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基坑稳定性分析
基坑稳定性验算

概述在基坑开挖时,由于坑内土体挖出后,使地基的应力场和变形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基的失稳,例如地基的滑坡、坑底隆起及涌砂等。
所以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需要验算基坑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强防范措施,使地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安全度。
验算内容对有支护的基坑全面地进行基坑稳定性分析和验算,是基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对基坑稳定性验算主要有如下内容:①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②基坑的抗隆起稳定验算③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验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基坑的整体抗滑稳定性验算根据《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采用圆弧滑动面验算板式支护结构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抗滑动稳定性时,应注意支护结构一般有内支撑或外拉锚杆结构、墙面垂直的特点。
不同于边坡稳定验算的圆弧滑动,滑动面的圆心一般在挡墙上方,基坑内侧附近。
通过试算确定最危险的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
考虑内支撑或者锚拉力的作用时,通常不会发生整体稳定破坏,因此,对支护结构,当设置外拉锚杆时可不做基坑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图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计算简图采用同时考虑c 、φ的计算方法验算抗隆起稳定性。
()qD H cN DN K c q s +++=12γγ 式中D —— 墙体插入深度;H —— 基坑开挖深度;q —— 地面超载;1γ—— 坑外地表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2γ—— 坑内开挖面以下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 q N 、c N ——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系数;c 、ϕ—— 为墙体底端的土体参数值;用普郎特尔公式,q N 、c N 分别为:ϕπϕtan 2245tan e N q ⎪⎭⎫ ⎝⎛+=︒ ()ϕtan 11-=q c N N 其中 D= q=10kpa H=7m ϕ= 244.1879.29.1821.181.2181=⨯+⨯+⨯=γ 5.1817.03.183.09.182=⨯+⨯=γ 6.9)22445(tan 24tan 14.302=+=⨯e Nq 32.1924tan 1)16.9(tan 1)1(0=-=-=ϕNq Nc 则 Ks=××+10×/(7++10=> 符合要求抗渗流(或管涌)稳定性验算(1)概述根据《建筑基坑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 在地下水丰富、渗流系数较大(渗透系数s cm /106-≥)的地区进行支护开挖时,通常需要在基坑内降水。
基坑稳定性验算

第4章基坑的稳定性验算4.1 概述在基坑开挖时,由于坑内土体挖出后,使地基的应力场和变形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基的失稳,例如地基的滑坡、坑底隆起及涌砂等。
所以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需要验算基坑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强防范措施,使地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安全度。
4.2 验算内容对有支护的基坑全面地进行基坑稳定性分析和验算,是基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对基坑稳定性验算主要有如下内容:①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②基坑的抗隆起稳定验算③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4.3 验算方法及计算过程4.3.1 基坑的整体抗滑稳定性验算根据《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采用圆弧滑动面验算板式支护结构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抗滑动稳定性时,应注意支护结构一般有内支撑或外拉锚杆结构、墙面垂直的特点。
不同于边坡稳定验算的圆弧滑动,滑动面的圆心一般在挡墙上方,基坑内侧附近。
通过试算确定最危险的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
考虑内支撑或者锚拉力的作用时,通常不会发生整体稳定破坏,因此,对支护结构,当设置外拉锚杆时可不做基坑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4.3.3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图4.1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计算简图采用同时考虑c 、φ的计算方法验算抗隆起稳定性。
()qD H cN DN K c q s +++=12γγ 式中D —— 墙体插入深度;H —— 基坑开挖深度;q —— 地面超载;1γ—— 坑外地表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2γ—— 坑内开挖面以下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 q N 、c N ——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系数;c 、ϕ—— 为墙体底端的土体参数值;用普郎特尔公式,q N 、c N 分别为:ϕπϕtan 2245tan e N q ⎪⎭⎫ ⎝⎛+=︒ ()ϕtan 11-=q c N N其中 D=2.22m q=10kpa H=7m ϕ= 2404.1879.29.1821.181.2181=⨯+⨯+⨯=γ 5.1817.03.183.09.182=⨯+⨯=γ 6.9)22445(tan 24tan 14.302=+=⨯e Nq 32.1924tan 1)16.9(tan 1)1(0=-=-=ϕNq Nc 则 Ks=(18.5×2.22×9.6+10×19.32)/18.4(7+2.22)+10=3.27>1.2 符合要求4.3.4抗渗流(或管涌)稳定性验算(1)概述根据《建筑基坑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 在地下水丰富、渗流系数较大(渗透系数s cm /106-≥)的地区进行支护开挖时,通常需要在基坑内降水。
深基坑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解析

深基坑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解析深基坑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和土层的深度要求,所挖土体深度大于一般的基础坑深度的基础工程。
深基坑的施工会面临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策解析。
首先,一般深基坑施工面临的重难点之一是边坡稳定问题。
挖掘深基坑会在周围土体中形成边坡。
边坡稳定性问题对施工安全和土体变位控制有重要影响。
针对边坡稳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析:1.选用合适的防护结构。
在挖掘深基坑时,可以采用边坡支撑结构、挡土墙或螺旋锚杆等工程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加固边坡土体。
通过注浆、钢筋混凝土喷射桩等方法,增加边坡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边坡土体的稳定性。
其次,深基坑施工还面临土壤沉降问题。
挖掘深基坑会导致边坡内土体的变形和下沉,造成地表沉降。
土壤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土壤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析:1.合理控制开挖速度和深度。
通过控制挖坑的进度和深度,减少土壤的变形和下沉,降低地表沉降。
2.进行土体加固。
可以采用注浆、深层土钉墙等加固方法,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土壤沉降。
最后,深基坑施工还会面临地下水问题。
在挖掘深基坑时,地下水可能会进入基坑,导致土体的液化和软化,对施工带来困难。
针对地下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析:1.进行排水处理。
可以通过打井、安装排水管道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的入渗和涌入。
2.防止土体液化。
可以采用挖槽、排水井等措施,降低土体的含水量,防止土体液化和软化。
总之,深基坑施工面临边坡稳定、土壤沉降和地下水问题等重难点,需要采取合适的对策解析。
通过选用合适的防护结构、加固土体、控制开挖速度和深度、进行排水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深基坑稳定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深基坑稳定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深基坑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之一。
在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会遭受到表土承载力减小、水压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基坑变形、倾斜以及发生失稳等情况。
因此,深基坑的稳定性分析十分重要,对于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以及节省修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解析计算法、有限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多种方法。
每种方法的精度、可靠性和适用范围都有所不同,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也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因此,对于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在选择合适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时更为科学合理。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比较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等方面的特点,找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搜集已有的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特点,包括解析计算法、有限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2. 建立深基坑的物理模型,采用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记录相应的计算结果和漏洞。
3. 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4. 编写论文,撰写结论,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并准备相关的学术报告。
三、研究计划1. 文献综述及问题归纳(2周)综合搜集国内外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文献资料,总结不同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常见的稳定性分析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2. 物理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分析(6周)根据实际工程场景建立深基坑的物理模型,采用不同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计算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3. 优化方法改进(4周)总结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并进行验证计算,得出不同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论文撰写与学术报告(2周)根据研究完成的成果撰写学术论文,并准备相关的学术报告,交流研究成果。
深基坑施工工程难点分析(3篇)

第1篇一、地质条件复杂1. 土质稳定性差: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土质稳定性差的情况,如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容易导致基坑边坡失稳、坍塌等事故。
2.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大难题,容易导致基坑涌水、坍塌等问题,增加施工难度。
3. 地下管线复杂:在城市地区,地下管线复杂,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如对管线进行保护、迁改等。
二、施工技术难点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土质、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2. 基坑降水与排水: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降水与排水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降水与排水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质、排水设施等因素。
3. 土方开挖与运输: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与运输是施工量较大的环节。
土方开挖需要保证边坡稳定,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道路畅通、运输安全。
三、施工安全管理难点1. 人员安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施工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施工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设备安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设备安全至关重要。
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定期检查、维护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
3. 环境保护: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如控制扬尘、噪声、废水等。
四、施工协调管理难点1. 施工进度管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管理至关重要。
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施工资源调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调配施工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合同管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要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公平、合理,避免合同纠纷。
总之,深基坑施工工程具有诸多难点,需要施工、设计、管理等各方共同努力,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降低施工风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针对难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水平,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深基坑工程整体稳定性验算研究

深基坑工程整体稳定性验算研究摘要: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坑工程的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工程的稳定性需要严谨的分析和验算。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方案的选择,针对基坑工程各方面的稳定性验算进行研究,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供类似工程验算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稳定性验算;支护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
深基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常见施工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
影响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场地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开挖、基坑稳定、施工管理等,其中基坑工程的稳定性验算是保证基坑工程整体安全的关键环节。
因此,通过对深基坑工程各方面的稳定性验算进行分析,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在保证工程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能够设计出最经济的方案。
1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大楼,建筑地面以上高22层,地面以下为1层停车场,该建筑占地面积为1044.43m2,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21045.46m2。
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水位因季节变化而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的节理裂隙内,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潜水的补给,由于岩体的节理裂隙非常发育,基岩裂隙水含水量比较丰富。
勘察过程中,测得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的混合稳定谁高层为1.30-3.30m。
3支护体系方案的选择3.1支护体系的组成当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有支护开挖方式时,在基坑的土方开挖之前则需先施工支护体系。
支护体系按其工作机理和材料特性,分为水泥挡土墙体系、排桩和板墙支护体系和边坡稳定式三类。
水泥挡土墙体系,依靠其本身的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半不设支撑。
排桩和板墙式支护体系,通常由围护墙、支撑及止水帷幕组成。
3.2支护方案的比较和确定3.2.1基坑的特点依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地面地下环境、基坑开挖深度等得出基坑具有以下特点:①基坑开挖面积较大。
深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深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深基坑开挖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施工方式,它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深基坑开挖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成为必要的步骤。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边坡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边坡稳定性表示的是土体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能否保持在平衡状态。
在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土体受到了较大的应力集中,而外部作用力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边坡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土体的性质。
不同类型的土体在承受应力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土体的强度、压缩性等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
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取样等方式得到,从而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其次,边坡稳定性分析还需要考虑边坡的形态。
边坡的高度、坡度、岩性等因素都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例如,较高的边坡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此外,坡脚的土体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然而,边坡稳定性分析不仅仅局限于土体和边坡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例如,水体的存在会对土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和分析。
此外,地震、降雨等自然灾害因素也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可以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模拟不同的情况来评估其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分析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的计算。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从而指导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和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深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它需要考虑土体的性质、边坡的形态以及其他的因素。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只有进行了认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才能保证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深基坑重难点及对策

深基坑重难点及对策深基坑是指超过10米深度的基坑工程,由于地下土层的复杂性和深度的增加,深基坑工程面临着诸多的重难点。
本文将从土层稳定、水土保持和地下水控制等方面探讨深基坑工程的重难点及对策。
首先,土层稳定是深基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在深度增加的情况下,土壤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土层可能存在不均匀性、软弱带、断层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基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土层测试,确保基坑的设计和施工符合土壤的特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可以采用加固支护技术,如钢支撑、混凝土墙等来增强土层的稳定性。
其次,水土保持是深基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难点。
由于基坑的深度增加,地下水位可能会受到扰动,导致地下水外流或渗流进入基坑。
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失稳和坍塌,对施工造成很大的困扰。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确定地下水位和水文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可以采用抽水井和降水井来控制地下水位,同时,应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土工合成材料和地下连续墙等。
第三,地下水控制是深基坑工程中的另一个挑战。
深基坑施工会经过地下水层,水压会对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水,可以采取主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例如,采用井点降水法将地下水抽取至足够低的水位,并通过井筒和泵站进行排水处理,以维持基坑的干态施工。
此外,还可以采用封堵措施,如注浆固结和钢筋混凝土面板等,来减少地下水的影响。
最后,施工安全是深基坑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深基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确定风险点和安全措施。
施工期间,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面临着土层稳定、水土保持和地下水控制等重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测试,采取适当的加固支护技术和防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黏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 1. 瑞典圆弧滑动整体稳定分析
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上平均抗剪强度与平均剪应力之比
Fs
f
也可定义为:滑动面上最大抗滑力矩
与滑动力矩之比。
对O点力矩平衡:
Fs
f LR
Wd
15
2. 土坡稳定分析条分法
对于外形复杂、 >0的粘性土土坡,土体分层情况时,要确
定滑动土体的重量及其重心位置比较困难,而且抗剪强度的 分布不同,一般采用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条分法分析。
20
二、有围护结构基坑稳定性分析
21
圆弧滑动整体稳定性系数Ks:对于一级、二级 和三级基坑分别不小于1.35、1.30和1.25
22
23
当验算结果不能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时,可以采 取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增加支护结构的嵌固深度和墙体厚度; 二是改变支护结构类型,如采取加内支撑的方式。
24
第三节 嵌固深度稳定性验算(抗倾覆) 悬臂支护结构的嵌固稳定性验算 单层锚杆和单层支撑嵌固稳定性验算
下滑力T W sin
抗滑力Tf N tan W cos tan
安全系数K= Tf T
W
cos tan W sin
tan tan
13
安全系数K= Tf T
W
cos tan W sin
tan tan
当α=β时,安全系数最小,则
K tan tan
工程中一般要求K≥1.25~1.30
8m
层为黏性土,c=12kPa,φ=15 °,
γ=19.3kN/m3,无地面施工荷载,桩长范
7m
围内无地下水,试计算该基坑的嵌固稳
定性(踢脚稳定性)。
34
计算主动、被动土压力系数
Ka
tan2 (
45
2
)
tan(2 45
15 ) 2
0.589
Kp
tan2( 45
2
)
tan(2 45
15 ) 2
1.7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为: Eak 133.7 0.5 (15 - 1.62) 894.45kN / m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距内撑点的距离为:
aa2 15 3 ( 15 1.62 ) / 3 7.54m
35
基坑底面处的被动土压力为:
(2)支护结构强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进一步导致土体 的破坏。
诱因
降雨或水的渗入 基坑周边堆载 振动
3
• 各类支护结构的失稳破坏模式 1. 土体破坏(强度、渗流、变形) (1)刚性挡土墙基坑
嵌固深度不够
整体滑移破坏
挡土墙滑移破坏
超载
倾覆破坏 土层强度低
(整体滑移破坏)
4
• 各类支护结构的失稳破坏模式 1. 土体破坏(强度、渗流、变形) (2)内支撑基坑
❖ 滑移
❖ 嵌固稳定性(倾覆)
❖ 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 坑底隆起
❖ 坑底隆起
❖ 渗透
❖ 渗透
倾覆稳定性验算又称为嵌固稳定性验算
或踢脚稳定性验算
11
第二节 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 无围护结构的基坑稳定性分析 有围护结构的基坑稳定性分析
12
一、无围护结构基坑稳定性分析
➢ 砂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
法向分力N W cos
30
例题
【例】某二级基坑开挖深度为10m,采用悬臂式支护结构, 土层为黏性土,c=20kPa,φ=30 °,γ=18kN/m3,试计算 支护结构的嵌固深度。
31
32
33
例题
【例】某一级基坑开挖深度为8m,采用排桩
加一水平支撑支护结构,内支撑位于地
3m
面下3m处,支护桩入土深度ld=7m,土
内撑
Ka 0.767 K p 1.3
主动土压力为0点距地面距离 内撑点处的主动土压力为:
z0
2c Ka
2 12 19.3 0.767
1.62m
pa支点 h1Ka 2c Ka 19.3 3 0.589 2 12 0.767 15.7kPa
桩端处的主动土压力为:
pa桩端 h2Ka 2c Ka 19.3 (15 - 1.62) 0.589 2 12 0.767 133.7kPa
25
一、悬臂支护结构的嵌固稳定性验算
26
27
二、单层锚杆和单层支撑支挡结构嵌固稳定性验算
28
29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12):
挡土结构的嵌固深度要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 嵌固深度验算和抗隆起验算; 对于悬臂式结构,尚不应小于0.8h;对单点支撑式 结构,尚不应小于0.3h;对于多点支撑式结构,尚不 应小于0.2h。
极限平衡分析的条分法: O
滑动土体 分为若干 垂直土条
各土条对滑弧 圆心的抗滑力 矩和滑动力矩 R
βi
d c
土坡稳定 安全系数
A
i
ab
C B
H
16
最危险滑动面圆心的确定(费伦纽斯近似法)
O
β2
A
R
圆心位置由β1, β2 (查表得到)
确定
β1
=0
β
B
O
β2
A
对于均质土坡, 其最危险滑动面
通过坡脚
β1 β
B
>0
H 2H
需多次试算
4.5H
E
17
18
19
底面法向静力平衡:Ni WBiblioteka cosiTifi
Fs
li
cili
Nitgi
Fs
K Mr (cili Wi cosi tani )
Ms
Wi sini
土条底面孔隙水应力已知时,可用 有效应力法进行计算:
K cili (Wi uili )cosi tani Wi sini
压曲破坏
压曲破坏 压曲破坏
(3)墙(桩)后体变形过大导致支护结构破坏
剪切破坏 拉锚失效
8
排桩支护基坑失稳破坏
9
膨胀土基坑失稳破坏
10
二、基坑工程稳定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稳定性破坏计算项目:
重力式支护结构
非重力式支护结构
(水泥土墙、双排桩)
(悬臂支挡、锚拉、内撑结构等)
❖ 倾覆
❖ 墙后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主要内容
一、基坑工程常见失稳模式分析 二、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 三、嵌固深度稳定性验算 四、坑底土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五、基坑渗流稳定性分析
1
第一节 基坑工程常见失稳模式分析 基坑工程常见失稳模式分析 基坑工程稳定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2
一、基坑工程常见失稳模式分析
两类失稳形式
(1)开挖坡度过陡、土钉长度不够、桩(墙)入土深度偏浅,无法给土 体提供足够的阻力,导致整体失稳破坏。
超载
(坑底土隆起) 土软
涌砂
隆起破坏 土层强度低
5
(2)内支撑基坑
管涌破坏
突涌破坏 承压水
降水设计不合理或设备失效
失稳破坏
分区开挖,放坡过陡(超大基坑)
6
(3)拉锚基坑
嵌固深度不够 或超挖
失稳破坏
锚杆长度不够
整体失稳破坏
7
2. 围护结构破坏 (1)围护墙(桩)破坏
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
(2)内撑或拉锚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