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酒酿造工艺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三苹果酒的酿制

实验三苹果酒的酿制

实验三苹果酒的酿制1 实验目的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学习果酒的制作工艺。

2 实验原理果酒酿造是利用酵母菌将果汁中的糖分经酒精发酵转变为酒精等产物,再在陈酿、澄清过程中经酯化、氧化及沉淀等作用,使之成为酒质澄清、色泽美观、醇和芳香的产品。

果酒酿造要经历酒精发酵和陈酿等两个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发生着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对果汁的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

3实验材料及设备酿酒酵母;苹果;偏重亚硫酸钠;白砂糖;果胶酶手持糖度仪;电炉;榨汁机;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pH计4 实验过程1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清洗破碎打浆加果胶酶过滤调整成分加热消毒接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过滤陈酿澄清调配冷处理2 操作要点(1)选料:原料要求新鲜,无病虫害,八成熟以上为宜(2)去皮、核:苹果的果皮和果核带有苦味,且果核较小坚硬,在破碎打浆时容易被破碎而进入果浆,使酒产生不良风味,故应去除。

(3)打浆:苹果果肉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富含多酚氧化酶,为抑制杂菌繁殖和酶促褐变与非酶促褐变的发生,打浆时添加偏重亚硫酸钠护色,添加量为破碎果实的0.15%,(4)加果胶酶:苹果中含有果胶,打浆后黏度大,流动性差,需加水进行稀释,果浆:水=2:1,加入果胶酶可使浆液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提高出汁率,果胶酶的添加量为0.06%,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2h。

(5)调整成分:要发酵成酒精含量为12%(v/v)的果酒,需要果汁含糖量为17%~22%,因此应添加蔗糖调节可溶性糖含量至22%,使酵母菌适宜生长。

(6) 酵母菌活化:将制备好的果汁煮沸,装入洁净且灭菌过的三角瓶内。

冷却后将斜面上的酵母菌接入,摇动果汁使之分散。

在28℃培养48h即为酵母菌种子液。

(7)主发酵:发酵温度为18~25℃发酵2d后,表面产出泡沫,并形成一层由果肉碎屑、蛋白质、果胶等物质组成的泡盖,当泡盖开始下沉,液面逐渐澄清,说明发酵速度变缓,主发酵结束。

这一阶段12~15d。

家庭苹果酿酒实验报告

家庭苹果酿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家庭苹果酿酒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了解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

3. 熟悉苹果榨汁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

4. 探讨外加酶制剂对苹果酒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材料:- 成熟苹果:适量- 白糖:适量- 焦亚硫酸钾:适量- 果胶酶:适量- 果酒酵母:适量- 清水:适量- 消毒剂:适量设备:- 压榨机- 搅拌器- 发酵缸- 温度计- 糖度计- 玻璃瓶- 消毒锅三、实验步骤1. 原料选择与清洗:- 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苹果,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2. 捣碎与榨汁:- 将苹果用压榨机或手工捣碎,以利于榨汁。

- 用榨汁机榨取苹果汁,出汁率一般为56~60%。

3. 入缸与添加辅料:- 将榨取的苹果汁倒入发酵缸中,留取20%左右的空隙。

- 每100公斤果汁中添加8~10克焦亚硫酸钾,以抑制有害杂菌活动。

- 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白糖,搅拌均匀。

4. 发酵:- 将发酵缸密封,置于室温下进行自然发酵。

- 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天。

- 发酵过程中,注意观察气泡产生情况,如气泡增多,说明发酵旺盛。

5. 测定:- 发酵高峰过后,液温逐渐下降,气泡减少,甜味变淡,酒味增加。

- 用糖分测定计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基本结束。

6. 澄清与配制:- 将发酵好的苹果酒过滤,去除杂质。

- 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果胶酶,澄清24小时。

- 取500克果汁加2-3克果酒酵母,放置3个小时后倒入原先的果浆中发酵。

7. 装瓶与杀菌:- 将澄清后的苹果酒装入消毒后的玻璃瓶中。

- 在70℃热水中杀菌10~15分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酿造了家庭苹果酒,口感清醇,营养丰富。

2. 焦亚硫酸钾的使用有助于抑制有害杂菌活动,保证苹果酒的品质。

3. 果胶酶的添加有助于澄清苹果酒,提高其透明度。

4.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糖度对苹果酒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家庭苹果酿酒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了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熟悉了苹果榨汁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

果酒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果酒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果酒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引言果酒是指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类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本实验旨在制备不同种类果酒,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各种果酒的特性及其适合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对果酒市场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选取苹果、葡萄、草莓等不同种类的水果作为实验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去皮和去籽等预处理。

2. 发酵过程:将预处理后的水果放入发酵器中,加入适量的糖、酵母和水,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

3. 过滤和贮存:发酵结束后,使用滤网等工具将果酒中的悬浮物去除,然后倒入瓶中进行贮存。

4. 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种类的果酒进行色泽、浓度、味道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果酒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 色泽不同种类的果酒具有不同的色泽。

以苹果酒为例,苹果酒呈现出浅黄色,清澈透明;而草莓酒则呈现出浅红色,鲜艳动人。

色泽的不同往往关联着果酒的口感和风味。

2. 浓度果酒的浓度直接关系到其口感和酒精度数。

通过使用密度计等工具,可以测量果酒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果酒浓度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水果浓度越高,果酒的口感越浓烈。

3. 味道果酒的味道是评价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果酒味道各异。

苹果酒具有清新酸甜的味道,葡萄酒富含果香,而草莓酒则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

味道的不同往往使果酒具有不同的风味特点。

4. 评价在对果酒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色泽、浓度和味道等因素。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评价:- 苹果酒:色泽清澈,口感清新醇厚,适合喜欢清淡口感的人群。

- 葡萄酒:色泽鲜艳,浓郁的果香,适合喜欢浓烈口感的消费者。

- 草莓酒:色泽鲜艳,浓郁的草莓香味,适合女性和喜欢甜味的人群。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苹果酒、葡萄酒和草莓酒,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果酒具有不同的色泽、浓度和味道,适合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果酒的分类1、依所用原料分:葡萄酒、苹果酒、柿子酒、柑橘酒等。

果酒类以葡萄酒的产量和分类最多2、按酿造方法不同:(1).果实发酵酒(酿造酒) (6°~18°)用果汁或果浆经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

(2.)果实蒸馏酒(果实白酒) (40°以上) 葡萄汁、浆或皮渣经发酵蒸馏的酒称白兰地,无色、无糖。

其它水果生产的,则冠以相应的名称,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

(3).果实配制酒(20°~40°)果露酒:将果实、果皮、鲜花等用食用酒精、发酵原酒或蒸馏酒浸泡,取其精液,加入其它配料如果汁、糖或其它芳香物质和成色物质等制成的果酒。

如柑桔酒、刺梨酒、桂花酒等,再造酒:以某一种果实发酵酒为酒基,再加入植物性香料或药料等成分制成的酒,如味美思酒。

(4).起泡酒果酒或果露酒为酒基,酒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给人以爽口感。

香槟酒:含CO2的白葡萄酒,CO2是在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小香槟(汽酒):以果汁、精制酒精、香料、糖等为主体的配制饮料,酒中的CO2是人工充入的,如柠檬汽酒、猕猴桃汽酒、橘子汽酒。

3、按含糖量分(葡萄糖的量计,g/L)(1)干白葡萄酒:≤4.0:;(2)半干葡萄酒:4.1-12.0;(3)半甜葡萄酒:12.1-50.0;(4)甜葡萄酒50.1-140;(5)浓甜葡萄酒140;4、按颜色分(1)红葡萄酒:用红葡萄带皮发酵酿造而成(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分离取汁发酵酿造而成(3)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短时间浸提或分离发酵酿造而成。

5、按含酒精量:(1)、低度果酒(2)、高度果酒一、果酒的酿制原理:果酒的酿造过程是由酵母菌分解果实中的可发酵性糖类经酒精发酵生成酒精,再在陈酿澄清过程中经酯化、氧化、沉淀等作用,制成酒液清晰、色泽鲜美、醇和芳香的果酒的过程。

果酒酿造要经历酒精发酵和陈酿等两个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发生着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对果汁的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

0912103苹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0912103苹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苹果酒的酿造实验报告09生物技术(1)一、实验目的1.熟悉苹果酒的酿造工艺流程;2.了解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3.熟悉苹果榨汁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4.研究外加酶制剂辅助酶解对苹果酒酿造品质的影响;5.掌握果酒活性干酵母的活化方法及酵母菌接种操作;二、通过发酵过程各种参数的变化, 了解苹果酒酿造的动态变化规律。

三、实验原理果酒酿造是利用酵母菌将果汁中的糖分经酒精发酵转变为酒精等产物, 再在陈酿、澄清过程中经醋化、氧化及沉淀等作用, 使之变成酒质清晰、色泽美观、醇和芳香的产品。

果酒酿造要经历酒精发酵和陈酿等两个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发生着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 对果汁的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

1.果酒发酵期中的生物化学变化①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是果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它是果汁中的己糖经果酒酵母的作用, 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果酒酵母细胞含有多种酶类。

如转化酶能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酒精酶使己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氧化促进果酒陈酿, 并使单宁、色素和胶体物质沉淀;还原酶能使某些唔制与氢作用起还原作用, 尤其是与含硫物质作用生成硫化氢而释放。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其它产物果汁经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 除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外, 还产生少量的甘油琥珀酸、醋酸和芳香成分及杂醇油等, 这些都是有利于果酒的质量。

2.果酒在陈酿过程中的变化刚发酵后的新酒, 浑浊不清, 味不醇和, 缺乏芳香, 不适引用,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陈酿, 是不良物质消除或减少, 同时生成新的芳香物质。

陈酿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酯化作用: 果酒中醇类与酸类化合生成酯, 如醋酸和乙醇化合生成清香型的醋酸乙酯, 醋酸与戊醇化合生成果香型的醋酸戊酯。

②氧化还原与沉淀作用:果酒中的单宁、色素等经氧化而沉淀, 醋酸和醛类经氧化而减少, 糖苷在酸性溶液中逐渐结晶下沉, 以及有机酸盐、细小微粒等的下沉, 也都在陈酿期中完成。

苹果酒的酿造工艺实验(果浆发酵)

苹果酒的酿造工艺实验(果浆发酵)

苹果酒的酿造工艺实验(果浆发酵)1引言苹果是我国主要水果产品之一,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磷、铁、胡萝卜素、Vbl、Vb2、VPP、Ve及各类有机酸等。

传统中医认为苹果有生津止渴、清除疲劳、润肺解暑、开胃醒酒、益脾止泻等功效,尤以助消化,益脾胃,止腹泻效果最佳。

近年来,我国苹果大量增产,苹果原料的工业化深加工也不断发展,经济效益潜力巨大。

苹果酒作为较高档的苹果深加工产品,是以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而成,其颜色淡黄、澄清透明、风味清爽可口,具有软化血管,防止心脑疾病等保健作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果酒,苹果酒含有低浓度的酒精,在酒香浓郁的同时也保持了原来的果香味,这些特质使得它将为越来越多的肖费者所喜爱。

本研究采用苹果果浆发酵法进行苹果酒的发酵酿制实验,旨在探索和改善苹果酒的发酵工艺,为苹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数据及经验。

2实验目的2.1掌握苹果酒的酿造的工艺原理。

2.2了解苹果酒酿造过程中酒度的测定方法。

2.3掌握苹果酒酿造过程中发酵工程的控制。

3实验材料菌种:安琪酵母原料:红富士苹果辅料:白砂糖、Vc、果胶酶,75%酒精,亚硫酸,葡萄糖,壳聚糖4工艺流程原料苹果→选果→清洗→去核、切碎→护色→打浆→酶处理→浆液调整(糖度、酸度的调整) →酵母接种→酒精发酵(25~28℃,7d) →澄清、过滤、灭菌→品评5实验步骤5.1苹果预处理取1.5kg苹果洗净,去核,迅速切碎至颗粒状((粒度0.5—1cm),放置于烧杯中,均匀添加12g/L VC 20 ml,分3次添加,将苹果果粒加入到水果榨汁机中榨汁,获得果浆,用糖度计测定果浆含糖量。

5.2二氧化硫及果胶酶处理5.2.1亚硫酸的添加:立即向果浆中添加亚硫酸1ml,混合均匀(抗氧化,澄清作用,杀菌,溶解,增酸作用)。

5.2.2果胶酶的添加:吸取添加60g/L的果胶酶15ml,混合均匀。

5.2.3纤维素酶的添加:吸取添加30g/L的纤维素酶溶液15ml,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45℃水浴酶解30min。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

果酒酿造实验报告果酒酵母的分离纯化和选育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学习掌握果酒酵母分离纯化的方法;2.对分离纯化得到的酵母菌进行筛选使其适合果酒酿造。

二、实验原理酿酒酵母细胞透明,呈圆形或椭圆形,形体比较大,一般为7×12μm,含有转化酶能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

优良纯种酵母应具备下列性能:(1)除酿酒水果本身的果香外,酵母也应产生良好的果香与酒香。

(2)生长速度快,有较高的发酵能力,能将糖分全部发酵完。

(3)具有较高的抗S02能力,有较好的凝集力和较快的沉降速度。

(4)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温度,pH,离子强度,溶氧等环境因素不敏感。

(5)能在低温或果酒适宜温度下发酵,以保持果香和新奇清爽的口味。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样品:新奇水果榨汁。

YEPD 培养基(富集培养基): 蛋白胨20g,葡萄糖20g,酵母膏1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D培养基(酿酒酵母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XX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后再煮3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XX脂溶化后定容至1000 ml。

121℃灭菌30分钟。

)PYG培养基(菌种保XX培养基):蛋白胨3.5g,葡萄糖15g,酵母膏1.5g,KH2PO42.0 g,MgSO4·7H2O1.0 g,(NH4)2 SO41.0 g,XX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试剂:亚硫酸钠、乙醇,碘液,无菌生理盐水等。

发酵培养基:蔗糖200克,磷酸氢二钾1克,酵母膏10克,硫酸铵1克,七水硫酸镁1克。

器具:三角烧瓶(250 mL)、无菌试管、无菌吸管(1 mL及5 mL)、无菌滴管、接种环、冰箱、酒精喷灯、冰箱、玻璃涂棒,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磁力搅拌器,XX式离心机,震荡混合器等。

4、实验方法(1)获得菌种配制YEPD培养基分装于100ml三角瓶内每瓶50ml 高温灭菌冷却,然后分别取适量样品好的苹果、腐果果皮若干,将腐果,好果部分皮装入将富集培养液,各三份接种,120r/min,28℃摇床培养4天。

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一、引言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苹果酒是利用苹果经过一系列发酵过程酿制而成的饮料,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探索更好的苹果酒酿造工艺,本文将从苹果的选择和处理、发酵过程以及后期加工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苹果的选择和处理苹果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酿造出的苹果酒的质量。

首先,选用新鲜的苹果,熟透但不过熟,外皮光滑无损伤。

其次,要根据所需的品质和口味选择不同的苹果品种。

常见的苹果品种有冠军、富士、红星等,每种品种的口感和甜度不同,选择合适的品种对酿造出高质量的苹果酒至关重要。

处理苹果时,首先将苹果洗净,并去除苹果上的泥沙和表面附着物。

然后,将苹果切成小块,去除果核和果柄。

切碎的苹果块有利于酒液的渗透和酵母的发酵。

处理后的苹果块应尽快使用,避免氧化导致苹果的变色和质量下降。

三、发酵过程发酵是苹果酒酿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它将苹果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酵母种类和发酵时间等因素。

在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酵母的生长和代谢。

一般来说,苹果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酵母的活性和产酒效果。

选择合适的酵母种类对苹果酒的口感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干酵母、液态酵母和自然酵母都可以使用,但使用时应注意其菌种的纯度和活性。

不同的酵母种类会产生不同的风味特点,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合适的酵母。

发酵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苹果酒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苹果酒的初级发酵时间为2-3周,中期酿造为2-3个月,后期酿造为1-2个月。

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观察和检测,确保酒液的发酵过程处于良好状态。

四、后期加工苹果酒的后期加工包括澄清、过滤和储存等环节。

澄清是将酿造后的酒液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去除,使其澄清透明。

常用的澄清方法有冷却澄清法、过滤澄清法和物理澄清法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苹果酒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酒酿造工艺实验》实验报告
专业: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为了培养我们实验研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了解果酒酿制原理,学习苹果酒酿制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加深我们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用实验室的简单操作来模拟工厂里大批量的生产,有利于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生产。

具体目的如下:
1、了解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熟悉苹果榨汁
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
2、研究外加酶制剂辅助酶解对苹果酿造品质的影响;
3、掌握果酒活性干酵母的活化方法及接种方案,熟悉苹果酿造
工艺参数及检测方法;
4、通过发酵过程各种参数的变化,了解苹果酒酿造的动态变化
规律;
5、熟悉倒瓶的操作,明确倒瓶的作用,了解补加SO2的作用及
添加量的控制,了解后发酵及陈酿的工艺过程及作用等。

二、原理
苹果酒是以苹果为主要原料,经破碎,压榨,低温发酵,陈酿而成的水果酒。

苹果酒为低度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适量饮用可舒筋活络,增进身体健康。

苹果酒是一种低度含酒精果汁饮料,融合了啤
酒与果汁的优点,口感清醇,营养丰富。

它采用上等苹果为原料,通过低温发酵,自然老熟的工艺酿造而成。

它包含苹果与生物发酵所产生的双重营养成分,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苹果酒特有的果类酸;能够帮助人体代谢,维持平衡。

苹果中还含有钙,镁等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苹果酒酿造工艺流程:
新鲜苹果→分选→清洗→切片、破碎榨汁→果汁处理→静
↑↑↑
异Vc钠亚硫酸(苹果酸)果胶酶、白砂糖
置→分离→发酵→倒瓶→补加 SO2 →陈酿→调配→澄清
↑↑↑
皂土下胶酵母 16℃,约40天→过滤→催熟→过滤→装瓶→贮酒→成品

70℃,10min
三、实验原料、仪器、药品
原料:苹果等
仪器:1000ml的锥形瓶2个、保鲜膜、移液管、电炉、250ml锥形瓶若干、玻璃棒、胶头滴管、榨汁机
药品:亚硫酸、果胶酶、酵母、异Vc钠、苹果酸等
四、实验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
(一)预处理
1、苹果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选择无霉烂、新鲜成熟苹果作原料。

选择出汁率高和糖酸、多酚及单宁含量适中的品种。

2、破碎压榨取汁及防氧化:
将洗好苹果切成小块,放入1%的异vc钠溶液中浸泡5min左右,捞出,沥净水分,榨汁机压榨取汁。

3、调整糖度和酸度:
果实的含糖量越高越好,一般含糖量10~19,发酵前要对果汁进行糖度和酸度调整。

含糖量不足部分应加糖补充, 使原汁原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

有机酸能促进酵母繁殖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并增加果酒香气,赋予果酒鲜艳的色泽。

但酸度过量不但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而且使酒质变劣。

发酵前应调整酸度为5.5g/L。

4、果胶酶的添加
将果胶酶用35度左右的温水充分溶解制成0.02g/L 后加入果汁中并充分搅匀,果汁静置24小时左右备用。

(二)活性干酵母的活化、接种发酵及发酵原始参数的检测
1、酵母的活化
将所需的干酵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待20-30分钟左右见活化的表面产生大量的泡沫后即可使用,接种用量:将活化后的酵母直接加入果汁中进行搅拌(酿造果汁在200升以下建议接种量为干酵母菌0.1克/L,量大其酵母菌的用量相对降低)。

2、发酵及原始参数检测
将活化好的酵母菌接入分离后的苹果汁接种,混匀。

在混匀的发酵液中取出适量的发酵液检测部分发酵原始参数。

封闭瓶盖,室温自然发酵。

(三)苹果酒主发酵工艺控制及参数检测
1、主发酵期:
为酒精发酵阶段,这段时间温度控制在15~22度,持续5~20天。

当酒精累计接近最高,品温逐渐接近室温,二氧化碳气泡减少,液汁开始清晰,即为主发酵结束,也是前发酵结束。

2、定期检测发酵过程中各参数。

3、绘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二氧化碳失重(称重法)、PH、可溶性固形物、酵母数的动态变化曲线。

(四)苹果酒后发酵及陈酿
1、将主发酵结束的苹果酒进行倒瓶定期(虹吸方法)除酒脚,除酒脚后的酒液尽量装瓶(防氧化),以后定期进行倒瓶处理。

2、初次倒瓶后再补加30ppm的SO2,以防止果酒氧化和抑菌等。

3、定期检测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并观察苹果酒的澄清度变化及果酒颜色的变化,嗅闻并感受其香气的微妙变化。

(五)澄清、催陈和贮酒
1、澄清
苹果酒是一种胶体溶液,是以水为分散剂的复杂的分散体系,其主要成分是呈分子状态的水和酒精分子,而其余小部分为单宁,色素,有机酸,蛋白质,金属盐类,多糖,果胶等,它们以胶体(粒子半径为1~100nm)形式存在,是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其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化的变化,影响它的澄清透明。

苹果酒加工过程中的下胶和澄清操作的目的就是除去一些酒中的引起苹果酒品质变化的因子,以保证苹果酒在以后的货架期内质量稳定,尤其是物理化学上的稳定性,次阶段需再加入二氧化硫70-100mg/L。

本实验采用加入1%明胶和0.5%硅土混合进行澄清。

2、催陈
本组采用超声波处理五分钟进行催陈,超声波可以增强各类物质的分子活化能, 提高分子间的有效碰撞, 使酯化、缩合、氧化还原等反应加速进行, 有利于形成酒的醇酯酿制香味。

超声波还能够促进缔合作用, 增强水、醇、醛、酸、酯等极性分子间的亲和力。

这样不仅增强了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缔合度,还能够形成更大且更稳固的极性分子缔合群。

因此适当地超声波处理能够加速苹果酒的陈化, 改善苹果酒的品质和口感。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结论
1、发酵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测得数据如表1
表1
由图我们看到发酵液的pH值是在3.2—5.5之间,从趋势上看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分析原因和得出的结论:随着发酵的进行酵母菌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使得pH值上升。

因为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培养基中某些营养物质和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所以一般要控制好发酵液中的
pH值的基本稳定以适合发酵对控制好发酵过程非常重要。

2、发酵液CO2的失重随时间的变化:测得数据如表2:
表2
由图CO2的失重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发酵的进行实验组的重量逐渐减轻。

分析原因和得出的结论:因为酵母菌把发酵液中的糖类等可利用的物质转化成酒精和CO2,一部分CO2会排出发酵液,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从而使得发酵液的重量减少。

3、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变化:测得数据如表3
表3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发酵的进行,还原糖的含量逐渐减少,最后一次测的数据显示主发酵结束时还原糖的含量。

分析原因和得出的结论:苹果酒的发酵主要是利用酵母菌消耗苹果中的还原糖产生酒精,使得还原糖的含量逐渐降低。

当糖度下降到3-4左右时即可进行后续的陈酿步骤。

4、发酵液中酵母数的变化:测得数据如表4
表4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发酵的进行,酵母数先逐渐增加,后又迅速减少。

分析原因和得出的结论:在酵母菌接入发酵液后进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其数目逐渐增加。

但在5月22日后由于发酵液中酵母数量已达到最大值,而发酵液中的营养已不足以提供全部酵母的生长、繁殖,其数量迅速减少。

说明主发酵已基本完成,可进行下步的陈酿等操作。

5、感官变化:如表5
由表可以看出随着发酵的进行,气泡先逐渐增加,后又迅速减少;发酵液逐渐变的透明、澄清;酸味也逐渐增强,最后又明显的果酒味。

分析原因和得出的结论:在酵母菌接入发酵液后进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其数目逐渐增加,气泡也随之增加。

随着发酵的进行,酵母逐渐死亡,而沉到底部,形成白色沉淀,气泡逐渐减少直至不产生,发酵液也随之变的澄清。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苹果酒酿造实验,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让我们更进一步实地了解到制作苹果酒的整个过程,使我们更加熟悉了其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同时进一步了解了苹果酒的功能性质,不仅学会了如何酿造苹果酒,而且学会了如何测定苹果酒在酿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比如说苹果酒的糖度等。

在我们小组3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
了实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
1、组员之间的齐心合作非常重要;
2、每次实验之前一定要好好预习实验步骤,注意实验操作要点;
3、要按照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做到认真细心,切不可马虎大意,以免对后续实验步骤产生不良影响;
4、实验时不可照搬课本,针对不同的实验条件具体的实验操作会有相应的改变,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次实验操作的变动;
5、在每阶段的试验之后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实验做好准备;
6、多去实验室,在做好本组实验的同时,可以帮实验室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