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设计计算(excel自动程序)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EXCEL程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EXCEL程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EXCEL程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道路中边桩的相对位置及其坐标的Excel程序。
它使用一个小工具来帮助用户将边桩定义在数学坐标系(X-Y坐标系)中。
EXCEL程是一个Excel表格,用户可以在表格中输入边桩数据,并根据输入的边桩数据计算出边桩的位置和坐标。
具体而言,用户需要首先输入各个边桩的起始位置(X0, Y0)、方向(角度)和距离(L),然后点击Excel 程中的计算按钮,Excel程就会按照输入的数据计算出边桩的位置和坐标,并显示在Excel表格中。
用户可以通过Excel程来计算出边桩的位置和坐标,这有助于道路工程的施工计划等的制定。
此外,用户可以根据施工计划进行边桩安装,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Excel程的使用非常简单,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的计算出边桩的位置和坐标。
因此,Excel程可以大大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
Excel程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边桩位置和坐标可视化,以便更好的理解边桩的位置。
此
外,用户还可以利用Excel程对边桩的位置和坐标进行校验,以确保边桩的准确性。
总之,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EXCEL程是一款十分有用的小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保证边桩的准确性,并且可视化边桩的位置和坐标,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边桩的位置。
如何利用excell进行桩号里程计算

在进行渠道纵断面设计时候,经常会遇到对已经获得的桩号进行里程计算的问题,当出现了建筑物或特殊地貌时候,往往桩号是不等距的,此时进行桩号之间里程的计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自己也是在偶然之间发现了解决该问题的简便方法,同大家分享。
如进行纵断面设计时,F3=F2-(D3-D2)*J3,此时往往不能直接对D3和D2进行计算,如果直接计算,会显示如图2所示。
图4
图5
此时,将里程列的单元格格式设置成为数值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6
设置之前显示格式为“0+012”,设置后就会变成“数值格式“12”,如下图所示。
图7
依次类推即可进行桩号之间里程的计算。最后归纳的主要步骤如下:
1)在输入桩号前,首先将要输入列的单元格格式设置成自定义格式中的“0+000”
2)然后直接输入数字格式的桩号即可。
图1
图2
如何设置后,就能够对桩号进行直接计算呢,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1)首先在输入桩号时首先对输入桩号列进行单元格格式设置,(设置成自定义“0+000”型),如图3所示,同时点击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2)
图3
此时,输入数字后,数字格式就会自动显示为0+000的格式,接下来就可以对桩号之间进行直接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桩号之间的里程,数字显示格式为数字。如图5所示。
3)将计算列的单元格格式设置成为数值型即可。
CFG桩计算程序

项目名称 ***** 计算孔点 **** 一、桩顶标高 ±0.000绝对标高 120.2 筏板顶标高(m) 筏板厚度(m) 0.90 防水层厚度(m) 混凝土垫层厚(m) 0.10 褥石垫层厚度(m) 桩顶绝对标高(m) 115.86 二、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直径(m) 0.40 桩间距(m) 桩周长Up(m) 1.256 桩端直径Ap(㎡)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α p 1.00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 = Up*∑qi*li + α p*qp*Ap Ra(KN) 556.28 最终取值Ra(KN) 三、桩身强度验算 桩身砼强度 C25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 1.00 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fu(kpa) 25000 桩身强度 f=4λ Ra/Ap 15923.57 四、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布桩方式 正方形 置换率M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 0.75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 140 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λ mRa/Ap+β (1-m)fsk 取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320 五、总结 桩长(m) 14.00 桩直径(m) 桩间距(m) 1.50 桩身强度 单桩承载力(KN) 500 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日期 **.** 示意图 -3.05 0.09 0.20
1.50 0.1256
500
满足要求! 0.056
320.85 土层 桩侧阻力 土层厚 1 20 0.53 2 18 3.80 3 15 4.00 4 20 0.80 5 25 3.40 6 70 1.47 7 8 … 桩端阻力 1000 桩长(m) 14 C40 C45 C50
0.40 C25 320
注:
1、 2、 3、
为需要输入的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计算结果 为最终取值
CFG桩计算

桩长范围土层 0.5 L= Ap=D *3.14/4 μ p=D*3.14 15-15(20孔) 36.820 38.980 31.980 桩间土承载 力折减系 数:β (0.75~0.95) 0.75
2
土厚li(m) 0.56 1.4 1 1.8 3.6 2.64
土层侧阻力 特征值(qsik) 27 38 34 28 28 42 30 42 43 桩身混凝土 无侧限抗压 强度标准值 fcu(MPa) 25
5.地基承载 力深度修正
370.0
Ym=
12
d 取室外标 高至筏板底
4
6.结论: 有效桩长L= 单桩承载力 特征值Ra= 复合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fa= 桩身混凝土 强度标准值 fcu= 11 670 322
C25
本表按GB-JG计算: 条件: 直径D(mm) 有效桩长(m)
设计计算: 条件: 直径D(mm) 有效桩长(m)
2
桩长范围土层 土厚li(m) 0.5 L=
2
土层侧阻力 土层端阻力 特征值(qsik) 特征值(qpk) 27 38 34 28 28 42 30 42 43 350 500 600 550 650
3 11 0.19625 1.57 4 5 6 7 8 9 10 11
3.复合地基 fspk=m*Ra/A 承载力特征 p+β *(1值fspk m)*fsk 4.面积置换率、桩间距 m=(fspk-β *fsk)/(Ra/Ap面积置换率 β *fsk) 5.地基承载 力深度修正 深度修正系 数ηd=1.0 fa=fak+η dYm(d-0.5)
0.061
桩间距(正方 形布置)
土层端阻力 特征值(qpk)
3 11 0.19625 1.57 4 5 6 7 8 9 10 11
第5章CFG桩设计计算

第五章CFG桩设计计算用鼠标点击文件菜单下新建项目或点击工具按钮,也可使用快捷键CTRL+N,软件将弹出如图对话框:图5- 1用户在图框中“全部”页面选中CFG桩设计计算这一项并双击鼠标左键即可,为了快速进入该计算项目,用户也可先点击“地基处理”页面,然后再在其中选择CFG桩设计计算这一项并双击鼠标左键。
软件将出现如下的窗口:图5- 2根据窗口中的提示首先确定:需要达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置换率和桩数可计算得到,设计桩长,应力比可计算得到。
荷载方式,有三种可供用户选择。
说明:强度设计时置换率、桩数,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给出其一,应力比、桩长必须给出其一,另外三个参数可以计算得到,由于桩数必须是整数,土层是分层的,所以计算后可能对两个已知参数进行修正。
然后输入:基础宽度、矩形基础长度、基底埋深、地下水位埋深、荷载大小、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缺省值0.75)、复合地基承载力(或置换率--指桩总截面面积占基础面积的百分比、或桩数)、桩长(或应力比--桩身应力与地基土应力之比)、桩径、桩身试块的强度、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并按土层分布从上至下逐层输入土层的厚度、重度、压缩模量(指实际应力范围的压缩模量)、容许摩阻力和容许端阻力,数据输入完成后,窗口显示如下:图5- 3然后用鼠标单击根据栏中的按钮或菜单栏中的“CFG桩”(或F4功能键)即可完成计算,同时在文本输出窗口给出计算结果如下图。
图5- 4其它说明:天然地基承载力fk和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pe用来确定单位面积土分担的荷载=fk×pe;桩试块强度fu和桩身强度折减系数nl用来按桩身强度计算的桩承载力Rk=Ap×fu×nl,Ap-桩截面面积;如果给出了fu和nl,则计算桩承载力时会使桩承载力不超过Rk;桩侧容许摩阻力u和桩端容许端阻力q 用于计算单桩容许承载力。
桩承载力=q×Ap+åu×l×Up,其中Ap-桩截面面积,Up-桩截面周长,l-桩在某土层内的长度;沉降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5.2.5和5.2.6条计算。
CFG桩设自动计算程序EXCEL

面积置换率
m=(fspk-β*fsk)/(Ra/Ap-β *fsk)
5.结论: 有效桩长L= 单桩承载力特征
值Ra=
13.5 430
250 0.049422404
布桩数n
n=m*A/Ap
一根桩置换 面积
A1=Ap/m
A1=1.6mX1.6m
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spk=
250
桩身混凝土强度
说明标:准1值。f本cu=表
桩端阻阻力qp
0.33
1
0.85
100
0.0494224
11
450
2.单桩承载力特 Ra=μp*∑qsia*li+α*A*qp
征值(取小值)
Ra=η*fcu*Ap
429.1752 455.928
取值Ra=
430
3.复合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fspk
4.面积置换率、 布桩数
fspk=m*Ra/Ap+β*(1-m)*fsk
(qsi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修正承载力特征值)
17
19
16
22
24
30
450
参数取值::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 (0.33)
桩端天然土承 桩间土承载力
载力折减系数: 折减系数:β
α
(0.75~0.95)
桩间天然土承载力 特征值fsk(Kpa)
面积置换率 桩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
m(0.01~0.10 )
强度标准值fcu(MPa)
CFG桩自动计算小程序
设计计算:
机具条件:
有效桩长(m) 桩截面面积(m2)
桩周长μp
1.单桩承载力:
直径D(mm) 0.4 L=
桩计算自动计算程序

①-1 ①-2 ②-1 62 ②-2 62
桩顶
③ 44
④ 60 ⑤-1 70 ⑤-2 85
桩端 ⑥-1 42 ⑥-2 42
0.7 0.7 0.7 2600 0.5 5000 0.5
土层 土层顶 土层 深度 标高 厚度 qsk*li (m) (m) li(m)
0 2.14 0.5 1.64 1.3 0.84 4 -1.86
0.2 12.4 1.5 66 1.3 78
13#孔 0.5
λ Um*qsk*li A*qpk i*Um*qsk*li
19.468 103.62 122.46
13.6276 72.534 85.722
第 4 页,共 9页
***2754530709.xls***
2020/7/27
⑤-1 70 ⑤-2 85
-2.5 0.36 22.32 5 -2.86 1.5 66 6.5 -4.36 2 120 8.5 -6.36 2 140 10.5 -8.36 3.14 266.9
-11.5 17.8 -15.66
1#孔 0.5
λ Um*qsk*li A*qpk i*Um*qsk*li
35.0424 103.62 188.4 219.8 419.033
11#孔 0.5
λ Um*qsk*li A*qpk i*Um*qsk*li
0 186.516 56.52 263.76 440.385
0 130.5612 39.564 131.88 981.25 220.1925
947.181 kN
1928.431 kN 522.1977 kN
土层 qsk qpk λi (kPa) (kPa)
2600 0.5 8.1 -5.5 1.9 133 208.81
群桩作为整体基础的计算excel

群桩作为整体基础的计算excel
计算群桩作为整体基础可以使用Excel进行如下步骤:
1. 打开Excel,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表。
2. 在第一列输入桩号,从第1行开始逐行输入桩号。
3. 在第二列输入每个桩的截面面积。
4. 在第三列输入每个桩的长度。
5. 在第四列输入每个桩的承载力。
6. 在第五列输入每个桩的垂直荷载。
7. 在第六列输入每个桩的水平荷载。
8. 在第七列计算每个桩的基底受力,使用公式:基底受力 = 承载力 + (垂直荷载 * 长度) + (水平荷载 * 长度)
9. 在第八列计算每个桩的抗拔力矩,使用公式:抗拔力矩 = 垂直荷载 * 长度
10. 在第九列计算每个桩的抗倾覆力矩,使用公式:抗倾覆力矩 = 水平荷载 * 长度
11. 在第十列计算每个桩的地基承载力,使用公式:地基承载力 = 基底受力 / 截面面积
12. 在第十一列计算每个桩的抗拔稳定系数,使用公式:抗拔稳定系数 = 抗拔力矩 / (地基承载力 * 截面面积)
13. 在第十二列计算每个桩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使用公式:抗倾覆稳定系数 = 抗倾覆力矩 / (地基承载力 * 截面面积)
14.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计算。
以上步骤是一个简单的计算群桩作为整体基础的Excel表格,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49422404
布桩数n
n=m*A/Ap
一根桩置换 面积
A1=1.6mX1.6m
桩身混凝土强度 标准值fcu=Fra bibliotekC15
说明:1。本表按GB-JGJ79-2002编制。水泥搅拌桩分为干法和湿法。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μ,干法取0.2~0.3;湿法取0.25~0.33。 JGJ 79-2002 编制) 2。红色部分人工输入
CFG桩计算软件
机具条件: 直径D(mm) 0.4 有效桩长(m) 设计计算: 桩截面面积(m2) 桩周长μp L= Ap=D2*3.14/4 μp=D*3.14 13.5 0.1256 1.256 桩长范围土层名称 1 2 3 4 5 6 1.单桩承载力: 参数取值::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 (0.33) 0.33 2.单桩承载力特 征值(取小值) 取值Ra= 3.复合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fspk 4.面积置换率、 布桩数 面积置换率 5.结论: 有效桩长L= 单桩承载力特征 值Ra= 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spk= 13.5 430 250 Ra=μp*∑qsia*li+α*A*qp Ra=η*fcu*Ap 430 fspk=m*Ra/Ap+β*(1m)*fsk m=(fspk-β*fsk)/(Ra/Apβ*fsk) 250 桩端天然土承 桩间土承载力 桩间天然土承载力 载力折减系数: 折减系数:β 特征值fsk(Kpa) 1 429.1752 455.928 0.85 100 面积置换率 桩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 m(0.01~0.1 强度标准值fcu(MPa) 0.0494224 11 桩端阻阻力qp 450 土厚li(m) 2 1.5 1.7 3 3 2.3 桩侧土磨擦阻力特征值 桩端土阻力(qp:未 (qsia) 修正承载力特征值) 17 19 16 22 24 30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