PICC管 路的维护(31.34%)、尿管的维护(20.82%)、引流管 的维护(14.98%)Ll…。因为留置导尿管在临床护理 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又随着住院天数的缩短,患者出 院时身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或因治疗的需要,有必 要携带留置导尿管回家。对于泌尿外科患者而言,如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需要携带留置尿管回家, 一般需要在家里留置1~2周,排除排尿困难等情况。 导尿管的维护对于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出院患者来 说,亟需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 护理能力低下的老年人‘”1。
Nov.2015
V01.30
No.22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
谢陈漪,余曼蕾,石东辉
Effect of

transitional
care
program for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department of urology with urinary catheter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其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提供延续性护理的实际价值。

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延续性护理。

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5.79%,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84%,P<0.05。

结论:通过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留置双J管期间的并发症率,并可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双J管;手术;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生多与肾结石下降过程中排入输尿管有关,其症状为腰背部绞痛、血尿、尿痛、无尿以及尿频等,如若患者患病后未能尽早妥善治疗还可能诱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

目前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常以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后通常需要留置双J管,从而解除患者的输尿管梗阻以及有效支撑起输尿管,然而患者在置管期间可能产生不适反应,例如尿液反流、尿急等[1],这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等构成一定影响,需做好患者的护理服务与指导。

常规护理仅为院内护理,缺乏延续性,以下将分析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其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提供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输尿管结石,且均为术后留置双J管,病例数量76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8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例、16例;年龄24~68岁,均值(45.3±3.7)岁;病程1~19个月,均值(8.6±1.5)个月。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15例;年龄22~69岁,均值(45.4±3.6)岁;病程1~18个月,均值(8.7±1.4)个月。

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为其提供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治疗,并开展疾病知识宣教,鼓励术后多饮水以及防止剧烈活动等,同时介绍术后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 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泌尿科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8名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利用Excel表格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其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距。

结果:(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

(2)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规范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术后依从性,并确保患者满意,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延续性护理;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情况下产生于患者的尿道、膀胱等部位,发病时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1]。

手术是当前医疗发展过程中解决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疗效较好。

术后留置双J管能起到为患者引流或是内支撑的作用,但同时患者也需要承担其风险。

延续性护理对于手术预后性较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98例(收治时间:2019.3-2020.3),对患者采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方式予以治疗。

利用Excel软件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49例,年龄集中在23-59岁之间,均值(39.5±4.7)岁。

观察组49人,年龄集中在21-61岁之间,均值(39.6±4.5)岁。

此次研究选取患者均为男性。

组间性别、年龄等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患者详细讲解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作用、拔管时间等,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的延续性护理方式。

出院后,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予以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指标,分析患者对尿频、尿急等症状的耐受情况。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1-2022.9收治的17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分为对两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

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或者膀胱受到刺激,常规护理无法有效满足患者群体多元化的护理需求。

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术;留置双J管接受输尿管结石术的患者需要留置双J管,但是双J管会对人体泌尿系统产生一定刺激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难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

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1-2022.9收治的17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 管患者分为对两组。

对照组男女(19/16),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35±9.68)岁。

观察组男女(18/17),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75±6.58)岁。

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情况。

对于患者开展常规的抗感染护理,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以及心理疏导。

1.2.2 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

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为了确保延续性护理质量,需要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健康指导员以及若干护理人员构成。

所有住院都需要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和留置管注意事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
效果研究
Summary:目的:观察将延续护理应用于留置尿管病人的实际价值。

方法:从泌尿外科抽选80例留置尿管病人均分为两组,A组行院内干预以及出院指导,B 组加用延续护理。

结果:从并发症来看,B组仅有3例远少于A组(10例);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B组显然比A组更高,P<0.05。

结论:对于泌尿外科而言,为留置尿管病人施以延续护理能够突出地减少并发症,同时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使康复。

Keys:留置尿管;泌尿外科;延续护理;效果探究
引言:
留置尿管是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旨在帮助由于病情所需而必须将导尿管带出院的危重病人,于麻醉或手术后起到引流尿液的作用。

但是,许多病人对护理知识的认识不够充分,致使其离院后遇到护理盲区时便不知所
措,很容易引起并发症。

故而,做好出院后的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有报道指出,延续护理能够为病人提供全面的院外指导,有利于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以改善健康结局。

基于此,我们特从泌尿外科挑取了留置尿管的80例病人来展开观察,以便明确延续护理的实际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为时间段,从泌尿外科选择80例病人均分为两组,这些病人均于离院后仍然留置尿管,他们均为男性,而且出院时不存在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情况。

A组:病型:其中37例为前列腺增生,其余3例为前列腺癌;年龄/平均值为46~88岁/(64.27±3.49)岁;3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9例行气化电切(TEVAP)术。

B组:病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人依次为38、2例;年龄50~87岁,平均(64.32±3.86)岁;32例行TURP术,8例行TEVAP术。

两组资料大致无异,P>0.05。

1.2 方法
A组:病人住院期间,为其行常规护理与出院指导,包括:①教学病人倾倒尿液以及对于尿袋的固定及更换方式;②心理疏导;③尿道口与会阴区域的清洁消毒;④引导病人训练膀胱功能,为其讲解放松技巧与携带尿管活动的技巧;⑤发放健康资料并通过PPT开展小讲课;⑥病人出院时为其开展出院指导,告知其出院后必须加强自我防护。

B组加用延续护理:每周通过电话进行1次随访,或借助QQ与微信来开展1次视频指导;每月对病人进行1次家庭随访,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与导尿情况以开展现场指导,并解答病人遇到的问题。

指导内容为:(1)预防感染与漏尿:告知病人每天必须以温开水完成尿道口清洁,更换尿袋要及时,每隔2~3h放1次尿,要求病人在放尿时要形成自主排尿的意识。

再者,集尿袋的放置区域必须必耻骨联合处低,且不得接触到地面。

要维持引流通畅,防止出现受压、反折或堵塞等现象以避免膀胱内压增加而漏尿。

如果在尿袋或尿管内存在碎石或血管等,则有可能形成引流不畅,必须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来院就诊。

而且活动时必须将尿管与尿袋保护好。

(2)饮食干预:告知病人要坚持营养、清淡的饮食习惯,不得摄入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建议多食果蔬、瘦肉、豆制品以及牛奶等,饮水应该保持≥2000ml/d。

(3)拔管困难护理: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很容易发生拔管困难的现象,故而要经常鼓励病人保持饮水充足,以便发挥出冲洗膀胱以及预防结石的作用[1]。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③生活质量。

1.4 判定标准
通过SF-36量表来评估生活质量,该量表涉及社会、躯体、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4项,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值越高越好①疼痛情况借助VAS视觉模拟量表来评估。

取分为0~10分,病人得分越高越疼痛。

1.5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2.0统计数据,计量/计数以(± s)/%表示,P<0.05即
差异明显。

2.结果
2.1并发症
从并发症的出现数量来看,B组远比A组少(见表1),P<0.05。

表1 并发症调查表[n(%)]
分组n 尿路感染血尿漏尿拔管困难总计A组40 4 1 2 3 10(25.00)B组40 1 0 1 1 3(7.50)X2- - - - - 5.501 P - - - - - <0.05
2.2 生活质量
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B组显然高于A组(见表2),P<0.05。

表1 生活质量统计表(分,± s)
分组例数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A组40 59.37±3.54 73.22±2.58 64.35±3.63 65.43±3.45 B组40 72.83±2.69 81.26±4.72 78.19±3.67 77.54±4.58 t / 6.023 5.891 5.796 5.694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泌尿外科接诊的一些病人在术后常常会出现尿滞留或者尿失禁等情况,有的病人还需对其进行尿量监测,故而常需借助于留置尿管的途径来持续地将病人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到体外。

通过调查可知,出院后仍需留置尿管的这部分病人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病人在尿管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比较多,而病人的护理水平往往不足、容易遗漏一些注意点。

加之病人出院后不能再像住院期间一样及时接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与监护,使得尿管长期留置很容易让病人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拔管困难等)。

特别是对于在出院后还需继续留置尿管的病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护理知识较少、护理技能不足,致使他们出院后可能会遇到自己不知所措的问题,从而会对病情的康复效果以及好转速度造成负面影响[2]。

近年来延续护理的成效逐渐被泌尿外科病人所认可,为了更早地帮助病人康复、拔管,本泌尿外科特针对延续护理的价值展开研究。

延续护理注重病人病情的持续恢复,旨在通过对病情的持续关注以及及时指导来确保出院后的病人能够获取到充足的护理帮助。

这种护理模式提倡通过电话随访,以及视频教育来帮助病人获取到足够的健康知识,并指导其合理解决所遇问题,从而对并发症的预防更为有利,可以加快病情康复[3]。

在延续护理中:通过预防感染与漏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并发症;通过饮食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改善营养状态;通过拔管困难护理可以确保病人轻松拔管。

文中数据显示:A、B两组的并发症例数依次为3、10例;由此可见:相较于A组,B组不仅并发症数量更少。

而且B组生活质量更高,以躯体功能评分为例,A、B两组依次为(73.22±2.58)分、(81.26±4.72)分,这意味着延续护理的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中为携带尿管出现的病人施以延续护理不仅能够突出地减少并发症,而且还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以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Reference:
[1] 张纯, 张露, 钟云英. 延续护理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9, 026(011):145-147.
[2] 张玮玮, 乔玉华.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8, 000(001):247-248.
[3] 胡蓉. 延续护理在泌尿外科院外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饮食保健, 2019, 006(045):108-109.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