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1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_小说阅读_11-3_有答案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_小说阅读_11-3_有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村长唐三草欧阳黔森唐三草叫唐万财的时候,不但没有什么财,反而穷得叮当响。

本来有人想叫他叮当响的,却没有叫开。

可人家人穷志不穷,每年到青黄不接,乡里发救济粮,他也不好意思去领,相当有志气的嘛!这样的人,说什么也不能侮辱了人家。

这样,叮当响才没有取代唐万财。

他继续叫唐万财。

唐万财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家里已不再穷得叮当响,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

也许是叫唐万财的缘故,与他相识相伴的人,总会被“万财”这个良好的愿望提醒。

这一时时提醒就不得不让人时时沮丧。

首先,当然是他老婆再也受不了只是一个良好愿望的折磨,离家出山打工去了。

开头还有几封信来,后来几年没了音信,再后来就干脆离了婚。

离了婚的那一年,唐万财由于书教得好,转正成了一名公办教师,工资也高出了许多,当然离那个良好的愿望还比较远。

一年后,来了一批女老师,这批女老师中单身的也不少。

这时唐万财在学校资历也不算浅了,还当了班主任,再加上他为人的口碑也不错,大家就说:“万财你看,你一个人也不容易,现在正是好时机,就再找一个吧!”唐万财说:“不行。

”大家说:“为什么?”唐万财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又过了一年,他的前妻回来了。

不见她带着一男半女,带回来的只有一点钱,可能也不多,也就是在娘家的老屋地基旁搭起了一间房,也算是有了一个窝。

大家见俩人都单身,就有人劝唐万财说:“破镜重圆也是好事。

”唐万财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大家的良好愿望也只好作罢。

再过了一年,唐万财的那些女同事们基本都不再单身了,大家就笑他说:“你看,叫你早下手你不干,这回好了,看你找谁去?”唐万财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天,大家闲来无事,谈起了这几年的唐万财,这一谈不要紧,要紧的是“唐三草”这个名字从此诞生了,并永久地取代了“唐万财”。

桃花村地处山脉腹地,石头多,耕地少,人还不少,这就是桃花村为什么难摘贫困村帽子,这也是为什么唐万财的父母要给儿子取那么一个有着良好愿望的名字。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4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4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担水的贾大山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当。

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

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

担水也是一个职业。

老魏在西大街担水。

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

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道深深的沟,是井绳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井很深,水很甜,老魏就从这里打水。

老魏高大的身材,浓眉大眼,脸上有一些络腮胡子;夏日赤膊,冬天穿一身薄薄的黑布棉衣,肩上总是搭着一块抹布似的手巾。

他的年岁不小了,可是力气很充足,干活利落又热闹。

朝井里“放筲”的时候,手不挨辘轳把儿,任那辘轳自己欢快地旋转着。

筲到水面了,用手把井绳猛地一逮,一摆两摆,扑通一声,一筲水就灌满了。

担起水来,眼睛显得更大了,虎视眈眈的,一副奋勇向前的模样……老魏供应着许多人家喝水,除了西大街,府前街上也有雇他担水的。

有一年夏天,我家房东也想雇他担水:“老魏,给我担水吧,一天十担。

”“十担?”“浇花儿,近,钱不少给。

”我家房东是个财主,土改的时候,“愿”了不少房屋,保留下一座小花园儿。

那座花园儿就在井台对面,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花木。

老魏想了一下,不干,他说他只伺候人,不伺候花儿。

老魏依然给人们担水,路近的二百钱一担,路远的也是二百钱一担。

吃老魏的水,不用付现钱,十天结算一次也行,半月结算一次也行。

谁家雇他担水,他便扔下一句话:“账,你记吧!”“你也记吧,以防差错。

”“错不了,一个凉水!”他说。

老魏没有账簿,用户也没有账簿。

所谓记账,就是他担一担水,用户拿粉笔画一道杠儿,有的画在墙上,有的画在树上,有的画在水缸上。

结算完了,擦掉,重画。

夏日的中午,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碰见他担水。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4-3+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4-3+Word版含答案.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夏日里的最后一趟班车符浩勇夏日的黄昏,西斜的日头仍不肯减弱炽烈灼人的威力,贪婪地俯视着金黄的田野。

李茂的粗布汗衫已被汗水湿透,贴在他单薄的身上,裤袋里那只借来的小灵通又响起短信息铃声。

他真想停下手中的镰刀,直起身子歇息一会儿,看看小灵通里传来什么信息。

其实,他知道,小灵通里一定是城里的朋友发来的有关民办教师转正的信息。

他读完高中,就在小学当代课老师,八年后转为民办教师,山里人简称民师。

二十多年过去,期间每隔三年,县里都组织人员来山里小学听课,考察民师的教学质量,优中选优,推荐转正。

尽管每次他都被推荐填写申请表,可最后批下来的却总是别人。

听说,今年是最后一次民师转正了,赶不上这趟班车,就别想再找到座位了。

但是,他身后“嚓嚓”的割稻声追了上来,妻子在后面说:“天不早了,赶紧些,割完这一畦,明天就结束得早些,你还可以赶回学校去。

”他顾不得腰酸腿痛,掏出小灵通匆匆看过信息,知道明天县教育局就敲定民办教师转正名单,朋友说他凭硬件是最有希望的。

他心中不由掠过一阵喜悦,手里的镰刀也快多了。

这时,隔河那边的田野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收工吧,别累坏了身子,明天再割。

我再请几个小工,一天割完。

”喊话的是王详堂。

他在小学当教师没几年,就称病转行,后又开商店。

如今手头松了,每逢收割季节,总是请人来帮忙。

他生怕妻子听见后生出埋怨,妻子却已经甩过话来:“你看人家王详堂,早下海经商,农家活都不用自己忙。

这次,如果不能转正,你就乖乖回来帮我干活!”为缓和气氛,他赔着笑脸说:“你说离开学校,离开孩子,我还能干什么?人各有志嘛!都说我这回一定会民师转正。

”“你离不开学校?学校都放农忙假了,可你班上李记那帮学生,也不见谁来帮你一把。

”妻子唠叨着挖苦他。

“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好像受了侮辱,陡生怒气,可看到妻子黑瘦的脸,看到前面待割的那片田,心一软,愤怒又咽下去了。

回到家里,天已黑透,他掏出小灵通再看信息内容。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6-2+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6-2+Word版含答案.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人物大春秋马德前些年,单位还烧锅炉。

有一次,几个人出去吃饭,我说,咱们把烧锅炉的王师傅一块喊上吧。

同去的人有些瞠目,我去喊王师傅,王师傅也有些吃惊。

彼时,他正把一铁锹煤送到炉膛里,铁锹停在半空,也表达着黑色的惊愕。

王师傅以为我在逗他,但分明不像,因为我们并不熟识。

他说,都有谁啊,我说大部分都是老师们。

他说,那我带一瓶酒吧,我点点头。

他带去一瓶二锅头。

酒桌上,他显得很不适,低着眉,不说一句话,一只手不断搓着另一只手的手背。

我们的话题,他不好插上嘴,只是在敬酒到他那里的时候,才象征性地应答几句。

倒是带的那瓶酒,他喝了一半,别人给他倒其他酒,他不要,也不多解释,只是说,我喝二锅头就好了。

回去的时候,没见他醉,但脸红得紧。

在一个背风处,他一把扯住我,说,马老师,谢谢你。

他还想说句什么,忽然咽下去了。

王师傅比我小不了几岁,但好像没上几年学。

我打水的时候,常见他的宿舍里放块画板,他常画啊画的,便觉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后来再出去,我还是叫上他。

王师傅总是不好意思,但我执意邀请,他拗不过,便带着酒一起去,去了之后,还是不说话,还是一个人把一瓶酒喝个差不多。

他好像在单位待了两三年就走了。

我跟他的接触,就是喝过几次酒,吃过几次饭,没有长聊过,也没有深聊过。

印象中,有一次,他好像把一瓶二锅头都喝了,有些高了,回来的路上,拉住我不松开,来来回回说一句话。

他说,马老师,你跟别人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去农村赶大集的时候,我常去一个钉鞋的摊位那里,一坐就是半天。

是老相识,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他钉鞋,我就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谈。

他跟我聊家庭孩子,讲寡居的老娘曾经遭过的苦,到动情处,一个大男人,呜呜咽咽地朝我哭。

他给我唱老调。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一个小戏班唱过几年戏。

他还说,老调中最有名的是《潘杨讼》和《忠烈千秋》。

“万岁爷金殿上传下口旨,他要我寇准断潘洪……”他经常咿咿呀呀哼唱这个段子。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5-3+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5-3+Word版含答案.doc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丑兵莫言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

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

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

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

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

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艾丝美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

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脖圈!这是什么脖圈哟!黑不溜秋,皱皱巴巴,我撇了撇嘴,转过脸来。

小豆子看到我的脸色,端着饭碗猴上去。

“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美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两个肩膀一个劲儿地哆嗦。

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

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

刚开过动员会,连队就像开水般沸腾起来,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还写了血书。

下午,我到猪圈去,想看看这个全连唯一没写请战书的丑兵。

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分析解读从文学体裁上看,2017年课标全国三套卷中,课标全国Ⅱ、课标全国Ⅲ同时考查了散文,课标全国Ⅰ考查的是小说,由此来看2019年高考备考对散文阅读要多加关注。

从命题角度看,课标全国卷题型稳定,分析形象、分析体裁特征和探究是考查的重点。

从具体试题看,往往具有“兼容性”,也就是说有些考题不是专门针对某一考点,而是兼及多个考点。

从命题形式看,课标全国卷2016年及以前小说命题都是设置4道小题:1道“5选2”的多项选择题,3道简答题,总分值25分;201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1道选择题(四选一),2道简答题,总分值14分,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命题探究(2017课标全国Ⅰ,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4分)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

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

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

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3.1.1小说阅读新人教版(1)(2021学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3.1.1小说阅读新人教版(1)(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3.1.1小说阅读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3.1.1小说阅读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3.1.1小说阅读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小说阅读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战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含答案)及配套试题(共5套含解析)(共129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含答案)及配套试题(共5套含解析)(共129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含答案)及配套试题(共5套含解析)(共129页)配套试题课时达标30一、(2018·山西45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忘川聂鑫森国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望川,是个奇人,奇在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所以他有个外号:忘川。

贺望川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

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

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

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他找不到路,只好问人该怎么走。

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

”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

”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

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

该结账了。

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

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别的都没带。

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

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

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

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

”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

”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

”“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

”“快坐下。

先喝茶。

”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

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

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稔。

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

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

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道聂鑫森纪于天不知不觉已年届古稀。

头发稀疏了,脚步迟缓了,精气神也散淡了许多。

流年似水,曾经壮如牛犊的他说老就老了。

儿女不在身边,家里除了老伴儿,就只剩下老两口的影子。

纪于天常感叹什么都在变,值得庆幸的是他京剧票友的身份始终没变。

从小到老,他痴迷的就是西皮二黄、生旦净末丑,自然也酷爱唱几嗓子,尤其钦服马连良的“马派”,行腔念白,颇有神韵。

几乎每个夜晚,他都很忙,或掏钱买票看戏,或参加票友的聚会,或在家里看京剧光碟。

对于别人的求教,他一概不会拒绝,问什么答什么,“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南麒北马关外唐”等滔滔不绝。

有一天夜晚,纪于天在剧院看完戏,回到家门口,正要掏钥匙开门,发现钥匙忘带了,只好敲门,并用京剧道白:“老伴儿,开门来!”老伴儿在里面闷声回答:“谁是你老伴儿?你的老伴儿是京剧!”他立刻接上话:“此言甚是!”纪于天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人。

省城的京剧团来到了古城,要连演十晚。

头三晚的戏码是《文姬归汉》《群英会》《野猪林》。

纪于天很欣赏这个团的演员,马派老生,程派青衣,叶派小生,侯派花脸,杨派武生,人才济济,争奇斗艳。

他能不去一饱眼福和耳福吗?但这次他却不用去买票了,有人把票送上门来。

送票的叫牛金,40来岁,在本市一家公司当老总。

他爹与纪于天是老同事,又在这条小巷里做了几十年的邻居。

牛金平时回爹妈家不多,来去都是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

纪于天很惊讶:这父子俩是压根儿不看京戏的,牛金怎么有这个兴趣了?牛金坦言相告:“我爹让我来找纪伯伯帮忙,您千万别推辞。

过几天,有一个美国的华裔客商来洽谈业务,据说他是个京戏迷,晚上得招待他过过戏瘾吧。

我不懂这个,临时抱佛脚,想请您陪我先看几场戏,再听您说说戏,以便我和他交谈时,有个共同的话题。

或许他一高兴,合同就签下了。

”纪于天笑了,说:“我不缺这几个买票的钱。

你想了解京剧,我愿意陪同,正好为国粹传道嘛!”牛金说:“那是,那是。

这是戏票,头三晚的。

我们在剧院碰面吧。

”第一晚,牛金早早地到了剧院,和纪于天一起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文姬归汉》。

散戏后,牛金谦恭地请纪于天去了一家茶馆,在一个雅座里喝茶,吃夜宵,聊天。

“纪伯伯,程派唱腔怎么听起来是这么个味儿?”纪于天说:“你问得好。

程腔讲究若断若续、藕断丝连、缠绵悱恻,称之为‘鬼音’。

它不是‘直’着出来的,而是走了一个曲线,音量似乎不大,但有力度。

这个饰演蔡文姬的演员是地道的程派传人,功夫很深。

”“哦。

”“我虽是习老生的,平日程腔也听得多。

比如剧中蔡文姬唱的‘荒原寒日嘶胡马,万里云山归路遐……’是西皮原板,我给你学学。

”纪于天用手在桌上敲着板眼,尖起嗓子唱起来。

唱到精彩处,牛金也学着喊一声“好” 。

纪于天笑得满脸放光。

“小牛,明晚是《群英会》,演周瑜的小生和演蒋干的丑角最值得一看。

”“我会准时到场的,纪伯伯。

”“也许你从此就爱上京剧了。

”“但愿如此!”第二晚,牛金在开幕前几分钟,才匆匆赶来,坐到纪于天旁边的座位上。

戏演到一半,牛金的手机响了,他哼哼哈哈地通完话,抱歉地对纪于天说:“公司里有急事,来了份海外传真,我得去处理一下。

纪伯伯,真对不起。

”“明天去处理不行吗?”“人家等着答复哩。

心为形役,没办法!”牛金轻巧地从观众席中滑出去,像一尾鱼,眨眼间就不见。

这么好的戏,牛金半场退席,纪于天觉得很遗憾。

过了一会儿,纪于天忘记了身边少了个人,专心专意地看戏,看得浑身发热,喉头发紧。

第三天晚上,牛金没有来看戏。

他白天打了个电话给纪于天,说那个美国华裔客商不来了,派他的一个部下来洽谈。

这个部下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特别爱听交响乐……纪于天孤零零地看完了《野猪林》。

旁边那个空着的座位,他总是忍不住去瞅瞅,心里也仿佛空了一大块。

今夜,他怎么了?看京剧都会分心,怪!走在回家的路上,见身前身后无人,纪于天唱起了剧中人林冲的一段“反二黄散板”,声腔凄凉悲切:“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纪于天夜晚在剧院看完戏后,到了家门口发现忘带钥匙,敲门时受到老伴儿的责备和埋怨,说明老伴平时对纪于天痴迷京剧非常反感。

B.小说开头部分用较长的篇幅介绍纪于天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是为下文具体写纪于天“传道”作铺垫。

C.牛金平时工作繁忙,每次回父母家都是来去匆匆,且从来不看京剧,这次利用接待美国客商的契机,他主动接触京剧,希望借此培养对京剧的兴趣。

D.作者在文中引述京剧经典剧目和唱段,还借小说人物之口对京剧流派风格进行了精当点评。

这样处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 D解析A项“老伴儿的责备和埋怨”并不能表现出“老伴儿平时对纪于天痴迷京剧非常反感”,理解有误。

B项,描写身体状况不是为传道作铺垫,只是客观描写。

C项“借此培养对京剧的兴趣”理解有误,牛金主动接触京剧是为了能更好地与华裔客商洽谈业务,投其所好,让客商签下合同。

2.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牛金三次“看戏”的经过?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牛金“看戏”一波三折,详写其过程可使小说情节富有波澜,同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便于在对比与衬托中刻画人物性格,热心传道的纪于天和追求功利的牛金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③借牛金“看戏”来交代纪于天“传道”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目实际上是要求分析作品情节的安排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为阅读效果服务(波澜、悬念、吸引读者等),为情节结构服务。

文中对牛金三次看戏的不同表现进行详写,使文章在情节上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塑造出了热衷功利的牛金的形象,并与热心传道的纪于天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次看戏的过程也交代了纪于天传道的结果,有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

3.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纪于天“凄凉悲切”地演唱“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小说以《野猪林》中的唱段结尾,自然呼应了上文情节。

②这段唱词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纪于天满腔热情地“传道”,以为觅得知音,可无情的现实让他感到失望和寒心,“朔风阵阵透骨寒”正好吻合了纪于天此时的心情。

③这段唱词暗示了传统文化和国粹艺术在年轻人那里遭到冷遇的现实,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④这样的结尾比一般结尾更显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其艺术表现力更强。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文中主人公在结尾唱的唱词,并不是一种随意的安排,它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从情节关联的角度看,纪于天看的最后一场戏是《野猪林》,所以此处唱《野猪林》的唱词合情合理。

文中“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的唱词可视作人物内心情感的写照,结合小说中对纪于天在看最后一场戏时的心情的交代,就可以理解了。

同时也写出了国粹在年轻人那里遭冷遇的现实,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艺术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

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

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

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

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

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

他看到二等秘书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

”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

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霍夫曼听到一声“坐”。

他一个激灵。

大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

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

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

”“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

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

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

混蛋!”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

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

”大使拍拍霍夫曼的肩头。

下午,霍夫曼和伯朗按时登上了飞机。

今天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摸不清。

不过,看来自己暴露的可能性不大。

退一步说,就算这伯朗是自己的战友,既然已经暴露,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只能让他做出牺牲来保全自己了。

霍夫曼看看伯朗,伯朗一路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也不说。

在法兰克福转机要等待三个小时。

两人无所事事,就在候机大厅里到处转。

突然,伯朗对霍夫曼说:“上校,你替我看会儿包,我去趟卫生间。

”说罢,也不等霍夫曼答应,就匆匆向卫生间走去。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霍夫曼的大脑竟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

难道他发觉了,准备脱身?想到这儿,霍夫曼不由得冒出冷汗。

霍夫曼一个箭步冲到卫生间里,没人。

他喊道:“伯朗先生!伯朗先生!”没人应声。

霍夫曼真的慌了,他抬头看看天花板,有一块似乎有点松动,于是他一个打挺蹿上竖着的隔板,准备钻进天棚里。

就这时,下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霍夫曼上校,您在干什么呢?”伯朗像变魔术般地又出现在霍夫曼的面前,以至于霍夫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问:“你刚才……”“噢,一个女士摔倒了,我帮了她一下。

”伯朗若无其事地说,“你进来干什么,也解手?”“噢,是的。

”霍夫曼忙跳了下来。

霍夫曼再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了,19个小时的旅程他强打精神,不敢合眼。

那伯朗好像也正在等机会,所以整个旅程中虽是哈欠连天,却一刻也不睡。

终于到了,两辆高级轿车将他们分别接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

霍夫曼对国防部长一个敬礼,然后报告:“上校霍夫曼执行完毕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部长点点头,然后冲门外一挥手,立时进来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下子将霍夫曼摁倒在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