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完整版)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大专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完整版)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大专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1.引言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方法,如快速培养法、PCR法和血清抗体检测法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三种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2.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对其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
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
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3.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
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存在差异,且与病程有关。
在早期感染(病程不超过5天)时,快速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在病程较长的患儿中,PCR法和MP-Ab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儿病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前言本文旨在探讨肺炎支原体的相关问题,包括定义、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通过对样本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方法的分析,以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得出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第一章文献综述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咽炎等。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壁损伤和炎症渗出。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探究医学检验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以医学检验为研究对象,就医学检验的意义、技术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分析。
首先,医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学检验可以通过血液、尿液、体液和组织等样本的检测,获得丰富的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医学检验,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且可以监测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可以说,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医生提供了正确、准确的诊断结果。
其次,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医学检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代的医学检验技术包括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组织学、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检验方法,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免疫化学检验可以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分子生物学检验可以检测DNA和RNA等分子水平的变化,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可以对病理组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医学检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快速的结果。
最后,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可期。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医学检验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检验将更多地涉及到基因检测、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等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不断增加,医学检验将越来越需要发展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的检验方法,以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加强医学检验技术研究,推动医学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检验的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结果和健康服务。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医学检验的意义、技术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医学检验的价值和发展趋势,为医学检验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范文(5篇)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范文(5篇)临床医学检验已经成为疾病诊断、观察及了解被检者不良反应的重要辅助措施,为医护人员进行更好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由于检验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要全面控制并保证其高质量是有难度的[2]。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故本院进行此次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7月至20xx年3月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样品1500例,其中有525例为血液分析检验,488例为生化检验,300例为尿沉渣检查,187例为便分析检验。
方法:所有的检验样品均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无论是从检验样品的准备过程,还是到样品的分析都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如在准备常规的生化血液检查样片前,被检查者应在1周前便开始戒烟戒酒,不吃高糖高脂肪类的食物;在收取检验样品前两天开始食用流食;在抽血样品的前6h,被检验者要严格禁止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注意保持情绪稳定[3]。
在抽取检验样品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保管、送检和分析检验样品,注意检验样品对光线和温度的要求,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判断标准。
检验失误有3种情况[4]:①检验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需要再次检验;再次检验的结果却与预期是一致的,进而验证了第Y次检验结果是否存在失误;②在检验样品从保存、送检及分析的过程中,只要出现样本丢失或污染,都被认为是检验失误;③由于检验设备和检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情况等因素导致检验样品的结果失效等情况,也被认为是检验失误。
2结果在1500例临床检验样品中,一共出现342例,占。
其中以检验准备阶段的失误率最高,出现样品检验失误220例,占。
其中又以被检者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准备为主要原因,共有213例,占。
3讨论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①从研究结果可以了解,临床医学检验失误率为,其中以被检者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准备主要原因。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以医学检验为主题,探讨了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医学检验的概念和分类,然后阐述了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预防保健中的作用。
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检验项目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最后对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简介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验患者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医学检验的定义医学检验是指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检测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过程。
它是通过对患者体内各种生物物质的定量或定性检测,以此来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进程的一种重要手段。
医学检验的分类医学检验可以分为临床检验和实验室检验两大类。
临床检验是指在医疗现场通过临床医师亲自进行的检验,如触诊、听诊等;实验室检验是指检验实验室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的生化、免疫、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获得患者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例如,血常规检验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血生化检验可评估肝肾功能等。
医学检验在治疗监测中的应用除了用于疾病诊断外,医学检验还广泛应用于治疗监测中。
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可以监测肿瘤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医学检验在预防保健中的意义此外,医学检验还有重要的预防保健意义。
通过对人群中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帮助人们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例如,糖尿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结语综上所述,医学检验作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预防保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在当今社会,医学检验作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医学检验的相关研究和探索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医学检验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讨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学检验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以及治疗方案。
例如,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数量和形态,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感染等疾病。
此外,临床化验也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次,医学检验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通过定期的生化指标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此外,医学检验还可以为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然而,尽管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目前医学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导致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此外,一些新兴的检验技术,如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也面临着标准化和应用的挑战。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对医学检验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医学检验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为健康人群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检验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检验的毕业论文大专

医学检验的毕业论文大专题目: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摘要: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包括其在疾病早期筛查、病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医学检验;疾病诊断;早期筛查;病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引言:医学检验是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支撑,它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进展,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一、医学检验在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和意义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医学检验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群进行常规的检验项目,如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可为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医学检验在病情监测中的应用和意义病情监测是指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检验,检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医学检验可以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等,从而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三、医学检验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和意义治疗效果评估是评价治疗方案有效性和患者康复情况的重要手段,医学检验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治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相比于其他评估方法,医学检验具有客观、准确、可重复等特点,对治疗效果的评估更具有说服力。
技术发展和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使得基因检测和分析更加快速和准确。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为样本检测提供了更高的灵敏度和扩展性。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引言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实验室检验分析患者的体液、组织和细胞等样本,为医生提供诊断、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等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背景医学检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室科学,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测和监测。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医学检验能够提供关于疾病的信息,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检验技术经历了飞速发展,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转变为自动化和高通量的分析方法。
这些进步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医学检验的关键技术、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回顾的方法,首先收集和整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然后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医学检验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出现,传统的手工检验逐渐被自动化检验所替代。
自动化仪器不仅能够提高检验效率,还能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是近年来医学检验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的检测与分析,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分子诊断技术在癌症、遗传性疾病和传染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是医学检验领域的新兴技术,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等优点。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小型化、高通量和高效能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医学检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临床实践的需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医学检验所面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医生对于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对医学检验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医学检验是一项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工作,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医学检验 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的意义、技术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医学检验的意义医学检验是通过对人体样本的分析和检测,以获得有关疾病诊断、预后判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信息。
它可以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为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医学检验还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疾病的进展趋势,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医学检验的技术方法在医学检验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包括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验等。
生化学检验主要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生化指标的检测,来评估机体的代谢状态和器官功能;免疫学检验则通过检测体液或组织中的免疫指标,来判断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微生物学检验主要是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细胞学检验则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观察,来判断细胞的异常变化和疾病的发生。
三、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前、中、后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即样本采集、检验过程和结果解释。
在样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标本采集的规范,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差错的发生。
在结果解释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因结果解读错误而导致误诊误治。
此外,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还包括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人员素质的培训和考核、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检验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新的检验技术的出现,如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为医学检验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诊断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地市:学校:准考证号:考生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日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
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
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目录前言 (5)第一章文献综述 (6)§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6)§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6)§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6)§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6)§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7)§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7)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8)§2.1 样本 (8)§2.2方法概述 (8)§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8)§2.4实验方法 (9)§2.5统计学方法 .................................................................... .. (9)第三章结果 (10)第四章讨论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附录 (14)。
前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婴幼儿、青少年急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其中约3%~10%可发展为支原体肺炎。
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由MP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笔者采用3种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通过病例回顾来探索对支原体肺炎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协助临床准确做出诊治。
第一章文献综述§1.1肺炎支原体的定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15岁儿童,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
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
X线改变明显,多为单侧病变,也可见双侧病变,以下叶为多见,有时病灶呈游走性,少数呈大叶性阴影;病程2~3周不等,X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消退更延长2~3周之久,偶有延长至6周者。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呼吸道上皮吸附作用、MP直接侵入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等学说,其中免疫调节异常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1.3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1. 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
2. 可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皮肤粘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和游走性关节痛;也有表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损害、血尿及溶血性贫血等。
3. 全身症状比胸部体征明显。
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偶有呼吸音稍低及少许干湿罗音者§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优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可提供重要的依据,可做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优先试验[8];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测定不仅能诊断MP感染,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促进呼吸道症状的改善及体征恢复,且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痰液MP-DNA 及血清MP抗体检测阳性率没有差异。
CRP的检测是肺炎病原体的辅助诊断方法,一定程度可区分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P具有可靠、特异性高的特点,逐渐成为早期特异诊断的有力武器。
§1.5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急性期MPP患儿血清hs-CRP、C3、CA、IgM、IgG明显升高,IgA明显降低;而恢复期hs-CR、IgG仍然较高,而IgM和IgA均没有明显变化,补体C3、C4在恢复期内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血清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的监测对诊断急性期或恢复期MPP有重要意义。
MP-IgM和冷凝集试验同时检测可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诊断的准确率;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80%,中性粒细胞增高占61%;65.6%患儿C-反应蛋白增高;53.6%患儿血沉增快;58.4%患儿心肌酶谱增高;24.0%患儿肝酶增高;16.8%患儿尿酸增高。
5流行病学特点及进展MP肺炎发生率约为22.3%,9~12岁感染率最低,3~6岁最高,10~12月是发病高峰月,小儿支原休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有趋小倾向,秋冬季发病率高,肺炎支原体只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尤其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局部区域每隔3-5年可发生一次肺炎支原体感染,每2-6年可发生一次大范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每次感染的时间都持续较长,有的感染可持续一年左右,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切断呼吸道飞沫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控制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收集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1日~8月6日在儿科就诊住院患儿病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已经初诊为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3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5例,女187例;年龄为2个月~12岁,病程为1~90天。
§2.2 方法具体方法有:(1)用MP快速培养法、PCR法和MP-Ab法等3种MP检测法对3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检测,记录结果。
(2)通过研究对象病历回顾统计MP 感染的例数,并按年龄、病程和3种MP检测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3 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按文献[1]、临床症状、体征标准,包括回顾性诊断——即患儿经红霉素治疗有效,经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无效者等;以及实验室检查3种检测法至少有一种阳性。
病程计算方法:以病历本记录为准,即在患儿开始有症状或体征时开始计算,到患儿来就诊检测时为止进行计算。
§ 2.4 MP快速培养法支原体分离鉴别培养液由珠海市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清晨患儿未洗漱用咽拭子取咽部分泌物,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将咽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处理,接种到预温的培养基中,37 ℃培养;培养基液体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草绿色或嫩绿色且清亮,并且在静置时,瓶底有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阳性,5天后培养基颜色不变或无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阴性。
PCR法: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应用PCR法检测MP-DNA,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在紫外灯下出现180 bp扩增带结果判为阳性。
每次试验均设阳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为MP质粒,阴性对照为无菌生理盐水),由专人进行操作,质量控制。
MP-Ab法:试剂为日本瑞必欧株式会社MP-Ab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试剂盒,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抽取患儿静脉血 3 ml,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用血清检测,结果以≥1∶40判断为阳性。
每次试验均设未致敏明胶颗粒、致敏明胶颗粒和阳性、阴性血清进行测定。
§ 2.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年龄组与3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用Spearman检验;各年龄组间确诊病例的阳性率比较用χ2检验;3种检测方法阳性结果与病程之间的比较用q检验。
第三章结果§ 3.1 阳性样本经过回顾性诊断,在配对研究组362例研究对象中有152例符合MP感染的诊断标准,即有152例确诊病例,其中肺炎45例,支气管炎56例,上呼吸感染49例,支气管哮喘2例。
MP快速培养法检测出78例阳性,PCR法检测出103例阳性,MP-Ab法检测出127例阳性。
§ 3.2 结果分析各确诊病例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显示儿童MP感染的年龄以3~4岁年龄段的病例最多,为46例,阳性率最高,为70.77%,与其余年龄组段比较P<0.05。
3种检测法的阳性检测结果与年龄分布见表1,表1显示3种检测法与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3~4岁的年龄段与其余年龄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病程患儿3种检测法的检测结果,见表2,表2显示MP快速培养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较短为(4.5±2.6)天,PCR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为(6.2±3.5)天,MP-Ab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较长为(8.1±4.5)天。
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龄组MP感染确诊病例和3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分析注:△□代表与年龄组3~4岁组段比较结果表2 不同病程患儿3种检测方法阳性结果对比分析注:△代表三组之间的两两比较第四章讨论1 MP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容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
在临床上患儿有下列症状:(1)发热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刺激性咳嗽非脓性痰,偶带血丝。
(2)可有咽痛、头痛、胸痛,全身症状比体征明显。
(3)肺部体征不典型而胸片炎症显著,可见云雾状大片阴影。
(4)WBC正常或升高。
(5)青霉素类、磺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改用或一开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
(6)实验室MP检验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具备以上2个条件或以上者可初步诊断为MP感染。
多时候,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儿的症状,需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做MP感染的诊断性治疗,但应与肺结核相互鉴别。
2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MP感染报道日渐增多,一般认为MP感染以年长儿发病较多,本文表1资料显示,2~8岁年龄段是发病的高峰期[2]。
占同期呼吸免疫科住院患儿的9.3%,比有关文献报道各年龄组支原体肺炎占肺炎发病的10%~20%低。
说明MP感染的发病年龄有提前,且年龄越小,临床表现愈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