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肥胖最全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11
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 可诊断腹型肥胖
•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2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
• 糖尿病管理的“5驾马车”是宗旨:
2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饮食原则
*复合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低,包括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
简单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高,包括白面包、蛋糕、糖果等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6.137页
24
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
4
新: 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 胖成为关注话题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2013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糖尿病诊疗指南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 加拿大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01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运动原则(无 禁忌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 P5,51
25
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可 带来多重获益
• Look AHEAD研究带来的启示1
实验组
对照组
• 饮食:热量1200~1500kcal/d,鼓励用奶 昔或节食棒替代正餐,多食蔬果类食物2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营养PPT课件

5分、15分、30分、 45分、 60分、 90分、 120分钟 在2小时内得到7个样本并测血糖 用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曲线下面积 然后将血糖数值用坐标在图纸上标出来 或直接输入计算机 (糖尿病人需要3小时血样)
--
10
GI作为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
升高血糖的速度与能力
葡萄糖的GI为100 面条的GI为46 麦芽糖的GI为105
6
血糖生成指数定义
每50克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 与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和血糖应答之比
--
7
GI的计算方法:
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餐后血糖应答
GI=
x 100
50克葡萄糖(或面包)的餐后血糖应答
--
8
葡萄糖、通心粉的血糖应答曲线
血
糖
血糖
葡萄糖
--
通心粉
9
健康人
选任何一种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在空腹和餐后2小时内的分别抽血
50
打字
45
弹钢琴
40
办公室
35
扫地 铺床 烹饪
30
步行 跳舞 游泳
18-30
购物 走楼梯 体操
25
骑自行车
15-25
打乒乓球
排球
20
爬山 长跑 足球
10
--
28
二、肥胖症的营养
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超重和肥胖率明显增长 儿童肥胖症发病更趋于流行,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疾病 我国超重与单纯性肥胖已达7000万人 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倾向 父母中单方或双方均肥胖者 其子女肥胖的机率分别可增加至50%和80% 其与营养过度摄入及活动减少直接相关
--
4
--
10
GI作为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
升高血糖的速度与能力
葡萄糖的GI为100 面条的GI为46 麦芽糖的GI为105
6
血糖生成指数定义
每50克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 与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和血糖应答之比
--
7
GI的计算方法:
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餐后血糖应答
GI=
x 100
50克葡萄糖(或面包)的餐后血糖应答
--
8
葡萄糖、通心粉的血糖应答曲线
血
糖
血糖
葡萄糖
--
通心粉
9
健康人
选任何一种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在空腹和餐后2小时内的分别抽血
50
打字
45
弹钢琴
40
办公室
35
扫地 铺床 烹饪
30
步行 跳舞 游泳
18-30
购物 走楼梯 体操
25
骑自行车
15-25
打乒乓球
排球
20
爬山 长跑 足球
10
--
28
二、肥胖症的营养
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超重和肥胖率明显增长 儿童肥胖症发病更趋于流行,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疾病 我国超重与单纯性肥胖已达7000万人 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倾向 父母中单方或双方均肥胖者 其子女肥胖的机率分别可增加至50%和80% 其与营养过度摄入及活动减少直接相关
--
4
肥胖与型糖尿病课件

04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降糖药
用于降低血糖水平,如磺 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 等。
药物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调整 药物治疗方案。
胰岛素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 疗。
饮食治疗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 糖分的食物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早期发现与干预对于肥胖与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 效控制病情发展。
详细描述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多饮、多尿、疲劳、视力模糊等,通过定 期体检和自我监测,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症状。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以减缓病情进展。
案例二: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效果
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适量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高热
量食物的过度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 自行车等,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和
免疫力。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的发生,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
1 2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危害
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 众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认识,了解其危害和预 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了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向公众宣传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方法,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提高公众的健 康意识和行动力。
糖尿病全国巡讲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糖尿病全国巡讲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06d1a404a1b0717ed5dd40.png)
15
18.50% ≥30.0
BMI指数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基层情况日趋严峻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长 迅速,与城市患病人群相差不大,而糖尿病前期的患 者甚至要超过城市。我国糖尿病的现状不容乐观,尤 其是在基层。
16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既往城乡发病率比较 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
分层 省会城市 中小城市 富裕县城镇 富裕县农村 贫困县城镇 贫困县农村
糖尿病海啸,肆虐全球
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是糖尿病增加最大的地区
2000年,201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及增长百分比(%)
IDF估计,200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94亿, 预计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33亿
Source: Zimmet, Alberti, & Shaw. Nature, Dec 2001
13
9.70%
2007-2008 调查年份
*仅行空腹血糖筛查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
25.00% 20.00%
20.40%
15.00% 10.00%
11.50%
5.00%
3.20%
0.00%
20-39岁
40-59岁
>60岁
14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1996年资料
17
DM 4.58 3.37 3.29 2.65 2.83 1.71
IGT 5.78 4.29 5.74 5.02 4.11 3.14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目前城乡发病率比较
18
小结
•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发病 率居高不下
18.50% ≥30.0
BMI指数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基层情况日趋严峻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长 迅速,与城市患病人群相差不大,而糖尿病前期的患 者甚至要超过城市。我国糖尿病的现状不容乐观,尤 其是在基层。
16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既往城乡发病率比较 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
分层 省会城市 中小城市 富裕县城镇 富裕县农村 贫困县城镇 贫困县农村
糖尿病海啸,肆虐全球
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是糖尿病增加最大的地区
2000年,201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及增长百分比(%)
IDF估计,200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94亿, 预计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33亿
Source: Zimmet, Alberti, & Shaw. Nature, Dec 2001
13
9.70%
2007-2008 调查年份
*仅行空腹血糖筛查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
25.00% 20.00%
20.40%
15.00% 10.00%
11.50%
5.00%
3.20%
0.00%
20-39岁
40-59岁
>60岁
14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1996年资料
17
DM 4.58 3.37 3.29 2.65 2.83 1.71
IGT 5.78 4.29 5.74 5.02 4.11 3.14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目前城乡发病率比较
18
小结
•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发病 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