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窦氏》解析
《聊斋志异窦氏》解析PPT文档30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最新 《聊斋》中的女鬼形象浅析-精品

《聊斋》中的女鬼形象浅析《聊斋》是短篇文言小说集,它刻画人物外貌时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不能像话本小说那样大肆渲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聊斋》女鬼形象探析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聊斋志异》共计五百余篇,情节丰美,大都叙的是花妖鬼魅的故事,其中通过作者精心打造的狐精和女鬼形象,可谓是《聊斋》双葩,各尽其美。
读狐篇则狐精娇娜、青凤、莲香、阿秀、风仙、舜华等亭亭玉立,炫人耳目;读鬼篇则女鬼聂小倩、李氏、巧娘、林四娘、连琐、连城、宦娘等袅娜纤秀,倾人心魄。
这些美艳的狐精、女鬼以其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不幸的遭遇及其对纯美爱情的执着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追慕不已。
下文将对《聊斋》中的女鬼形象展开一些浅显的探讨和研究。
一、兰心蕙质、美艳动人的综合形象鬼是人死后的灵魂,《尸子》云:“鬼者,归也。
故古人谓死者为归人。
”王充的《论衡·论死篇》云:“世谓人死有鬼,有知能害人。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谈起鬼时总会联想起鬼神无常,鬼神作祟。
《聊斋》中写女鬼篇共计二十五篇,读这些篇什如入百花丛,一扫人们对鬼的恐惧,从而使读者对鬼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转而喜欢上蒲氏笔下那一个个美艳动人而又兰心蕙质的女鬼。
这些女鬼首先给人的第一视觉冲击是美艳惊人的,而且是年貌兼美,她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四岁至二十岁之间,处于美好青春的花样年华,而且她们的美丽形象不再是传统话本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中描写的那千人一面、程式化的佳丽形象。
话本小说中的美女总是生得“面似桃花含露,体如白雪团成。
眼横秋水黛眉清,十指尖尖住竹笋。
袅娜休言西子,风流不让崔莺……”或是“蛾眉带秀,凤眼含情。
腰似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
体态轻盈,汉家飞燕同称,性格风流,不提慧娘貌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也总是“生得双眉春柳,一貌秋花”,“眉如初月,脸似含花”,“肢体轻盈,三尺将垂之柳,身材娇小,一枝半放之花”。
甚至连后来居上的《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凤姐的外貌刻画仍不脱话本小说的窠臼,林黛玉正式出场,读者眼里的她是“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处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
用这看聊斋女性,大体不错。
蒲松龄是写女性的铁笔圣手,同样的人物,他比前辈作家写得生动丰满,他还涉猎他人没有涉猎的禁区,写出新人形象。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商品经济时代,我们把女性放在爱情和社会的背景上,看看聊斋女性的真善美,这仍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一、爱情、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家庭中,聊斋女性形象各异,各有千秋。
我们先看在爱情生活中的聊斋女性对真善美、对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
1、外貌和心灵皆美的狐女阿绣《阿绣》里有模样儿完全一样,个性很不相同的两个优美女性,其中一个就是美的追求者狐女阿绣。
男主角刘子固认识了美丽的杂货铺少女阿绣,却没有办法娶到她,在他沮丧的同时,希望能遇到个类似阿绣的。
这时,狐女幻化成阿绣的模样来和刘子固欢会。
狐女为什么这样做?只是艳羡阿绣的美,希望和她媲美。
刘子固的仆人很聪明,很快揭穿了狐女阿绣的身份。
刘子固本来跟狐女阿绣好得蜜里调油,一旦得知狐女的怪异身份,非常害怕,还让家人准备下兵器伏击狐女阿绣。
对这样的寡情郎,狐女阿绣采取忍让态度,说她知道刘子固一直想念阿绣,正打算帮助他们团聚,她虽不是阿绣,却自认为不比阿绣差。
狐女阿绣有神力,却不报复无情义的刘子固,而是把失落的爱,无私奉送他人。
当民女阿绣陷入被乱军俘虏的危难时刻,狐女阿绣却施展神力把民女阿绣从战乱中救出。
在她帮薄情郎和阿绣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后,真假阿绣开始了妙趣横生的比美。
开始,刘子固还能分辨真假,后来,连刘子固都分辨不清哪个阿绣是自己的妻子了。
这说明狐女的美已经修练得跟阿绣没有区别。
狐女为什么如痴如醉地要修练成阿绣的样子?据狐女说,她跟阿绣前世是姐妹,两人都模仿美丽的西王母,阿绣比她学得好。
她们转世之后,狐女仍然不忘对美的追求。
美狄亚与窦氏

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和中国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中的窦氏,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典型的复仇女性。
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方社会各方面的不同之处,最后引发出对女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因为篇幅限制,在此并不对两部文学作品的情节作介绍。
一、相同点首先,二者都曾是怀着处女理想的纯真少女,拥有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和美好愿望。
其次,二者都大胆地追求爱情与幸福,并曾经拥有美妙的爱情。
美狄亚为了爱,不惜背叛父亲、不惜叫人杀死前来阻止他们私奔的兄弟。
窦氏呢?在未婚的情况下,委身于南三复并生一子,这一举动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里也算够大胆的了吧。
当然,后来美狄亚也嫁给了伊阿宋,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而窦氏则在得到了南三复的誓言后,沉醉在爱情的海洋中。
最后,二者都遭遇到了共同的弃妇命运,并且都是勇敢地反抗和复仇的女性。
伊阿宋和南三复都为了个人的前程、利益遗弃自己的另一半。
愤怒的美狄亚害死了国王和公主后手持宝剑手刃爱子以绝丈夫的后嗣。
窦氏则在“坐僵”而死后几次借体还魂,将南三复逼上绝路。
二、不同点首先,二者性格不同,前后反差的强度不一。
美狄亚属于主动果决型,窦氏属于被动温顺型。
美狄亚在复仇前后的性格反差并不大,而窦氏则不同,其生前的行为与她变为厉鬼后的报复行为相去千里,反差极大。
其次,复仇方式不同。
美狄亚的复仇是血淋淋的、惨烈的,而窦氏的复仇没有浓烈的血腥味,更多的是哀怨与凄凉。
最后,悲剧力量不同。
美狄亚的悲剧力量更胜一筹。
三、原因分析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美狄亚处于奴隶主民主的古希腊,窦氏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清王朝。
在文化背景上,西方文化强调个性、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节制、约束和牺牲。
四、反思小结在以父权、夫权为代表的男权社会里,女性无异是一个弱势群体。
美狄亚和窦氏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
《窦氏》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窦氏》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窦氏》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窦氏,天真善良的女性,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窦氏》篇。
聊斋志异表达的思想主题是什么.doc

聊斋志异表达的思想主题是什么《聊斋志异》的思想主题1:爱情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如《婴宁》《莲香》《香玉》都在没有恋爱自由的当时写出了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的故事。
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大胆地追求心爱的人,并都获得了幸福的结局。
如《香玉》中的黄生在劳山下清宫中爱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不幸花被他人移去,他日日临穴哭吊,终于感动花神使香玉复生宫中。
《莲香》中的女鬼李氏热爱桑生,使桑生害了重病,当她不得不忍痛分手之后,却愤不归墓,随风漾泊,终于游至张家,借尸还魂,和桑生结成了美满姻缘。
在《小谢》中,作者更写出男女双方经过一段自由接触逐步发展了爱情的故事。
女鬼秋容、小谢和陶生开始只是师友相处。
后来陶生因事入狱,秋容、小谢为之奔走相救,秋容被城隍祠黑判抢去,也得到陶生的搭救。
他们在与黑暗势力的斗争中彼此互助,发展了爱情,才结为夫妇。
封建婚姻的决定权操在父母之手。
可是这些作品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自由地相爱,自由地结合,和封建婚姻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无疑是现实爱情生活中新生因素的集中和升华,真切地表达了广大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憧憬和渴望。
描写爱情主题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斗争。
《鸦头》《细侯》《连城》《宦娘》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作品。
《聊斋志异》的思想主题2: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作者饱含感情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叶生》中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屡试不中,郁闷而死。
最后只能让自己的鬼魂帮助一个邑令之子考中举人,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
作者指出科举埋没人才的原因,即考官都是乐正师旷、司库和峤(《于去恶》)之流,不是眼瞎,便是爱钱。
《素秋》《神女》《阿宝》等篇都暗示了科举考试的贿赂公行;《司文郎》《于去恶》等篇则有力地抨击了考官的有目无珠。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摘要:《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说中是较为少见的。
在这一群人物中,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
由她们引发的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
这些女性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几乎个个美得令人眩目。
除了外表美,最可贵的是她们有着美丽的心灵,她们或温柔或聪慧,或天真或无邪,或行侠仗义。
在《聊斋志异》描写女性的篇章中,既体现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才能,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本文选取数位耳熟能详的女性人物加以分析。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浅析性格特点追求爱情的女性人物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
同时。
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
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一)敢爱敢恨的狐妇《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
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不得好死,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
不难看出,这些被侮辱的女性她们虽然普遍命运悲惨,都是为男子所遗弃所侮辱,但是她们都有坚决的反抗精神,最终都惩罚了那些负心汉。
(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乔女在丈夫穆生死后,志不二嫁。
后来孟生不嫌其“黑丑”,欲要迎娶,乔女不嫁,然而她却认为孟生不嫌自己丑陋,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孟生死后,她为了酬报知己挺身而出,急其家难,抚其遗孤,撑其门户,增殖其产,自己却廉洁自守贫贱以终,表现出“士为知己而死”的美德。
《窦氏》复仇主题中的悲剧意味

南 三 复 无 疑是 个 浮 夸子 弟 , 是 整 个 不 幸 的根 他
源 。初 见 窦女 ,端 妙无 比” “ 四字 刻 画 了 窦 女 的貌 美
可爱 , 于是 “ 南心 动 ” 引发 了故 事 的开始 。南 三 复“ 是
理不 睬 而伤 心悲 痛 的窦女 找到 了被 父亲 丢弃 的仍 然
还活 着 的 婴 儿 , 抱 以 奔 南 ” 求 看 门 者 转 述 苦 难 。 “ , “ 得主 人一 言 , 可 不 死 。彼 即不 念 我 , 不 念 儿 但 我 宁 耶 ? 窦 女仍 然幻 想着 能够 以骨 肉之 情去 暖热 南三 复 ”
21 0 2年 8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Tay a iest fTeh oo y S ca ce c sEdt n o r a iu nUnv ri o c n lg ( o i1S in e ii ) o y o
A u 201 g. 2
第 3 O卷
第 4期
V0 . O NO 4 13 .
《 氏》 窦 复仇 主题中的悲剧 意味
韩 国 颖
( 山西 财 经 大 学 文 化 传 播 学 院 , 西 太 原 0 0 0 ) 山 3 0 6
摘 要 : 聊 斋 志 异 ・窦 氏 》 的 是 被 始 乱 终 弃 的 窦 女 死 后 为 鬼 向 负 心 人 成 功 复 仇 的 故 事 。 通 过 《 讲
而 言 ,窦 氏》 《 中的窦 女采 取 了更为 激烈 的复 仇方 式 ,
几分 不尊 重 。单 纯 的窦 女这 时早 已落入南 三 复精 心 设 置 的 爱 情 陷 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的 一 句 “ 若 怜 眷 , 不 他 他 倘 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倩》——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感受一 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画皮》——这是一个关于女鬼复仇的故事…… 《阿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爱情上, 只要是至情至诚,定能感动佳人,终成美眷…… 《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 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 《小谢与秋容》——书生勇闯鬼屋,巧遇两只调 皮鬼,经历了多番生死患难,发生了一段浪漫感 人的爱情故事……
《小倩》
《小倩》
• 人物:聂小倩;宁采臣; • 故事梗概:书生宁采臣为人豪爽,洁身自爱。 一次他坐在金华一座庙里, 同坐的还有一个叫燕赤霞的书生,有奇异的收妖的本领。一女鬼夜里前来 勾引宁采臣,被他严词拒绝。第二天,有两个兰溪的过路人在隔壁离奇死 了。当晚,女鬼又来,告诉他自己叫聂小倩,被恶鬼胁迫,求他帮助自己 脱离苦海。宁采臣按小倩说的把她的尸骨迁到了离自家不远处。小倩随他 回到家中。宁采臣妻死后,宁采臣娶小倩为妻。 一天,小倩告诉宁采臣说 金华的妖怪就要来寻仇了。于是,宁采臣拿出燕赤霞给他的辟邪的牛皮袋 挂在床前。这时小倩已经有了人气,不再害怕辟邪的东西了。第二天晚上, 妖怪果然来到,被收服在牛皮袋里化作了数斗清水。 后聂小倩为宁采臣生 得二子,皆有功名。
题材
1、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 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窦氏》等;
2、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 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 《鸦头》、《瑞云》等; 3、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 去恶》、《考弊司》、《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4、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等; 5、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 改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瞳人语》、 《狼》三则等。
《叶生》
有个姓叶的书生,文章词赋在当地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但叶生时运不好,每次 应试都名落孙山。 有一天,来了个新知县丁乘鹤,很欣赏叶生的文章。这位知县不仅接见他,而 且让他住在县衙内继续研读诗书,且用钱粮接济叶生家。 县里预试时,丁知县在考官面前赞扬叶生,于是叶生夺得乡试第一名。 正式考试结束后,他将叶生的试卷拿出来审阅,边打拍子边赞赏。谁知,叶生 依然时运不济。公榜后,叶生又一次落榜。 叶生很沮丧地回到家,觉得愧对父母和知已,于是,形容日渐消瘦,神情也变 得痴呆,像个木头人。丁知县听说后,赶忙安慰他。本来约好去京城面试, 结果叶生生病死掉了, 但是他的魂竟然跟着丁乘鹤去了,教他的儿子,使他取得功名,直到最后返家 才知道自己已经死掉。
聊斋中的女性形象
1、外貌和心灵皆美的 狐女阿绣 《阿绣》里边有两个阿 绣,一个是民间少女, 一个是狐仙。民间少 女阿绣长得美丽非凡, 狐仙阿绣想修炼得像 她一样美,这样就演 出一段既妙趣横生又 耐人寻味的故事。
《聊斋志异∙窦氏》 ——蒲松龄
关于《聊斋》
《聊斋志异》,简称 《聊斋》,俗名《鬼狐 传》,是中国清代著名 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 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 篇。题材广泛,内容丰 富,艺术成就很高。堪 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 说之巅峰。聊斋,是蒲 松龄的书屋名;志异, 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关于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号剑臣,又 号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 父蒲盘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 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 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 但以后屡试不中。
1640-1715
关于作者及创作背景
31-32岁时,到江苏扬州做幕宾——接触各阶层人 物,如官僚缙绅、下层歌妓。(题材) 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 使他得以广泛涉猎——30多年农村教书先生的生活, 阅览群书,收集民间传说。 6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 活。 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深 切体会。 75岁逝世。
《梅女》
民女潘雪梅被典史汪正雄诬蔑而上吊自尽,成为吊死鬼,魂魄寄附在
梅花内。
二十年后,穷书生封云亭上路赴考,好心洒水,梅花得以重生。 某夜,封云亭挑灯夜读,打翻油灯,险酿火灾,潘雪梅现身相救,答封 云亭救花之恩。 封云亭无惧人鬼之别,与潘雪梅交往起来。 潘雪梅为了为民除害对付汪正雄 。 经过重重困难,与封云亭结成夫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席方平》 席父得罪了富豪羊某,羊某死后买通阴间官吏,将 席父掠至阴间。 席方平赴阴间为父伸冤,连告三级,均以失败告终。 原来冥间官吏早已被买通,他们贪赃枉法、狼狈 为奸,毒打含冤未白的席方平。
王生,早晨出门遇见一位年轻漂亮的 女子,便把她带回家,藏在书房。 一天,王生外出碰见一老道,老道见 王忙问:“你最近遇到什么了?”王 生撒谎说:“什么也没遇见。”老道 说:“你身上一股妖气,你的血快被 妖精吸干了。” 王生回到家里,隔窗往书房内看去, 只见一狰狞厉鬼,正用一支彩笔画人 皮,王生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跑。 厉鬼赶上,挖出了他的心。 王生妻子陈氏,悲痛欲绝,找到道士, 哀求道士救她丈夫。老道为考验陈氏 救夫的决心,百般戏弄陈氏,并从口 中吐出东西让陈氏吃。陈氏一心想救 丈夫,什么都忍受了,道士见状哈哈 大笑而去。 陈氏一到家里,抚着丈夫的尸体大哭, 在抱尸收敛时,她突然呕吐,所食东 西一下子从口中飞出,落入丈夫腔中, 丈夫慢慢地苏醒过来。
经典之二 ——《画皮》
经典之二 ——《画皮》
• 人物:女鬼;王生;陈氏
• 故事梗概:太原王生,早上出行,遇见一个女郎 ,见
其貌美就带回藏在了家中,有一天在街上遇见了一个道士。 道士告诉他有邪气缠身,王生将信将疑,回家后果然见那 女子把人皮脱下变成厉鬼,赶忙回去寻那道士,按照道士 告诉的方法驱鬼,不想那鬼发怒掏出了王生的心肝。王生 之妻陈氏为救王生按道士给予的方法去街上找一乞丐并吃 下那乞丐的痰,回家后呕吐不止便吐出一颗心来,为王生 装入身体,后王生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