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
化学元素简介-简版

化学元素介绍氢H原子序数1,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
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未来的能源。
氦He,原子序数2,原子量4.002602,为稀有气体的一种。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
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么化合物。
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等等。
锂Li,原子序数3,原子量6.941,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石头”。
锂很容易与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
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
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铍Be,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
金属铍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
铍铜合金被用于制造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运动部件、精密仪器等。
铍由于重量轻、弹性模数高和热稳定性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飞机和导弹结构材料。
铍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性,是严重的工业公害之一。
硼B,原子序数5,原子量10.811。
硼的应用比较广泛。
硼与塑料或铝合金结合,是有效的中子屏蔽材料;硼钢在反应堆中用作控制棒;硼纤维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等。
碳C,原子序数6,原子量12.011。
元素名来源拉丁文,愿意是“炭”。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
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氮N,原子序数7,原子量为14.006747。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
氮是组成动植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但高等动物及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氮。
氮主要用来制造氨,其次是制备氮化物、氰化物、硝酸及其盐类等。
此外,还可用作保护性气体、泡沫塑料中的发泡剂,液氮可用于冷凝剂。
氧O,原子序数8,原子量为15.9994,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酸形成者”。
世界上每年消耗大量的硫,其中一部分用于制造硫酸,另一部分用于橡胶制品、纸张、硫酸盐、硫化物等的生产,还有一部分硫用于农业和漂染、医药等。
化学元素详解第1页概要

化学元素详解元素序号:1 元素符号:H 元素名称:氢元素原子量:1.008 元素类型:非金属发现人:卡文迪许发现年代:1766 年发现过程:从金属与酸作用所得的气体中发现氢。
元素描述:氢有三种同位素:1H (氕)、2H (氘,也叫重氢)、3H (氚,也叫超重氢),其中1H 在自然界的丰度为99.985%。
氢的单质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微溶于水(0C时,每体积水溶解0.0214体积氢气;20摄氏度时,溶解0.018 体积;50 摄氏度溶解0.016 体积)。
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
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体积百分数为4.1-75%)氢气时,点火发生爆炸。
氢气燃烧的唯一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氢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元素来源:(1)电解法,可以大量产生纯度高的氢气;(2)天然气、石油气或焦碳与水反应的方法,是廉价生产氢气的一种途径;(3)离子型金属化合物与水反应的方法,用于军事、气象方面供探空气球使用;(4)以过渡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太阳发展氢能源的一个新方向。
此外,在实验室里,常用活泼金属跟酸的反应,少量制取氢气。
元素用途:氢气或氢、氦混合气可以用来填充气球。
氢大量被用来合成氨。
氢气还能与一些金属化合,生成氢化物LiH、NaH CaH2 BaH2等。
氢也用于石油提炼工序中,如加氢裂化和氢处理脱硫;还用于植物油的催化加氢;加氢也用于制造有机化学药品。
用氢气做还原剂,可使三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
氢气能被某些过渡金属或其合金吸附。
这种吸附作用是可逆的,在加热或减压的条件下,被吸附的氢气可以释放出来,因而,这是解决氢能源所面临的储氢问题的重要途径。
氢也大量用于空间技术。
氢和氧或氟在一起,既能用作火箭燃料,也能用作核动力火箭推进剂。
元素辅助资料:氢和氧同氮一样,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氢的发现比较晚。
这主要是因为在化学科学实验兴起以前,人们的智慧被一种虚假的概念所束缚,好象任何气体既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收集,更不能称量。
化学元素中文命名的由来

化学元素中文命名的由来目前元素周期表共有118个元素。
这些化学元素的汉译名的来源分为三种:1、很早就被人类发现并应用的元素,其名称自然是古已有之,而且这些字的本义指的就是化学元素,经统计,这类元素有(按原子序数排序):硼、硫、铁、铜、银、锡、金、汞、铅。
2、其字古已有之(《康熙字典》收录),但字的本义与化学元素无关,是后来被用作翻译化学元素名称的,相当于是古字新用。
明朝皇室曾用这些生僻字里的部分字给后人起名。
据统计,这类元素有(按原子序数排序):铍、钠、铝、硅(旧译“矽”,实为“硅”的异体字,亦为古字)、磷、钾、钒、铬、钴、锌、锗、溴、铷、锶、铌、钌、铑、钯、镉、锑、钡、镧、铈、钐、钆、镝、铒、铪、钨、锇、铂、铊、铋、钋、钫(旧译“鉣”,台湾译作“鍅”,二者亦为古字新用)、镭、锕、镤、铀、锔、锘、铹、鑪(“钅卢”)、鿏、鐽(“钅达”)、錀(“钅仑”)、鉨(“钅尔”)、鈇(“钅夫”)、镆、鉝(“钅立”)。
另外,锝、镥、砹、钚、镅的台湾译名鎝、镏、砈、钸、鋂亦为古字新用(但内地译名都是新造字)。
3、明代藩王的名字里已出现,但查不到古义(《康熙字典》未收录),可能是为了起名生造出来的,后来被用作元素的汉译名,便有了实际意义。
经统计,这类元素有(按原子序数排序):锂、钛(内丘王朱效锂、稷山王朱效钛,远房堂兄弟,均出自明太祖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铕(金华王朱翊铕,出自明仁宗第七子淮王朱瞻墺)。
4、“碳”(第6号元素)字比较特殊,这个字实际上就是“炭”字的变体。
虽然古汉语中没有“碳”字,但是“炭”本身的含义和碳元素沾边。
5、其他大部分元素的汉名都是近代化学传入后创造出来的汉字。
最早的一批,例如“氢”、“氮”、“氧”、“镁”、““钙”,是由清代化学家徐寿创造的;后来随着元素周期表不断被填充,新的字也源源不断地被造出来。
最近被创造出来的两个字是“石田”(117号元素Ts,石字旁右边加“田”)和“气奥”(118号元素Og,气字头下面加“奥”)。
化学元素性质大全

1H 原子序数:1元素符号:H元素中文名称:氢元素英文名称:Hydrogen相对原子质量:1.008核内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1核电核数:1质子质量:1.673E-27质子相对质量:1.007所属周期:1所属族数:IA摩尔质量:1氢化物:无氧化物:H2O最高价氧化物:H2O密度:0.08988熔点:-259.14沸点:-252.87外围电子排布:1s1核外电子排布:1颜色和状态:无色气体原子半径:0.79常见化合价+1,-1发现人:卡文迪许发现时间和地点:1766 英格兰元素来源:在地球上和地球大气中只存在极稀少的游离状态氢,锌与稀盐酸反映制取是一种办法,电解水方法。
元素用途:导热能力特别强,跟氧化合成水。
氢气球。
氢能源。
工业制法:电解水2H2O=O2+2H2实验室制法:锌与稀盐酸反映Zn+2HCl=ZnCl2+H2其他化合物:H2O-水H2S-硫化氢HCl-氯化氢HBr-氢溴酸H2SO4-硫酸NH3-氨气CH4-甲烷扩展介绍: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的炸弹,其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2He原子序数:2元素符号:He元素中文名称:氦元素英文名称:Helium相对原子质量:4.003核内质子数:2核外电子数:2核电核数:2质子质量:3.346E-27质子相对质量:2.014所属周期:1所属族数:0摩尔质量:4氢化物:氧化物:密度:0.1785熔点:-272.0沸点:-268.6外围电子排布:1s2核外电子排布:2颜色和状态:无色气体原子半径:0.49常见化合价:0发现人:严森、洛克耶、拉姆塞、克利夫发现时间和地点:1895 苏格兰/瑞典元素来源: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元素用途:可用来填充灯泡和霓虹灯管,亦用来制造泡沫塑料。
液态氦常用做冷却剂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其他化合物:扩展介绍:一种极轻的无色惰性气态元素,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存在于整个宇宙中,但只在某些天然气中含有在经济上值得提取的量,主要用于填充飞艇和气球3Li原子序数:3元素符号:Li元素中文名称:锂元素英文名称:Lithium相对原子质量:6.941核内质子数:3核外电子数:3核电核数:3质子质量:5.019E-27质子相对质量:3.021所属周期:2所属族数:IA摩尔质量:7氢化物:LiH氧化物:Li2O最高价氧化物:Li2O密度:0.534熔点:180.5沸点:1347.0外围电子排布:2s1核外电子排布:2,1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原子半径:2.05常见化合价+1发现人:阿尔费德森发现时间和地点:1817 瑞典元素来源:电解熔融的锂盐(LiCl)制取元素用途:造锂电池,可应用在原子能工业上,亦可制造特种合金、特种玻璃等。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
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与应用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与应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工具之一,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呈现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化学元素的分类和归属,还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便利与指导。
本文将从元素周期表的起源、构成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元素周期表的起源与发展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首先,德国化学家门德莱夫提出了周期系统的构想,他基于元素的原子质量将化学元素进行了分类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随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加以改进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元素周期表。
然而,直到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门德里夫重新调整元素的排列顺序,将元素周期表发展到了现代化的水平。
二、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组织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方块块状的元素组成,每个方块代表一个化学元素。
通常,每个方块中都包含了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有序排列,而同一周期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构型和性质。
此外,周期表还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主族元素、过渡族元素和稀土系列等。
这种有序的构造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
三、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与应用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周期表为科学家们研究和理解元素以及它们所组成的物质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元素的性质、反应行为以及化合物的形成等。
其次,周期表也为化学教育和学习提供了便捷而直观的工具。
学生们通过研究和掌握元素周期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和原理。
此外,周期表还促进了新元素的发现和研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领域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化学领域,还延伸至许多其他领域。
以下是一些元素周期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1. 材料科学:元素周期表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周期表预测和设计材料的性质,优化合金的组成,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等。
元素符号、名称、化学式的由来

元素符号、名称、化学式的由来O”是什么?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水“H2的化学式,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语言,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既表明水的组成,也表示氢、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质量比等。
应用它表示化学反应更是一目了然。
而这些符号名称是怎样得到的呢?在古代,没有统一的化学符号。
如古希腊用行星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些金属元素。
后来炼金术士们还采用一些图画符号来表示元素和化合物,不过他们把这些符号视为机密,所以往往因人而异,如:这种与物质的组成毫不相干的命名和符号不利于化学的发展。
1808年,道尔顿自行设计出一整套符号来表示他的理论。
他认为简单原子都是球形的,所以他的元素符号都是圆圈,或在圆圈内标出一些字母的方法表示元素。
如:)用再将这些基本元素符号组合起来成各种化合物。
如硫酸气(SO3表示,显然道尔顿采用的符号仍然没有跳出象形文字的圈子,使用起来还很不方便。
鉴于以上原因,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1779-1848)对化学符号进行了改革。
他所创造的符号比较简单,不用那么多的几何图形,而是取元素拉丁文名称的起首大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的符号。
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起首字母相同,则要加上另外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
他在谈到这种表示方法的目的和特点时说:“这种新的化学符号是为了用作实验室中药品容器的标签而创造的。
这是惟一的简明地表示药品的化学组成的方式。
如果我们用文字和词汇来表示一个化合物,往往需要写一行字,但是使用化学符号则要简短得多,而且可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他还指出:“化学符号用字母表示,以便书写起来极其容易,并且消除书刊印刷中的困难”。
他还用幂数(指数)的形式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数目,例如:SO2、P2O5。
他的表示方法与我们现今所采用的方法的差别只在于他将阿拉伯数字放在右上角,而现在通用的符号是把数字放在右下角。
然而,贝采里乌斯进行化学符号的改革对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仅为每一个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人提供方便,也给各国化学家提供了一个通用符号,成为世界性的化学语言,这些符号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还在使用巧记元素符号的方法王大绪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112+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01 氢H Hydrogenium (Hydrogen)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金属在酸中可以产生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没有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的卡文迪许,他在1781年发现锌和铁投到盐酸和稀硫酸中能够产生一种新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与所用酸的种类和酸的浓度都没有关系。
可惜他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
后来拉瓦锡又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在1787年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形成水的元素”。
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终戳穿了“燃素说”的谎言。
现在日文里氢气的名称仍然是“水素”。
中文意译: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得名,从“轻”字音。
02 氦He Helium1868年,让桑和洛基尔在观察日全食的时候,分别同时从日冕光谱内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确定了太阳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即氦,并认为它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
后来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齐用光谱证明其就是氦。
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Helios,原意是“太阳”。
03 锂Li Lithium锂是继钾和钠后发现的又一碱金元素,但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的多,而且化合物不多见,因此发现较晚。
发现它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
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最终发现一种新金属,贝齐里乌斯将这一新金属命名为Lithium,该词来自希腊文Lithos (石头)。
04 铍Be Beryllium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宝石。
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 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
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15. 磷,P(Phosphorus),因会发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腊语Phos(光)和Phoros(带来)构成。
16. 硫,S(Sulfur),古代就已发现,因其晶体程黄色而得名(梵语Sulvere,意思是鲜黄色)。
?17. 氯,Cl(Chlorum, [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希腊语Chloro s 意思是绿色。
?18. 氩,Ar(Argon),来自希腊语Argon(懒惰)。
?19. 钾,K(Kalium),英语为Potassium,因电解木灰碱(Potash,化学成分是碳酸钾)制得而得名。
拉丁语Kalium意思也是木灰碱。
?20. 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
?21. 钪,Sc(Scand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祖国(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而得名。
?22. 钛,Ti(Titanium),以希腊神话人物Titan命名。
?23. 钒,V(Vanadium),以北欧女神Vanadis命名。
?24. 铬,Cr(Chromium),因其化合物具有多种颜色而得名,希腊语Chroma意思是"美丽的颜色"。
?25. 锰,Mn(Manganum, [En]Manganese),因该矿产的产地Manganesia(位于土耳其)而得名。
?26. 铁,Fe(Ferrum),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Iron(从Iren演变过来),德语为E isen。
?27. 钴,Co(Cobaltum, [En]Cobalt),意思是"地下小魔"(德语Kabalt),因为它能使玻璃变成蓝色。
?28. 镍,Ni(Niccolum, [En]Nickel),意思是"骗人的小鬼"(德语为Nickle),因为它和钴(27)有同样的性质,能使玻璃变成绿色。
?29. 铜,Cu(Cuprum, [En]Copper),古代就已发现,因首次从塞浦路斯岛(AesCyp rium)获得该金属而得名。
?30. 锌,Zn(Zincum, [En]Zinc),古代就已发现,名称起源尚不清楚,可能来自德语Zinke(穗状或锯齿状物)。
?31. 镓,Ga(Gallium),因其发现者是法国人,为纪念他的祖国(Gallo,高卢,法国的古称)而得名。
?32. 锗,Ge(Germanium),因其发现者是德国人,为纪念他的祖国(German,日耳曼,一般就指德国)而得名。
?33. 砷,As(Arsenicum, [En]Arsenic),希腊语是Arsenikon。
关于它的词源,一种说法是出自Arsen(Arsen,意思是强烈),因为砒霜(砷的氧化物)是一种烈性毒药;另一种说法是由波斯语Az-Zarnikh(雌黄,Az是阴性冠词,Zar意思是黄金)演变而来。
?34. 硒,Se(Selenium),意思是月亮的元素(Selene,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35. 溴,Br(Bromum, [En]Bromine),因恶臭的特性而得名,希腊语Bromos意思是恶臭。
?36. 氪,Kr(Krypton),来自希腊语Krypton(隐藏)。
?37. 铷,Rb(Rubidium),因其光谱是红色(Rubidus,拉丁语深红色)而得名。
?38. 锶,Sr(Strontium),据说这种元素来自于苏格兰的Strontian铅矿,所以得名Strontia(锶土)。
?39. 钇,Y(Yttrium),因钇土原产于瑞典的Ytterby而得名。
?40. 锆,Zr(Zirconium),得名于锆矿(Zircon),阿拉伯语意思是朱砂,波斯语意思是金色。
?41. 铌,Nb(Niobium),旧称Cb(Columbium,钶),因首先在北美的钶矿石中发现这种元素,而以哥伦布(Columbus)的名字命名。
后来从钶矿中分离出钽(73),才真正得到该元素,遂用Tantalus的女儿Niobe命名之。
?42. 钼,Mo(Molybdaenum, [En]Molybdenum),其硫化物和石墨一样都是黑色矿物,德语通称为Molybdon,由此得名。
?43. 锝,Tc(Technetium),它是人造元素,所以用希腊语Technetos(人工制造)。
?44. 钌,Ru(Ruthenium),因其发现者是两名俄国化学家,为纪念他们的祖国(Rus sia,俄罗斯)而得名。
?45. 铑,Rh(Rhodium),因其化合物呈玫瑰红色而得名,希腊语Rodon意思是玫瑰花。
?46. 钯,Pd(Palladium),为纪念不久前发现的武女星Pallas而得名。
?47. 银,Ag(Argentum),古代就已发现,来源于希腊语Argyros(词头Argos意思是光泽或白色)来的,英语为Silver。
?48. 镉,Cd(Cadmium),得名于水锌矿Calamine,希腊语是Cadmein(可能是以希腊神话人物Cadmus命名的)。
?49. 铟,In(Indium),因其光谱是靛蓝色(Indigo)而得名。
?50. 锡,Sn(Stannum),古代就已发现,原意是坚硬,因为铜被掺入锡后会得到更加坚硬的青铜,英语为Tin。
?51. 锑,Sb(Stibium),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Antimony,词头Anti-意思是反对,词尾是从Monk(僧侣)变化而来的,传说辉锑矿可以治疗僧侣的常见病癞病,但是很多僧侣服用后病情反而恶化,故被认为是僧侣的客星。
?52. 碲,Te(Tellurium),按照同族元素硒(34)的命名方法,称其为地球的元素(T ellus,罗马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特勒斯)。
?53. 碘,I(Iodum, [En]Iodine),以碘的颜色紫色而得名,希腊语Iodhs意思是紫色。
?54. 氙,Xe(Xenon),来自希腊语Xenon(奇异)。
?55. 铯,Cs(Cesium),因其光谱是蓝色(Caesius,拉丁语天蓝色)而得名。
?56. 钡,Ba(Barium),来源于重晶石(Baryta),因该矿石产于意大利的博罗尼亚(B ologna)而得名。
?57. 镧,La(Lanthanum),因其隐藏在稀土中而得名,希腊语Lanthanein意思是隐藏。
?58. 铈,Ce(Cerium),为纪念第一颗刚发现的小行星Ceres(罗马神话中谷类的女神)的发现而得名。
?59. 镨, Pr(Praseodymium),来自镨土(Praseodymia),是由希腊语Pratos(葱绿)和Didymos(孪晶)构成的,意思是绿色的孪晶。
?60. 钕,Nd(Neodymium),来自钕土(Neodymia),意思是新的孪晶,参见氖(10)和镨(59)。
?61. 钷,Pm(Promethium),得名于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62. 钐,Sm(Samrium),得名于钐土(Samaria),是俄国矿物学家В. Е. Самарский(V. E. Samarskii)发现的。
?63. 铕,Eu(Europium),用来纪念欧洲(Europa)。
?64. 钆,Gd(Gadolinium),得名于钆土(Gadoina),为了纪念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 Gadolin),他发现了第一个稀土元素钇(39)。
?65. 铽,Tb(T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66. 镝,Dy(Dysprosium),得名于希腊语Dysprositos,意思是难以获得的。
?67. 钬,Ho(Holm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故乡斯德哥尔摩(Stock holm)而得名。
?68. 铒,Er(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69. 铥,Tm(Thul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就以斯堪的纳维亚的古名Thule(北极的陆地)命名。
?70. 镱,Yb(Ytt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71. 镥,Lu(Lutetium),其发现者是法国人,为纪念他的故乡巴黎(Lutetia,巴黎的旧称)而得名。
?72. 铪,Hf(Hafnium),因其发现者在哥本哈根(Kobenhavn,也称Hafnia)取得的成就而得名。
?73. 钽,Ta(Tantalum),因其不被酸腐蚀的性质而和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Tantalu s(因受罚而浸在水中,但不能吸收水分)相提并论。
?74. 钨,W(Wolframium),得名于德国的黑钨矿(Wolframite),所以德语称其为Wo lfram。
其英语名称Tungsten原意是重石,主要成分是钨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