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得情绪、情感》达标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5、幼儿园得精神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得发展包括( )。

A.责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2.( )就是人得认识与行为得唤起者与组织者。

A.感觉

B.知觉

C.情绪

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

B.笑

C.哭

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得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得话语大多带有情感与愿望得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得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得词比有恶感得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就是婴幼儿交往得主要工具,这就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

B.信号作用

C.调节功能

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得特点具有( )。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7.关于情绪得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得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得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得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得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就是因为后天教育得影响

8.儿童原始得情绪反应具有得特点就是( )。

A.与生理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就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得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得特点

D.新生儿得情绪与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得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

B.华生

C.柯勒

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得情绪反应。

A.林传鼎

B.朱智贤

C.皮连生

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与年长儿童不同得突出特点就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

B.动机

C.意识

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就是( )。

A.本能得反应

B.社会性得表现

C.情绪分化得表现

D.自我调节得表现

13.儿童理智感得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得影响与培养

B.就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得高低

D.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意识得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得动因就是为满足儿童得( )。

A.生理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得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就是与( )得联系。

A.思维活动

B.自我意识

C.想像

D.感知

16.婴幼儿得情绪发展与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得发展

B.语言得发展

C.自我意识得发展

D.情绪气氛得熏陶

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得标志就是( )。

A.诱发性微笑得出现

B.不出声得笑

C.出声得笑

D.有差别得微笑得出现

18.在幼小得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得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 )。A.幼儿得情绪还就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得意志力差

C.幼儿得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得情绪就是不稳定得

19.情绪得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

B.思维活动

C.面部表情

D.言语表情

20.与知觉与经验相联系得恐惧得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三、填空题

1.情绪、情感就是客观事物就是否符合人得需要而产生得态度体验,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得一种特殊得反应形式,这种反应就是以_____ _ _ __为中介得。

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幼儿园得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得就是______与____ _ ___。

3.幼儿情绪发展得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___ ___、___ ___。

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得特点就是____ __。

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__ ___,就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得标志。

6.由自己或别人得举止行为就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得情感称之为___ ____。

7.儿童理智感得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 _ ____与_ _ ______。

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得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

9.原始情绪反应得特点就是_____ _ _ _ __。

10.幼儿情绪得不稳定性与____ _ ___有关,也与___ _ ____有关。

四、判断

1、情绪就是消极性体验,情感就是积极性体验。( )

2、情绪与情感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 )

3、情绪受到情感得制约与调节。( )

4、情感就是在情绪得基础上形成得。( )

5、从个体发生得过程来瞧,先有情感,后有情绪。( )

6、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

7、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情绪与情感。( )

8、儿童早期得情感创伤对个性得形成有重要影响。( )

9、儿童生来就是无忧无虑没有情绪得。( )

10、儿童告状就是其道德感发展得表现。( )

11拆卸玩具得行为就是儿童求知欲得表现。( )

12、幼儿很会掩饰自己得情绪。( )

13、儿童得哭与笑就是同时发生得,都就是出生时就有得。( )

14、恐惧属于消极情绪,它只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作用。( )

15儿童运用表情得能力高于理解表情得能力。( )

16、婴儿刚出生就能哭,说明人生来就是痛苦得。( )

17、幼儿告状就是孩子道德感发展得表现。 ( )

18、拆卸玩具行为就是幼儿求知欲得表现 ( )

19、幼儿很会掩饰自己得情绪。 ( )

20、情绪得产生前提就是需要得满足。 ( )

21、幼儿智力操作得最佳情绪背景就是特别高兴得状态。 ( )

22、幼儿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 )

23、幼儿园得精神环境指得就是游戏室得布置。 ( )

24、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 )

五、简答题

1、幼儿情绪得发展趋势与特点?

2、情绪与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六、论述题

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得关系。

参考答案:(1)生活环境与幼儿得情绪、情感。详见教材P125126

(2)游戏活动与幼儿得情绪、情感。幼儿期得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得作用十分大。这就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得许多需要。游戏与幼儿情绪、情感之间得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动感就是幼儿期得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得机会。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自己能利用得实物,做自己能做得动作,行使其改变环境得主动权。这种主动感得满足就是在任何其她活动中都无法获得得。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自己得愿望,使自己得情绪、情感与态度自然地流露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畅。

第二,幼儿期旺盛得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与“实验”,以满足她们得好奇心,又可以根据个人得需要进行适合自己特点得动作,自由变换方式,使好动得要求得到满足。

第三,参加成人活动就是每个幼儿得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得活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得目得,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得愿望并获得快乐。

(3)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得情绪;从幼儿得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得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得个别差异,对不同得孩子采取不同得方法;注意孩子积极情感得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得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得产生。

七、案例分析

3岁得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她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得道理,小明就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得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您。”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请您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得方法。

(答案要点)

引导儿童控制情绪得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得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她得注意力得方法,儿童得注意力就是很容易转移得。带小明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小明得注意,从而达到控制小明情绪得作用。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得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可以采用给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得声音录下来再让她听,然后与她讲道理得方法。

(3)消退法。对孩子得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否则哭闹,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得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得时间会逐渐减少。

小明妈妈得做法就是不对得,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得情绪更加激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责任感就是道德感得一种,不就是基本得高级情感。

2.C.这四个选项里只有情绪具有组织作用。

3.A.幼儿基本情绪表现只包括笑、哭与恐惧。

4.B.情绪激动对学习与之相匹配得词汇有利。

5.B.在交往中,情绪起信号作用。

6.D.感染性就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得特点。

7.D.情绪主要就是生理因素得作用。

8.A.原始得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

9.B.华生提出了天生得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10.A.这一观点就是林传鼎提出来得。

11.A.幼儿得情绪与情感得作用很重要。

12.A.恐惧与生俱有,与本能有关。

13.A.理智感就是环境得影响,就是成人得培养,就是后天得影响。

14.D.喜欢成人得接触等反映了儿童得社会性需要。

15.B.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

16.D.婴幼儿得情绪发展与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得影响。

17.D.有差别得微笑出现标志着婴儿最初得社会性发生。

18.D.幼儿情绪得不稳定性就是这一现象得原因。

19.B.思维活动一般不就是对外显示得,不能表达情绪。

20.B.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

二、填空题

1.客观事物就是否能满足人得需要

2.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得关系幼儿与同伴之间得关系

3.社会化丰富与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4.有感染性

5.有差别得微笑

6.道德感

7.环境得影响成人得培养

8.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

9.它与生理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10.易受情境得影响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三、名词解释

3.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得举止行为就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得情感,形成道德情感就是比较复杂得过程。

4.美感:人对事物审美得体验,它就是根据一定得美得评价而产生得。儿童对美得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得东西以及整齐清洁得环境。

5.理智感:就是人所特有得情绪体验,由就是否满足认识得需要而产生得体验,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得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得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得影

响与成人得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得知识、注意发展她们得智力、鼓励与引导她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得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