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美食

合集下载

我为商洛代言写话内容有美食美景人文

我为商洛代言写话内容有美食美景人文

我为商洛代言写话内容有美食美景人文在巍峨秦岭的南坡有我的家乡商洛,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历史文化,非遗民俗,红色精神,美食特产都是我们商洛的旅游标签。

商洛的历史非常悠久,很多古代的文人墨客都曾来过,四皓隐居,大禹治水,闯王屯兵,商鞅封邑,仓颉造字。

商洛文化独具特色,承秦文化之刚阳,蓄楚文化之柔美,剧种有很多,秦腔、花鼓、道情、二黄、豫剧,还有民间的山歌、号子等。

商洛的特产非常丰富,像灯笼一样的柿子,营养价值极高的木耳,黑黑的板栗,美味的核桃,都是我们商洛的特色。

就说板栗,拿糖一炒,剥开皮尝一口,简直就是另一种天地。

还有我最喜欢的柿子,红彤彤的,吃一口,感觉吃果冻一样。

商洛的美食也是枚不胜举,比如早餐有美味的水煎包,水煎包的外面是被一层面皮包裹着,它的特色就是包子底煎的又黄又酥。

馅是用韭菜粉条豆腐秘制而成,再浇几勺水煎包的灵魂——辣椒水简直美味至极。

商洛的美食可不止这些。

商州大烩菜是各种红白喜事的必上菜,大烩菜可以说是存在于商州人舌尖的记忆,离不开家舍下的乡愁。

这些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有黑擀面皮,商芝肉,镇安腊肉,柞水洋芋糍粑,最著名的就是商南金丝十三花,美喻为“五颜六色流水席,七蝶八碗十三花”。

商洛山好水好,空气也好。

镇安的塔云山,商南的金丝峡,柞水的牛背梁和柞水溶洞,美丽的丹江河夜景都是我们大商洛的美丽景观,自2010年开始一年一度的中国秦岭旅游节在商洛市举办。

这些景点妈妈每年都要抽时间带我去游玩。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趣事: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牛背梁玩耍,我们一起坐索道,天突然阴了,下起了大雨,还刮起了大风,缆车都快被风吹成了九十度了,左右摇摆,其中有个哥哥在那吓得哇哇大哭,妈妈看着他们的窘迫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而我镇静的很,过后妈妈夸奖我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有大将风范,我很开心。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商洛,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美食天地,避暑胜地,天然氧吧商洛市欢迎你们随时来游玩,我作为一个东道主一定给你们当好导游哦!。

商洛柞水小吃顺口溜

商洛柞水小吃顺口溜

商洛柞水小吃顺口溜红岩寺九间房,把洋芋当主粮,
媳妇儿来看家,洋芋打糍粑,
家是没看成,糍粑吃了一大盆。

老百姓,食为天,吃的文化不简单。

.
陕北关中和陕南,特色美食表不完。

陕菜历史几千年,味道鲜美品种全。

先把关中美食谝,科学合理吃货赞。

偏酸偏素又偏淡,有益健康更延年。

关中人,爱哩面,花样翻新名目繁。

擀面烙面铡刀面,拉面扯面biangbiang 面。

揪面甩面摆汤面,撕面压面饪饪面。

臊子面,像细线,下在锅里莲花转。

片片面,像麻钱,盛在碗里不会粘。

魚魚面,像蒜瓣,吃在嘴里爽半天。

如果你还不解馋,回民坊里转一转。

贾三包子味道鲜,凉皮夹馍是套餐。

羊肉泡馍喹一碗,让你知道啥叫颤。

钟楼奶糕味不赖,舔上一口爽歪歪。

商洛的美食作文

商洛的美食作文

商洛的美食作文说起商洛,那可真是一个美食的天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商洛人,我对这里的美食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商洛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咱先来说说这商州大烩菜。

这道菜啊,那可是商洛人饭桌上的常客。

每到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个啥喜事,这商州大烩菜准会登场。

它的食材那叫一个丰富,有五花肉、油炸豆腐、木耳、粉条、白菜等等。

做这道菜的时候,那五花肉得切成大片儿,先用热油煸炒,把肉里的油逼出来一些,这样吃起来就不会太腻。

然后把各种配菜一股脑儿地倒进去,加上调料,大火翻炒。

接着,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炖。

等炖得差不多了,那香味儿能飘出好几里地。

盛上一碗,你瞅瞅,那五花肉肥瘦相间,入口即化。

油炸豆腐吸饱了汤汁,咬上一口,汁水四溢。

粉条爽滑劲道,木耳脆生生的,白菜也炖得软烂入味。

这一口下去,各种食材的口感和味道在嘴里交织在一起,那叫一个满足!就着这大烩菜,我能吃上好几大碗米饭,肚子撑得滚圆滚圆的还不想停嘴。

还有那镇安腊肉,那也是商洛美食的一绝。

每年冬天,商洛的家家户户都会腌制腊肉。

选用的猪肉那可都是自家养的土猪,肉的品质那是没话说。

把猪肉用盐、花椒、八角等调料腌制好,然后挂在房梁上熏制。

熏制的材料一般都是柏树枝、橘子皮这些,这样熏出来的腊肉才有独特的香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熏制,腊肉变得色泽红润,表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

吃的时候,把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炒,那香味瞬间就能把人的魂儿给勾走。

腊肉的口感特别有嚼劲,咸香适中,肥的部分透明发亮,一点儿也不油腻,瘦的部分越嚼越香。

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切上一盘腊肉,再配上几个小菜,那就是一顿丰盛的招待。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讲这洛南搅团。

搅团这东西,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得先把玉米面或者荞面粉倒入开水锅中,然后不停地搅拌,这可是个力气活,得搅上好久,直到面糊变得浓稠均匀。

搅好的搅团盛在碗里,浇上提前准备好的汤汁,一般是用韭菜、西红柿、辣椒等做的臊子,再加上蒜泥、油泼辣子,那味道,简直绝了!用勺子挖上一口搅团,滑溜溜的,入口即化。

介绍丹凤牛筋面的一段话

介绍丹凤牛筋面的一段话

家乡的美食—丹凤牛筋面近日丹凤特色小吃美食——丹凤牛筋面,获得商洛市特色小吃荣誉的新闻被疯狂转载,为何一条关于丹凤牛筋面的新闻会有如此魅力,那就跟随我们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丹凤牛筋面顾名思义是来自陕西省丹凤县的一道特色美食小吃,牛筋面具体由何人创造,现已无法考证,只是丹凤县的牛筋面口味纯正,色泽亮丽,最为出名,便以丹凤牛筋面来命名。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

虽然丹凤地处秦岭以南,但在饮食习惯上偏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这就为牛筋面在丹凤兴起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牛筋面因其制作简单,风味独特,慢慢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孩子上学时间紧来不及吃早餐,还是上班族着急上班赶公交来不及吃早餐,牛筋面方便携带,即开即食,很适合这样的快节奏。

如果你时间充足,有时间慢慢品味,那牛筋面可凉拌、煎炒、油炸,不仅可以独立作为早餐主食,同时还可以搭配麻辣米线、凉皮等美食,一起激发你的味蕾,让你体会百味多变的特色饮食。

清晨来一份凉拌牛筋面,那么美好的一天将从此刻开始。

丹凤牛筋面正是凭借操作便捷,价格亲民,多样融合,能够迎合时代潮流的多重独特属性,在璀璨夺目的众多特色小吃中脱颖而出,深受群众们的喜爱。

如果说前面说的都是丹凤牛筋面能够兴起的原因,那么下面就是丹凤牛筋面能够成为一道诗与远方的乡愁美食的根本。

众多勤劳的丹凤儿女,为了养家糊口,供养子女上学,背井离乡远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基因里镌刻着酷爱面食的他们,一心一意只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的生活,长年累月远离故乡,远离亲人,但他们也思念家中的亲人,渴望能够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幸福时光,这便是他们的“诗和远方”,但是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生活的“苟且”,于是把对亲人的思念,融入进家乡的美食之中,希望能够经常吃到带有故乡风味的一碗面,丹凤牛筋面刚好满足这样的需求,它便携易带,方便保存,操作简单,极为适合为幸福奋斗的人们携带,思念家乡的亲人们时,吃一碗牛筋面,把为亲人们创造诗与远方流下的辛勤汗水,融进家乡的牛筋面中,为美好生活努力拼搏、奋斗。

商洛的美食作文

商洛的美食作文

商洛的美食作文
《商洛美食,香到心坎里》
嘿呀,咱今天就来说说商洛的美食!商洛那可是个有好多好吃的地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商洛玩,那真是把我给馋坏了。

当时我们在街上溜达,忽然就闻到一股特别香的味道,顺着那味儿找过去,就看到一家卖商州糍粑的店。

那店门口排着老长的队呢,我们就想啊,这得是多好吃才能有这么多人排队呀。

于是我们也跟着排上了。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们了。

那老板熟练地把糍粑从锅里捞出来,放在碗里,加上各种调料,哇塞,那香味一下子就钻进了我的鼻子里。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就吃了一口,哎呀妈呀,那口感,软软糯糯的,还有点嚼劲,调料的味道也恰到好处,真是太好吃啦!我一口气就把一碗给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呢。

从那以后,我就对商洛的美食念念不忘。

什么橡子凉粉呀,搅团呀,都特别有特色。

商洛的美食就像是商洛人的性格一样,朴实又热情,让人吃了就觉得特别舒服。

总之呢,商洛的美食那真的是绝了,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保证让你吃得开心,吃得满足!嘿嘿,我现在一说起来就又馋啦!。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作文商洛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作文商洛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作文商洛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商洛市。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物产丰富,是个游玩的好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清脆爽口、五味俱全的当地土特产。

有镇安的大板栗个大、香甜;有孝义湾的柿饼入口即化,味赛蜜饯;有丹凤的大葡萄,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个头大,果肥汁甜,十分爽口,丹凤的葡萄酒远近闻名。

还有我们商洛的核桃,皮薄肉厚,营养非常丰富,含有许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补脑益智……这些土特产让您吃了回味无穷。

我们这里还有许许多多旅游景点,引来了许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有商南的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地势起伏,谷岭相间,主要属低山和丘陵地貌;有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又名天柱山,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距县乘30千米;还有牛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柞水县营盘镇……您如果到我们商洛来一定要到这些地方玩哦。

这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商洛。

这里不仅有酸甜可口的土特产,还有许多的旅游胜地。

欢迎大家来我们这里游玩!。

商洛市地方美食

商洛市地方美食

商洛市地方美食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南部,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座古老城市中,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地方美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

商洛市地方美食融合了陕西传统烹饪技艺和地方特色,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地道的商洛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商洛油茶。

商洛油茶是当地人早餐的主打饮品,由茶叶、花生、芝麻、桂花、大枣等多种原料熬制而成,香甜可口,不仅解渴开胃,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每到冬季,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商洛油茶,仿佛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温暖和厚重。

除了油茶,商洛还有许多传统小吃值得一试。

比如当地的羊肉泡馍,口感鲜美,香气扑鼻,是商洛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之一。

羊肉泡馍的制作讲究,选用当地优质羊肉,搭配上新鲜的面粉制作而成的馍坯,再配以独特的调料,煮熟后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商洛还有独具特色的德懋恭糖葫芦。

德懋恭糖葫芦以当地特产德懋恭樱桃为主要原料,经过糖浆煮炼,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外脆内软,酸甜可口。

每逢节假日或是赶集,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摊贩们手持着小木棍,上面串满了红艳诱人的德懋恭糖葫芦,吸引着无数食客驻足品尝。

总的来说,商洛市地方美食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经典的口味,又有新颖独特的创意美食,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蕴含着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传承。

走进商洛,除了欣赏历史文化,品尝地方美食也是一种不可错过的体验。

漫川八大件

漫川八大件

漫川八大件漫川八大件2015-03-05 10:27漫川八大件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的特色美食。

“八大件”是山阳县漫川一带招待贵客,或者庆贺重大节日的八道传统大菜,菜名讲究,佐料繁多,做工精细,色香味俱佳。

漫川关地处秦楚边界,昔日为水旱码头,九省通衢,南北商贾云集,是南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军事要塞,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小武汉”之称。

交通的便捷,经济的繁荣,人员的往来,促进了南北文化、习俗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悄悄融合,形成了具有秦风楚韵的独特地域文化、习俗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漫川人讲究吃食,平日里哪怕一个人随便一顿饭也少不了四道小菜。

若来了客人或者逢什么节日,更是要烹炒一桌。

“八大件”自然是少不了的。

所谓“八大件”,就是四个蒸碗、四个盘子的统称。

漫川人凡事讲究,图的就是个吉利。

“八大件”未上桌前,先上四个压桌碟,从头到尾都不撤换,象征四季发财,四季有余。

如果是给上了年纪的人祝寿,当中还要加一道菜,是卤水拼盘,叫顶头盘子,或叫“五福庆寿,五福临门”,表明晚辈们对老人崇敬和孝顺,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天伦之乐。

四个压桌碟依次为豌豆凉粉、鱼花茄子、干炸野鱼、青菜豆油。

此四道菜均是用地产原料做成。

豌豆凉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顽劲不断,夹在筷子上尽管忽悠而不使食客尴尬和婉惜。

鱼花茄子是将茄子去皮刀刻成鱼状斑块,蒸熟后配佐料汁,清香爽口。

干炸鱼来自靳家河无任何污染而土生土长的野鱼,味道非常鲜美。

漫川温暖而潮湿,四季有青菜,凉拌豆油是地道的素菜,常食有益。

刀尖丸子:“八大件”第一个粉墨登场的是三鲜碗,用猪精肉剁成肉馅,用刀刮成尖状,俗称“刀尖丸子”。

三鲜包括:鲜肉、高汤、芋头。

丸子上蒸笼高温蒸焗1个小时,待香气扑鼻时出笼,垫上当地特产的芋头,翻碗浇上高汤佐料即成。

鲜、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

红烧肘子:这是“八大件”第二道菜。

选上好的猪腿肉,煮半熟时捞出,上色过油,加佐料上蒸笼清蒸1个小时,出笼后去骨加汁上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柞水洋芋糍粑柞水洋芋糍粑分享到:0柞水洋芋糍粑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产。

柞水洋芋糍粑爽口、营养丰富,有食疗保健作用,夏吃清凉消暑降火,冬吃暖身祛寒防燥,是老少皆宜的风味小吃。

洋芋,即马铃薯。

民间又称地蛋、土豆。

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洋芋糍粑,用马铃薯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要得生活来改善,洋芋捶得稀吧乱。

”这首民谣是说的是陕西柞水的洋芋糍粑。

过去柞水人都知道,这是取笑“万青”“九间房”两个地方的话,以前这两地贫穷,百姓生活水平不高,平时以马铃薯为主粮,想要改善生活也只能吃当地出产的马铃薯做成的“洋芋糍粑”。

万青和九间房是柞水的两个乡,处在秦岭脚下,是高寒山区,小麦产量低,玉米长不老,就只盛产洋芋。

洋芋砸烂就是打糍粑,在那个极端贫穷的岁月里,这就成为当地人待客最好的饭食了。

如今柞水的洋芋糍粑不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美食,它的制作技艺还是响当当的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洋芋糍粑,这种用马铃薯做成的美食,都市人不多见,但在陕南的柞水,到处可见、可耻洋芋糍粑;且不说街上卖的,你随便走到柞水那个乡村,只要提出吃洋芋糍粑,厚道的柞水人就会热情地为你打上一盆让你吃个够。

但是,柞水的洋芋糍粑真正好吃的还是在九间房街;这里才是柞水糍粑的发源地。

柞水九间房街地处秦岭山脊,将这里出产的洋芋蒸熟,放在阴凉环境中,稍微凉一下,在石板上用木捶一压开,就是纤丝粘连;来回揉一两个来回就粘呼呼的。

当抡起木捶三几个来回捶打时,就象砸在凝脂上那般舒适惬意。

这里的洋芋做糍粑不仅好打、省力,还特别好吃。

捶好的糍粑,铲子上沾水堆在一起,双手一托,柔若无骨,丰则有余,一团白嫩的、有劲道的凝脂就装进盆子里啦!放在砧板上,用刀使劲一切,整坨、整块的,柔而不散,很有劲道。

放在调料锅里烫热时,香气直往鼻孔里钻,很是诱人,胃口不开也得开了。

九间房、万青都是沙砾土壤,森林茂密,平均气温低,很适宜洋芋生长,这里的洋芋蛋白含量高。

洋芋做糍粑是物理作用下,单糖变成多糖,蛋白变成糊浆的过程。

洋芋糍粑做得好不好,主要是取决于洋芋的蛋白含量;蛋白含量越高,洋芋糍粑越粘,而且省力好打。

九间房街一带正是典型秦岭洼地气候特点,洋芋的蛋白含量高、淀粉要轻些,杂质含量少,所以洋芋糍粑最好吃。

在人们崇尚食物健康的今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洋芋是抗癌食品。

吃山野菜酸水泡出的洋芋糍粑,的确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和风味了。

只是,笔者还得提醒你,九间房街的洋芋糍粑不仅是地方独特的民间原创食品,而且是柞水最好的洋芋糍粑,很值得去品尝的。

如今,柞水这座美丽的山城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卫生城市,是西安的后花园,她正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度假。

凡来柞水的人,都想尝一尝柞水糍粑,糍粑已经成为柞水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成为了柞水的一个符号,更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黑龙口豆腐干黑龙口豆腐干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的特产。

黑龙口豆腐干色泽微黄亮丽,质地细腻,咸淡适中,油香鲜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道地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玉脂”、“软黄金”、“琼浆”等美称。

黑龙口镇地处秦岭山脚,丹江源头,距州城大约30公里,312国道、10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

境内群山环绕,沟岔纵横,山川兼具,海拔高,温差大,适合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条件成就了特殊的饮食风俗。

据了解,黑龙口制作豆腐干的手艺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镇常年制作豆腐干对外出售的大约有200户。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黑龙口”牌豆腐制品,2009年5月,经过多方努力,一家集“种植、收购、储藏、加工、研发、营销、物流”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协会)”的豆腐制品生产企业——商州区鑫丰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位于黑龙口镇西2公里处原老312国道边,。

公司生产系列豆制品产品均通过了QS认证,年产豆制品产品450吨,形成了以商洛“黑龙口”牌浆水豆制品系列产品为优势产品的八个规格品种。

现主要产品有:盒装“黑龙口”牌豆腐干、散豆腐干、豆腐皮、散装鲜豆腐等各类豆制品、小食品,年产值达1千多万元。

已发展成为商洛豆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黑龙口”牌豆腐制品之所以受众人青睐,其原因有五:一是做豆腐的水质优,黑龙口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丹江源头,秦岭脚下,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天然的水源,山泉、小溪从岩缝中渗出,既无污染又无杂质;二是黑龙口豆腐制作原料黄豆好,当地人都用自己种的黄豆来加工,本地高山黄豆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三是用酸菜浆水点豆腐,而不是用石膏等;四是制作的工艺讲究,点豆腐全凭一技功夫,浆水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同时用眼力来判断浆水转换豆腐脑的过程;五是将初步做好的豆腐块放置阴凉处晾晒七、八天后,再用特制的卤水卤制一次,然后再晾干,如此反复卤、晾三到四次,豆腐干方才加工完成。

加工程序缺一不可。

因此,黑龙口人制作出来的豆腐不仅颜色金黄,柔软有筋,食之回味无穷,而且保持了豆腐最原始的口味,是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黑龙口”牌豆制品不仅在商洛小有名气,而且享誉西安等地,已深深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素食佳肴。

柞水搅团柞水搅团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色小吃。

柞水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

搅团,名不见经传,真正的民间食品。

以陕西而言,关中和陕南的贫苦农民,几乎家家都吃,吃了不知几百几千年。

先前没听说有谁称赞过它,现在提起时,还会有人觉得寒碜,感到凄凉。

公社化期间,在柞水县,常听人把搅团叫做“哄上坡”,意思是说,尽管填饱了肚皮,下地干活时,刚爬上坡,就饿得肠肠肚肚咕咕叫,不顶用的东西。

然而搅团似也不可小看。

既然老百姓吃了许多年,便属有功之物。

既吃之,即便在穷苦时,不得已,却也不会没有一定的发展与提高。

尤其是不会没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渗透其间。

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与条件的改善,搅团也如其他许多特色食品一样,可能变得身价百倍。

搅团的制作方法,可以说很简单。

但也不易做得很地道。

做搅团有许多讲究,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大多为玉米面、万不能用小麦面,否则,就会做成浆糊,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不沾锅底为适中,同时要谨防面团藏在其中,要搅得十分地均匀,无一点疙瘩方好。

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

这是形容,其实何止七十二搅?总要成百成千方好。

搅团搅团,要害就在这一搅之上。

均匀之后再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用温火慢慢闷烧,让面全部熟透,再行搅拌,令其柔韧,至此,搅团就算做成了成品大约可以形容为较稠的糨糊。

搅团时也有若干不同的吃法。

最普通的吃法是: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

若要变换花样,还可用一种特制的漏勺,将热的搅团盛入,漏进凉开水盆中,成蝌蚪状,这叫做鱼鱼,或者粉鱼,或者1骨斗,可浇热汤吃,可凉调吃,也可炒了吃。

还有一法,将搅团趁热倒入盆碗之中,待凉透后,慢慢地倒出来,切成条块,烩了酸菜浆水吃、炒了吃、凉调了吃,皆可。

在贫穷的过去,人们只要稍有可能,总也常常变换方式来吃搅团。

而如今搅团作为商洛的特色餐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烩搅团块时,用了酸香扑鼻的浆水菜,而又加以上好的油泼辣子,再调点香菜末和葱花,滴几滴香油,这是很好吃的,至少应该归类于粗粮细作。

还有一点,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吃罢嘴角一片红,耍的就是这个辣劲儿。

柞水小炒柞水小炒原料:精瘦肉4两、土豆1个、红薯粉条、木耳、青椒少许、葱、姜、盐、料酒、味精、鸡蛋、粉面。

制作:1土豆去皮切丝,精瘦肉切丝加盐,料酒入味,加蛋清,粉面上浆,红薯粉条热水泡软,木耳、青椒切丝。

2锅上火烧热加油半斤烧三四成热下肉丝滑散,捞出待用。

3锅留底油下葱、姜呛锅,加入土豆、木耳、青椒丝、肉丝、粉条、盐、料酒翻炒熟加味精出锅装盘。

(柞水腊肉柞水腊肉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产。

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又叫熏肉,是柞水的地方特产,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

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

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

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

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寺坡橡子凉粉在洛南县,寺坡的橡子凉粉历史悠久。

寺坡乡南山盛产橡树,人们把成熟的橡子打回来,去外壳,晾晒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凉粉,每公斤橡子可以做2公斤凉粉。

橡子凉粉制作工艺较复杂,尤其是对水的要求十分严格,寺坡群众多用本地南山里流出的无污染的泉水,凉粉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高塬村八组的李天民做橡子凉粉,已有8年的时间,最初只是在寺坡乡及附近的几个集镇上卖,后来逐渐打开了销路,他与商州洛南的一些饭店签下合同,需要时按时送货,平均每天出售40多公斤,价格4元1公斤,他靠卖橡子凉粉年收入1.5万余元,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今年西安、渭南的一些饭店又与他签了供货合同。

在高塬村,已有30多户农民靠卖橡子凉粉脱了贫。

据了解,为了做大橡子凉粉这一风味特产,寺坡乡当地政府已多方协调,准备修建橡子凉粉加工厂,将寺坡橡子凉粉销往更多的地方。

商州柿子糖商州大山里的人,每到金秋十月间,都把摘下的鲜柿子储藏起来,到了春节前取出来熬糖稀,正二月用它来招待宾朋。

这种柿子糖颜色鲜红,味香柔绵,跟蜂糖差不多,它的做法是:先把柿子把摘掉,倒入锅里捣成糊糊,然后用豆腐包过滤,挤压出汁液,去渣,放在锅里反复熬炼,直到汁液熬干成糊状,就成了紫红飘香的柿子糖了。

然后,把它装进罐子里封严,一年四季不变质。

吃时割一疙瘩,放在黄酒里或放在洋芋糍粑上蘸着吃,醇甜可口,风味优雅木王砧板肉精选腊肉煮熟切片,蘸大蒜辣子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