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研究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实验设备:拉伸试验机、标准试样、测力计、变形计、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
1. 将标准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试样夹紧并位于试验机的中心线位置。
2. 将测力计与试样上的载荷柱连接,使其垂直于试样表面。
3. 连接变形计,将其固定在试样上,并与计算机连接。
4. 设置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加载速率。
5. 启动试验机,开始拉伸试验。
6. 当试验机加载试样时,测力计会测量试样上的拉伸力,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同时,变形计会测量试样的变形,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7. 根据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加载速率,计算机会实时记录试样的力学行为,如应力、应变、变形等数据。
8. 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试样的力学性能。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得到一些力学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断裂形态,分析试样断口的特征,判断材料的韧性和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实验结论: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如材料的强度、韧性、塑性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适用性,并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拉伸试验也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密度聚乙烯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密度聚乙烯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其在包装、运输、建筑和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由于HDPE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就HDPE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力学特性,为工程设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确定HDPE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本实验使用了一台由美国Instron公司制造的机械试验机,其有机结构为拉伸模拟装置,可以测量样品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其内部包括一台液压油缸,一个力量传感器,一个电子单元,一台数据记录仪和一台控制机。
本实验使用了5根不同尺寸的HDPE试样,尺寸分别为:Φ4mm、Φ6mm、Φ8mm、Φ10mm和Φ12mm,每根试样的拉伸长度为50mm,其本底可拉伸应力和本底可拉伸应变均以最小样品量为基准求出。
本实验中,所有试样均在环境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温度为(23.3±0.3)°C,湿度为(50.0±2.0)%RH,荷载模式为恒定速度单向,拉伸速度为5mm/min。
在拉伸过程中,不断采集和记录拉伸曲线数据,包括应力曲线、应变曲线和力-位移曲线;同时,不断测量和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参数,以便计算出真实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HDPE的单轴拉伸强度在不同试样尺寸间存在较大差别,Φ4mm的单轴拉伸强度最大,达到26.9MPa,而Φ12mm的拉伸强度最小,仅有12.8MPa;HDPE的单轴伸长率均低于30%,结果表明HDPE的拉伸强度以及伸长率都较高,能够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经过本次实验,证明了HDPE具有较高的单轴拉伸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各种应用要求,能够有效的提高塑料制品的寿命、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的研究也为HDPE的应用提供了衡量参考,希望能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总之,本文通过对HDPE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力学性能参数,并准确描述了HDPE拉伸力学性能,为HDPE在工程和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衡量参考依据。
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报告引言拉伸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用于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获得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延伸率等,从而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实验旨在探究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模式,为材料工程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常见的拉伸试验设备和标准试样,使用的材料为X钢。
试样的尺寸为长10cm,宽1cm,厚度0.5cm。
在实验过程中,试样的两端被夹在拉伸机的夹具中,以保证施加的力均匀作用于试样上。
拉伸机以每分钟10mm的速度施加力,同时记录实时的载荷和试样的伸长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拉伸实验获得的载荷-伸长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线性阶段,试样的应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即胡克定律成立。
这是由于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受力的各个部分均匀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颈缩现象。
其次是屈服阶段,试样的应变开始不再线性增加,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变形。
这是由于试样开始出现局部的颈缩现象,应力开始集中于缩颈处,试样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最后是断裂阶段,试样在局部颈缩处发生失稳破裂,试样完全断裂。
通过分析载荷-伸长曲线,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首先是屈服强度,即试样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应力。
通过在线性阶段的斜率计算,得到屈服强度为200 MPa。
其次是断裂强度,即试样完全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断裂强度为500 MPa。
还可以计算材料的延伸率,即试样断裂前的伸长量与初始长度之比。
通过试验结果计算,延伸率为50%。
拉伸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模式。
通过观察试样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可以发现线性阶段试样的形态保持均匀,不存在明显的颈缩;屈服阶段试样开始出现局部颈缩,并随着施加力的增加逐渐增长;断裂阶段试样在缩颈处发生断裂,两侧形成明显的断口。
这些形态变化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变机制息息相关,可为进一步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线索。
结论通过拉伸实验,我们了解了材料在受拉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模式。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实验原理:单轴拉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质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加载,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
实验中,将试样夹持在拉伸机上,在一端施加拉力,另一端固定,然后逐渐增加拉力,直到试样断裂为止。
通过对断裂前后试样的尺寸变化,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参数。
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制备符合要求的试样,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试样。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持在拉伸机上,确保试样的两端对称夹持,并尽可能避免试样束缚过紧或过松。
3. 施加负荷:启动拉伸机,逐渐施加拉伸力,注意在开始时先施加一个较小的力,然后逐渐增加,直到试样断裂。
4. 测量变形:在试样拉伸过程中,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试样长度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计算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参数。
实验结果:将实验中测得的试样长度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和计算。
根据试样的初始长度和断裂时的长度,可以计算出试样的延伸率。
根据试样最大承受的拉力和试样截面积,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抗拉强度。
讨论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材料的延伸性、强度等。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2. 实验时应注意加强照明,以避免因疏忽而引起的意外事故。
3. 对于可能具有挥发性、腐蚀性或有毒性的材料,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
实验设备和试剂:1. 拉伸机:用于施加拉力和测量力学参数。
2. 试样:用于实验的材料样品。
3. 尺规:用于测量试样长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记录表:试样编号初始长度(mm)断裂时长度(mm)抗拉强度(MPa)延伸率(%)12345备注:每个试样的实验结果都应进行独立记录和计算,并统计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参数。
拉伸实验报告结论

拉伸实验报告结论拉伸实验报告结论引言: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施加外力对材料进行拉伸,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
本文旨在总结拉伸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材料的标准试样进行拉伸实验,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均匀的拉力,并记录下拉力与试样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万能试验机,通过控制试样的伸长速度和记录拉力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拉伸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材料的强度:拉伸实验可以反映材料的强度,即材料在受力下的抗拉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强度。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结晶结构和金属键的特性决定的。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材料的延展性:拉伸实验还可以反映材料的延展性,即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延展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在受力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差的延展性,容易发生断裂。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滑移机制和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延展性选择合适的材料。
3. 材料的断裂模式:拉伸实验还可以观察材料的断裂模式。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断裂形态。
金属材料通常呈现出韧性断裂,即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颈缩现象,并最终发生断裂。
而塑料材料则通常呈现出脆性断裂,即在拉伸过程中会突然发生断裂,没有明显的颈缩现象。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位错运动和塑料材料的分子排列方式决定的。
结论:通过拉伸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延展性,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材料。
2.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适用于要求高强度和耐磨性的场合。
各向异性拉伸试验.

b1=25.94 b2=25.90 b3=25.96
厚度(mm)
h1=6.66 h2=6.58 h3=6.48
h1=6.28 h2=6.40 h3=6.40
最大载荷Pb
130.19KN
1140.60N
拉伸强度σb (MP)
768.01
7.00
端口示意图
纵横比σb纵|σb横 六、试验结果整理 1.纵向 曲线:
板状拉伸试样几何形状如图4-1所示,采用两块试样,其拉伸方向分 别为木材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材质为水曲柳。
Image
板状拉伸试样简图
四、实验原理 单轴拉伸实验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在试验过程中,试验
机上的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将感受到的载荷与位移信号转变成 电信号送入EDC控制器,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后送入计算机,并将 处理过的数据同步地显示在屏幕上,形成载荷—位移曲线(即 曲
各向异性材料的单轴拉伸实验实验报告
班级:力学系 姓名: 孙承宏 组别:第一组 实验日 期:2001.4.21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木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拉伸过 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强度指标。 3.进一步熟悉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三、试样
取光滑低碳钢试件,将其表面利用砂纸或喷雾剂弄出不规则的散斑,将试件放在电子万能 拉伸试验机上,用摄像机记录其拉伸过程中试件表面的散斑位移图像,调节摄像机拍摄速率为 一张每秒,在电脑屏幕上观察试件受拉情况,超过屈服阶段后就停止试验,在拍摄的照片中选 取中间的一部分连续的照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对照片上的散斑位移进行处理,最终可以得出 试件在拉伸过程中散斑的位移轨迹,呈现出45度倾角的斜条纹,即为试件在拉伸过程中的滑移 线。
实验六聚合物材料单轴拉伸工艺实验

实验六聚合物材料单轴拉伸工艺实验一、目的意义单轴拉伸工艺是指将材料的片材、薄膜、棒材和线材等,在外力作用下,沿长度方向发生较大形变,而使材料内部结构沿着外力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材料呈现各向异性的一种方法。
对聚合物材料而言,单轴拉伸工艺不仅能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度,同时更能提高材料某一方向上的物理性能,如提高聚合物纤维单轴强度,提高PVDF薄膜的压电系数等。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聚合物单轴拉伸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了解拉伸工艺制度对聚合物取向性能的影响;3、进一步理解外力作用对高分子材料分子链运动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材料分子链或链段在熔点以下、玻璃化温度以上仍然有很大的活动性,此时,若施加外应力,分子链或链段就会沿着外力的方向滑移,并进行分子链或链段的重新有序排列,在温度适当的时候,这种滑移和有序排列是不可逆的,从而使聚合物材料的内部聚集态发生变化,产生一些新的性能。
现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例来解释这种变化过程。
PVDF是一种优良的压电聚合物材料,但它的压电性能只能在PVDF分子高度取向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
要使PVDF取向,最有效的方法是将PVDF薄膜单轴拉伸。
PVDF材料在单轴拉伸前是部分结晶的,结晶多以曲折链晶片组成的球晶为主,体系在微晶以外和微晶内部都存在许多未有序排列的分子链或链段,这些链或链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再有序化。
这种有序化的结果是,高分子的结晶相C轴将平行外应力的方向重新取向,而且拉伸前没有有序化的链或链段也能结晶,因此,聚合物材料在单轴拉伸后,不但能提高分子、晶体的取向度,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度。
实验中,在制好的PVDF的条形薄片两端加上夹具,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以一定的外力、一定的拉伸速度对PVDF薄片进行单轴拉伸,在温度和应力的作用下,PVDF晶体中的片晶C轴沿着外应力的方向取向,冷却后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取向态结构。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是一台自动控温的单轴拉伸设备。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5篇范文]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104b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3.png)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单轴拉伸实验报告单轴拉伸实验报告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同组人员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σ、强度极限b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单轴拉伸实验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上的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将感受到的载荷与位移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送入 EDC 控制器,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后送入计算机,并将处理过的数据同步地显示在屏幕上,形成载荷—位移曲线(即l P ∆-曲线),试验数据可以存储和打印。
在实验前,应进行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标定(校准)。
根据l P ∆-曲线和试样参数,计算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指标。
根据性能指标、l P ∆-曲线特征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评价材料的机械性能。
试验机操作软件的使用可参见附录一。
四、实验操作步骤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 1、实验数据(可附实验曲线)低碳钢铸铁原始尺寸直径 mm标距 mm断后颈缩处直径断裂后标距屈服载荷 KN最大载荷 KN破坏形式示意图2、结果计算六、思考题1、分析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变形、强度、破坏方式等。
2、本实验的力—位移曲线上的变形量与试件上的变形量是否相同?如果要利用力—位移曲线来近似确定试样的断后延伸率,应该怎样做?3、为什么要采用比例试样?同一材料的δ 10 和δ 5 有何关系?第二篇:高等教育金属拉伸实验报告金属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得】1、测定低碳钢得屈服强度 R Eh、R eL及 R e、抗拉强度 R m、断后伸长率 A 与断面收缩率Z。
2、测定铸铁得抗拉强度R m 与断后伸长率A。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得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冷作硬化与颈缩等现象),并绘制拉伸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轴拉伸实验报告
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
1、实验数据(可附实验曲线)
2、结果计算
六、思考题
1、分析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变形、强度、破
坏方式等。
2、本实验的力—位移曲线上的变形量与试件上的变形量是否相
同如果要利用力—位移曲线来近似确定试样的断后延伸率,应该怎样做
3、为什么要采用比例试样同一材料的δ10和δ5有何关系
七、实验中的收获、感想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