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的文化资源
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文化生态培育的路径选择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 建设 的首要要求是 实现思
想 观念 和发 展 方 式 的根 本 性 转 变 , 力 发 展 “ 型 着 两
产业” 最大的特点是先行先试 , ; 着力实 现思想观念 和 体制 机制 最 大 限度 的解 放 和 创 新 ; 极 的 目标 是 终 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不断满 足人们 E l 益增 长的物质文 化 需求 。从 这 三个 层 面来 看 , 两 型社 会 ” “ 建设 十分 注重人 的文化属性 , 不但 有利于而且强 力引导着最 具“ 两型产业” 特质的文化产业 的发展 ; 不但直接要 求而且直接推动着人们养成先进 的思想观念 , 科学 文 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与行 为规范 , 推动着体制机制 的创 新 ; 重 要 的是 新 型 工 业 化 、 型城 市 化 、 乡 更 新 城
型 城市 圈 和长株 潭 城市 群 为全 国资 源节 约 型和 环境
的任 务 。
武汉 城 市 圈 “ 型社 会 ” 设 与 文 化 生 态 之 f 两 建 H j 相 互作 用 , 相互 促 进 , 机 统 一 。一 方 面 , 有 武汉 城 市 圈 “ 型社 会 ” 两 建设 既 为 文 化 生 态 的构 建 提 供 了广 阔的空 间 , 时 又 发 挥 着 重 要 的推 动 和 促 进 作 用 。 同
收 稿 日期 :2 1 0 1—0 6—1 6
度等 , 具有教育性、 娱乐性 、 消费 陛、 生产性等基本特 征, 既是精神产品 , 又是物质产品 , 对社会经济 的发 展进步有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 对新的体制机制 的形 成 和建立 有 强大 的导 向力 , 人 们 的思 想观 念 、 对
惠及 全 民的原 则 , 以政府 为 主导 , 以公 益性 文化单 位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的自然地理环境单元。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体现在海陆交界地带特有的景观、宜人气候和内陆水面也无法提供的运动的环境的条件。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
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因此,他们互为客源地,与接待地。
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
二、文化地理背景1.文化地理概述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地理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称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在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气氛(称精神文化要素)共同构成的,是人类的创造与自然存在的复合体。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分异的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文化地理环境的时间差异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物质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为创造的。
其历史是用人类的历史单位———年来计算,自然地理环境是在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它的历史是用地质历史单位———万年来衡量的。
世界文化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一级差异———文化圈: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五大文化圈:欧洲、东亚、阿拉伯、非洲、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文化圈)。
二级差异———文化区: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三级差异———民族小区: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的民族特点、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氛围。
8+1武汉城市圈文物精品展的缘起与特色

!"!#博物馆工作一!缘起"$%&#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及其周边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九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落%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武汉城市圈#的提出和建设$是湖北省落实党中央"中部崛起#重大战略举措的具体行动%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说得好("没有中部地区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地区协调和城乡协调发展$就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不能建成和谐社会%#全力打造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武汉为核心$与周边$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文化一体化格局%从’()’年武汉城市圈达成共识以来$城市圈的建设已走过了四年的历程$先后经历了磋商!协作!决策和启动的各个阶段%在此期间$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区域化!一体化的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历史上$武汉与周边$座城市地域相接$道路相连$商旅相通$习俗相近$人文相融$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拥有联合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要求$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现在已成为我省的重要发展战略%为了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繁荣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博物馆事业$实现跨地区博物馆馆际交流$探索一条"$%&#武汉城市圈博物馆资源整合和藏品共享模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城市文化)文物*局!博物馆应时而起$拟共同推出一大型文物陈列&"$+&#武汉城市圈文物精品展’)以下简称&精品展’*$展品选自*城市最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最具地域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筹备制作组%工作领导小组以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唐惠虎为组长$副局长郑自来!湖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雷鸣为副组长$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分管文物负责人!各博物馆馆长为成员%筹备制作组以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为组长$各城市相关同志和武汉博物馆展览部!保管部!保卫部!总务部等部门相关同志为成员%经过精密策划!有效组织$在各级领导的倾力支持下$&精品展’"$%&#武汉城市圈文物精品展的缘起与特色宋亦箫)武汉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涂家英)武汉博物馆馆员*!"!"!#!武汉文博"$%%&年第$期按期顺利完成!于$%%&年’月$(日开幕"该展从制作到正式对外开放!一直受到江城乃至城市圈各城市媒体的密切关注!展出后!观众踊跃!到目前为止共接待观众$)%%%余人次"#精品展$的推出!对推动我省文博资源的共同开发%共同利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将来跨地区人文历史资源的整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一次集中了解*座城市各具特色的传统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的机会"二%&精品展$的三大特色+%模式新’过去!武汉及周边城市的文物展览!都是以各地博物馆为单位!各自为战!展示本地的出土和传世文物!连借展的现象都很少见" &精品展$开创了武汉城市圈各博物馆集团作战%馆际交流%联袂展览%共同提高的先河!这种新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策划和组织实施阶段!成立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筹备制作组就将*城市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博物馆馆长%相关业务部门同志都囊括了进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很好地保证了这项工程的领导力度和高效%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各城市博物馆做了初步的上展文物挑选后!作为展览展出地的武汉博物馆!又专门组织了文物展陈和鉴定专家!赴各地精选%确定上展文物"每个城市均选出了,%件(套)左右的精品文物**城市上展文物集中到武博后!迅速组织文物摄影专家拍摄文物照!以便同期制作&精品展$的配套出版物&+(-+,武汉城市圈文物精品图录$*在展出形式上!为体现*城市从历史上就道路相连-习俗相近%人文相融的紧密联系!将各城市文物只按时代!不分地域地混合展示!展示效果很好"这充分显示了城市圈内各城市虽有着各自的地域特色!但又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浑然一体性"这也是武汉城市圈看似人为划定!实为自古及今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展品精"这次展出的,%%余件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质地有石%玉%铜%铁%陶%瓷%金%银%玻璃等等!它们一大共性便是均属各博物馆藏品中的精品!有些还是一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览的组织策划期间!我们就提出要办成一个文物精品展!充分展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希望各地博物馆拿出最好的文物到武汉博物馆集中展示!各博物馆负责人都心领神会!不甘示弱!倾其所.好,!颇有点.龙王比宝,之意*如此一来!集数市之精华的&精品展$文物!真个是辉煌凝重!珠玑满目*不妨举数例以资说明*武汉博物馆提供了盘龙城出土的兽面纹十字孔瓮等数件商代前期青铜重器!黄陂区滠口出土的三国青瓷坞堡所蕴含的世家大族庄园经济信息弥足珍贵*黄石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乃.国保,单位!现又列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此次展出了众多的铜绿山西周时期采矿工具*黄石西塞山和河口宋墓出土的金银器和饰件也是一绝!为本次展览增色不少*黄冈是武汉城市圈内的文物大区!长江中-下游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素有.吴头楚尾,之称*黄冈蕲春达城青铜器窖藏!黄冈王家坊下窖嘴商墓出土铜斝等等!都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鄂州素有.铜镜之乡,的美誉!其青铜镜和青铜武器藏品量多质精!这次也精选出了多件来汉展出*咸宁此次送来了商周青铜器如甬钟-錞于等!体大质精!尤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孝感云梦睡虎地秦墓发现时曾轰动一时!现该墓中多件漆器-铜器一并来汉展出!使过去只见到图册照片的我们得!"!"!#以一睹真容!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潜江龙湾楚宫殿建筑遗址都是闻名全国的大遗址"它们的部分出土文物这次都参加了展出"使#精品展$更加厚重大气%仙桃参展的数件新石器时代穿孔磨制石器&战国铭文戈&东汉网纹瓮等都是强烈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文物"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更是让专家学者流连!$&地方特色浓郁武汉城市圈所辖地域范围大致属考古学上所习称的汉东地区"或称鄂东!汉东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色有别于鄂西"更多地受到北方和长江下游的影响而自成特色!随着楚文化的东进和秦汉帝国一统局面的出现"这种湖北境内东西地域差异才逐渐变淡"趋同性逐步加强!但在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自古以来这种随自然环境差异而形成的小地域浓郁地方特色也是随处可见的!下面不妨从’精品展$文物中予以简略介绍!黄冈市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受到四方周邻文化的强烈影响"呈一种融合型文化特色"东西方向尤其是长江下游的文化对古代黄冈的影响尤为明显!青铜时代"商周文化都影响到了此地"著名的蕲春达城新屋湾青铜器窖藏的发现就是明证!楚文化的东渐并达到黄冈地区"在此次展览中也有所展示!此外"黄冈的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医药文化也是其两大特色"在展览中也都得到了体现!黄石市最具地域特色的是她的矿冶文化!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出土文物是这次黄石市提供的展品中的大宗!黄石市的十年规划中"提出要建成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代矿冶文化研究和保护中心!鄂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在三国文化&铜镜文化和古窖址文化等几个方面!’精品展$中鄂州提供的三国青铜武器&历代铜镜&本地产古陶瓷等是其展品中的主流!孝感隔大别山与河南接壤"大别山一些山口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因此"除了鄂西北"孝感也是湖北地区受北方文化影响较强烈的地区!发达的战国秦汉文化是孝感古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从云梦睡虎地墓葬出土文物中便可窥见一斑!孝文化更是孝感极具特色&急待开发的地域传统文化!武汉的商代盘龙城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以及到明清时期已完全成熟的商业文化&湖广会城&九省通衢的枢纽文化等等在这次展出中也得到了表现!咸宁的商周青铜乐器文化&赤壁文化&九宫文化极富地域特色!’精品展$中展出了多件发掘出土的商周青铜乐器&汉&三国青铜武器等珍贵文物"很好地体现了咸宁市古代传统文化特色!天&潜&沔(现名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地域相连"资源相近"文化特色上共性很多%不过在重大考古发现上却各有特色%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闻名全国"石家河文化便是据此地而命名%潜江龙湾楚宫殿遗址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这两处都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项目"受到格外重视%仙桃虽未发现重大遗址或墓葬"但一些新石器和青铜时代遗址所出土的石器&青铜器都精美异常"这次都被选送来汉展出%从’精品展$的组织策划到顺利开展"其间凝聚了相关同志们的众多心血%在此要特别感谢%城市文化(体)&文物局及博物馆的相关领导和同志%不论是从开始的组织策划"还是中间的赴各城市挑选上展文物"以及后来的文物交接"他们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一次又一次打动着我们%作为展览主要承办方和展出地的武汉博物馆"相关同志都付出了辛勤劳动%我们希望’精品展$只是一个开端"在武汉城市圈文博事业协作和馆际交流活动中"还有诸多连台好戏等着我们去创造&上演*(责任编辑李笙清)博物馆工作!"。
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建设初探

《 长江论坛 》2 0 . 0 86期
总第 9 3期
武 汉城 市 圈和谐 文化建 设 初 探
杨梅芳,高
( 中共 武汉市委 党校来自波 武汉 4 02 ) 30 3
理论 中心 ,湖北
【 作者简介】 杨梅芳,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主任,教授;高 波,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理论
武汉 城市罔两 社会建 设全 面胜利 的重要保证 。 建 设武汉城 市 固和 谐 文化是 建设武 汉城 市圈
的实践追 求 。 因此 ,建设 武 汉城 市 和谐 文化是建 设
武汉 城 市 两 社会 的重 要 基 础性 T程 , 推动 武汉 对
城 市 罔两 礼 会 的建设具 有 方 向引导 、思 想保证 和精 神支撑 的重要 作用 ,是 实现 武汉城 市 罔两犁社会必 须 具 备 的前 提条 件 。
『 词】 关键 武汉城 市 圈;和谐 文化 ;两型社 会 f 中图分类号 J 2 【 献标识码 】 GI7 文 A 【 文章编 号]05 3 8 (0 8 6 00 4 l0 - 90 20 )0 —0 4 一o 武汉城 市 罔两 社 会 的文化 源 泉和精 神动力 。没有 武
汉城 市罔和 谐文化 ,就 没有 建设武 . 城 市周两 社 会 『 义 的思想 根基 ,也就 不 西能有 建设 武’ 市圈两 社 会 r ? 义城
有力 的思想保 证 。
( ) 二 建设 武汉 城市 圈和谐 文化 有利 于促 进武汉
城市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化对经济与社会 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二重性 ,
即积极 推动或一 定程度 的 限制 、甚至 阻碍 。和谐 文化 中蕴 含着 协调发 展 的理 念 , 所倡 导 的是 科 学 的发 展 它 观 ,是经 济社会 的协调 发展 和共 同进 步 。建设武 汉城
天门简介

天门(湖北省省辖市)天门,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1-2],汉江流域主要的节点城市 [3],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江,东临武汉。
清雍正四年(1726年),因境内天门山得名“天门”;1994年,国务院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127.23万人。
[4]天门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故里 [1]、国家卫生城市 [5]、国家园林城市 [6]、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7]、中国生态魅力市 [8],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9],已连续十二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 [10-11]、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市 [12]和中国创新创业中小城市百强市 [10]。
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1.15亿元,同比增长8.2%。
[13] 2018年12月,《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将天门列为全省10个大中型城市之一。
[14]地方文化天门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繁育出异彩纷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天门民俗文化,使得天门荣膺"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石家河文化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
从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在此生活居住,至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最鼎盛时期。
整个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群。
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这一大规模的遗址群于1995年起先后进行过10余次系统考古挖掘。
2015年11月开始的发掘共发现9座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总计发现各类玉器250余件,其工艺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
武汉城市圈课件

3、中国第四极
两型社会”的改革试验任务,给政府带来的更多的是责任, 给企业和百姓更多的是期盼和憧憬。 省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发展和改革并重,把武汉城市圈建 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增长极,逐步消除城乡和 区域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成为全国“两型 社会”示范区。 此间不少专家认为,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 大城市圈地处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联手,有望合力打造 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 长极。 更多的城市圈内的市民则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8个字 可能带来的变化满怀渴望。此外,户口、人才流动、生活 环境、交通通讯的便捷......都令百姓充满期待。
2、中部崛起
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是中部的中 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 会武汉又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 再次,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中国中部 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最大 的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 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
———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
五、小结
六、作业 1、什么是武汉城市来自 2、武汉城市圈的特点
努力把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 区最大的满足内需为主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 市场中心。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尽快提升武汉 和武汉城市圈优势制造业的能力,使武汉成为 我国内陆地区最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 ———加强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障 碍,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例如内陆意识和 体制上的束缚还相当严重。干部的思想解放也 很重要,发展城市圈是大战略,要有大思路、 大手笔、大胸怀,勇于屏弃一些落后观念。
武 汉 城 市 圈
-------文化常识
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欢迎来到美丽的武汉城市,这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成为了中国新一代的中心城市之一
武汉毗邻长江,拥有数十公里的江滩风光,长江与汉水交汇的汉口江滩更是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而位于汉口江滩的黄鹤楼更是武汉的象征之一,这座古老的建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武汉还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文化遗址,例如古老的古琴台、革命圣地黄麻起义纪念馆,以及举世闻名的武汉大学等等。
这些地方见证了武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作为中国的汽车之都,武汉有着强大的汽车制造业。
同时,武汉还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是中国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武汉还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戏剧、艺术等文化活动。
每年的武汉国际车展、黄鹤楼杯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是繁忙的商业区、美丽的风景线,还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武汉都展现出了它独特的城市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欢迎您来到武汉,欢迎您与这座城市共同见证和参与武汉的繁荣发展!。
“中外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稿)

“中外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稿)把“中外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在武汉市择地实施,旨在发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文化圈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的理念、创意、策划、制作、传播、营销、资金优势,共同打造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产业“航母”,在加快中华民族大众的、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壮大和研究建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投资武汉文化产业的依据。
依据一:武汉城市圈拥有结构完整的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资源。
我们认为,武汉城市圈拥有极为丰厚的、结构完整的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资源。
主要包括:1、独树一帜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政治文化资源。
史载著名大战“赤壁之战”发生在武汉城市圈内的蒲圻赤壁。
战后即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大格局。
西晋人陈寿著《三国志》,在这部列为二十四史之四的史书中,提出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后传至献帝,遂分三国。
”陈寿对之前历史发展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概括,又印证于后世。
由三国鼎立的“中华天下”,经两晋、南北朝统一于隋,继而成就了与汉朝比肩的唐朝。
汉、唐成为中华民族的代称。
经五代十国,“中华天下”各民族大融合,统一于宋、元、明、清。
1911年武昌首义,“中华天下”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经扫除武装军阀集团的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天下”终在1949年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以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中国正以一个统一、富强、先进的国家实体迈入“世界大国”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发韧于农耕文化的儒家大同思想,将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的世界大同思想一样,进入工业化之后的知识经济时代,一脉相承地表达为毛泽东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城市圈的文化资源
武汉8+1 城市圈的文化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
城市圈中的鄂州、黄州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的进步需要互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需要彼此借鉴与扶持。
在数千年文化的积淀过程中,武汉城市圈形成了楚文化、汉派文化、近现代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独有的文化资源是武汉城市圈的宝贵文化财富。
武汉8+1 城市圈是楚文化的主要分布地,鄂东及邻近地区出现的一系列楚城便证实了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盛。
“楚文化资源的主要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柱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
”[4]虽然秦汉以后,楚文化主流似乎销声匿迹,其实这是一种文化大融合的表现,但楚人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融入到了楚文化圈中的城市与市民心里。
“楚国巧夺天工的各项工艺与无韵之离骚的辞赋也深深影响后人,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因子。
”[5]时至今日,武汉城市圈仍保留着楚文化的许多印记。
如武汉的一些地名上可以看出此地与楚文化的血肉关系。
其中的典型代表,当数东湖的行吟阁。
行吟阁还作为武汉啤酒的一个品牌标识,可见楚文化魅力。
武汉城市圈文化的共同特质是“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这正是汉派文化的主要特色。
“汉派”文化以武汉城市文化为凤头,以周边100公里之内的8 座中小城市为辅翼,形成彩凤展翅之势。
[6]它兴盛于近现代,属于大都市文化派系。
1861 年汉口开埠,虽然是被迫的,但客观上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使其从封闭的城镇状态走向世界。
开埠以来,近代“中外商贾咸集于此,角逐竞争,商业贸易,极称繁盛。
”武汉城市地位也因此而直线上升,“夙超天津、广东,今直位于中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外人艳称为东方芝加哥。
”汉口的开埠不仅改变了武汉城市的功能,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它在其崛起、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以之为中心的强力民俗场,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诸多的便利条件,广泛摄取各类风俗文化,经过整合,混成和滋生一种新的风俗气象,然后向周边地区扩散强波,引发各辐射区产生共振。
”[7]武汉城市圈所在的位置便在这一辐射区中,影响至今。
近代以来,鄂东地区一直是革命中心。
武汉辛亥首义革命为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的光辉篇章,首义文化是武汉独一无二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旅游资源,是武汉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容。
中共建党初期,武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之一。
鄂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黄冈先后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 多名开国将帅,红安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留下大量的革命遗迹。
鄂豫皖、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革命活动,成为武汉城市圈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
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有6个项目(黄梅戏、黄梅桃花、红安绣活、团风湖北大鼓、麻城花鼓戏、武穴岳家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禅宗文化资源是黄梅的重要财富,素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之说。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经过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传法,已成定局,五祖之后,形成各家宗派。
”[8]如今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成为海内外佛教徒常来谒拜之地。
除此之外,孝感也是著名的孝子之乡,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城市。
再加上黄香温衾,孟宗哭竹,中国历史二十四孝,孝感占其三。
孝文化成为孝感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点。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武汉强力打造首义文化区,建成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场所,对昙华林、汉正街及汉口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改造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黄冈累计投入3 亿多元恢复和扩建了五祖寺、四祖寺、老祖寺,新建了妙乐寺等主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