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CASS工艺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公式是实现高效处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生化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生化处理工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反映出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泥产量(kg/d)= Q × (So - Se) × Y × 1.42 / 1000,其中Q为进水流量(m³/d),So为进水中有机物浓度(mg/L),Se为出水中有机物浓度(mg/L),Y为污泥产率(kg MLSS/kg BOD5),1.42为转换系数,1000为单位换算。
2.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影响处理效果和处理设备的运行。
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泥浓度(mg/L)= MLSS / V,其中MLSS为污泥浓度(mg/L),V为污泥体积(m³)。
二、物理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 沉淀池设计计算公式沉淀池是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它可以通过重力沉淀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去除。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公式包括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浓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HRT(小时)= V / Q,V为沉淀池体积(m³),Q为进水流量(m³/h);污泥浓度(mg/L)= (Q × So) / (V × HRT),其中So为进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2. 空气浮选池设计计算公式空气浮选池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工艺,它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分离。
空气浮选池的设计计算公式包括气泡升降速度和气泡生成量的计算公式。
其中,气泡升降速度(m/s)= (Qg / A) / (1 + 0.5 × H),Qg为气体流量(m³/h),A为浮选池横截面积(m²),H为浮选池高度(m);气泡生成量(m³/h)= Qg ×3600 / V,V为浮选池体积(m³)。
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

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CASS(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ASS 工艺设计计算书的示例,供参考:1. 设计基础数据:- 设计流量:[具体数值]m³/d- 进水水质:BOD5 = [数值]mg/L,COD = [数值]mg/L,SS = [数值]mg/L- 出水水质:BOD5 ≤ [数值]mg/L,COD ≤ [数值]mg/L,SS ≤ [数值]mg/L2. 反应器容积计算:- 有效容积(V):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按照负荷法计算有效容积。
通常 CASS 工艺的 BOD5 负荷为[数值]kgBOD5/m³·d,COD 负荷为[数值]kgCOD/m³·d。
计算得到有效容积为 V = [具体数值]m³。
- 反应器数量(n):根据有效容积和单个反应器容积确定反应器数量。
假设单个反应器容积为[数值]m³,则反应器数量为 n = V/[数值],取整得到[具体数值]个反应器。
3. 曝气系统设计:- 需氧量计算: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按照 BOD5 去除量和氨氮硝化需氧量计算需氧量。
通常 CASS 工艺的需氧量为[数值]kgO2/kgBOD5 去除,[数值]kgO2/kgNH4-N 硝化。
计算得到总需氧量为[具体数值]kgO2/d。
- 曝气设备选择:根据需氧量和反应器布局,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
常见的曝气设备包括鼓风机、曝气头、曝气软管等。
- 曝气量调节:根据进水负荷和水质变化,设置曝气量调节装置,以保证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在合适范围内。
4. 沉淀系统设计:- 沉淀时间:根据反应器容积和进出水流量,确定沉淀时间。
通常 CASS 工艺的沉淀时间为[数值]h。
- 沉淀区容积:根据沉淀时间和进出水流量,计算沉淀区容积。
沉淀区容积一般为反应器容积的[数值]%。
- 排泥系统设计:设置排泥泵和排泥管道,定期将沉淀区的污泥排出。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1.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污水产生量×日用水率
污水产生量=人均产污量×人口数+工业废水排放量
2.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COD负荷=污水流量×COD浓度
BOD负荷=污水流量×BOD浓度
TP负荷=污水流量×TP浓度
TN负荷=污水流量×TN浓度
3.池体尺寸计算公式:
曝气池尺寸=曝气池容积/曝气通量
沉淀池尺寸=沉淀池容积/停留时间
活性污泥池尺寸=活性污泥池容积/深度
4.沉淀速度计算公式:
沉淀速度=比表面积×重力加速度×其中一种颗粒物的密度/动力粘度×浓缩度
5.曝气负荷计算公式:
曝气负荷=曝气量/曝气池有效体积
曝气量=溶氧量/溶解氧传质系数
以上仅为污水处理设计中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污水处理设计公式竖流沉淀池[3]中心管面积:f=q/vo==0.67m2中心管直径:do=√4f/∏ =√4*=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q/v1∏d1=***沉淀部分有效端面积:A=q/v==40m2沉淀池直径:D=/4(A+f)/∏ =/4*(40+)/=7.2m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vt*3600=**3600=2.7m沉淀部分所需容积:V=SNT/1000=*1000*7/1000=3.5m3圆截锥部分容积:h5=(D/2-d`/2)tga=(2)tg45=3.45m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h5=+++0+=6.63m符号说明:q——每池最大设计流量,m3/svo——中心管内流速,m/sv1 ——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m/sd1 ——喇叭口直径,mv——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m/st——沉淀时间,hS——每人每日污水量,L/(人d),一般采用~0.8L/(人d)N——设计人口数,人h1——超高,mh4——缓冲层高,mh3——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R——圆锥上部半径,mr——圆锥下部半径,m污水处理中ABR厌氧和SBR的设计参数1)进水时间TF根据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总进水量、最大变化系数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确定。
2)曝气时间TA根据MLSS浓度、BOD-SS负荷、排出比、进水BOD浓度来确定。
由于:式中:Qs-污水进水量(m3/d)Ce-进水平均BOD(mg/l)V-反应池容积(m3)e-曝气时间比:e=n×TA/24n-周期数TA-1个周期的曝气时间又由于:1/m-排出比则:将e=n×TA/24代人,则:3)沉淀时间Ts根据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排出比确定。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和MLSS浓度有关。
污水处理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

Q---处理规模(m ³/d)5000.00S 0 ----进水BOD5(mg/l)160.00S e ----出水BOD5(mg/l)10.00Nw---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g/l)3200.00λ=1/m=1/2.5(排水比)0.40K 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 •d)生活污水K2取值范围为0.0168-0.02810.02f——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生活污水中,f值为0.7-0.80.75H---反应池水深(m) 4.00ε---安全高度 1.20Vmax(m/s) 1.76T D排水时间(h)0.50T f 闲置时间(h) 1.00T (运行周期) 5.55V----CASS 池容积(m ³)1600.92n 每日运行周期数4.32T S----沉淀时间 1.59Ns---BOD-污泥负荷(kgBOD5/(kgMLSS •d))0.20η---有机基质降解率0.94T A ---曝气时间(h) 2.46考虑格栅和沉砂池可去除部分有机物及SS,取COD,BOD5,NH3-N,TP,TN去除率为20%,SS去除率为35%CASS工艺设计计算书设计CASS池(座) 4.00V i 单CASS池容积(m ³)400.23复核V----CASS池容积(m ³)2083.33 H ——池内最高液位(m)(CASS池高) 4.00H 3(m)滗水结束时泥面高度 1.20H 2=ε(m)1.20L (cass池长)m 16.28B (CASS池宽)m 8.00H 0(CASS池总高)m 4.50L 1微生物选择区(m) 1.63h s污泥层高 1.20U—孔口流速m/h 70孔口宽度m 0.70孔高m0.43K d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一般为0.04~0.0750.06Y 污泥的产率系数一般为 0.4~0.80.60f b VSS中可生化系数0.70C 0设计进水SS,mg/l 97.50C e设计出水SS,mg/l 10.00△X 剩余污泥总量(kg/d)657.75V i 单CASS池容积(m ³)520.83SVI—污泥体积指数,(ml/g)93.75H 1(m)--池内设计最高水位至滗水机排放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1.60h 1排水结束时最低水位 2.40A 1连通孔面积(㎡)0.30N R剩余污泥浓度(kg/m ³)5.33△X v剩余生物污泥量(kg/d)449.94△X s剩余非生物污泥(kg/d)207.81θc污泥龄(d)复核污泥龄17.51171.103(15-T)4.34µ——硝化细菌的增长速率d-1:T=0.2摄氏度时,取为0.350.35f s——安全系数:为保证出水氨氮小于5mg/L 取2.3~3.0;取2.30.67T ——污水温度:取冬季最不利温度0.2摄氏度。
污水处理CASS池设计计算

2.5 生物反应池(CASS反应池)2.5.1 CASS反应池的介绍CASS是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并保留了其它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
CASS工艺的核心为CASS池,其基本结构是:在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
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建设费用低。
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运转费用省。
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有机物去除率高。
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2.5.2 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图2-4 CASS工艺原理图(1)基本设计参数考虑格栅和沉砂池可去除部分有机物及SS,取COD,BOD5,NH3-N,TP去除率为20%,SS去除率为35%。
此时进水水质:COD=380mg/L×(1-20%)=304mg/LBOD5=150mg/L×(1-20%)=120mg/LNH3-N=45mg/L×(1-20%)=36mg/LTP=8mg/L×(1-20%)=6.4mg/LSS=440mg/L ×(1-35%)=286mg/L处理规模:Q=14400m 3/d,总变化系数1.5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Nw=3200mg/L反应池有效水深H 一般取3-5m,本水厂设计选用4.0m排水比:λ=m 1 =5.21=0.4 (2)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 负荷率)(Ns )Ns=ηfS K ⨯⨯e 2Ns ——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 负荷率),kgBOD 5/(kgMLSS ·d);K 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 ·d),生活污水K 2取值范围为0.0168-0.0281,本水厂取值0.0244;η——有机基质降解率,%;η=SaSeSa - f ——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生活污水中,f 值为0.7-0.8,本水厂设计选用0.75。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标题: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在设计和运行污水处理设施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一、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1 污水日均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日均流量 = 总污水量 / 天数1.2 污水小时最大流量计算公式:污水小时最大流量 = 污水日均流量 / 241.3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污水设计流量 = 污水小时最大流量 * 系数二、污水处理工艺计算公式2.1 污水处理设施面积计算公式:设施面积 = 设施流量 / 设施负荷2.2 污水处理设备容积计算公式:设备容积 = 设备流量 * 设备停留时间2.3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泥产生量 = 污水处理量 * 污泥产生系数三、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3.1 污水去除率计算公式:污水去除率 = (进水浓度 - 出水浓度) / 进水浓度 * 100%3.2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 = 污泥干重 / 污泥体积3.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处理效率 = (进水污染物浓度 - 出水污染物浓度) / 进水污染物浓度 * 100%四、气体排放计算公式4.1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气体排放计算公式:气体排放量 = 污水处理量 * 气体产生系数4.2 气体排放浓度计算公式:气体排放浓度 = 气体排放量 / 气体排放体积4.3 气体排放去除效率计算公式:气体排放去除效率 = (进气体浓度 - 出气体浓度) / 进气体浓度 * 100%五、能耗计算公式5.1 污水处理设备能耗计算公式:设备能耗 = 设备功率 * 设备运行时间5.2 污泥处理能耗计算公式:污泥处理能耗 = 污泥处理设备功率 * 污泥处理时间5.3 污水处理总能耗计算公式:总能耗 = 设备能耗 + 污泥处理能耗结语: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地设计和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利用。
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精品))

设计计算书1.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1处理规模污水厂的设计处理规模为城市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与工业废水的总和:近期1.0万m3/d,远期2.0万m3/d。
1.2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污水厂在设计构筑物时,部分构筑物需要用到最高日设计水量。
最高日水量为生活污水最高日设计水量和工业废水的总和。
Q设= Q1+Q2 = 5000+5000 = 10000 m³/d总变化系数:K Z=K h×K d=1.6×1=1.62.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流程图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3.1泵房、格栅与沉砂池的计算3.1.1 泵前中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井的井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物。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泵站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3.1.1.1 设计参数:(1)栅前水深0.4m ,过栅流速0.6~1.0m/s ,取v=0.8m/s ,栅前流速0.4~0.9 m/s ; (2)栅条净间隙,粗格栅b= 10 ~ 40 mm, 取b=21mm ; (3)栅条宽度s=0.01m ;(4)格栅倾角45°~75°,取α=65° ,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 (5)栅前槽宽B 1=0.82m ,此时栅槽内流速为0.55m/s ; (6)单位栅渣量:W 1 =0.05 m 3栅渣/103m 3污水; 3.1.1.2 格栅设计计算公式 (1)栅条的间隙数n ,个max Q n bhv =式中, max Q -最大设计流量,3/m s ; α-格栅倾角,(°); b -栅条间隙,m ; h -栅前水深,m ; v -过栅流速,m/s ;(2)栅槽宽度B ,m取栅条宽度s=0.01mB=S (n -1)+bn(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m式中,B 1-进水渠宽,m ;α1-渐宽部分展开角度,(°);(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m(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m式中:ε—ε=β(s/b )4/3; h 0 — 计算水头损失,m ;k —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1112tga B B L -=125.0L L =αεsin 2201gv k kh h ==ξ—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v 2— 过栅流速, m/s ; α — 格栅安装倾角, (°);(6)栅后槽总高度 H ,m取栅前渠道超高20.3h m =21h h h H ++=(7)栅槽总长度L ,m112 1.5 2.0tan H L L L α=++++式中,H 1为栅前渠道深,112H h h =+,m (8)每日栅渣量W ,m 3/dmax 1864001000z Q W W K =式中,1W -为栅渣量,(333/10m m 污水),格栅间隙为16~25mm 时为0.1~0.05,格栅间隙为30~50mm 时为0.03~0.01; K Z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3.1.1.3 设计计算采用两座粗格栅池一个运行,一个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一1设计流量Q=720
日最大变化系数Kz=130.00最大流量Qmax=
720.00日最大变化系数Kz=
30.00
BOD 5=250COD=500SS=
NH 4--=200
TP=32)出水水质
BOD 5=20COD=60SS=
NH 4--N=15
TP=1
二1污泥负荷-Ns
N S =K 2*S e *
f/ηK 2=0.0168K 2-为有机基质降解Se=20.00Se-为混合液中残留的有机基质浓度,f=0.7f-为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物固体浓度与总η=0.92η-有机基质降解率,η=(BOD 进-BOD 出)N S =0.26
一般来讲,生活污水Ns=0.05kgBOD5/(kg 2曝气时间
T A =24S 0/(
N S *m*X)S 0=250.00S 0-进水BOD 浓度;X=2500X-混合液污泥浓度,2.5kg/m 3-4.0kg/m 31/m=0.31/m-排水比,≤1/3
T A =2.82
3
活性污泥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
Vmax=7.4*104*t*X 0-1.7水温10℃,V max =4.6*104*X 0
-1.26水温20℃,
t=10.00t-水温;Vmax=1.24水温10℃Vmax=2.41
水温20℃
4沉淀时间
T s =[H*(1/
m)+ε]/V max H=6H-反应器有效水深;ε=0.5ε-活性污泥界面上最小水深Ts=1.86水温10℃Ts=0.96
水温20℃
5一周期所用时间
Tc ≥
T A +T S +T D Tc=6.17T D =1.5
T D -排水时间
CASS 设计计算表(全)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进水水质
工艺计算
一周期时间8h 周期数
3
次/天
6
CASS 池需要总容积
V=m*n*Q *C*T C /Lv*Lv=0.7Lv-BOD 容积负荷,kgBOD5/m3*d ,n=2
n-反应器个数;
V=
1217.397
反应器实际总容积
V 实际=L 实际×B 实V 实际=1622.40V 单需要=608.70V 单实际=
811.20H=
6
H-反应器有效高度,≦6m
8
单个反应器面积
S=L*B S=124.80S 曝=0.45平方
N 曝=554.67所有曝气盘总数量,N 曝=(S*n)/S 曝
最终取1200所有曝气盘总数量Δvmax=120.00校核体积,按最大流量4小时计算H 安=6.00H 安=[Δ
Vmax*H*(1/m)]/[(q*H=6.50池高
L=20.14池长,L:B 取值L:B=4-64
L 最终取
20.8B=13.00池宽,B:H 取值L:B=1-2B 最终取
6预反应区长度L 1=3.33
参考取值(0.16-0.25)L
0.16
9
隔墙底部连通孔口尺寸,
A 1=H 1=1.80变动水深,H 1=H 安
n 1=
2
连通孔个数n 1
5小于4m 6m 8m 10m 12m u=39
u-孔口流速,20-50m/h 39
10总需氧量
O D =a`Q(S 0-S e )+b`VX kgO 2/d
O D =407.33
a=0.53a-活性污泥微生物每
代谢1kgBOD 需氧量,
生活污水为0.42-0.53
池宽与连通孔数量关
系
池宽
b=0.15b-1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气量,生活污水为0.11-0.188
11总供氧量
SOR=[O D*
C S(20)*(760/
SOR=438.61kgO2/d
C S(20)=9.17
清水20℃饱和溶解氧
浓度,mg/L
C S(T)=9.17
清水T℃饱和溶解氧
浓度,mg/L
T=20
混合液水温,7-8月
平均水温,℃
C L=2
混合液溶解氧浓度,
mg/L
α=0.93K La的修正系数,高
β=0.95饱和溶解氧修正系
数,高负荷法取r=1.28
曝气头水深修正,
r=1/2*[(10.33+H A)H A=5.80曝气头水深,H A=H
H A,=0.2
曝气装置距池底深
度,m
P=760
处理厂所在地大气
压,mmHg
t=11天的曝气时间,1d
E A=10氧利用率,10%
12总供风量
G S=SOR/[
0.28E A*(27
G S=16812.17m3/d
T`=20室外空气温度,℃
n机=2拟采用风机数量,不
含备用
Q机
=G S/[n*(24
Q机=8.29
风机必须流量,
m3/min
P机=60.00风机必须压力,kpa
k产=0.2去除1kgBOD产生剩余
污泥,kg
污泥排=
(COD进-
污泥排=63.36每天污泥排放量,k g
)
设计水温 T
10
=
250TN=250
70TN=20
个1-5个
1个
2连通孔数量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