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果酒酿造酵母的分离筛选研究

合集下载

一种冬枣酒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冬枣酒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冬枣酒的生产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金福,张平平,张陈云
申请号:CN200610014443.1申请日:20060623
公开号:CN1919998A
公开日:
200702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枣酒的生产方法。

是将新鲜冬枣进行压榨取汁,采用添加从新鲜冬枣中分离、筛选、育种得到“TNDZ-1”酵母菌株,在25-28℃条件下发酵而成。

根据冬枣含糖量高特性,该工艺不添加SO,不外加白砂糖,利用从冬枣果实中筛选的酵母菌,酿造冬枣果酒,营养丰富、酒香醇厚,色泽美观。

冬枣干酒是冬枣的一种深加工新方法,同时也为果农找到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可大力推动冬枣产业的发展。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地址: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蔡霞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酿造红枣果酒的两种酵母菌性能比较

酿造红枣果酒的两种酵母菌性能比较

酿造红枣果酒的两种酵母菌性能比较
苏娜;刘邻渭;刘拉平;马粉娟;郭庆斌;李琼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以红枣果为原料,选择不同的酵母进行酿造红枣果酒的最适酵母品种及最佳添加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酿造红枣果酒的最适酵母为葡萄酒酵母,其适宜的添加量为0.4%,发酵的枣酒酒度高、口味好、营养成分丰富.(孙悟)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苏娜;刘邻渭;刘拉平;马粉娟;郭庆斌;李琼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
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7;TS261.4;TS261.1
【相关文献】
1.红枣葡萄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J], 张如意;宋志强;刘银兰;高向阳
2.酿造红枣果酒的酵母菌选种研究 [J], 权英;张伟;李长文;王硕
3.不同酵母菌发酵龙眼果酒的发酵性能比较 [J], 雷湘兰;冉娜;徐彬;王宇鸿;符传军;
王遂家
4.红枣山楂混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J], 王宓;锁然;任晓宇;刘琳;赵然
5.红枣山楂果酒的酿造工艺优化 [J], 姜兴旭;张阳阳;朱静;王荣荣;张永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不同原料的果酒发酵模式筛选

基于不同原料的果酒发酵模式筛选

・贮藏保鲜加工・北方园艺2010(6):192~194作者简介:熊海燕(19692),女,硕士,副教授,现从事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研究工作。

E 2mail :x1126hy @ 。

基金项目: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07年度资助项目(WRGK 2007004)。

收稿日期:2009-12-20基于不同原料的果酒发酵模式筛选熊海燕(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中图分类号:TS 2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06-0192-03 水果生产是我国一大优势产业,产量的剧增而引发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水果难以贮藏保鲜,加上果酒生产线及其它加工业的缺乏,出现了卖果难、大量的残次果被遗弃的现象。

我国果品加工率仅为13%,意大利、法国葡萄加工率在80%以上,日本果酒制造量更大,因此,我国果酒酿造市场潜力很大。

充分利用水果资源优势,消化相对过剩的优质果及残次果,生产果酒,既符合我国酿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又可解决卖果难的问题,还对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既利国又利民。

关于酿酒技术的研究,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许多农村,家酿果酒倍受推崇,从传统工艺角度而言,它是探寻民间加工技艺的溯源回归之路,更是继承传统走出传统的创新之路。

而在果酒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技术上,以不同植物作原料的果酒生产工艺研究日臻完善,不断创新,各具特色。

我国可用于果酒开发的天然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浆果类如葡萄;仁果类如梨、苹果;核果类如桃、李;柑果类如柑、橘;坚果类如核桃、板栗;亚热带和热带果实类如龙眼、荔枝;另外还有一些野生植物,如金樱子、刺梨、沙棘、樱桃李、酸枣等。

这些植物营养丰富,但成分、含量各异。

果酒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改良、菌种选育、发酵工艺、调酒工艺处理等是目前发酵技术关键所在。

1 原料的改良及贮藏特性1.1 原料改良原料共性要求:色泽正常、八九分熟、无虫蛀、无霉变,无其它明显不良变化。

果酒酿造中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果酒酿造中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果酒酿造中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李静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2008(35)2
【摘要】在果酒酿造中,酵母茵在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酵力的好坏,副产物的多少,直接影响产品的风味,因此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以实验室保藏的酵
J1,J2,M1,M2,F1,F2为出发菌株,通过测各茵株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发酵特性及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的系统实验,选出F2为最佳苹果酒酿酒酵母,其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强、发酵特性好,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优,且酒体澄清透明、色泽橙红,具有苹果酒的典型风味,适用于果酒生产.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李静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2661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7;TS261.11;TS261.15
【相关文献】
1.苹果酒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J], 杨晓英;丁立孝;梁美霞;戴洪义
2.沙棘果酒酿造中优良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J], 隆文娟;王捷;姚玉军;邬晓萍;陶文沂
3.山西老陈醋中优良酵母菌株筛选及其在木枣果酒发酵中的应用 [J], 邢晓莹;刘毅;霍乃蕊;武晓英
4.猕猴桃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株的筛选 [J], 舒学香;周文;吴霞;隋明;唐贤华
5.酿造草莓果酒的酵母菌株筛选及鉴定 [J], 吴浩;可芮;宗亚丹;张斌;李淑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酒酵母的分离、纯化及选育实验报告

果酒酵母的分离、纯化及选育实验报告

一、引言酿酒酵母细胞透明,呈圆形或椭圆形,形体比拟大,一般为7×12μm,含有转化酶能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

优良纯种酵母应具备以下性能:〔1〕除酿酒水果本身的果香外,酵母也应产生良好的果香与酒香。

〔2〕生长速度快,有较高的发酵能力,能将糖分全部发酵完。

〔3〕具有较高能力,有较好的凝集力和较快的沉降速度。

〔4〕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的抗S02广泛,价格低廉,对温度,pH,离子强度,溶氧等环境因素不敏感。

〔5〕能在低温或果酒适宜温度下发酵,以保持果香和新鲜清爽的口味。

由此可见,酵母的品质对果酒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要获得优良的酿酒酵母,必须对其进展别离选育。

果酒酵母的筛选应从相应的果品及其种植环境中采样别离,如成熟果实的表皮、自然腐烂发酵的果肉或果汁和果园的土壤等相关场所。

根据实践经历,在果汁和自然发酵的果酒醪液中检出率较高,因为它们的基质环境与酿酒环境很相似。

为使我们需要的酵母易于检出,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调整pH 等手段抑制不需要展富集培养,通过设置较高的酒精浓度、添加SO2的微生物的生长,使希望检出的微生物得到增殖。

酵母检出后,应对其的发酵性能进展考察,包括酵母的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和风味物质形成的能力等,这些可通过作生理生化实验和三角瓶小型发酵实验分析和测定。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样品:新鲜苹果〔未经清洗〕榨汁。

YEPD 培养基〔富集培养基〕: 蛋白胨20g,葡萄糖20g,酵母膏1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每次根据需要量按如此比例配置,下同〕PDA培养基〔酿酒酵母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后再煮3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定容至1000 ml。

121℃灭菌30分钟。

〕PYG培养基〔菌种保藏培养基〕:蛋白胨3.5g,葡萄糖15g,酵母膏1.5g,KH2PO42.0 g,MgSO4·7H2O1.0 g,〔NH4〕2SO41.0 g,琼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试剂:亚硫酸钠、乙醇,碘液,无菌生理盐水等。

酵母菌ZJ16酿造枣酒工艺研究

酵母菌ZJ16酿造枣酒工艺研究

teo t m o dt n ed t n a usa dn rma,it cieclra d so ̄ go n u etse Th c h lcne tcud h pi mu cn io st aewieh d o t n igao i h t ds n t oo ls, o d a d p r t. ea o o o tn o l i v n a l
1 es hc a eetd f m h olo eDae Gad n h e sn l a tre p rme t ftert fg re i ol ud y at 6 ya tw ih W slce r tesi ft t r e .T igefco x e s o h i nso ai o ad nat i i, e s h o q

2 结 果分 析
2 不同枣含量 对发 酵的影响 . 1 在初始糖度 2 %, 0 酵母接 种量 6 发酵温度 2 %时考察 %, 3 料液 比对发 酵的影 响 ,在选 取料液 比为 1: 、 5 、 6 4 1: 1: 、
定的护色和澄清作用 。
13 酶 处 理 .. 3
在枣 浆 中加入 05 0 %的果 胶酶 ,5~5 ℃保持 6 .% . 6 4 O h 进行酶解 , 提高枣汁的溶 出率 , 酶解后冷却至 2  ̄左右 。 8C
L a XU Gu — a g MA0 W e — h 0 I L n. t fn . n c a
(eaa n o i nier g e a ntu o fSi c n eh o g , ix n 5 0 3 H n n C ia D prt t fBo gne n , nn Ist n o c n ead T c nl yX ni g4 3 0 , e a , hn) me e i H . it i e o a A s a tT e r dj u eo ea e un a sda w m t a t s d e be ig r es fh a i i e xe et b t c: h i jb f nnN i a g sue s a a r lo t y h r n o s edt wn wt t cUn r de u H h w r e u t i w p c ot e e hh e

果酒酵母分离选育的研究进展

果酒酵母分离选育的研究进展

果酒是以果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酒度一般在12%(v/v)左右。

果酒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SOD),经常饮用能治疗贫血病,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等。

果酒酒度低,对人体和神经没有强烈的刺激感,加之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色泽,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果酒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中,酵母品种的选择是果酒酿造的关键因素之一,酵母性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酿果酒的口感和风味,因此果酒酵母筛选历来倍受重视。

近年来,随着果酒产业的发展,经过科研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在果酒酵母选育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并逐渐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果酒酵母产业。

1 果酒酵母的种类目前,我国果酒企业多使用葡萄酒酵母来酿造果酒,工业果酒酵母分离选育的研究进展魏彦锋1,蒋锡龙2,孙玉霞2,史红梅2,张久慧2(1.山东省九州食品生产力促进中心,济南 250100;2.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济南 250100)摘 要:果酒酵母包括醇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前者的应用提高了果酒酿造的生产效率,后者的应用则对果酒的总体风味产生积极的影响。

野生型果酒酵母经分离纯化后,结合诱变、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及其他育种技术,其酿造性能显著提高,所酿果酒品质明显改善,因此果酒酵母的选育研究得到了重点关注。

关键词:果酒酵母;分离;选育;进展生产中通常加入人工培养的纯酵母,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随着果酒工业化的进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发现单纯用已筛出的酿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酿造出的果酒,通常都存在着风味过于平淡的缺陷。

为更好的适应果酒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引入非酿酒酵母,使果酒风味有了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果酒的品质。

1.1 纯酿酒酵母利用纯培养技术,在果酒发酵培养基中接入纯酿酒酵母,使整个发酵过程具有启动快、发酵能力强,能耐受一定的SO 2和乙醇的能力,并且能使发酵过程进行完全,残糖含量少,酒精含量高,果酒酒体协调,酒质清淡。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果酒发酵的初步研究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果酒发酵的初步研究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果酒发酵的初步研究杜刚;陆小凯;詹梦涛;娄水珠;陈静;杨海英【摘要】酵母菌是决定果酒品质的关键因素.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酒曲中的菌株,以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酵母菌进行初步鉴定,从6种市售酒曲样品中分离出10株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有3株为库德里亚夫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1株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2株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3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株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通过初筛将筛选出的酵母菌CK-03用于猕猴桃汁发酵,发酵液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醇类物质.【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9(040)015【总页数】6页(P8-13)【关键词】酵母菌;分离筛选;分子鉴定;猕猴桃汁;发酵;挥发性成分【作者】杜刚;陆小凯;詹梦涛;娄水珠;陈静;杨海英【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果酒是采用新鲜的果实或果汁作为原材料,通过捣碎、发酵、压榨以及浸泡等方式酿制而成的饮料酒[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5-25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科学发展基金计划(2006002) 作者简介:张陈云(1979-),女,实验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2010 No.8
·44· Serial No.221
China Brewing
Research Report
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将12.5g黄玉米粉溶于300mL水中, 搅 匀,以60℃热水预保温1h,用滤纸过滤,滤液加水至 300mL,加琼脂3.8g,121℃灭菌15min。
冬枣营养丰富,含 有 19 种 人 体 氨 基 酸 ,VC 含 量 为 352mg/100g,被称为“活维生素丸”。冬枣采后常温下货架 期极短,大约1周开始失水、腐烂、褐变,丧失食用价值;低 温条件下贮藏冬枣果实,后期则发生腐烂、酒软、褐变,这 些都严重制约着冬枣产业的发展[1-3]。随着冬枣产量的迅速 增加,除了贮藏保鲜供应人们鲜食外,对冬枣进行深加工, 不断提高附加值,是 保 证 我 国 冬 枣 产 业 持 续 健 康 发展的 必然途径。冬枣果酒的酿造是以冬枣果汁为原料,通 过 优 良 酵 母 菌 种 进 行 发 酵 而成的低度饮料酒。在果酒酿造 中,酵母菌是发酵的原动力,优良的生产菌种是决定果酒 品质的关键。目前工业上用于果酒酿造的酵母多为葡萄酒 酵母,其是针对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工艺的特点开发出来的, 而葡萄与冬枣果汁的成分及酿造环境差别很大,用葡萄酒 酵母酿造冬枣果酒会产生所酿果酒口味欠佳的问题。张新 明 等 [4]采 用 鲜 枣 榨 汁 添 加 安 琪 酿 酒 活 性 干 酵 母 发 酵 ; 王颉等[5-6]将红枣、甘肃临泽小枣浸提,使用葡萄酒活性干 酵母发酵;赵静等[7]采用鲜冬枣浸泡在小曲酒制成冬枣果 酒;杨幼慧等[8]是应用葡萄酒酵母发酵发酵荔枝酒。可见, 在我国专用型果酒发酵菌种的研究与应用还很薄弱。
为获得一株或几株各种性能良好,且适于酿造不同类 型冬枣酒的酵母菌,对分离的酵母菌株进行进一步筛选。
酵母菌的初筛选:采用杜氏管发酵法。在28℃条件下, 测定酵母菌株产气泡的快慢及在规定时间内产气泡的多 少(以48h为标准),初步比较各株酵母菌的起酵能力和发 酵能力,试验平行重复3次。
酵母菌的复筛选:将经过初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发酵 速率、耐酒精性、耐糖性试验。
关 键 词:冬枣;酵母菌;果酒;筛选
中图分类号:TS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0)08-0043-04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ae from jujube wine
ZHANG Chenyun, LIU Jinfu, WANG Na, WANG Bujiang
(2)成品的感官检验 主要包括对酒体的色、香、味的评价,采用嗜好性感官 评定法。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作对照。 1.4.6 酵母菌的鉴定 酵母鉴定方法参考文献[11-13]。 酵母菌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将分离菌种接种到麦 芽汁液体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3d~7d,观察培养液的浑 浊情况,是否形成环或岛,沉淀量多少以及紧密程度,采用 美兰染色水浸法制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出芽方 式,死活细胞鉴定;同时将分离得到的酵母菌划线接种在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平板上,28℃恒温培养2d~ 3d,观察其 菌落形态特征。 酵母假菌丝的观察:将菌株活化后,接种于玉米淀粉 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平板上划线接种(每个板2~3条), 在菌线上盖上无菌盖玻片,在28℃培养5d~10d观察。 酵母菌子囊抱子的观察:在接种到生抱培养基之前,将 菌株在麦芽汁培养基上,28℃重新培养1d~2d,进行活化, 将已活化好的酵母在产抱子培养基斜面上划线,28℃培养 3d,镜检是否有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绿色,营养细胞红色)。 未见孢子的在17℃左右保持4~6周,每周再检查是否出现 子囊孢子。注意观察子囊形前是否有接合现象,子囊与子 囊孢子的形状,每一子囊内孢子的数目。 发酵糖类试验:鉴定所需发酵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 半乳糖、乳糖和蔗糖。将一定量的糖分别加入到含有杜氏 发酵管的生理生化培养基中。酵母菌经活化后分别接入 到上述培养基中,28℃条件下培养,每隔2d观察发酵情况, 连续观察2周,每次观察时注意杜氏小管中CO2的量,以及 出现的速度,判断发酵情况。以杜试管中有气泡计为阳性, 无气泡为阴性。重复3次。 (5)同化碳源试验:鉴定所需同化物质共16种,为半乳 糖、棉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D-木糖、D-甘露糖 醇、纤维二糖、L-阿拉伯糖、琥珀酸、海藻糖、D-核糖、柠檬 酸、乳糖、L-鼠李糖和肌醇。将一定量的糖分别加入到含有 杜氏发酵管的氮源基础培养基中,以含YNB而不含碳源的 试管作为不生长的空白对照。酵母菌经活化后分别接入 到上述培养基中,28℃条件下培养分别在第1、2和第3周观 察,以试管中出现混浊计为阳性,否则计为阴性。重复3次,
取富集培养液按梯度稀释法,涂布于麦芽汁琼脂培养 基平板,每一梯度做3个平行,于28℃培养48h,挑取具有典 型酵母菌落形态的菌落,分别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进行划线分离纯化培养,直至有单菌落出现,镜检观察, 选 出 单 菌 落 ,转 接 至 麦 芽 汁 斜 面 试 管 上 ,28 ℃ 培 养 20h~ 24h,于0℃~4℃冰箱中保藏,备用。按此方法分离得到88株 酵母菌,依次编号为1#~88#。 1.4.3 酵母菌的筛选及性能测试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optimal yeast for jujube wine making, wild yeast was screened from jujube surface and natural fermented jujube juice. Eighty-eight yeast strains were isolated by enrichment culture, dilution-plate and streak-plate purification. One yeast strain named as TN9#, which could grow under 12% alcohol and 25°Bx (sugar content) with superior fermentation capability, was selected by Durham tube test and CO2 weight loss. TN9# was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a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could directly serve for jujube wine making or act as the original strain for breeding of new strains. Key words:jujube; yeast; fruit wine; screening
研究报告
中国酿造
2010 年 第 8 期
总第 221 期 ·43·
冬枣果酒酿造酵母的分离筛选研究
张陈云,刘金福,王 娜,王步江
(天津农学院 食品科学系,天津 300384)
摘 要:对冬枣表皮和自然发酵的冬枣汁中的野生酵母菌进行了筛选。经过菌种富集培养和多次平板稀释分离培养、划线分离纯化 培养得到88株菌,采用杜氏管发酵法,CO2失重比较法等从中筛选出一株能耐受12%vol酒精和25°Bx糖度,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 命名为TN9#,经初步鉴定TN9#菌株属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可作为冬枣酒发酵专用菌种或冬枣果酒专用菌种选育的出发菌株。
表1 杜氏小管产气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Durham tube test
产气情况 + ++
1.4.4 酵母细胞数测定 采用 Neubauer 血球计数板法计数。25×16型血球计数
板的计算公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菌细胞数(mL)=
80×小格内菌细胞数 80
×400×10000×稀倍数
1.4.5 冬枣酒发酵试验 (1)工艺流程
冬枣→去杂→清洗→破碎→榨汁→酶解→过滤→调糖,调 pH 值→ 巴氏杀菌→接种酵母→发酵→陈酿→装瓶→杀菌→成品
研究报告
中国酿造
2010 年 第 8 期
总第 221 期 ·45·
以不加糖的培养基为对照。 (6)同化氮源试验:以硝酸钾为唯一氮源。方法参照
同化碳源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酵母菌初筛
采用杜氏管发酵法对分离出的88株出发菌株进行初 筛。杜氏管发酵试验结果见表1。
发酵时间/h 10 16 24 48
生化鉴定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乳糖、 棉籽糖,纤维二糖、肌醇、核糖、赤藓糖醇、鼠李糖、木糖、核 糖醇、柠檬酸、琥珀酸、甘露醇、可溶性淀粉、阿拉伯糖、海 藻糖,硝酸钾均为分析纯。 1.4 试验方法 1.4.1 酵母菌的增殖培养
取采摘于果园的成熟冬枣,直接榨汁后自然发酵,当 发酵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取发酵醪10mL接入90mL酵 母富集培养基中,于28℃培养20h~24h。 1.4.2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保存
酵母菌发酵速率测试:采用CO2失重比较法。将分离 初筛的酵母菌分别接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28℃、130r/min摇 床培养24h。分别吸取上述菌液,按5%接种量加入冬枣汁 发酵培养基中,28℃静置发酵,每隔12h称量一次,并记录 其重量的变化,筛选出发酵力好的菌株。
酵母菌耐酒精性、耐糖测试:采用杜氏管发酵法,将酵 母 菌 分 别 接 入 不 同 乙 醇 浓 度 (6%vol、8%vol、10%vol、 12%vol)和不同糖度(12°Bx、15°Bx、18°Bx、21°Bx、25°Bx) 的冬枣汁中,置于28℃培养箱静置培养48h,观察杜氏管中 的气泡产生情况,比较各酵母菌株对乙醇、糖的耐受程度, 进一步确定适合冬枣酒酿造的菌株,试验平行重复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