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流程图
CASS工艺简介ppt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常见故障 • 设备无法启动: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短路等问题。 • 设备运行异常: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震动等问题,检查工艺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 设备报警:检查设备是否有故障提示或报警信号,根据提示进行相应处理。 • 排除方法 • 对于设备无法启动的问题,可以检查电源连接、保险丝等是否正常,排除故障后重新启动设备。 • 对于设备运行异常的问题,可以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震动等,检查工艺参数是否设置正确,及时调
技术创新与改进方向
提升能源效率
通过进一步优化反应过程 和设备设计,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开发新型催化剂
研究新型催化剂,提高反 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实 现更高效的生产。
智能化控制技术
应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和信 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曝气沉砂池出水进入主反应区,主反 应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曝气阶段 、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
04
排水阶段
主反应区内的上清液通过排水堰排出 ,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流程图展示
• CASS工艺流程图:展示CASS工艺的整体流程及各个单 元的相互关系。
03
设备及材料
主要设备及用途
反应器
用于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是实现CASS工艺 的核心设备。
整或维修。 • 对于设备报警的问题,可以根据报警提示进行相应处理,如更换故障部件、调整工艺参数等。
日常维护及保养
• 日常维护 •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相关数据。 •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灰尘、杂物等,保持设备清洁。 • 定期检查设备保险丝、电线等是否正常,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保养方法 • 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可以定期进行巡检、清洁、保养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于设备的保养工作,可以采用专业的保养工具和方法,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
生活污水处理CASS工艺整套工艺部分图纸

CASS工艺详解

CASS工艺详解一、CASS工艺运行原理C AS 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 B 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
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
C AS S 工艺是一个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二、CASS工艺流程对于一般城市污水,C AS S工艺并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预处理,只需设置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无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庞大的污泥回流系统(只在C AS S反应器内部有约20%的污泥回流)国内常见的C AS S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C AS S工艺运行过程包括充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运行过程为:(1)充水-曝气阶段边进水边曝气,同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一般回流比为20%。
在此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充分混合与接触,从而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2)沉淀阶段停止曝气,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
随着反应池内溶解氧的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与此同时,活性污泥在几乎静止的条件下进行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个周期继续发挥作用,处理后的水位于污泥层上部,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
(3)滗水阶段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排水结束后滗水器自动复位。
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浓度,随污泥回流至该区内的污泥中的硝态氮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并进行磷的释放。
(4)闲置阶段闲置阶段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主要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
CASS工艺流程图纸

关于CASS工艺的详解!

关于CASS工艺的详解!CASS工艺全称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其前身是ICEAS工艺,两者均是由美国的Goronszy教授开发而成的,并分别在美国和加拿大取得专利(CASS)。
CASS池为一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法过程按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不断重复,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进行。
因此,它是SBR工艺及ICEAS工艺的一种更新变型。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CASS工艺由于其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尤其是优异的脱氮除磷功能而越来越得到重视。
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1、CASS工艺的原理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
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
CASS工艺是一个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如下图所示。
CASS的工艺各个单元的作用生物选择区生物选择区设置在反应器的进水处,是一容积较小的污水污泥接触区(容积约为反应器总容积的10%)。
进入反应器的污水和从主反应区内回流的活性污泥(回流量约为日平均流量的20%)在此相互混合接触。
生物选择器是按照活性污泥种群组成动力学的规律而设置的,创造合适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并选择出絮凝性细菌。
在生物选择区内,通过主反应区污泥的回流并与进水混合,不仅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且加速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对难降解有机物起到良好的水解作用,同时可使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释放。
生物选择器还可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克服污泥膨胀,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在生物选择器中,污泥回流液中存在的少量硝酸盐氮(约为2mg/L)可得到反硝化,反硝化量可达整个系统反硝化量的20%左右。
CASS工艺操作流程

一、CASS工艺操作流程1、CASS工艺四个阶段: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进水:1、开水泵同时开启水解酸化池推进器、沉砂池罗茨风机,停水泵同时停推进器和罗茨风机2、每天至少开一次沉砂池吸砂机和砂水分离器,同时处理排出的污物3、进水时记录水泵电流、电压、开启时间,间断的记录提升泵房液位值4、当CASS池内水位达到5.5m以上时开启风机曝气注意:1、当提升泵房液位低于1.5m时禁止水泵运转2、视进水中残渣量大小开启粗格栅,一般间歇时间不超过2h,未进水可不开粗格栅;细格栅在进水过程中每0.5h开启一次;3、检查在进水的CASS池中滗水器状态,确保该池子滗水器处于最高位或者上升状态曝气:1、CASS池液位达5.5m以上时开启风机,曝气时间原则上2h,曝气过程中根据DO情况自行调节(一般DO超过3.0切继续上涨,即可停风机)2、曝气过程中开启主反应区搅拌器10-30min,3、开风机同时开启曝气池内污泥回流泵,关风机同时关闭回流泵4、曝气过程中,记录曝气池DO、MLSS、ORP及池内液位,鼓风机风量、电流、温度及开启时间注意:1、开风机前,检查空气阀门开闭状态,确保要曝气的池子空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不曝气的池子处于关闭状态2、检查准备曝气的CASS池滗水器是否处于最高位,不在最高位,不允许开风机3、发现风机温度过高或者风量有明显变化时,应立即关闭风机,并让维修人员检查,如有问题,立即修理4、关闭风机前30min,不允许有污水在进入曝气池,只至排水结束后,方可开启进水闸门,进入下一周期沉淀:1、正在沉淀的CASS池内不允许任何设备运转2、沉淀时间一般为1h,具体时间视污泥沉降性能可适当延长二、化验室操作:1、采样点采用主要将系统分为3个段进行取样,进水、中段、出水。
出水取样点应选在调节池污水提升泵前,中段取样点应选在曝气池出水口附近,出水在沉淀池出水口取样。
2、水质监测化验项目安排表三、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一、物理性质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产生原因: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2.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解决办法:1.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
GCASS工艺流程图

GCASS工艺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一、概述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即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是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一种改进型SBR工艺。
CASS工艺将生物选择器原理与可变容积的活性污泥工艺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
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从空间上看则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达到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由我公司设计开发的GCASS工艺技术与设备是在传统CASS工艺基础上,专门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型(5000-30000m3/d)城镇污水处理的成套化技术与设备。
与传统工艺的比较优势如下:1、工程投资节省20-30%2、设计周期缩短40%3、施工周期缩短30-40%由于GCASS工艺可模块化的设计与装置化的成套设备等突出特点,对于我国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并已在国内外数十项工程中得到应用。
二、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GCASS工艺流程1、GCASS工艺流程图(点击进入)三、工艺技术说明GCASS工艺的循环操作过程可分为6个过程(也可简化归纳为4个过程),各个过程顺序操作,即通过一个循环过程结束后开始另一个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实现污水的净化。
循环过程如下:1、进水至曝气阶段开始:池内达最低水位,开始进水,曝气与污泥回流;2、曝气至曝气阶段结束:池内达最高水位,进水、曝气与回流污泥,曝气结束;3、沉淀阶段开始:当池内最高水位,停止进水并停止曝气与停止污泥回流,进入沉淀阶段;4、沉淀阶段趋向结束:滗水阶段开始,此时不进水,停止曝气,滗水开始外排;5、滗水阶段及排泥结束:此阶段滗水装置排出上清液,停止曝气,也不进水;6、进水—闲置(待机)阶段(视具体情况而定),此时池内达最低水位,开始进水。
CASS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CASS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CASS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1: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CASS(Continuous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CASS是一种连续式活性污泥系统,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本文将介绍CASS工艺的主要流程及每个步骤的细节。
2:工艺流程2.1 进水处理2.1.1 原水污染物浓度测试在进水处理前,对原水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以便后续的处理步骤能够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进行调整。
2.1.2 预处理原水进入预处理单元,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悬浮固体、沉淀物、颜色、异味等。
2.1.3 调节pH值根据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以确保后续的处理步骤能够正常进行。
2.1.4 氨氮去除原水中的氨氮含量较高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去除,如吸附、氧化等。
2.2 活性污泥处理2.2.1 活性污泥澄清池将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澄清池,通过澄清池中的活性污泥去除悬浮物、胶体等。
2.2.2 活性污泥曝气池经过澄清后的水进入活性污泥曝气池,通过曝气池中的氧气供给和搅拌,使活性污泥保持良好的生物酶活性。
2.2.3 活性污泥沉淀池活性污泥曝气后,进入活性污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将污泥和水分离。
2.2.4 活性污泥回流在活性污泥沉淀池中,部分浓缩的活性污泥会被回流到曝气池中,以增加酶活性和维持污水处理的稳定性。
2.3 水质净化2.3.1 二次过滤将经过活性污泥处理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微生物等。
2.3.2 灭菌消毒经过过滤的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确保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3: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一、CASS工艺流程图附件二、进水处理流程图附件三、活性污泥处理流程图附件四、水质净化流程图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4.2 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是一种由相关环保主管部门颁发的批准证书,允许企业或机构进行污水排放,并规定了排放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