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全国获奖导学案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日本导学案全套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日本导学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第二课日本【学习目标】1.掌握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掌握日本领土的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3.掌握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自主学习】一东亚概述:1.位置:包括的:2.典型气候:。
3.地形:地势,西部内陆以和地形为主,东部沿海以和地形为主。
二日本概况1.日本是东亚东部的群岛,由岛、岛、岛、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地处板块和板块挤压地带,多、地质灾害,日本境内多,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4,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为气候,北部为气候,由于受和影响,偏多且分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特征显著。
3.日本的较贫乏,但日本有丰富的、、等有利条件,因此发展海上航运、、拓展国际市场,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日本的石油来源于,煤炭来源于,铁矿来源于,棉花来源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其次是、。
4.日本拥有众多良港和发达的海上运输业,工业主要分布在和地带主要工业带和工业城市有、、、、。
【合作探究】探究一读书P23图2-2-2沿40°的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1)图示地势有什么特点?(2)日本群岛东侧的海沟是怎么形成的?探究二1.日本海沿岸为何在冬季多雨雪?2.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河流为何短小流急?主要的气象灾害是什么?探究三日本的主要工业带有哪些?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因素。
【课堂检测】1.日本本州岛沿海的工业中心,从东向西依次是A.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B.横滨、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C.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D.名古屋、东京、横滨、大阪、神户2.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A.季风气候显著B.以热带气候为主C.海洋性强D.气候类型单一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东经140°和北纬35°,离该坐标最近的城市是 。
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以及日中关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了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具体的教学活动,并使用了PPT、视频、在线工具等教学媒体和资源。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讲解日本经济结构转型的原因及影响时,我将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素养、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以及日中关系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通过学习国际关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对国际事务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日本政府、企业、民众等角色,模拟日中两国在贸易、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关系的发展。
(2)实验: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让学生了解日本经济结构转型的原因及影响。
(3)游戏:设计一个关于日本地理、文化、经济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希望大家在课后复习时,对照教材,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日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当堂检测
1.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里?由哪几个岛屿组成?
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2.日本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导学案(无答案)(最新整理)

一、学习目标: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班组名姓名日期:2 月24 日编号 041、在地图上能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日本国名由来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
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
《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 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 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第一节 日本(第二课时)班 组名 姓名 日期:2 月 26 日 编 号 05一、学习目标:1、日本的工业特点。
2、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及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学习策略:1、日本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抚材料修建,主要的目的是 C 节约环保( )D 防潮避暑(A 、防风御寒 2、日本的地形特点是A 、以高原和ft 地为主B 、防震抗灾)B 、以ft 地和丘陵为主C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D 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3、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ft 是富士ft B 、河流源远流长 C 、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D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夏季开放4、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C 、日本矿产资源非常丰富()B 、日本位于太平洋上,多火ft 、地震 D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 日本领土主要由四个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岛,在它的北面是岛,在它的西南面是岛和岛。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日本 集体备课二、学习重难点: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三、预习感知[、日 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岛 国, 由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4匕 _______ ,海岸线 ____________ ,多优良 _______________ o 2、日本的地形以 _______________ 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_______ ,首都东京就位于这里。
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 ________________ ,它是日本最高峰,也是日本最著名 的 _________ O四、合作探究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 1《日课型新课本》导学案1、 1:lifililf 5; IF 国鹫鷲 陀、龙 法和鶴* 能力护.日 自豪感命崖族自鼻心。
3、5、 聊也陵租资料—联烈:展经貓柴會義缸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 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 白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畚奮民族注一、tail ;111•读7.11和7.12图,该图反映了口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析Fl本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3•读图7. 14分析日木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1、口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 和服B.西服C.旗袍D.牛仔服2、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B. 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C. 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D.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3、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A. 牡丹B.菊花C.梅花D.樱花4、日木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 舟山渔场B.北海道渔场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5、日本发展经济最需要从国外引进或进口的是()A、高效的管理经验B、原料和燃料C、劳动力D、先进的科技6、口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指的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1)②_________ 岛;③__________ 岛;⑤___________ 城市;⑥ ___________ 城市;⑦____________ 城市;⑧ ___________ 洋;⑨__________ 海O(2)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 洋沿岸和___________ 海沿岸。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导学案

6.1 位置和范围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以及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
2.了解日本工业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本文化形成原因。
二、学习任务
1、合作探究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小组抢答】
根据预习所学,你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任务1中回答。
(1)你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吗?
(2)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3)读东京和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
思考下列问题。
城市最冷月(1月)均温最热月(7月)均温年降水量
东京 3.7℃25.1℃1610毫米
北京-4.7℃26.1℃636毫米
①从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②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知识小结
领土的组成: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日本地形特点:多山地、丘陵少平原,最高山是富士山山,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
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合作探究主题2——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工业
【学生抢答】
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工业——任务2中回答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
4、合作探究主题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任务3中回答
日本文化有什么特色,受到哪些方面影响
5、课堂小结:
三、课后自主应用
完成《7.1日本自主检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1 日本 第1课时学习任务单(导学案)

7.1 日本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海岸线曲折等地理特点。
2.◎重点:知道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素养目标:通过对日本地震的学习,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的方法,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日本位于 (大洲)东部, (大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隔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最高的山峰是。
日本的国花是。
3.日本主要位于 (五带),气候类型是和 ,冬暖夏凉,海洋性特征显著。
4.日本位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地带,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5.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6.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狭人稠B.多火山、地震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D.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7.日本的首都是()A.名古屋B.大阪C.神户D.东京8.读日本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A ,B 。
内海:C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合作探究】1.研究性学习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台风、暴雪、地震、泥石流时常发生。
其中,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每3年就要发生1次,因此日本被称为“地震之邦”。
材料二:“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有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三: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合掌屋图。
(1)简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试分析合掌造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具有的优势。
(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说出地震突发时你的避震方法。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到严重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1日本3-人教版

第一节日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们初步了解分析一国自然环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各种图中提炼出知识点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日本的自然环境。
难点:利用各种图分析、提炼出知识点。
三、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汇报。
四、自主学习:(一)、自学目标:⑴、看书P14第一段正文,找出:日本位置和组成?⑵、在书P14图7.2中用红笔划出:日本的四大岛、关东平原、首都东京、富士山、濑户内海、太平洋、日本海。
⑶、看书P16活动题,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日本在防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填空检测:⑴、日本是在_____西北部的岛国,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大岛及其附属小岛组成。
⑵、日本国土狭长,____曲折,多____,海上运输业比较发达;____、____广布,____狭小。
⑶、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是____,她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⑷、每年的____是日本的防灾日,全国举行大规模的防震演习。
(三)、小组合作探究:1、尝试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从位置、组成、地形、河流、气候、资源几个方面)温馨提示:位置纬度位置:看书P14图7.2 分析:在哪二条纬线之间,是哪个热量带。
海陆位置:看书P14图7.1和7.2 分析:日本与亚洲、太平洋的方位关系。
地形:看书P14图7.2 分析:主要是哪两种地形。
河流:分析:河流长度、流向。
气候:看书P10图6.13 分析:是哪二种气候。
资源:(组长组织,分工明确,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有组织,指图讲解,有板书等,准备汇报。
)2、尝试总结:学习自然环境的方法。
(编个顺口溜或口诀等)(四)、深化、拓展: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我们在不同场合遇到地震该怎么办?(教室里、商场里、家里、大街上)2、最近,日本不断挑起事端,争夺中国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感想?(五)、总结:(六)、练习:1、日本位于某个大洲的东部,这个大洲是()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非洲2、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3、日本国土四大岛由北向南依次是()A、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北海道岛B、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北海道岛C、四国岛、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D、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著名的活火山是()A、富士山B、阿尔卑斯山C、乞力马扎罗山D、落基山5、日本的气候主要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6、日本首都是()A、横滨B、名古屋C、大阪D、东京7、日本著名的内海是()A、日本海B、濑户内海C、朝鲜海峡D、鄂霍次克海8、日本主要的地形是()A、平原、丘陵B、高原、山地C、山地、丘陵D、高原、盆地9、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初中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合作探究型导学案1

第一节?日本?合作探究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温湿的气候特点。
3. 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2. 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危害、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开辟为旅游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等,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避震抗震意识,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能力。
3. 用比拟法,对北京与东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展比拟,掌握日本的气候特征。
4. 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本古代在政治体制、文化、建筑、服装、茶道、书道等深受中国的影响,以及近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国耻;激发同学们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把祖国建立好的强烈愿望。
二、学习重点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
三、学习难点运用有关和已有知识,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温湿的气候特点。
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综合比拟法。
五、根底知识填空西侧,东部,是一个岛国。
岛、岛、岛、岛四个大岛组成。
和为主。
,多。
、多发的国家。
和。
7.日本的自然资源:匮乏,、资源丰富。
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洋沿岸,传统的服饰是。
六、导学过程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范围: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自主学习〔1〕:在世界地图中准确找出日本的位置〔说出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并看图说出组成日本的主要岛屿。
2.地形地势:自主学习〔2〕:观察日本地形地势图,说出日本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探究学习〔1〕: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这种自然条件蕴藏着丰富的什么资源?动手动脑:在地图上描绘本州岛东西两侧的海岸线,观察并思考哪一侧的港口会多一些,为什么?探究学习〔2〕:日本又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气候:樱花最早是在3月下旬开放,从最南方的冲绳岛开场,一直开到北边的北海道,到了北海道的时候已经是5月下旬或者6月上旬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题:《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及资料概况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能通过地图认识到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学会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二、【复习梳理】
1.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洲东部,洋西北部。
(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属于带,中纬度。
2.领土组成: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岛,首都是。
3.自然环境(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地形特点:以、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是日本最高山峰。
(3)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5.发达的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2)经济特点:为主的经济。
(3)工业分布:沿岸和沿岸狭长的地带。
分布原因: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4)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6.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三、【合作探究】
【例题1】(2011 年山东临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 500 多次,当地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 级地震,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
程度的海啸袭击。
不久以后的3 月24 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 级地震。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震中位置的经纬度是。
(3)日本居民多以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房屋,主要目的是。
(4)这一次自然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5)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二者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你的依据是什么?
【例题2】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图Z4-7),回答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均属________国家。
但两国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同,日本的________资源贫乏;而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四、【中考热身】
1. (2011 年湖南株洲)读日本轮廓简图(回答(1)~(2)。
(1)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9.0 级地震,
并引发了海啸。
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B.日本位于板块的交界
C.日本建设了很多核电站D.日本是一个岛国
(2)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①日本海沿岸②太平洋沿岸③濑户内海沿岸④本州岛中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011山东荷泽)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降水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4.下列工业原料中,日本进口比例最小的是()
A.石油
B.铁矿石
C.棉花
D.木材
5.(2013 衡阳)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铁矿、石油、媒炭等资源丰富
B.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日本四面临海,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樱的季节。
当第一朵
樱花在九州岛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的时间,据图
回答6、7题。
6.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个大岛,纬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7.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地形C,热量 D.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