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
港澳台联考考纲

港澳台联考考纲港澳台联考考纲2010-06-27 11:57北京澳特华侨港澳台联考辅导中心发布联系方式:咨询专线:134 262 262 89地址:中国人民大学邮箱:aotejiaoyu@ QQ:59139338网址: 1)语文Ⅰ.考试要求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语知识(1)正确辨析词义(2)正确使用词语(3)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4)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5)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6)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中国文学常识(1)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3)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4)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二、阅读1.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1)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2)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3)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4)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归纳文章的主旨(6)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7)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2.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4)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归纳文章的主旨(7)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三、写作1.准确理解题意2.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3.语言规范、连贯、得体4.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6.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7.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港澳台联考英语考试大纲2024年

港澳台联考英语考试大纲2024年的考试要求和内容如下:
一、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在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和普通中专、技校、职校)学习过的英语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见话题、简单的专业学科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考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适当的词汇量。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部分。
阅读理解包括应用文和说明文等类型的短文,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要义、具体信息细节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和词汇理解等。
完形填空部分会提供一篇短文,短文中有一定数量的空白,每个空白给出选项,要求考生根据短文的内容、语境和语言运用常识进行选择。
书面表达部分通常会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短文,考查考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试卷由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等部分组成,分值分配因地区和学校而异。
四、建议备考策略:
针对上述要求和内容,考生应制定一个系统的备考计划。
首先,熟悉并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
其次,注重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在写作方面,应加强句式结构、语法规则、段落组织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港澳台联考英语考试大纲2024年对考生的英语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或者咨询港澳台联考经验的前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1)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4) 物理5) 化學1) 语文Ⅰ.考试要求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语知识(1) 正确辨析词义(2) 正确使用词语(3) 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5) 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6) 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 中国文学常识(1) 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2)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3) 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4) 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二、阅读1. 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1)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2) 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3)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4)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 归纳文章的主旨(6)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7)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 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2. 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 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4) 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 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 归纳文章的主旨(7) 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三、写作1. 准确理解题意2. 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3. 语言规范、连贯、得体4.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 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6. 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7. 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大纲

四、戊戍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1.戊戍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活動 百日維新 戊戍變法的歷史意義 2.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抗擊八國聯軍的戰鬥 《辛丑條約》 五、辛亥革命和清朝的滅亡 1.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孫中山和興中會的建立 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中國同盟會及三民主義綱領 2.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和辛亥革命的爆發 廣州黃花崗起義 四川保路運動 武昌起義 3. 中華民國的成立 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和清朝統治的結束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五、隨、唐 1.隨朝 隨朝的統一 科舉制的創立 大運河的開鑿 隋煬帝派人去琉球 2.唐朝 唐朝的建立 均田制和租庸調制 三省六部制 康太宗和”貞觀之治” 武則天”開元盛世” 曲轅犁 唐都長安與洛陽 邊疆各族的發展 唐與朝鮮、日本、印度的友好往來 安史之亂 兩稅法 藩鎮割據 黃巢起義 3.隋唐文化 趙州橋 雕版印刷術 僧一行 孫思邈和《千金方》唐詩 昊道子 敦煌莫高窟
六、五代、遼、宋、夏、金、元 1.五代和北宋 五代十國 陳橋兵變 中央集權的加強 宋瓷 交子 王安石變法 2.遼夏金和宋的並立 契丹的興起 澶淵之盟 西夏的建立 女真的興起 北宋的滅亡 南宋的建立 岳飛抗金 南方經濟的發展 海外貿易的發展 3.元朝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統一 行省制度 澎湖巡檢司 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 政區域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棉紡織業的發展 漕運和海運 4.五代、宋、元文化 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和火藥 理學 沈括和《夢溪筆談》 郭守敬和《授時歷》 司馬光和《資 治通鑒》 宋詞 元曲 《清明上河圖》 七、 明、清(鴉片戰爭以前) 1.明朝 明朝的建立 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成祖營建北京 一條鞭法 資本主義萌芽 瓦刺和韃靼 明長 城 滿洲的興起和努爾哈赤建國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門 明末農民 戰爭 明朝的滅亡 清軍入關 2.清朝 軍機處 文字獄 攤丁入畝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設置臺灣府 粉 碎噶爾丹的分裂活動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 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清朝的疆域雅克薩之戰和 《尼布楚條約》 3.明清文化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農政全書》 《天工開物》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

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是指在2024年举行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港澳台联合考试的考纲。
这次考试将涉及港澳台三地的学生,旨在促进三地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根据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的要求,本次考试将覆盖多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
以下将对每个学科的考纲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语文考纲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含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并能进行独立的写作。
其次,数学考纲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生需要具备分析问题、推理和证明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模型和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英语考纲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并能够进行口语表达。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理解英语文本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独立的写作。
科学考纲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技能。
考生需要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能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社会考纲要求考生具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原因和方法,并能够进行分析和思考。
除了以上学科的考纲要求外,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还强调了综合能力的考查。
考生需要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形式上,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要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这样的多样化考试形式有助于全面评估考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多个学科的要求,强调了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华侨港澳台联考地理考试大纲——三一树人华侨联考中心

华侨港澳台联考地理考试大纲Ⅰ.考試要求1.記憶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分布;記憶重要的地理數據;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
2.正確解釋和區分地理概念及其含義。
3.掌握我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异,掌握本《大綱》要求的世界各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
4.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具備讀圖、填圖和繪制簡圖、圖表的基本技能;能運用各種地圖、圖表分析、說明地理問題。
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過程及其空間結構。
6.理解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運用地理事實材料和相關知識,簡明地推導或定性地說明地理規律和原理。
7.使用和分析各種資料,進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認定、判斷和分析。
8.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和現象,能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
Ⅱ.考試內容一、自然地理1.地圖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圖例和註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線和地形圖。
地形剖面圖。
2.地球在宇宙中(1)太陽和太陽系:太陽能量的來源及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系的成員,九大行星的運動特徵,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2)地球和地球的運動:地球的大小、形狀、經緯網及其運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義。
時區的劃分,區時的計算。
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義。
3.地球上的大氣(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2)大氣的熱狀況: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選擇吸收、反射、散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水平分布的一般規律。
氣溫的垂直變化。
(3)大氣的運動: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大氣的水平運動;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對風向影響,氣旋與反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4)天氣與氣候:天氣與氣候的概念,鋒面與天氣,降水類型及其成因,形成氣候的因素,人類活動與氣候。
4.地球上的水(1)水循環和水量平衡。
(2)海洋水: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分布及其原因,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海洋資源及海洋保護。
2021年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大纲地理

2021年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大纲地理Ⅰ.考试要求高考地理学科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描述和闸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闸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3.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大小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地图地图上方向势别,经纬度判读,距高量算。
地形的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坡的陡缓判读,海拔与相对高度估算。
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港澳台联考地理考试大纲

港澳台联考地理考试大纲Ⅰ.考试要求1.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大纲》要求的世界各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4.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具备读图、填图和绘制简图、图表的基本技能;能运用各种地图、图表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空间结构。
6.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地理事实材料和相关知识,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7.使用和分析各种数据,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和分析。
8.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能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Ⅱ.考试内容一、自然地理1.地图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2.地球在宇宙中(1)太阳和太阳系: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2)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大小、形状、经纬网及其运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义。
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
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义。
3.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择吸收、反射、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的垂直变化。
(3)大气的运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影响,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锋面与天气,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形成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
4.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水: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及其原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资源及海洋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大纲:1) 语文2) 数学3) 英语4) 物理5) 化學1) 语文Ⅰ.考试要求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语知识】(1) 正确辨析词义(2) 正确使用词语(3) 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5) 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6) 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 中国文学常识(1) 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2)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3) 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4) 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二、阅读1. 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1)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2) 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3)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4)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 归纳文章的主旨(6)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7)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 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2. 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 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4) 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 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 归纳文章的主旨(7) 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三、写作1. 准确理解题意2. 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3. 语言规范、连贯、得体4.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 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6. 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7. 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 试卷各部分内容的占分比例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约20%文言文阅读约15%白话文阅读约25%写作约40%3. 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作文。
2) 数学Ⅰ.考试要求)1. 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2. 熟练运用本大纲规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法问题(包括简单的应用问题)。
Ⅱ.考试内容一、代数(Algebra)1. 数(Number)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绝对值,复数及其向量(Vector)表示,复数的四则运算。
2. 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整式、分式及其运算,因式分解,根式及其运算,二次根式的有理化。
3. 方程(Equation)~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组和三元一次联立方程组的解法。
4. 不等式(Inequality)不等式及其性质,简单不等式的证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5. 集合(Set)集合,子集,交集,井集,补集。
6. 函数(Function)函数,函数符号,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间的关系。
7. 一次函数(y=ax+b,a≠0),二次函数(y=ax2+bx+c,a≠0),反比例函数(y=k/x,k≠0)幂函数(y=xa),它们的图像和性质。
8. 指数函数(y=ax,a>0且a≠1),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记作lg x),它们的图像和<性质,对数换底公式,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
9. 数列(Sequence):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和前n项之和的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和前n项之和的公式。
10.极限(Limit):数列和函数的极限及其四则运算,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和。
1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及排列数公式,组合及合数公式。
12.二项式定理,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13.多项式(Polynomial):多项式、余式定理、因式定理。
二、三角(Trigonometry)1. 角的度量和角的孤度制,锐角a的正弦(sin a)、余弦(cos a )、正切(tan a)和余切(cot a)的定义。
2. 化任意角三角函数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公式,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 直角三角形的解决及其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在斜三角形解决中的应用。
4.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5. 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和反正切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
三、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1.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斜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果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称为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4. 正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圆柱、圆锥和圆台的体积和侧面积,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5. 正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间的关系,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四、解析几何(Analytical geometry)1. 坐标系(Coordinate)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分式。
2. 向量(Vector)向量,有向线段与向量,平面向量的内积。
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4. 曲线与方程,简单的轨迹问题。
5.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
6. 坐标轴的平移,利用坐标轴平移将缺xy项的二元二次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7. 极坐标系,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8.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平面方程式,空间直线方程式。
五、微积分(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1. 连续函数及导数(Derivative)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C,xm(m为有理数),ex ,ax ,ln x ,logax]的导数,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
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Extremum)、最大值和最小值.。
六、概率与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1.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独立重复试验。
'2.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及其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不许用红色笔述,不许用铅笔。
3. 文理科考生使用同一份试卷,其中包括对文理科考生要求不同的试题。
4. 考试可使用计算器和圆规、直尺等绘图仪器。
5. 各部分知识内容的比例代数约35%三角约15%立体几何约10%!解析几何约20%微积分约10%概率与统计约10%6. 各种题型的比例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论证题和应用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卷三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选择题约35% 填空题约25% 解答题约40%3) 英语Ⅰ.考试要求、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平时学习中,考生应注意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熟记2000以上常用词和习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报考非英语专业的考生仅需参加笔试,可重点提高听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简单写作的能力。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除了要在笔头表达方面具有稍高水平外,还必须注意听说能力的提高。
Ⅱ.考试内容考试主要针对下列5个方面1.词汇本大网词汇表所列2000单词为最基本的词汇要求,考生需在此基础上再扩大一些词汇量。
2.语法此项着重测试考生对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内容一般不超出本大网所规定的语法项目。
3.听力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简单英语对话或讲话的理解能力。
4.阅读理解.此项主要测试考生理解英语短文的能力。
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1)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不少于4篇短文;(2)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3)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4)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读懂所给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写作-此项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按规定的题目和字数写一篇英语作文。
作文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交往等。
考生必须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将意思表达清楚,所写的内容必须切题,层次分明;语言需准确得当。
Ⅲ.试卷结构全卷包括5个大题:Ⅰ.听力。
共20小题。
考生根据所听到的简短对话或独白,从所给的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Ⅱ.英语运用。
共分A、B两节:A.单项填空。
共15小题。
每题在一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B.完形填空。
共20小题。
在一段难度与中学教材大致相当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考生在答题时应通篇考虑、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有关知识。
Ⅲ.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选择最佳答案回答问题。
Ⅳ.短文改错。
共15小题。
本题给出一篇短文,其中15行右边标有题号。
要求考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即将其改正。
错误的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