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合集下载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地基和基础加固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物存在地基不够坚固、土质不稳定等问题时,加固地基和基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地基和基础加固的方法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

一、地基加固方法1.桩基加固法:在地基中深挖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的桩基,通过桩基的嵌固和摩擦力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2.增厚地基法:通过挖掘地基下部土料,加设混凝土加固层或格架,增加地基的厚度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但土体质地较好的情况。

3.换填法:将地基原有土料挖掘,换填优质的填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较低,但周边存在优质填料的情况。

4.刚性加固法:在地基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或预应力混凝土板,增加地基的坚固度和均负荷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坚硬,但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5.增加基底面积法:通过扩展基础的面积,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但扩展基础面积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二、基础加固方法1.框架加固法:在现有基础周围设置加固框架,通过加固框架的嵌固和摩擦力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不够坚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2.钢筋混凝土加固法:在现有基础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固层,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的强度不足、稳定性较差的情况。

3.增大基础尺寸法:通过增大基础的尺寸,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承载能力不足,但扩大基础尺寸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4.提高基础质量法:通过提高基础材料的质量,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质量较差、强度低的情况。

5.增加基础支承点法:通过增加基础支承点的数量,增加基础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支撑点不足,但增加支撑点较为容易实施的情况。

混凝土加固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混凝土加固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混凝土加固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其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等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自然力、人为因素等原因,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遭受破坏,为了保证其安全稳定的使用,需要进行加固。

本文将就混凝土加固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加固方法1. 碳纤维布加固法碳纤维布加固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其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耐腐蚀等优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表面处理:对要加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打磨等处理,以便于碳纤维布的粘贴。

(2)粘贴碳纤维布:将处理好的碳纤维布铺贴在混凝土表面,注意避免空鼓、起泡等现象。

(3)涂覆环氧树脂:在碳纤维布上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以增加其粘结力和耐久性。

(4)二次涂覆:待第一层环氧树脂干燥后,再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以保证加固效果。

2. 钢板加固法钢板加固法是一种传统的混凝土加固方法,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表面处理:对要加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打磨等处理,以便于钢板的粘贴。

(2)固定钢板:将选择好的钢板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可以采用螺栓等方式固定。

(3)填充胶粘剂:在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填充胶粘剂,以增加其粘结力和耐久性。

(4)固定胶粘剂:待胶粘剂干燥后,再次固定钢板,以保证加固效果。

3.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结构增加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设计预应力方案: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设计预应力方案,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和位置等参数。

(2)施工预应力钢筋:按照设计方案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工预应力钢筋,并加以张拉。

(3)固定预应力钢筋:将张拉好的预应力钢筋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以保证其承载能力。

(4)填充胶粘剂:在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填充胶粘剂,以增加其粘结力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1. 碳纤维布加固法适用范围碳纤维布加固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开裂、变形等情况。

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桥梁加固是指针对老化、损伤、结构疲劳、荷载变化等原因导致的桥梁结构强度不足或安全性下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桥梁加固旨在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确保桥梁安全可靠地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1.钢板加固法钢板加固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在桥梁主梁、横梁等部位使用钢板覆盖,并用螺栓与原结构进行连接。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提高桥梁抗震性能。

钢板加固法适用于各类桥梁,如大跨度桥、悬索桥、连续梁桥等。

2.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桥梁加固方法,其优势在于重量轻、耐腐蚀、施工便捷等特点。

使用碳纤维板材进行桥梁结构加固,可以提高桥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改善桥梁的整体性能。

这种加固方法常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桥梁。

3.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桥梁加固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桥梁的受力性能。

常用的预应力加固方法有张拉加固、灌浆加固等。

预应力加固可以有效减缓桥梁的裂缝发展,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4.加大截面法加大截面法是指通过对桥梁结构的截面进行加固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大截面法包括在梁底部增加混凝土、在梁侧面添加砖墙或钢板等措施。

这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桥梁受剪力和弯矩等作用力较大的情况。

5.嵌缝加固法嵌缝加固法是指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嵌缝,通过嵌缝与混凝土的协同作用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嵌缝加固方法包括钢板嵌缝、碳纤维布嵌缝等。

这种加固方法适用于较大跨度、高塔式桥梁等特殊结构。

6.荷载分担法荷载分担法是一种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通过改变桥梁荷载的传递路径,减轻或者分担原桥梁的荷载。

常见的荷载分担方法有引入辅助梁、安装钢梁等措施。

这种加固方法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减轻原桥梁的受力状态,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桥梁加固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桥梁结构和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包括桥梁的类型、荷载情况、损坏程度等。

建筑加固方案

建筑加固方案

建筑加固方案第1篇建筑加固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既有建筑已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加固方案。

二、项目目标1. 确保加固后的建筑物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提高抗震、抗风、抗渗等性能。

2. 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3. 确保加固过程安全、环保、经济、合理。

三、加固范围及内容1. 加固范围:本项目加固范围包括建筑物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及附属设施。

2. 加固内容:(1)主体结构加固:包括但不限于柱、梁、板、墙等构件的加固。

(2)围护结构加固:包括但不限于外墙、屋面、地下室等部位的加固。

(3)附属设施加固:包括但不限于楼梯、电梯、通风系统等设施的加固。

四、加固方案1. 加固方法:(1)主体结构加固:1) 采用碳纤维布、粘钢、增大截面等方法对柱、梁、板等构件进行加固。

2) 采用增设支撑、增设剪力墙、改变结构体系等方法提高抗震性能。

(2)围护结构加固:1) 采用聚合物砂浆、防水涂料、增设防水层等方法对外墙、屋面进行加固。

2) 采用地下连续墙、锚杆、注浆等方法对地下室进行加固。

(3)附属设施加固:1) 采用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方法对楼梯、电梯等设施进行加固。

2) 采用更换设备、增设构件、提高设备性能等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加固。

2. 加固材料:(1)碳纤维布:选用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2)粘钢: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B钢材,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韧性和塑性。

(3)聚合物砂浆: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抗渗性和耐候性的聚合物砂浆。

(4)防水涂料:选用环保、无毒、无味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5)其他材料:根据实际需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其他加固材料。

3. 施工工艺:(1)施工前,对原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明确加固范围和内容。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执行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规范》JGJ123-2016设计步骤:1 选择加固方案,结合结构现状,考虑三者共同作用,初步筛选加固地基、加固基础或加固上部结构刚度和加固地基基础相结合的方案2 根据预期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材料来源和运输条件、施工安全性、对邻近建筑和环境的影响、机具条件、施工工期和造价,选定最佳方案。

加固方法:地基加固: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式静压桩法石灰桩法注浆加固法基础加固:基础补注浆液加固法(裂缝修补)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基础纠偏卸载法地基加固各种方法简述1、锚杆静压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的加固b、锚杆静压桩是利用锚杆的抗拔力将预制桩或钢管静压入土体内,通过桩承载力提高原地基承载力,当原承台承载力不足时应加固,也可设悬挑梁或抬了作为压桩的承台。

c、可采用钢材,对钢筋混凝土桩宜采用方形,边长为200~300mm;桩长每节宜为1.0~2.5m2、树根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修整、地下铁道的穿越等的加固工程b、树根桩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结构斜桩型3、坑式静压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b、桩身直径宜为150~300mm的开口钢管或边长为150~250mm的与之钢筋混凝土方桩。

4、石灰桩法a、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b、由生石灰和粉煤灰(火山灰或其他掺合料)组成,生石灰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0%,含粉量不得超过10%,含水量不得大于5%,最大块径不得大于50mm。

常用配比1:1、1:1.5或1:2,提高桩身强度也可掺入水泥、砂和石屑。

c、石灰桩法的加固作用:1 成孔挤密——杂填土中,粗颗粒较多,挤密效果好;粘性土中,渗透系数小的,挤密效果差。

地基加固方法

地基加固方法

地基加固方法
1.地基桩基加固:适用于软弱地基,钻孔后注入混凝土,形成钢筋混
凝土桩基,增加地基承载力。

2.混凝土浇筑加固: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但是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直接在原有地基上浇筑一层混凝土,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3.桥墩式地基加固:适用于地基太软,无法使地基承受设计荷载的情况。

在地基上面支承钢筋混凝土桥墩,将荷载传递至地基深处,增加地基
承载能力。

4.地基升降加固:适用于地基沉降过于明显的情况。

通过注浆、压注、灌浆等方法,将地基升起,使地基恢复水平。

5.地基搭设加固:适用于地基处于半承载状态下,将现有的某些供应
件处于一定的角度或位置,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房屋地基加固方法汇总

房屋地基加固方法汇总

房屋地基加固方法汇总房屋地基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讲述本文次要讲述地基基础加固有哪些加固方法。

一、关于加固公司的地基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常应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式静压桩法、石灰反嘴法及注浆加固法等,下面来看下它们下要各自适用范围吧。

1、锚杆静压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的回填b、锚杆静压是利用锚杆的抗拔力将预制桩或钢管静压入土体外,通过桩承载力提高原地基承载力,当原承台承载力不足时应加固,也可设悬挑梁或抬了作为压桩的承台。

c、可采用钢材,对钢筋混凝土桩宜采用脚手架方形,边长为200~300mm;桩长每节宜为1.0~2.5m2、树根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修整、地下铁道的穿越等横越的加固工程b、树根桩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结构斜桩型3、坑式静压桩法a、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b、桩身直径宜为150~300mm的开口钢管或边长为150~250mm的与之钢筋混凝严怀军桩。

4、石灰桩法a、以下适用于处理含水层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b、由生石灰和粉煤灰(火山灰或其他掺合料)组成,生石灰氧化钙含量不略高于70%,含粉量不得超过10%,含水量不得大于5%,最大块径不准大于50mm。

常用配比1:1、1:1.5或1:2,提高桩身强度也可减低掺入水泥、砂和石屑。

c、沥青桩法的加固作用:1成孔挤密——杂填土中,粗颗粒较多,挤密效果好;粘性土中,渗透系数小的,挤密效果差。

2吸水作用——1kg纯氧化钙吸水0.32kg,石灰桩吸水65%-70%。

3膨胀挤密——吸水膨胀,在压力50-100kPa下,膨胀量20%~30%。

5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详细介绍

5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详细介绍

5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详细介绍
说到地基加固,大家都不陌生,地基加固的工作如果不到位,地基之上建造的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也会出现问题,地基加固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主要有5种,下面的时间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地基加固常用的5种方法分别是什么?以及这5种地基加固方法的使用范围又是什么?
1、静压桩加固法
该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面比较广,能够将地基的荷载向深层土层传递,降低地基表层的沉降速度,不过在实际加固的过程中,压桩力不能超过地基之上建筑物自重的80%。

2、树根桩加固法
这种地基加固方法也是较为常用的,具有双重加固效果,其一能够加固地基土壤,让地基土壤更加紧实,其二也能将地基上部的荷载传递到深层土壤中,不过如果地基土壤的性质属于淤泥质土,这种地基土壤不适宜使用该种加固方法。

3、压力注浆加固法
有些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对于这类地基加固时,可以用水泥砂浆注入到地基表层,确保地基上部的承载力在加固后能够均匀,不过如果是湿陷性的土质,也是不宜使用该种加固方法的。

4、增大截面加固法
该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面并不多,主要是针对埋深较浅的独立基础、对筏基、桩基等地基。

5、增加深埋加固法
这种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也是较窄的,目前适用于地基下卧层的土层有良好持力的情况,持力土层最好是在地下水位线以上,对于这种类型的地基,适合采用该种加固技术。

以上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地基加固常用的5种方法,以及这5种地基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多人在建造房屋时,往往会忽视了地基加固的重要性,其实,如果地基加固的工作不到位,产生的后果是大家无法弥补的,如果建筑工程最后在验收的时候由于地基问题不合格,需要对地基重新进行加固和维护,返修的经济预算也是相对较高的,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完工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固(改造)方法及适用范围加固方法:1、增大截面法2、外包钢加固法3、预应力加固法4、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5、粘钢加固法6、粘贴碳纤维加固法7、阻止钢筋锈蚀的方法8、化学注胶法9、水泥灌浆和喷射修补法10、加固地基基础的方法11、建筑物纠偏扶正法12、增层改造法一、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的一种加固方法。

它不仅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而且还可加大其截面刚度,改变其自振频率,使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亦得到改善。

这种加固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及屋架(补焊型钢),以及砖墙、砖柱(增设砖或混凝土扶壁柱或混凝土围套)等。

但这种方法会减小使用空间,当在梁、板上作混凝土后浇层时,会使结构自重有较多增长。

二、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在结构构件(或杆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

分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两种形式。

它可在基本不增大构件截面尺寸的情况下较多地提高其承载力,增大延性和刚度。

外包钢加固法适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和构筑物的加固。

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三、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它可使结构构件的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得到提高;且预应力能消除或减缓后加杆件的应力滞后现象,使后加杆件有效地参与工作。

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载弯矩,减小原梁的挠度,缩小原梁的裂缝宽度,甚至可使其完全闭合。

因此,预应力加固法被广泛用于加固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用预应力顶撑加固)。

此外,它还被用于钢梁及钢屋架的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加固效果好而经济的加固方法,很有发展前途,其缺点是加固施工时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四、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点(柱或托架)或采用托梁拔柱的办法去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计算简图)的加固方法。

增设支点可以减小结构构件的计算跨度,降低计算弯矩,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减小挠度,缩小裂缝宽度。

当对增设的支点施加预应力时,效果更佳。

增设支点法多用于大跨度结构,它的缺点是较多地影响了使用空间,托梁拔柱法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结构的情况下,拆除、更换或接长柱子的一种处理方法。

它适用于要求改变使用功能或增大空间的老厂改造。

对于原由多跨简支梁构成的公路或铁路桥梁及吊车梁等结构,也常采用在梁上增配负弯矩钢筋,补捣混凝土后浇层的加固办法加固,亦即把原来的单跨简支梁,变为多跨连续梁,改变梁的受力状态,提高其承载力。

在钢结构中,也常采用改变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使部分杆件的内力降低,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例如,在钢屋架平面外采用增设支撑桁架、连杆、支点等办法,使屋架由平面结构变为空间结构;又如,把梁柱的连接由铰接改为刚接等。

五、外部粘钢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是用胶粘剂把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

常用的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主配成的。

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工期短,施工时可以不动火,加固后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形和使用空间,却能大大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

采用外部粘钢加固法时,通常将钢板粘于梁底受拉区,以提高梁的承载力。

当在梁侧粘贴钢板时,还可提高梁的斜截面承载力。

这种方法常被用来加固承受静力作用下的混凝土(或型钢)受弯、受拉构件。

但是,它要求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并要求无化学腐蚀影响,粘贴钢板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般应由专业队伍施工。

六、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是一种类似粘钢的加固方法,是用胶粘剂把碳纤维片材(纤维布或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

与粘钢加固法相比,具有加固层更薄、更轻、强度更高(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一般在3000N/mm2左右)、更耐腐蚀、施工更方便等优点。

所用的胶粘剂也是以环氧树脂为主配成的。

用于提高梁、板的正截面承载力时,通常粘贴在梁、板底部受拉区;当需提高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时,需粘贴在梁;用于提高柱子的承载力时,可以缠绕粘贴或纵向粘贴在柱侧面。

需要时纤维布可以多层粘贴。

要求长期使用环境温度不高于60℃。

一般应由专业队伍施工。

七、阻止钢筋锈蚀的方法常用的阻止钢筋锈蚀的方法有,涂覆法、阴极保护法及更换保护层混凝土法。

1、涂覆法涂覆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涂以防腐层或隔离层,以防止或减缓钢筋锈蚀的方法。

涂覆法分厚涂法和薄涂法两种。

前者较为经济,但需要专门的喷射设备,后者品种较多,耐腐蚀性强。

涂覆法适用于因钢筋钝化膜遭到破坏,钢筋普遍锈蚀的情况,对于需提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板、墙之类构件较为适宜。

2、阴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是用外部电力去改变混凝土中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以达到防止钢筋锈蚀的方法。

它能够防止各种情况下的钢筋锈蚀,但由于价格较贵,工程中较多地用于防止因氯盐侵蚀而引起的钢筋锈蚀。

3、更换保护层混混土法更换保护层混凝土法是先将已碳化或开裂的保护层混凝土铲尽,然后对钢筋进行防腐处理,再浇捣或喷射新混凝土保护层。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工程局部防腐处理时常被采用。

八、化学注胶法化学注胶法是用压浆设备将化学浆液注入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一种修补方法。

因注入的胶液能与混凝土较好地粘结并增强构件的整体性,故它可使构件恢复使用功能,提高耐久性,达到防锈补强的目的。

化学浆液有两种,一种是以环氧树脂为的环氧树脂浆液,一般用于修补0.1~1.5mm宽的裂缝;另一种是以甲基丙烯酸甲脂为主的浆液,能注入0.05mm的细微裂缝中,一般用来修补0.2mm 以下的裂缝。

化学注胶法常被用来修补因裂缝而影响使用功能的结构或因钢筋锈蚀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构件。

如混凝土水池、水坝、梁、板裂缝修补等。

注: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几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环氧树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时使用,以获得应用价值。

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选择,常用添加物有以下几类:(1)固化剂;(2)改性剂;(3)填料;(4)稀释剂;(5)其它。

其中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

九、水泥灌浆或喷射修补法水泥灌浆法:是用压力设备把水泥浆液压入砖墙裂缝(砌体应浇水湿润,保湿不得低于24H)使其粘合的修补方法。

由于水泥浆液的强度远大于砌筑砖墙的砂浆强度,所以用灌浆法修补的砌体承载力可以恢复如初,且较为经济,其缺点是需要专门的设备。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因地震、温度、沉降等原因引起的砖墙裂缝的修补。

喷射修补法:是用压缩空气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喷射到受喷面上并凝固成新的喷射层的加固方法。

喷射层能保护、参与甚至替代原结构工作,从而达到恢复或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耐久性等加固效果。

喷射修补法因喷射层与原结构的粘结力强,施工方便。

这种方法常用于:(1)病弱混凝土的局部或全部更换;(2)在板、梁等构件的下面增补混凝土;(3)对砖墙、柱、衬砌等结构构件增大断面;(4)增设防水抗渗层;(5)更换及增厚保护层混凝土;(6)填补混凝土和修补砖石结构中的孔洞、缝隙及混凝土墙的麻面等。

十、加固地基基础的方法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法可分为基础加宽、加深及加固;桩式托换;地基处理三类。

加宽基础的方法有直接加宽、抬墙梁加大基底面积和增设筏板基础等。

这些方法施工简便,无需专门设备,常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及直接增层时的基础加固。

当地基中有膨胀土或局部软弱土层等情况时,可分段挖去原地基土,新做混凝土墩或砖墩加深基础。

如果基础出现开裂,刚度或强度不足,可采用化学灌注胶(浆)法、混凝土围套加固法或加厚基础法加固基础。

桩式托换是用增设桩的办法来托换原基础。

托换桩的承载力一般都较大,可用于承载力严重不足,以及外套框架增层法的基础。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石灰桩挤密地基和灌浆法加固地基土两种。

后者由于灌浆材料价格较高,因此通常用于加固深度为3~5m或更深的地基处理。

十一、建筑物纠偏扶正方法建筑物纠偏扶正方法可分为顶升纠偏、迫降纠偏和综合纠偏三大类。

1、顶升纠偏顶升纠偏是采用千斤顶将倾斜的建筑物顶起并扶正,它一般不降低原建筑物的标高,对地基的扰动少,适用于建筑物整体沉降较大,或因场地、地基等条件不允许采用迫降法时的倾斜建筑物的纠偏。

根据地基变形稳定与否,顶升纠偏又分顶升补偿(填缝)法、预升托换(桩基)法。

2、迫降纠偏迫降纠偏适用于整体沉降不多,继续下沉对建筑物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倾斜建筑物的纠偏。

迫降纠偏包括掏土(抽砂)、加压、抽水和浸水四种方法。

掏土(抽砂)法适用于软粘土、淤泥质土、杂填土和具有砂垫层且地基已基本固结的建筑物的纠偏;加压纠偏法适用于有强压缩性地基的建筑物的纠偏;抽水法适用于建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粘土、淤泥质土上的建筑物的纠偏;浸水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纠偏。

3、综合纠偏法综合纠偏法是将顶升纠偏和迫降纠偏综合运用的纠偏方法,这样可加快纠偏扶正的速度。

十二、增层改造方法增层改造包括在原建筑物上增层和在平面外扩建两类。

增层又可分为直接增层法和外套框架增层法两种。

直接增层法是指拆除原建筑的屋盖后,在原墙上直接砌墙的增层方法。

它适用于原建筑物层数不高(一般在3层以下)、增加层数不多(一般在3层以内),且墙体砌筑质量好,承载有潜力和地基承载力有富裕(若因增层而使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的情况。

外套框架增层法,是在原房屋的外部另做桩基和底层高柱框架的增层方法。

这种方法受原建筑物状况的影响较小,所加的层数可多可少,较为灵活。

但其造价较直接增层法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