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精选】

合集下载

第32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第32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耿庆云 房鸿将 临汾 3
郑永成 侯先槐 忻州 3 路伟
朱艳英 晋中
3
郭为彬 长治 3
43
关于“中学生睡眠情况”的研究报告
赵若涵 初二
44
临汾市供暖问题的研究报告——以临汾市乡贤街货栈小 区为例
冯喆 冯兢
高二 高二
45
关于问答式声音验证码及在不同验证码之间切换的研究 设计
窦玉芬
高二
第32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评比结果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者 年级
所在学校
辅导 教师
市 等级
肖楷楠 高一
1
云冈石窟大气黑碳颗粒来源及对雕像的影响初探
贾静怡 高一
王远哲 高一
太原师爱中学校 太原师爱中学校 太原市第六十七中学校
张润平 张世杰
太原
1
杨宸 高二
2
自行车安全信号指示系统设计
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忻州市第一中学
郭峰 王晓杰 临汾 2 李慧娟
梁霞 晋城 2
吴琪磊 运城 2
闫露鑫
王晓杰 临汾
2
齐曙英 太原 2
郭惠青 晋城 2
李思勤 太原 2
赵福平 忻州 2
李娟 赵美艳 忻州 2 杨玉贵
25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以临汾市解放路立交 桥,西赵为例
23
神池县城区空气PM2.5和PM10浓度特征及空气质量主成 分分析
罗贯虹
高二
索小涵 高二
24
代县铁尾矿利用的调查研究
曹舒南 高二
徐鸿远 高二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晋城崇实学校

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范例

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范例

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范例摘要:一、引言二、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介三、作品范例介绍1.作品一:智能分类垃圾桶2.作品二:智能交通指挥系统3.作品三:环保节能多功能路灯4.作品四: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个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件获奖作品,以展示青少年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

二、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介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吸引了全国各地青少年积极参与。

大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参赛作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比赛,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储备了强大力量。

三、作品范例介绍1.作品一:智能分类垃圾桶这款智能分类垃圾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内置的感应器和识别系统,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实现自动分类投放。

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人工分类负担,还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2.作品二:智能交通指挥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摄像头采集实时交通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交通状况,实现红绿灯的智能调控。

此外,还具备交通事故预警、道路拥堵提示等功能,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3.作品三:环保节能多功能路灯这款路灯采用太阳能供电,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路灯杆上配备有LED灯具、充电模块和智能控制系统。

白天充电,晚上自动发光。

同时,还具备故障自检、远程监控等功能,方便管理和维护。

4.作品四:智能农业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摄像头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如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农作物生长状况,为农民提供精准农业管理建议。

此外,系统还可远程控制灌溉、施肥等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

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们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强。

为了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应运而生。

该比赛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能力和科技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作品,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创意和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作品。

一、智能床垫智能床垫是一个集睡眠监测、健康分析、智能提醒、音乐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床垫。

它能够监测睡眠质量,分析用户的睡眠习惯和身体状况,并能够通过智能提醒功能提醒用户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同时,智能床垫还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播放用户喜欢的音乐,帮助用户更好地入眠。

二、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桶是一款能够自动分类垃圾的垃圾桶。

它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识别垃圾的种类,并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

同时,智能垃圾桶还能够通过连接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自动开合盖、自动清理垃圾等功能。

三、智能口罩智能口罩是一款能够自动检测空气质量的口罩。

它内置了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PM2.5、CO2等有害气体浓度,并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向用户发送空气质量提醒。

同时,智能口罩还能够通过内置的呼吸阀,调节呼吸节奏,使用户更加舒适。

四、智能健身镜智能健身镜是一款能够自动识别用户姿势、提供健身指导的智能镜子。

它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识别用户的运动姿势,并给出相应的健身指导。

同时,智能健身镜还能够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身进度。

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展现了青少年们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才华。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这些作品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通过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科技创意竞赛一等奖

高中生科技创意竞赛一等奖
智能机器人垃圾桶
牛家驹
绥芬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15
自动圆规
李狄
同江市第二小学
16
拉线风扇
李岱航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
17
磁铁闪灯秋千
杨浩鑫
马家沟小学
18
电动风扇
张荣馨
牡丹江市宁安市第四小学
19
摇篮灯
高广鑫
牡丹江市宁安市第四小学
20
防漏水钢笔
毕春婷
嘉荫县第二小学
小学生科技创意竞赛三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8
初中化学式游戏盘
化学
黑龙江省江川农场学校
9
初中化学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反应游戏盘
化学
黑龙江省江川农场学校
10
学生成绩整理分析系统
黄睿哲
齐市龙沙区第三十四中学
初中生科技创意竞赛三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作者
学校名称
1
电动车
刘宇彤
甘南县第六中学
2
草履虫结构模型
宁可
同江市第三中学
3
利用生物发电的机器人
王嘉铄
绥芬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那晓瑜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6
自动结算一体机
于晓娜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7
大型鱼缸清理器
于晓娜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8
大型及小型犬类烘干机
张恒皓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9
极限折叠书架
史丰源
鸡西市第一中学
10
多功能清扫物品放置柜
李睿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11
简易农具挂槽
张玉玲
海伦市第二中学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案例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案例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案例
2021/5/27
1
科技创新大赛两大主题:
1、发明创造作品 2、科学研究论文
2021/5/27
2
发明创造作品案例1:
蚊香盘的发明
据说,蚊香盘最初是一个小学四年级 的同学发明的,夏天,蚊子多,这位 同学坐在院子里写作业,少不了要在 旁边点一圈蚊香,但蚊香燃烧后的灰 打扫起来还挺麻烦的,于是这位同学 寻思,如何可以让打扫蚊香灰的工作 变得更轻松些,于是他发明了蚊香盘。 并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 一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2021/5/27
4
发明创造作品案例3:
太阳能夜光垃圾桶(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一三年级同学看到晚上天黑,在外面想扔垃圾,却因为太黑找 不到垃圾桶,于是他就寻思发明了一个太阳能夜光垃圾桶,白天有阳光的时候,太 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给电灯供电照亮垃圾桶。这一发明获得了广 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1/5/27
5
发明创造作品案例4:
洁净剩饭菜回收桶 (南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我校原四年级某同学,发现食堂餐厅剩饭菜回收桶周围有很多剩饭菜,因为很多同 学倒剩饭菜的时候,都拿餐盘在桶边缘敲,以便敲掉粘在餐盘上的残余饭菜,但敲的 时候,餐盘手拿的一边有一半是露在桶外的,这样敲,很多饭菜残渣就落到桶外了。 这位同学寻思如何让大家敲餐盘的时候,饭菜不落在桶外,全部落入桶内。经过一番 尝试,他最后的办法是在桶中间横插一根塑料水管,大家敲餐盘的时候,就直接在桶 内的水管上敲,而不必在桶边缘敲,饭菜也就全部落入桶内了。这一发明获得了南海 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详细如下图所示:
2.围绕社会热点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

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

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

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
我学校上届高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其中有一项是“面向未来的虚拟现实导航解决方案”。

该作品以集成虚拟现实(VR)和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技术为基础,应用自然图形识别方法,设计出一种在未知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使用者准确而便捷地完成日常室内导航任务,如从一处房间走到另一处房间,最终产生一条路径建议,指导使用者正确前进。

此外,还有一个“聚类实时溢漏检测”的设计作品。

针对水污染现状,他们编写程序,利用聚类技术结合水源数据库,实现实时检测出溢漏,并实时反馈给大众,在泄漏发生并形成安全隐患后,有效控制以及减少对水源的影响,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这些创新的作品展示了学生们对科技的运用,为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校科技创新的氛围,使得高中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实现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高中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高中

科技创新大赛作品高中
高中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包括很多种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
1. 智能农业设备设计:设计一种能够自动监测和调整农业环境的设备,例如能够自动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设备,或者能够自动喷水和施肥的设备。

2. 新型能源研究: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并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将这种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 环保科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或回收废物的设备或技术,例如能够过滤和净化水源的设备,或者能够将塑料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

4. 医疗科技:设计和制作一种能够帮助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设备或技术,例如能够检测早期疾病的传感器,或者能够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的机器人。

5. 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例如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图像或语音的应用程序,或者能够协助人类进行决策或学习的应用程序。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例子,实际上高中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个领域。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优秀作品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优秀作品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优秀科技创新作品项目选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8月*注:本册选摘作品著作权由大赛组委会保留,请勿用作非法用途。

隔墙取电——无线能量传输得应用探索基本信息项目简介本项目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体积小、实用性强得无线能量传输装置,能够使电能穿过墙体给另一侧电器提供电能,并研究了一些关键参数对无线能量传输特性得影响。

日常生活中,给墙体得另一侧电器供电,要穿过窗户或大门拉很长得电线,既不方便,又有隐患。

本项目要设计一种装置,使电能穿过墙体给另一侧电器提供电能,解决生活中用电不方便得问题。

本项目经过调研、结构设计、材料得采购、谐振器得反复制作、射频功率得比对测量、负载对传输效率以及调谐范围得研究以及射频整流得实现等多个研究环节,实现了无线能量传输并得到了有参考价值得结论。

本项目应用了磁耦合共振得能量无线传输原理,通过发送与接受谐振器得共振完成了非辐射电磁场得能量传输。

在测量射频功率时,应用了电能与热能相互转换得原理,并使用变量控制法保证测量精度。

本项目有三个创新点:①探索并实现了一种新得谐振器布局,突破了传统装置中四线圈结构,整个系统只用两个线圈,使整个装置具有体积小、容易安装、便于携带等优点。

②本项目设计了一套射频功率测量方案,利用常用仪器完成了对射频功率得测量,并对不同阻抗负载进行了射频功率测量,解决了传统射频功率计只能等效为50Ω负载进行测量,而不能测量其她阻抗负载功率得问题。

并探讨了负载阻抗对传输效率、共振调谐范围得影响等问题。

③本项目对接收到得射频进行了整流,通过将检波二极管合理排布实现了较大功率得射频整流。

现有见诸报道得磁耦合共振系统就是由发射线圈、两个共振线圈以及接收线圈共四个线圈构成。

至今未见整个系统只有两个线圈得报道。

也未见负载阻值影响传输效率得实验结果得报道。

本项目用廉价常用得检波二极管实现射频整流得方法也未见报道。

完善该项目得设想:一、改善线圈形状,找到最优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2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目的分类中学生项目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年龄段分为初中项目和高中项目;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药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

二、学科分类及学科认定(一)学科分类1.数学(MA)——指形式逻辑或各种数字及代数计算的开发,以及这些原理的应用,包括微积分、几何、抽象代数、数论、统计学、复数分析、概率论等。

2.计算机科学(CS)——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包括人性化界面),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包括数据结构、加密技术、编码及信息理论)等。

3.物理学(PH)——指能量及其与物质作用的原理、理论和定律,包括固态物理、光学、声学、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离子体、超导体、流体和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量子物理学、力学、生物物理学等。

4.地球与空间科学(ES)——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洞穴学、地震学、地理学等。

5.工程学(EN)——指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等。

6.动物学(ZO)——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究等。

7.植物学(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8.微生物学(MI)——指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真菌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9.医学与健康学(ME)——指对于人类及动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牙科学、药理学、病理学、眼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学、儿科学、皮肤学、过敏反应、语言与听力等。

10.化学(CH)——指对物质性质和组成以及其所依从的规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不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塑料、燃料化学、杀虫剂、冶金学、土壤化学等。

11.生物化学(BI)——指生命活动进程中的化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光合作用、血液化学、蛋白质化学、食物化学、激素等。

12.环境科学(EV)——指对于空气、水及土地资等源污染源及其控制的研究、生态学等。

13.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二)学科认定1.涉及制作和设计的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和制作,项目应属于工程学;项目虽是设计和制作,但目的是用其收集获得了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则该项目应属于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2.涉及动植物生活环境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河流或池塘中的动植物生活环境,则不属动植物学而应属环境科学。

3.涉及动植物化石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史前植物化石,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史前动物化石,应属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地质年代,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的是贝壳化石的化学组成,应属化学。

4.涉及火箭及飞行器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飞行器燃料,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使用火箭及飞行器作为气象仪器的运载工具,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是计算火箭及飞行器的轨道,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飞行器加速度对小鼠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5.涉及遗传学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DNA,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植物杂交遗传,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遗传学,应属微生物学。

6.涉及维生素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机体对维生素如何处理,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有关维生素的分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维生素缺乏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7.涉及晶体学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组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对称性,应属数学;项目研究的是晶格的结构,应属物理学。

8.涉及语言和听力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阅读障碍,应属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是助听器,应属工程学;项目研究的是失语症应属医学与健康学;项目研究的是语音,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耳的结构应属动物学。

9.涉及放射能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使用同位素跟踪,可以是生物化学、植物学、医学与健康学以及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对放射能进行测量,可以是地球与空间科学或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放射能监测仪器的设计和制作,应属工程学。

10.涉及空间科学的项目:很多的项目涉及空间科学但并不归属与地球与空间科学。

如失重对植物的影响,应属植物学;失重对人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开发一种封闭环境的太空舱系统应属工程学。

11.涉及计算机的项目:如果计算机只作为工具使用,项目应属于其研究的学科领域;如使用计算机计算火箭轨道,应属物理学;计算某一无机化学反应的产热,应属化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应属行为与社会科学。

三、对申报项目和申报者的要求1.中学生项目申报者为:现就读于三年制(或四年制)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等)的学生。

2. 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 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 对集体项目的要求(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历段(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在研究及参赛半途中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

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

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 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7.每年的3月上旬是创新成果竞赛的申报时间,(同时进行网上申报)邮寄材料申报以邮戳为准,逾期视为弃权;四、不接受申报的项目1.涉及食品、药品试制和饮食安全类的项目;2.参加过往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3.不是在距本届比赛举办时间两年之内完成的项目;4.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5.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五、申报材料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一式四份上报创新大赛组委会。

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2. 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

选手必须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3. 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复印件即可。

4.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 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 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 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5、所有参赛项目需要提交项目研究日志或者研究日记等能说明项目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

五、申报办法1. 邮寄申报:由设区、市组织机构统一邮寄申报省创新大赛组委会。

邮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一式四份上报创新大赛组委会。

2. 网上申报:由设区、市组织机构向向申报者提供申报序列号,申报者可按照相关要求在网上进行申报。

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与邮寄的纸质材料内容相同。

网上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

网上申报资料必须控制在系统要求的大小范围内,否则无法上传。

六、评审由创新大赛组委会聘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1、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

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

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2.初评:竞赛当年3月下旬进行初评。

各设区市依照分配的参赛项目数额按指定时间向创新大赛组委会报送申报材料。

初审将确定90%的项目可以进入终审。

组委会根据进入终审项目情况,确定参加展评的项目名单并通知各设区市,设区市据此组成代表团参赛。

3.终审:到举办地参加终审的各代表团学生成员,要参加测试和答辩。

评审委员会根据“三自”和“三性”的原则,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项目中根据全国给定的参赛数额,择优向全国申报,参加全国评比。

七、终评决赛1.终评决赛包括公开展示、项目问辩、技能测试、素质测评等活动。

获奖等级将根据参赛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综合成绩确定。

2.参加终评决赛时,各设区市代表队由领队、科技教师、参赛学生组成,参赛学生必须是经初评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

各代表队人数、参赛项目由创新大赛组委会根据初评结果确定。

入围决赛的项目的作者如不能参加终评,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各代表队负责本市所有参赛项目所需材料的携带、布展、保管和维修。

代表队领队负责本代表队的安全、组织参加比赛的活动等。

参赛学生有义务为参观公众讲解。

4.每个参赛项目应制作项目展板一块。

展板尺寸为高120CM、宽90CM。

组委会负责提供场地、展板、展台、电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护设备均需自带。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得在展位展出。

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伏。

参展物品体积不宜过大,长、宽各不得超过1.5米,高不得超过2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