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指导
病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

病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怀化医专病理教研室二○○三年二月病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熊蓉华舒筱灿李晓阳舒旭编吴和平审怀化医专病理教研室二○○三年二月前言病理学是学习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
学习中既要注意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注意培养观察辨认各种病变的基本能力及学会病理临床联系,为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基础。
为此,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及本校实际,编写了这本病理学实验指导。
较之传统的实验指导,在内容安排上,增加了病例讨论的内容,以加强病理临床联系,培养同学们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增加了性病内容,弥补了教材内容设置之不足,在编写形式上,融《实验指导》与《实验报告》于一体,便于学生使用及教师批阅;同时选择了部分病变图照,由学生描述,更丰富了实验内容。
本实验指导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
病理解剖学部分由吴和平、熊蓉华、舒筱灿三位老师分别编写,病理生理学分由李晓阳老师编写。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恳请各位师生在使用时随时指正,使之日臻完善。
病理教研室二○○三年二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病理学实验结论 (1)实验一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3)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7)实验三炎症 (12)实验四肿瘤(一) (16)实验五肿瘤(二) (20)实验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23)实验七呼吸系统疾病 (27)实验八消化系统疾病 (30)实验九泌尿系统疾病 (34)实验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38)实验十一甲状腺疾病 (42)实验十二传染病(一) (44)实验十三传染病(二) (48)第二部分病理生理学实验实验须知 (51)实验一肺水肿 (54)实验二失血性休克 (57)实验三缺氧 (60)第一部分病理学实验绪论一、病理学实习目的病理学实习是病理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幻灯、课件、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动物实验和病例讨论等,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病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实验指导病理学是一门从形态变化着手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医学基础课。
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必须具有疾病过程中结构改变的知识,因此,病理学的实习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病理形态学的观察、描述、分析和判断方法,在实习中对各种标本要仔细的观察,并准确简要的加以描述及绘图,特别对组织切片。
2在准确而全面地观察到存在的各种病理变化之后,还要根据课堂讲授及教材中所提到的理论知识,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材料,进行综合、分析、鉴别和比较,并能根据病变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推想在机能上可能有哪些主要变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实习材料和内容病理学的实习材料,主要是人体病变(个别有动物病变)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
此外,还有幻灯片、录相片、电影片、多媒体课件、尸体解剖示教和一部分必要的动物实验(具体内容按卫生部制订的教学大纲规定)。
三、实习前的准备工作1学生在实习前最好先复习一下每次实习标本之正常解剖学和组织学,这样对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器官和组织的病理改变才容易进行比较和认识。
2学生每人应有实习作业本或绘图纸和红蓝铅笔(或彩色铅笔),个人或小组最好能借阅病理学图谱在实习时参考。
3学生应能了解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并较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
四、实习的方法和步骤(一)大体标本的观察及诊断。
各器官系统、各种疾病的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是不相同的,有待掌握。
这里就对大体标本的一般的观察原则介绍如下:1、首先观察标本是哪一个器官,或是器官的哪一部分(如左肺上叶、一厚片肝脏等),它与正常器官有什么区别?2、观察测量标本器官的体积(大小),注意是否增大或缩小?有腔器官(如心、胃、肠等)注意其内腔是否扩大或变窄?管壁变薄或增厚、腔中有何内容物?3、切开的实性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外向内逐一进行,即被膜→实质,腔道血管→其它附属装置等,如肺即胸膜→肺实质→气管、血管→肺门淋巴结等;肝即被膜→肝实质→胆道、血管→肝门三结构等。
病理学实验指导建议

病理学实验指导建议首先,充分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
在进行病理学实验之前,应该对实验的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并了解所要测试的变量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原理。
实验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验证一个假设,比较不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或者探索新的分子标记物。
在深入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当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技术方法。
病理学实验通常需要使用病理标本或模型,包括组织样本、细胞培养物等。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应考虑到其与实验目的的符合性和可获得的性能。
同样,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常用的病理学技术包括光镜检查、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等。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仔细设计实验步骤和控制组。
在实验中,准确的步骤和清晰的控制组有助于获得可比性和可重复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先有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的试验和对照组的数量、实验的时间安排、样本的处理步骤等。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验中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并尽量进行适当的对照和实验条件的标准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在进行病理学实验时,应该认真记录实验的详细步骤和结果,包括样本的信息、实验条件、观察结果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并为后续的数据统计和结果评价提供依据。
最后,仔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在完成实验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释。
这包括对比不同组的数据、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制作图表和图像等。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验证实验目的和假设,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关的病理学理论。
总之,病理学实验是医学学习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技术方法、仔细设计实验步骤和控制组、注意实验的安全和道德问题、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以及仔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病理学实验,并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病理学实验与考试指导

病理学实验与考试指导
病理学实验指导:
1. 纤维化组织制片实验:将纤维化组织放在离心片上,加入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细胞的排列方式以及细胞外间质的变化。
2. 组织涂片实验:将组织放在玻璃片上,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制成薄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观察细胞和间质的形态、结构和变化。
3. 细胞制片实验:将细胞放在离心片上,加入甲醛进行固定,用各种病理学染色,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结构和变化。
4. 组织免疫染色实验:将组织制成玻璃片后,加入特定的免疫染色剂,观察染色反应的结果,判断细胞是否存在抗原物质,以及抗原物质的分布和数量。
5. 细胞培养实验:将细胞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中,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细胞特性的变化,如细胞的形态、构成和功能等。
病理学考试指导:
1. 对于常见疾病的病理特点要熟练掌握,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
2. 对于广泛分布的疾病要掌握典型病例的病理特点,如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3. 对于某些病理结构的理解要充分,如肿瘤的组织结构、组织学改变的过程等。
4. 熟练掌握病理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病理学检查的步骤、病理学报告的撰写等。
5. 注意病理学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实验技能的熟练度。
病理学实习指导

病理学实习指导病理学实习指导绪论 (2)第一章细胞与组织损伤 (3)第二章修复、代偿与适应 (5)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第四章炎症 (7)第五章肿瘤 (9)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13)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15)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17)第九章造血系统疾病 (19)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 (20)第十一章生殖系统疾病 (22)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23)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 (24)第十四章骨关节疾病 (25)第十五章传染病 (25)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28)绪论一、病理学学习目的要求病理学主要叙述各项疾病是组织器官形态的一门科学,要想牢固地掌握它和深入地理解它,必须在课后,亲自进行标本的观察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到手,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达到此目的,特提出以下几项具体要求。
1.对学习工作应该严肃认真,积极地按时完成。
2.实习前要认真地复习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应预习每次实习内容。
3.实习时应仔细地全面地观察标本,认真地分析其发生机理,以便真正地掌握它和理解它。
4.每次实习作业,在实习完毕时交给带课的教师。
5.要求同学爱护实习室内一切公共财务,特别是显微镜,大体标本与镜下切片标本。
如有损坏,按教研室规定赔偿经济损失。
二.病理学实习方法与注意事项病理学实习内容,包括大体标本,镜下切片标本,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检查示教与课堂讨论能几个方面。
现将各项实习内容的观察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分别叙述如下。
(一)大体标本的观察是病理形态学观察的第一步。
通过对大体标本的观察,验证理论讲述的内容,并找出典型的病变区域,以便正确地从病变处取材,制作切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从形态上完整地掌握病理变化。
1.观察方法与步骤首先观察属于何种器官?如何切法?显示出器官的哪一部位?然后观察边面与切面的每个细微变化,有时需借用放大镜来观察。
最后根据观察所见,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大体标本的病理诊断。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课主题:观察常见疾病组织的病理变化二、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
2. 熟悉常见疾病组织的病理变化特征。
3. 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内容:1. 观察正常心脏组织切片。
2. 观察心肌梗死组织切片。
3. 观察慢性胃炎组织切片。
4. 观察肝癌组织切片。
5. 观察肺结核组织切片。
四、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内容,介绍病理切片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顺序观察各个切片。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切片中的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五、实验课评价:1. 学生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
2. 学生观察切片的能力,如能否准确描述病理变化特征。
3. 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如提问、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的积极性。
注意:本教案为初步设计,具体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验课前,请确保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一定了解。
六、实验课主题:肾脏疾病病理学观察六、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肾脏疾病病理切片。
2. 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3. 掌握肾脏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七、实验内容:1. 观察正常肾脏组织切片。
2. 观察肾小球肾炎组织切片。
3. 观察肾病综合征组织切片。
4. 观察肾细胞癌组织切片。
5. 观察肾盂肾炎组织切片。
八、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内容,介绍肾脏疾病病理切片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顺序观察各个切片。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切片中的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九、实验课评价:1. 学生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
病理学实验指导建议建议

注意试剂的质量和保 存
试剂的质量和保存对实验结果也有很 大的影响,需要注意试剂的生产日期 、保质期和使用方法。
实验伦理与安全
遵循实验伦理原则
在进行病理学实验时,要遵循 实验伦理原则,如实验动物的 福利、人体标本的使用规定等
。
注意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中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隐 患,如化学试剂、高压灭菌器等 ,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发 生意外事故。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样 本
确保所用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反映 整体患者的状况,以提高实验的可靠 性。
实验流程简化
优化实验操作流程
精简不必要的步骤,降低 操作的难度和复杂度,提 高实验的效率。
缩短实验时间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流程 ,缩短实验所需时间,提 高实验的时效性。
降低实验成本
合理配置实验所需的试剂 、耗材等资源,减少浪费 和成本支出。
注重实验操作细节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如实验动物的选取、实验操作的时间和手法等,需要认真记录和总结。
实验设备与试剂
要点一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
要点二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 备,如显微镜、组织处理机、免疫组 化仪等。
在使用实验设备前,要检查设备的运 行状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避 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实验结果。
病理学实验指导建议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实验准备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读 • 实验改进与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实验准备
实验人员要求
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病理学实验需要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包括解剖、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等方面。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病理学》实习指导手册

实习一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基本要求】1、熟悉大体标本及切片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步骤。
2、掌握肥大、萎缩、各种变性的概念,形态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熟记化生概念。
【实习内容】一、大体标本1、(心2/心7,心脏)病理诊断:心肌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Compensatory 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观察要点:心脏体积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左心室壁增厚,约 2.4公分(正常约1公分)小小思考:长期高血压病人为何会导致左心室肥大?2、(组1/组11,肾)病理诊断:肾压迫性萎缩(肾结石所致)Compression Atrophy of Kidney观察要点:肾切面见肾盏内有多个褐黄色结石,肾盏明显变大,肾实质明显变薄,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明显。
肾门脂肪组织增生。
3(组13/组14,小儿肝)病理诊断:肝细胞水肿 Cellular Edema of LiverBR>观察要点:肝稍肿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稍外翻,组织失去光泽并苍白混浊,犹如经开水烫过。
4(组2/组7,肝)病理诊断:肝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观察要点:肝轻度肿胀,包膜紧张,边缘钝,切面见肝实质隆起,间质(血管及结缔组织)下陷。
小小思考:1.肝脂肪变性是怎么产生的? 2.肝为何会肿胀和颜色变黄5、(组2A/组7A,肝)病理诊断:肝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观察要点:为肝脂肪变性标本,部分用苏丹III染色呈桔红色(脂肪着色)。
6、(组15/组16,脾)病理诊断:脾包膜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of Capsule ofSpleen观察要点:包膜明显增厚,灰白色半透明。
二、示教实验性肝细胞水肿由老师具体安排三、切片标本1、(43号,肾)病理诊断:肾细胞水肿 Cellular Edema of Kidney观察要点: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境界不清,胞浆内布满伊红色微粒,核无改变,肾近曲小管管腔变小,不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实验指导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其临床表现,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临床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病理学实习内容和方法包括:①大体标本观察,②病理切片观察,③观看挂图、各种图谱、幻灯片、电视录相及多媒体课件,④动物实验,⑤临床病理讨论,⑥参观(参加)尸体解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
《病理学实习指导》一书供学生实习课使用,主要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病理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及独立分析能力;指导书中对大标本,切片观察要点进行了条款式的描述,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附有许多思考题和病例讨论,均可帮助同学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病理学每次理论课讲授之后均配合一次相应实习,实习时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基本方法。
(一)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实习课所观察的大体标本,一般都是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具有消毒、杀灭微生物及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标本的体积缩小变硬,颜色变浅、变灰,出血区则多变成黑褐色。
1、首先观察标本为何种器官、组织或其中的一部分(如肺上叶或下叶)2、观察脏器的体积和形状,是否肿大或缩小,有否变形。
3、从表面和切面观察脏器的颜色、光滑度、湿润度、透明度、硬度,有无病灶。
4、观察病灶具体位置、数目、分布(弥漫、局灶或单个)、大小(体积;长x宽x厚,以立方厘米表示)、形状、颜色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包膜、是否压迫或破坏周围组织等)。
5、空腔器官注意观察其内腔是否扩大、狭窄或阻塞,腔壁是否增厚或变薄,有否内容物及其性状、特点等。
6、诊断:根据上述大体标本病变,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作出正确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格式为:脏器(或组织)名称+病理变化。
(二)病理切片观察方法病理切片绝大多数为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1、首先用肉眼观察切片,了解整个切片大致情况(形状,颜色等)2、用低倍镜全面观察切片,辨别是什么组织,有何病变,病变所在部位,与周围组织大致关系(有无包膜、是否压迫或破坏周围组织等)。
3、在病变部位转高倍镜,观察组织的形态及病变的细微结构。
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应相结合,灵活运用,避免只在高倍镜下观察。
4、观察镜下改变的同时,应联想其肉眼形态、可能产生的临床症状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机制。
三、实习注意事项1、爱护显微镜、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及其他教具,不得损坏。
2、实习前做到预习实习指导内容,复习相关理论,了解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3、实习室保持安静,不得追赶、打闹、喧哗。
4、实习课—律穿白大衣,不许穿背心、拖鞋入室。
5、室内严禁吸烟、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保持整洁,轮流值日。
6、遵守教研室和实习室各项规章制度。
四、绘图和实习报告描绘病理切片病变简图及书写实习报告是病理学基本技能(或基本功),可以提高观察病变、分析和描述病变的能力。
对培养临床医师书写病历、手术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科学研究均有帮助。
描绘病变要求选择有代表性部分,真实简明的绘出病变特点。
应根据自己观察的病变特点,联系理论课内容,客观的分析,精练地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如下:(举例)第十四章传染病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要求:(抄写本章“实习目的要求”的内容)二、实习内容:(抄写本章实习的“内容’,大标本、切片的具体名称可不写)三、绘图(或其它内容):淋巴结结核绘图组织切片观察与描述:1、低倍镜:可见正常淋巴组织结构,在淋巴细胞中可见散在结节状病灶及灶性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质,即干酪样坏死。
2、高倍镜:结节状病灶由上皮样细胞、朗罕巨细胞、干酪样坏死及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构成,即结核结节(对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可详细描述)。
病理诊断:(左颈部)淋巴结结核实习报告人:×××报告日期:2000年7月15日(程瑞雪)6、脾被膜透明变性(hyalinedegenerationofspleencapsule)脾脏淤血、肿大,包膜(或部分包膜)增厚,呈灰白色,半透明毛玻璃样、质硬(似在局部涂上一层糖衣,故俗称“糖衣脾”)。
7、胸膜透明变性(hyalinedegenerationofpleura)慢性炎症致胸膜纤维组织增生、增厚、纤维化玻变,呈灰白色、半透明毛玻璃样,质硬。
8、脾梗死(infarctofspleen)(1)脾脏表面和切面见一灰白色三角形坏死灶;(2)坏死组织质地干燥、致密稍硬,与正常脾脏组织分界清楚,周围可见暗红色或棕黄色充血出血带。
请推测此病变的结局。
9、肾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ofkidney)肾脏体积增大,切面肾实质呈多灶性坏死,坏死物色黄、质松软、脆、细腻似奶酪,部分坏死物排出形成囊腔。
试问有何临床表现?10、足坏疽(gangreneoffoot)足趾、足背、足底均坏死,皮肤呈黑褐色,坏死区干燥、皮肤皱缩,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为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有何特点?11、阿米巴肝“脓肿”(amoebicabscessofliver)体积增大,切面见一个较大“脓腔”,系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肝脏液化性坏死,坏死物呈果酱样,流失后形成“脓腔”,腔壁上残留未彻底坏死的结缔组织、胆管、血管等呈“破絮状”。
试问病人可能有何临床表现?四、切片观察要点1、支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metaplasiaofbronchus)62-1#(1)识别支气管及肺组织;(2)支气管粘膜大部分失去正常纤毛柱状上皮结构,而由复层鳞状上皮取代;(3)管壁增厚,各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2、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ofgastricepithelium)粘膜层中固有腺萎缩、减少或消失,腺体中出现了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肠的吸收上皮;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
请仔细观察杯状细胞、潘氏细胞的特点。
3、肝水变性(hydropicdegenerationofliver)(1)低倍镜:肝索增宽、排列紊乱,肝窦变窄或消失,肝细胞水肿、胞浆疏松化,有些肝细胞体积变圆、胞浆几乎透亮,即为肝细胞气球样变。
(2)高倍镜:肝细胞体积增大、变空,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的肝细胞更大、更圆、更空。
4、肾水变性(hydropicdegenerationofkidney)1#(1)低倍镜:认出肾组织,注意肾近曲小管的形态变化,见管腔变小且不规则。
(2)高倍镜: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且向腔内突出,细胞界限不清,胞浆内布满红染的微细颗粒(即: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部分上皮细胞因极度肿胀破裂,致使腔内有红染的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堆积(试问临床上有何表现);②间质毛细血管受压,管腔变小。
5、肝脂肪变性(fattydegenerationofliver)2#(1)低倍镜:认识本切片为肝脏。
大部分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这是脂变的特点。
脂变明显处肝索增粗变宽,排列紊乱,肝窦狭窄,甚至消失。
(2)高倍镜:见脂变为圆形边界清楚的空泡,位于胞浆内,细胞核可被挤压至细胞的边缘。
请思考肝脂变发生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6、苏丹Ⅲ染色(SudanⅢstaining)需冰冻切片染色,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时,镜下见胞浆内有桔红色圆形小滴(脂滴)。
7、脾小动脉透明变性(hyalinedegenerationofsplenicarteries)139#(1)低倍镜:识别脾脏正常组织结构,注意观察脾中央动脉,其管壁增厚、管腔变小,甚至闭塞。
(2)高倍镜;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变成红染、均匀一致、具有折光性的蛋白物质。
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请思考血管壁玻变的机制。
8、结缔组织透明变性(hyalinedegenerationofconnectivetissue)4#(1)低倍镜:此切片是增厚的胸膜。
(2)高倍镜:胸膜明显增厚,主要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进一步发展变成红染、均匀一致、具有折光性的玻璃样物质,呈较粗大的条索状(发生机制)。
9、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alcalcification)38#(1)低倍镜:在红染颗粒状物质(干酪样坏死)的背景上有大片紫兰色物质。
(2)高倍镜:紫兰色物质呈兰色颗粒状,即为钙盐沉着(试问钙化的肉眼形态特点)。
10、脾梗死(infarctofspleen)16-1#(1)肉眼:切片一半染色稍兰的是正常脾组织,另一半染色稍红的是坏死组织,两者之间有一弯曲的深色红的充血出血带。
(2)低倍镜:①先观察较正常区域,认识脾脏结构。
②坏死区脾组织轮廓隐约可见,但大部分细胞核消失,胞浆呈红染颗粒状。
③观察充血出血带。
(3)高倍镜:重点观察坏死区的细胞变化:①细胞轮廓尚可辨认,胞浆肿胀、红染颗粒状;②绝大部分细胞核消失,即核溶解。
③少部分细胞核浓缩成很深的紫兰色小团块,即核浓缩。
④红染颗粒状的胞浆内散在少数不规则的灰尘样深兰色碎片,即核碎裂。
试问诊断坏死组织的主要根据是什么?11、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35#(1)低倍镜:切片中大部分组织结构已破坏消失,中央为大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外周可见残存的淋巴结结构。
(2)高倍镜:坏死组织中细胞轮廓和组织结构彻底破坏,大部分细胞核溶解消失,仅个别区域尚有散在粉尘样的核碎片及浓染变小的核浓缩。
五、病例讨论病例(一)病史摘要:患者张××,男,56岁,农民。
头晕、头痛、眼花,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口服药物(不详),疗效不明显,近二年又间发心悸、气促,记忆力明显减退,近一周出现面部轻度浮肿,尿少而急诊人院。
检查结果:体查:病人反应迟钝,面部轻度浮肿,心界向左扩大,右颈部及双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
B超:双肾大小分别为6cm×4cm×3cm,双肾表面细颗粒状;脑回变窄,脑沟变深;脑血流图显示动脉弹性减弱。
讨论题病人的心、脑、肾可能出现了哪些适应性反应其发生机制是什么病例(二)病史摘要:李××,男,农民,38岁,与本村张××打架时,被张用锐器刺伤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形成开放性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第二天出现红、肿、热、痛,第三天体温达39.5℃;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背,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在乡医院用大量抗菌素抬疗,未见疗效;第6天,左足拇趾呈黑色;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后到县医院治疗,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下肢高度肿胀,足部污黑色,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腔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cm,与管壁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