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

合集下载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涉及到化学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的结构、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的
分子结构、化学物质的反应机理等。

此外,还包括医学中常用的化学物质的分析、检测、
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中的化学知识,更好地掌
握医学中的化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医学中的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本原理,
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中的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中的实验技术,更好地掌握医学中的实验技术,更好地掌握医学中的实验技术,从而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实验技术,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实验技术,从
而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实验技术。

总之,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中的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中的实验技术,从
而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医用基础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一、医用基础化学试题
1、冰晶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A:冰晶体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形成六边形的晶体结构。

2、如何用观察方法检测CO2是否存在?
A:观察方法检测CO2是在低压条件下,观察CO2在溶液中的沉淀
物中形成的白色沉淀,以及溶液质量的变化。

3、什么是氢氧化钠的性质?
A:氢氧化钠是无色晶体或粉末,具有盐酸味和强碱性。

它有较高
的水溶性和吸湿性,能易燃,在空气中能氧化反应,能溶于水和乙醇。

4、某气体的组成为:氧 2 氮 3 氟 1 ,则其空气指标(AO)为?
A:AO = 2+3/3+1 = 5/4 = 1.25 。

5、金属铅、锡、铁分别溶解在氨水中,会发生什么反应?
A:在氨水中溶解金属铅、锡、铁会发生还原反应,金属将被还原成相应的2+离子(Pb2+、Sn2+、Fe2+),形成金属氨基氧化物。

二、医用基础化学试题答案
1、A:冰晶体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形成六边形的晶体结构。

2、A:观察方法检测CO2是在低压条件下,观察CO2在溶液中的沉淀物中形成的白色沉淀,以及溶液质量的变化。

3、A:氢氧化钠是无色晶体或粉末,具有盐酸味和强碱性。

它有较高的水溶性和吸湿性,能易燃,在空气中能氧化反应,能溶于水和乙醇。

4、A:AO = 2+3/3+1 = 5/4 = 1.25 。

5、A:在氨水中溶解金属铅、锡、铁会发生还原反应,金属将被还原成相应的2+离子(Pb2+、Sn2+、Fe2+),形成金属氨基氧化物。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掌握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的相关知识是提高我们学习能力、拓展辩证思维、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将重点介绍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的知识点总结。

首先,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的主要内容是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介绍,以及常用的化学实验设备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基础化学概念,即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反应产物等;二是物理反应,主要包括反应热、反应势、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等;三是材料反应,包括吸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等;四是分析反应,包括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和色谱技术等;五是电化学反应,主要包括电极、电解质和电极反应等。

此外,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的原理,以及实验方法与操作要求。

其中,常用的化学实验设备包括电子称、搅拌机、量筒、冷溶棒、高压煤气炉等;常用的仪器分析包括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最后,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还要掌握基本的实验安全要求以及实验室的操作顺序,以及进行实验的各种技巧。

例如,注意配制试剂,正确使用实验设备,熟悉实验步骤,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等。

总之,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的主要内容是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的化学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的原理以及实验的各种技巧等。

要想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
利用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经常参加化学实验课程,积累更好的学习成果。

医用基础化学概述.

医用基础化学概述.

定义: 1mol基本单元为B的微观粒子所具有的
质量。
符号:MB
单位:g/mol
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
1.摩尔质量(MB)有单位,而相对分子质量和相 对原子质量(Mr)无单位。
2.基本单元可以是完整的粒子、可以是分数
或特定组合。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nB=m/MB
第二章 溶液 solution
质量浓度(ρB)
定义:物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V。 表达式: ρB=mB/V 单位:g/L; mg/L;μg/L; g/ml
注意事项:
(1)代替了旧制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 (2)临床上的百分浓度一般是指质量浓度(g/ml) (3)对尚无明确分子组成的物质或人体中相对 分子质量不确定的物质,可使用质量浓度
解:配成溶液后,水溶液的质量为:
m=1000g+40g=1040g
溶液中NaC3H5O3的质量分数为:
(NaC3H5O3 )

m(NaC3H5O3 ) m

40 1040

0.038
=3.8%
二、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 三、摩尔分数 mole fraction 四、质量分数 mass fraction 五、质量浓度 mass concentration
定义:物质B的质量mB与混合物(或溶液)的 质量m之比。 表达式:ωB=mB/m 单位:量纲为1的量或称单位为1 表示方法:分数、小数或百分数
注意事项:
(1)代替旧制的质量-质量百分浓度 (2)质量摩尔浓度及质量分数与温度无关,物
理化学中广泛应用这两个物理量。
EXAMPLE
将40g 乳酸钠(NaC3H5O3)溶于1000ml水中 配成溶液,计算该溶液中NaC3H5O3的质量分 数。(水的密度为1.0 kg·L-1)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医用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基础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人体组成和功能。

下面是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对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便于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变化,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水解等。

3. 水和溶液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许多生物和化学反应发生的媒介。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常见的溶剂包括水、醇类和醚类。

4. 酸和碱酸是指具有产生H+离子的性质,碱是指具有产生OH-离子的性质。

酸碱中和是指将酸和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pH值接近7。

5.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有机化学基础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分析和反应特点。

6. 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代谢、酶促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等。

理解生化反应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7. 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生物过程。

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8. 药物化学基础药物化学基础涉及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

了解药物化学基础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治疗原理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以上是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化学组成和功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医用基础化学是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它涉及到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药物代谢、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医学院的学习中,医用基础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知识,并且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结合医学院的教学大纲,对医用基础化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药物的性质1.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是指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物内的变化规律。

药物的分子结构对其药效和毒性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药物分子的空间构型、芳香环等结构对于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药物的分子结构还与其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等方面有关。

2. 药物的物理性质药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药物的固态结构、熔点、溶解度等。

这些性质对于药物的制剂、贮存、给药途径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药物的溶解度决定了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而熔点则与药物的物相转变有关。

3. 药物的生物化学性质药物的生物化学性质包括药物的药效、药物的毒性、药物代谢等方面的性质。

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生化或病理学变化。

药物的毒性则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有害作用。

药物代谢则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反应。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

受体是指在生物体内能够与药物特异性结合从而产生生理效应的分子。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是一种化学键的形成,包括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此外,药物还可以通过影响酶、细胞膜通道、细胞内信使系统等方式发挥作用。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三、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反应。

药物代谢对于药物的活性、毒性、代谢产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医学生怎么学好《医用基础化学》

医学生怎么学好《医用基础化学》

引言概述:大点一:培养兴趣1.了解《医用基础化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与同学交流,增加学习的乐趣。

3.关注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化学研究和新进展,增加学习动力。

大点二:建立基础1.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

2.熟悉基本的化学计量和单位转换,如摩尔、溶液浓度等。

3.学习化学元素的命名规则和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法,提高化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大点三:理解概念1.明确学习目标,梳理《医用基础化学》的知识架构,并与临床应用相连结。

2.注重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化学概念。

3.通过解决应用题和举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大点四:进行实践1.进行化学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参加化学实验课的讨论和分析,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背后原理。

3.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分析实验,体验化学科研的过程和方法。

大点五:注意学习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症。

2.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法、概念图等,提高学习效率。

3.复习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积累学习经验。

总结:学好《医用基础化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培养兴趣、建立基础、理解概念、进行实践,并注意学习方法,就能够在这门课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通过学好《医用基础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并为日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学有所医的读者有所帮助。

医学生怎么学好《医用基础化学》引言:概述:医用基础化学是一门涉及化学基础知识与医学应用的学科,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内容。

学好医用基础化学对于理解医学原理、研究新药物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掌握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学好医用基础化学。

正文:1.建立坚实的化学基础a.重视化学的基础知识,如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医用基础化学试卷

医用基础化学试卷

选择题
在医用基础化学中,下列哪种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
A. 铁(正确答案)
B. 铜
C. 锌
D. 镁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脂质成分?
A. 胆固醇
B. 磷脂(正确答案)
C. 甘油三酯
D. 脂肪酸
医用基础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A. 酚酞(正确答案)
B. 硫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在生理pH值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A. 甘氨酸
B. 赖氨酸(正确答案)
C. 天冬氨酸
D. 丙氨酸
医用基础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DNA的主要组成成分?
A. 核糖
B. 脱氧核糖(正确答案)
C. 葡萄糖
D. 果糖
下列哪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A. 醋酸
B. 一水合氨
C. 氯化钠(正确答案)
D. 氢氧化铝
医用基础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A. 蒸馏
B. 萃取
C. 透析(正确答案)
D. 过滤
在医用基础化学中,下列哪种反应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
A. 酯化反应
B. 糖酵解作用(正确答案)
C. 加成反应
D. 消去反应
下列哪种物质在医学上常用作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A. 酒精
B. 过氧化氢(正确答案)
C. 氯气
D. 甲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 由于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 膜,而溶剂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产生渗透现象的结果:缩小了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产生渗透现象的 必要条件: 半透膜的存在以 及膜两侧液体浓 度不相等。
渗透平衡: 单位时间内从膜 两侧通透的溶剂 分子数目相等。
渗透压:
渗透压π可定义为:将溶液和 溶剂用半透膜隔开,为阻止 渗透现象发生而必须施加于 溶液液面上的最小压力。
icRT
i——校正因子 对于AB型(NaCl)及A2B型 (Na2SO4)或AB2型( MgCl2) 的强电解质,i则分别为2和3。
例题:某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中 含蛋白质为5.18g/L,已知在 293.15K时此溶液的渗透压为 0.413kPa , 求此蛋白质的摩尔 质量(M)是多少?
解:根据渗透压公式:
因为蛋白质是难溶的非电解质
所以,应用 cRT
又因为c n V
且n m , m
M
V
故 RT
M 由此得出:
M RT
M 5.188.314 293.15 0.413
3.1104 g / mol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为了表明血浆等液体的渗透压大 小,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它是 指每升溶液中所能产生渗透效应 的各物质质点的总浓度。 单位:osmol.L-1 或mosmol.L-1
正常人的血浆总渗透浓度 为303.7mosmol/L
正常人的血浆总渗透压 约为770kpa
280—320mosmol/L 为等渗 <280mosmol/L 为低渗 >320mosmol/L 为高渗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性质, 不同的溶液表现出不同的的渗 透压。
对于非电解质稀溶液:
cRT
: 溶液的渗透压—kPa
c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 l T : 绝对温度(T 273 t C) R : 气体常数(8.314kPa L / mol K)
对于电解质溶液:
医用基础化学
《护理学专业》
北京电大理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体系。大 部分化学反应只有在溶液中才能进行 得比较迅速、完全。人体的体液是溶 液,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都离不 开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蔗糖 溶液
纯水
(半透膜是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的薄膜。)
渗透现象:溶剂分子(水分子) 通过半透膜单向扩散至溶液的 自发过程称之为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