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计算(DOC)

合集下载

CASS工艺处理计算

CASS工艺处理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2第二章工艺流程-------------------------4第三章计算-----------------------------4第一节污染物去除率--------------------------4 第二节格栅计算------------------------------5 第三节调节池计算----------------------------8 第四节配水井设计计算------------------------9 第五节工艺比选-----------------------------10 第六节CASS池计算---------------------------12 第七节接触池计算---------------------------16 第八节加氯间计算---------------------------17 第九节压滤机房计算-------------------------19第四章参考文献------------------------20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1.某制浆造纸厂,以落叶松为原料,采用硫酸盐法制浆,生产新闻纸,年总产量约3万吨。

废水来源与生产安排同上。

设计废水流量10000 m3/d,混合废水水质如下:CODcr BOD5 SS pH 800 mg/L 400 mg/L 200 mg/L 6~92.要求应根据该废水的水质和排放量,按照我国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规定,污染物排放限值:CODcr BOD5 SS pH150 mg/L 30 mg/L 50 mg/L 6~93污水设计流量Q=10000m3/d=416.67m3/h=0.1157m3/s30.116/m s4. 造纸废水来源:造纸废水性质:1.在制浆蒸煮工序,废水量少而浓度高,约占总污染负荷的80%。

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

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

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CASS(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ASS 工艺设计计算书的示例,供参考:1. 设计基础数据:- 设计流量:[具体数值]m³/d- 进水水质:BOD5 = [数值]mg/L,COD = [数值]mg/L,SS = [数值]mg/L- 出水水质:BOD5 ≤ [数值]mg/L,COD ≤ [数值]mg/L,SS ≤ [数值]mg/L2. 反应器容积计算:- 有效容积(V):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按照负荷法计算有效容积。

通常 CASS 工艺的 BOD5 负荷为[数值]kgBOD5/m³·d,COD 负荷为[数值]kgCOD/m³·d。

计算得到有效容积为 V = [具体数值]m³。

- 反应器数量(n):根据有效容积和单个反应器容积确定反应器数量。

假设单个反应器容积为[数值]m³,则反应器数量为 n = V/[数值],取整得到[具体数值]个反应器。

3. 曝气系统设计:- 需氧量计算: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按照 BOD5 去除量和氨氮硝化需氧量计算需氧量。

通常 CASS 工艺的需氧量为[数值]kgO2/kgBOD5 去除,[数值]kgO2/kgNH4-N 硝化。

计算得到总需氧量为[具体数值]kgO2/d。

- 曝气设备选择:根据需氧量和反应器布局,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

常见的曝气设备包括鼓风机、曝气头、曝气软管等。

- 曝气量调节:根据进水负荷和水质变化,设置曝气量调节装置,以保证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在合适范围内。

4. 沉淀系统设计:- 沉淀时间:根据反应器容积和进出水流量,确定沉淀时间。

通常 CASS 工艺的沉淀时间为[数值]h。

- 沉淀区容积:根据沉淀时间和进出水流量,计算沉淀区容积。

沉淀区容积一般为反应器容积的[数值]%。

- 排泥系统设计:设置排泥泵和排泥管道,定期将沉淀区的污泥排出。

CASS计算书

CASS计算书

CASS计算书cass工艺计算表一、设计参数:BOD-污泥负荷Ns/[KgBOD5/(KgMLSS.d)]:0.05-1.0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Kg/M3): 2.5-4.0容积负荷KgBOD5/m3.d0.2-0.5一个周期排水量与池内设计容积的比值,%:30气水比12:01 f=mlvss/mlss0.7-0.8二、计算结果1.CASS池容积计算日污水流量,m3/d800.00 BOD-污泥负荷Ns/[KgBOD5/(KgMLSS.d)]:0.10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Kg/M3): 3.50 f:0.70进入CASS池的污水BOD浓度(kg/m3)0.15 CASS池的出水BOD浓度(kg/m3)0.00 CASS池容积(m3):489.80 2.CASS池外形尺寸计算cass池格数:2.00 CASS有效水深,m:4.00单格CASS池容积,m3:244.90单格CASS池面积,m2:61.22单格池宽,m:4.00单格池长,m:15.31预反应区长度,m:3.83体积核算,m3:244.90 CASS池总高,m: 4.50 CASS池总宽,m:8.00单格CASS池外形尺寸(L×B×H):15.3×4.0×4.5 CASS池总体外形尺寸(L×B×H):15.3×8.0×4.5 3.需气量计算总需氧量,kgO2/d:120.00运行周期,个6.00曝气时间,小时2.00每池每周期每小时所需的氧量,kg/h 5.00所需曝气装置的供氧能力,kgO2/h 6.45 a.鼓风曝气去除1kgBOD需供给空气量,m3:50.00曝气装置氧利用率,%18.00曝气供气量,m3/min 2.13鼓风机台数,台 1.00每台鼓风机空气量,m3/min 2.13 b.水下曝气机曝气机台数,台:4.00 1台曝气机的供氧能力,kgO2/h:1.61 4.滗水器计算排出时间,小时0.5排出比0.3每格池子的一个周期内排出水量,m3:73.46938776滗水器的排出能力,m3/h:0.1 5.连通孔设计连通孔个数n3,个2孔口流速m/h40每个连通孔面积m20.464392007(一般取0.05-0.2)(一般取2.5-4)(0.7-0.8)(3-5m)每去除1kgBOD需消耗1KgO2 (0.42-0.53)一般取35-70每格cass池设一套滗水器可取1-5个一般取20-50。

cass工艺参数计算

cass工艺参数计算

-
n2
=
剩余非生物 污泥△Xs:
VSS中可生 化系数fb=
1000
△Xs= Q(1-fbf)×
剩余污泥总 量:
△X= △Xv+△Xs=
Co-Ce
1000×24
0.7 1000 = 2379 =
进、出水SS浓 度Co、Ce见初 始设计参数
1596 kg/d
2379 kg/d
剩余污泥浓
度NR:
NR=
Nw 1-λ
=
μ
(3)运行周 期t 设排水 时间td=
t=ta+ts+td= 每日周期 数: n2=24/t
8.00 h 3.00
(4)曝气池
容积V 曝气
池个数n1=
Q
V=
λ×n1×n2 =
(5)复核溶 解性BOD5--Se值:
出水总的 BOD5---Sz
=
出水SS中
VSS比例系
=
数f
=
2.41 (m/h)
5m
= = 空气用量:
D=
最大气水比 =
9.61700087 9.62 mg/L
AOR×Cs(20) α(βρCsb(T)-C)×1.024(T-20) 281.217823
281.22 kg/h
SOR
0.3EA
=
=
9.374
4687 78.12
m3/h m3/min
说明: 1、我们去 年制作发布 的《污水厂 内构筑物计 算公式表》 得到了广大 同行的支 持,在此表 示深深感谢 。 2、目前SBR 工艺的使用 日益广泛, 目前网上尚 未见分享 CASS工艺的 计算软件, 此即我们制 作此表的起 因。

《2024年CASS工艺的理论与设计计算》范文

《2024年CASS工艺的理论与设计计算》范文

《CASS工艺的理论与设计计算》篇一一、引言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循环和间歇操作,提高污泥的活性,从而达到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CASS工艺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CASS工艺理论基础1. 工艺原理CASS工艺基于活性污泥法原理,通过间歇性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操作过程,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

该工艺通过循环利用活性污泥,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同时减少了污泥的产生量。

2. 生物反应过程CASS工艺的生物反应过程主要包括:进水期、曝气期、沉淀期和排水期。

在进水期,污水进入反应器;在曝气期,通过曝气设备向反应器中供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在沉淀期,活性污泥与水分离,使水得到净化;在排水期,上清液排出,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

三、CASS工艺设计原则1. 满足处理要求: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确定CASS工艺的设计参数,如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处理效率等。

2. 合理布局:根据场地条件和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反应器、曝气设备、进出水管道等设施。

3. 节能降耗: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和药耗,提高经济效益。

4. 便于操作和维护:设计应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和维护的可行性,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

四、CASS工艺设计计算1. 设计参数计算(1)处理能力计算: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计算过程中需考虑污水的流量、水质等因素。

(2)曝气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处理能力,计算所需的曝气量。

曝气量的计算需考虑生物反应器的体积、氧气传递效率等因素。

(3)沉淀时间计算:根据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出水要求,确定沉淀时间。

沉淀时间的计算需考虑污泥的沉降速度和体积等因素。

2. 工艺流程设计(1)进水系统设计:设计进水管道、进水阀门等设施,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进入反应器。

(2)曝气系统设计:设计曝气设备、曝气管路等设施,为生物反应器提供充足的氧气。

CASS工艺计算表(全)

CASS工艺计算表(全)

CASS工艺计算表(全)序号一1设计流量Q=720日最大变化系数Kz=130.00最大流量Qmax=720.00日最大变化系数Kz=30.00BOD 5=250COD=500SS=NH 4--=200TP=32)出水水质BOD 5=20COD=60SS=NH 4--N=15TP=1二1污泥负荷-NsN S =K 2*S e *f/ηK 2=0.0168K 2-为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d),0.0168-0.0281;Se=20.00Se-为混合液中残留的有机基质浓度,mg/L ;f=0.7f-为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物固体浓度与总悬浮物固体浓度的比值,η=0.92η-有机基质降解率,η=(BOD 进-BOD 出)/BOD 进N S =0.26一般来讲,生活污水Ns=0.05kgBOD5/(kgMLSS·d)~1.0kgBOD 5/(k 2曝气时间T A =24S 0/(N S *m*X)S 0=250.00S 0-进水BOD 浓度;X=2500X-混合液污泥浓度,2.5kg/m 3-4.0kg/m 31/m=0.31/m-排水比,≤1/3T A =2.823活性污泥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Vmax=7.4*104*t*X 0-1.7水温10℃,MLSS ≤3000mg/L V max =4.6*104*X 0-1.26 水温20℃,MLSS ﹥3000mg/L t=10.00t-水温;Vmax=1.24水温10℃Vmax=2.41水温20℃4沉淀时间T s =[H*(1/m)+ε]/V max H=6H-反应器有效水深;ε=0.5ε-活性污泥界面上最小水深Ts=1.86水温10℃Ts=0.96水温20℃5一周期所用时间Tc ≥T A +T S +T DTc=6.17T D =1.5T D -排水时间一周期时间8h CASS 设计计算表(全)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进水水质工艺计算周期数3次/天6CASS 池需要总容积V=m*n*Q*C*T C /Lv*TaLv=0.7Lv-BOD 容积负荷,kgBOD5/m3*d ,0.1~1.3多用0.5;n=2n-反应器个数;V=1217.397反应器实际总容积V 实际=L 实际×B 实际×H×n V 实际=1622.40V 单需要=608.70V 单实际=811.20H=6H-反应器有效高度,≦6m 8单个反应器面积S=L*B S=124.80S 曝=0.45平方N 曝=554.67所有曝气盘总数量,N 曝=(S*n)/S 曝最终取1200所有曝气盘总数量Δvmax=120.00校核体积,按最大流量4小时计算H 安=6.00H 安=[ΔVmax*H*(1/m)]/[(q*4)]+H*[1-(1/m)]H= 6.50池高L=20.14池长,L:B 取值L:B=4-64L 最终取20.8B=13.00池宽,B:H 取值L:B=1-2B 最终取6预反应区长度L 1=3.33参考取值(0.16-0.25)L 0.169隔墙底部连通孔口尺寸,A 1=Q/24*n*n 1*u 2+B*L 1*H 1/uA 1=H 1=1.80变动水深,H 1=H 安*(1/m)n 1=2连通孔个数n 15小于4m 6m 8m 10m 12m u=39u-孔口流速,20-50m/h 3910总需氧量O D =a`Q(S 0-S e )+b`VX kgO 2/d O D =407.33a=0.53a-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 需氧量,生活污水为0.42-0.53b=0.15b-1kg 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气量,生活污水为0.11-0.111总供氧量SOR=[O D *C S(20)*(760/P)*(1/t)]/[1.024(T-20)*α(βrC S(T)-C L )] SOR=438.61kgO 2/d C S(20)=9.17清水20℃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S(T)=9.17清水T ℃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池宽与连通孔数量关系池宽T=20混合液水温,7-8月平均水温,℃C L=2混合液溶解氧浓度,mg/Lα=0.93K La的修正系数,高负荷法取0.83,低负荷法取0.93 β=0.95饱和溶解氧修正系数,高负荷法取0.95,低负荷法取0.97r=1.28曝气头水深修正,r=1/2*[(10.33+H A)/10.33+1] H A=5.80曝气头水深,H=H安-H A,AH A,=0.2曝气装置距池底深度,mP=760处理厂所在地大气压,mmHgt=11天的曝气时间,1dE A=10氧利用率,10%12总供风量G S=SOR/[0.28E A*(273+T`)/273] G S=16812.17m3/dT`=20室外空气温度,℃n机=2拟采用风机数量,不含备用Q机=G S/[n*(24/T C)*T A*60*n机]Q机=8.29风机必须流量,m3/minP机=60.00风机必须压力,kpak产=0.2去除1kgBOD产生剩余污泥,kg污泥排=(COD进-COD排)*Q*k产污泥排=63.36每天污泥排放量,k g)设计水温T =10250TN=25070TN=20L/(mg·d),0.0168-0.0281;浓度,mg/L;体浓度与总悬浮物固体浓度的比值,0.7-0.8-BOD出)/BOD进进BOD5/(kgMLSS·d)~1.0kgBOD5/(kgMLSS·d),MLSS≤3000mg/L,MLSS﹥3000mg/L3*d,0.1~1.3多用0.5;+H*[1-(1/m)]个1-5个1个2连通孔数量345OD需氧量,生活污水为0.42-0.53需要的氧气量,生活污水为0.11-0.188α(βrC S(T)-C L)] 83,低负荷法取0.930.95,低负荷法取0.97 33+H A)/10.33+1]。

cass工艺设计计算

cass工艺设计计算

CASS 的计算 14 CASS 池采用容积符合计算法污水进水量Q=2000m 3/d ;进水BOD=1590mg/l,COD=3825mg/l ; 出水BOD=238mg/l ,COD=573mg/l ;1.1 4.1 选定参数污泥负荷率Ls=0.5Kg COD/(Kg MLSS·d ); 反应池池数N=4座; 反应池水深H=5.0m ;排出比1/m 一般采用1/4~1/2,设计中采用1/2; 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ε=0.5m ; MLSS 浓度C A =5000mg/l 。

1.2 4.2 运行周期及时间的确定曝气时间取T A =6h沉降时间 max1s Hm T V ε+=其中4 1.26max 4.610 1.00/AV C m s -=⨯⨯= 所以50.50.531.00s T h ⨯+==,排水闲置时间,取T D =2h , 一周期所需时间 T C ≥T A +T s +T D =11h ,周期数n 取2,每周期为12h ,进水时间T F -2h 。

1.3 4.3 设计计算根据运行周期时间安排和自动控制特点,CASS 反应池设置4个,2个一组交替运行1天。

1.3.14.3.1 CASS 池反应池容积单池面积32200050024i m V Q m nN ==⨯=⨯, 反应池容积3445002000i V V m ==⨯=式中 n — 周期数;N — 池子个数。

1.3.24.3.2 CASS 反应池的构造尺寸CASS 反应池为满足运行灵活及设备安装需要,设计为长方形,一端为进水区,另一端为出水区。

CASS 单池有效水深H=5.0m ,超高h c =0.5m ,保护水深ε=0.5m 。

则单池体积V i =LB i H , 据资料B/H=1~2,取 B/H=1L/B=4~6,取L/B=4 单池面积25001005i Vi S m H ===。

CASS 池沿长度方向设一道墙,将池底分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两部分,据资料反应区比预反应区应为9:1,预反应区作为兼氧吸附区和生物选择区。

CASS工艺处理计算

CASS工艺处理计算

CASS工艺处理计算CASS工艺处理,即铜铝合金的电化学彩色氧化处理,是一种常用于铜制品表面处理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通过电解法使铜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耐磨、耐腐蚀的氧化膜,进而达到美化、装饰、防护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CASS工艺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特点。

CASS工艺处理的原理是利用电解液中的硫酸铜作为阳极,溶解铜离子,使其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传导路径。

通过电流的作用,将铜离子转移到工件表面,并在工件表面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铜,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电解液的配方和控制电流密度,能够得到不同颜色的氧化膜,从而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1.清洗:将待处理的铜制品经过去污、去油、去氧等一系列清洗工序,使其表面达到一定的清洁度。

2.电解液配制: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处理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解液,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来实现不同的工艺效果。

3.电解氧化:将清洗好的铜制品放入电解槽中,通过外加电流使阳极离子迁移到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膜。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和搅拌等因素,以保证氧化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4.后处理:在电解氧化后,对工件进行水洗、中和、干燥等处理,以便去除电解液残留和得到最终的工件。

1.彩色性能好:CASS工艺处理可以得到丰富多样的颜色效果,包括金黄色、红色、绿色等。

这些颜色不仅可以单独存在,还可以进行组合和对比,以实现更加丰富的装饰效果。

2.耐腐蚀性能好:通过CASS工艺处理的铜制品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具有致密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抵抗腐蚀和磨损,延长铜制品的使用寿命。

3.工艺稳定性好:CASS工艺处理的电解液稳定性好,可以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工艺的变化和调整,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操作灵活性强:CASS工艺处理适用于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铜制品,操作灵活方便。

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工艺参数来实现不同的表面效果,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处理水主要分三部分:一、物理处理部分:进水经格栅后,大部分悬浮物被阻截,之后进沉淀池,水质水量得到调节,大部分污泥下沉。

再进沉淀池,调节水质水量。

二、生化处理部分:污水由泵抽入CASS 池,进入生化处理阶段,经CASS 池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四阶段后水质几近可达到要求。

加药后外排。

三、污泥处理部分,从沉淀池和CASS 池出来的污泥进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直接外排。

含泥量多的由污泥泵抽入脱水机房,由袋式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外运。

第三章 计算第一节 污染物去除效率:2.主要的计算公式:(1) 格栅的间隙数 0.5(sin )/n Q bvh θ=(2) 格栅宽度 (1)B S n bn =-+ (3) 栅后槽总高度 12H h h h =++ (4) 栅前扩大段长度 11()/2tan L B B α=-(5)栅后收缩段长度 21/2L L =(6) 栅前渠道深 12H h h =+(7) 栅槽总长度 21210.51.0/tan L L L H θ=++++(8)每日栅渣量 max 1/1000f W Q W k =3.计算过程:日平均污水流量Q=6500m 3/d 流量变化系数K Z =1.10h m d m d m Q /298/715010.1/6500333max ==⨯=设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V=0.6m/s ;倾角a=600;b=0.018m<1>188.174.06.0018.060sin 08278.00≈=⨯⨯⨯=n 取18根 <2>s=0.01m B 5.0494.018018.01701.0≈=⨯+⨯=<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道宽度:B 1=0.4m ,20α=︒ 进水渠道 内的流速为0.5m/s ) <4>m L 14.020tan 2/)4.05.0(01=-=m L 07.02/14.02==m 11.1018.001.042.23/41=⎪⎭⎫ ⎝⎛⨯=ξm h 0176.060sin 81.926.011.1020=⨯⨯=m h 0529.060sin 81.926.011.13021=⨯⨯⨯⨯=<5>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mH 7.04.03.01=+=m L 114.260tan 7.00.15.0007.1460.00=+++= <6>b=18mm 时, 1W =0.1(333/10m m 污水),d m W /65.010.110001.008278.0864003=⨯⨯⨯=>0.2m 3/d 选用机械清渣。

格栅型号:XWB-III-0.5-1.57>格栅草图进水格栅设计计算示意沉砂池计算:<1>长度(L ) 设v=0.2m/s ,停留时间t=35sm Vt L 7352.0=⨯== 水流断面积 2max 4039.02.008278.0m v Q A ===池总宽度(B ) 设n=2格,每格宽b=0.6mm B 2.16.02=⨯= 有效水深m B A h 3591.02.14093.02===沉砂斗所需要的容积V ,设T=2d 则366max 39.01010.18640023008278.01086400m K XT Q V Z =⨯⨯⨯⨯=⨯⨯=每个沉砂斗容积(V 0),设每一分格有一个沉砂斗则30195.0239.0m V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设斗底宽a 1=0.5m ,斗壁与水平面倾角为550,斗高h 3‘=0.35m 沉砂池的上口宽m a h a 0.15.055tan 35.0255tan 2010'3=+⨯=+= 沉砂斗容积()()322112'302.05.025.022635.02226m a aa a h V =⨯+⨯+=++=沉砂室高度(h 3)采用重力排沙池底坡度为0.06,坡向砂斗则m l h h 5.05.206.035.006.02'33=⨯+=+=池总高度(H)设超高h 1=0.3m 则m h h h H 2.11591.15.03591.03.0321≈=++=++=验证最小流速v min ,在最小流量时只用一个工作(n 1=1)s m w n Qv /15.01708.04039.06.0136002410.16500min1min min>=⨯⨯⨯⨯== 沉砂池的外形尺寸:L=7m ;B=1.2m ;H=1.2m ;第六节 主题工艺计算:CASS 工艺设计计算,曝气时间t a 设混合液污泥浓度X=2500mg/L , 污泥负荷N s =0.1Kg BOD 5/Kg MLSS 冲水比:25.0=λ则 h h X N s t s a 58.425001.020025.024240≈=⨯⨯⨯==λ 取5h2. 沉淀时间t s ,当污泥浓度小于300mg/L 时污泥界面沉降速度为:4 1.77.410u T X -=⨯••设计水温在12o C 时所以:h m /486.1250012104.77.14=⨯⨯⨯=-μ 设计曝气池水深为H=4.0m (缓冲层高度0.5m ε=) 沉淀时间t sh H t s 01.1486.15.0425.0=+⨯=+=μελ取1小时 则整个运行周期时间,设排水时间t d =0.3hh t t t t d s a 3.63.015=++=++=每天运行次数n=24/6.3=3.81(次) 4.曝气池容积V 设计2个反应池即n 0=2 所以:30341281.3225.06500m nn Q V =⨯⨯==λ 复核出水溶解BOD 5,根据设计出水水质。

出水溶解性BOD 5应小于15mg/L 设计中的出水水质中溶解性BOD 5为Lmg L mg L mg n Xft K S S a e /15/6/927.581.3575.02500022.02420024242420<≈=⨯⨯⨯⨯+⨯=+=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Cass 池的外形尺寸:L ×B ×H=V/n 0; H=4m 设B=10m ,则L=42.65m ≈43m ;池体超高H 1=0.5m选择区,预反应区,主反应区三者经典体积比为1:5:30,则 选择区长度 La=43×1/36=1.194m 预反应区长度 Lb=43×5/36=5.972m 主反应区长度 Lc=43×30/36=35.83m 应选4个孔 b=0.4m h=0.8m 6. 计算剩余污泥20o C 时活性污泥的自身氧化系数K a (20) K a (20)=K d (20)20(2020)0.06 1.040.06T t θ--=⨯=0315.004.106.0206.3)6.3(=⨯=-d K其中:K d ------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典型值K d (20)=0.06 剩余污泥量d Kg d Kg nn t f XV K S S YQ X a d e V /437/6.436281.324575.01000250034120315.01000620065006.024*********0≈=⨯⨯⨯⨯⨯⨯--⨯⨯=--=∆剩余污泥量s X ∆()()d Kg C C f f Q X e b s /7265.72510001525075.07.016500100010≈=-⨯⨯-⨯=-⨯-=∆剩余总污泥量X ∆=V X ∆+s X ∆=436.6+726=1163Kg/d 剩余物的浓度N RL mg N N W R /333325.0125001=-=-=λ 7. 复核污泥龄d X t Vnn fN Q V a W c 456.643724581.323412250075.0240=⨯⨯⨯⨯⨯⨯=∆=复核滗水高度h 1 曝气池有效水深H=4m , 滗水高度h 1m V nn HQ h 1341281.326500401=⨯⨯⨯==符合结果与设定值相符合。

9设计需氧量,考虑不同情况。

()h Kg d Kg VXf c VXf N N Q b S S aQAOR c c e e /4.87/209843742.143712.0100084565006.410006200650047.112.0100000==⨯-⎪⎭⎫⎝⎛⨯--⨯⨯+-⨯⨯=-⎥⎦⎤⎢⎣⎡--+-=θθ式中 a ,b ,c 为计算系数其中a=1.47, b=4.6, c =1.4255)()()20()()20(10013.1)1(2179)1(214210026.2024.1)(⨯=-+-=⎪⎭⎫ ⎝⎛+⨯=⨯-•=-P E E O O P C C C C C AOR SOR A A t t b T S T Sb T T Sb S ρβραC S(20)------20c 0时氧在清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取C S(20)=9.17mg/L ; α----------氧总转移系数,取a=0.85;β----------氧在污水中饱和溶解度修正系数,取β=0.95; P-----------所在地区大气压,pa ;T-----------设计污水水温,冬季T=12C 0,夏季T=25C 0; C sb (T)--------设计水温条件下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mg/L ; C S (T )-----设计水温条件下氧在清水中饱和溶解度;P b --------- 空气扩散装置处的绝对压力,pa ,p b =p+9.8×103H ; H----------空气扩散装置淹没深度,m ; O t ---------气泡离开水面时的含氧量,%; E A ---------空气扩散装置氧转移率,%;C----------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浓度,取C=2mg/L ;工程所在地海拔高度设为0m 大气压力设为1个标准大气压所以压力修正系数ρ=1微孔曝气安装曝气头在池底以上距池底0.3m 淹没深度,3.7m 其绝对压力P b =1.47×105pa微孔曝气头氧转移效率为E A =20%气泡离开水面含氧量Q t =17.5%水温25C 0,清水C S (25)为8.4mg/L ,曝气池平均溶解氧饱和度:C sb =9.6mg/L ; 标准需氧量SOR : SOR=117.6kg/h 空气用量:ρmin /67.32/19602.03.06.1173.033m h m E SOR A ==⨯==ρ 最大气水比=1960×24//6500=7.237选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通气量1.5-3m 3/(h.个),服务面积0.35-0.7m 2/个,氧利用率18%-25%,充氧动力效率4-6KgO 2/Kg.h.取服务面积为0.5m 2/个,则曝气头个数第七节 接触池及加氯间的设计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0.08278m 3/s 接触时间t=30 min 水深 h=1.3 m 池底坡度 2%--3% 接触池容积V=Qt=0.08278⨯30⨯60=149m3采用矩形隔板式接触池一座n=1,接触池水深h=1.3m ,单个宽b=1m 则 池长L=18×1=18m ;水流长度L'=72×1=72m 接触池的分格数=72÷18=4格复核池容 由以上计算,接触池宽度B=1×4=4m ,长L=18m ,水深h=1.5m ; 所以V=1.3×18×4=93.6>74.5m 3接触池设溢流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