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改造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加固改造方法课件

加固改造方法课件

加固设计的流程和内容
内容 1. 加固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 加固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依据和性能参数。
加固设计的流程和内容
CHAPTER
加固改造施工与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结构评估

设计方案
技术交底 材料准备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施工工艺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加固改造施 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防止因 施工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
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安全性原则
02
经济性原则
03
施工便利性原则
04
美观性原则
加固设计的流程和内容
流程 1. 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检测和评估,明确加固的必要性和加固设计的目标。
2. 根据检测结果和加固目标,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材料。
加固设计的流程和内容
3. 进行加固设计,包括加固结构的布置、计算和分析等。 4. 编制加固施工图和施工方案。
建筑物年龄和损坏程度是选择加固方法的重要因素,对于 老化严重或存在严重损坏的建筑物,应选择更为牢固可靠 的加固方法。
建筑物用途
建筑物用途不同,对加固方法的要求也不同,如住宅建筑 要求尽可能不影响室内空间,而桥梁建筑则要求加固后不 影响通行。
地理环境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应选 用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加固方法。
加固改造方法课件
目录
• 加固改造方法概述 • 常用的加固改造方法 • 加固改造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加固改造施工与质量控制
CHAPTER
加固改造方法概述
加固改造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意义
加固改造能够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 命,提高建筑的抗震、抗风等自然灾 害的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 时满足新的使用功能和需求。

碳纤维布(CFS)加固混凝土结构工法

碳纤维布(CFS)加固混凝土结构工法
FE-Z、FE-B:找平材料,修补混凝土构件的表 面缺陷,提高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
FR-E3P:粘贴材料,保证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 有效粘结及两者的共同工作。
常用胶粘剂及技术性能指标
表5
性能
FP-NS(春秋用) FE-Z(春秋用) FR-E3P(春秋用)
配合比
2:1
2:1
2:1
适用温度(℃) 15-25
碳纤维布(CFS) 加固混凝土结构工法
一、前言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一直是建筑物维修
改造中重要的一环,其具体加固方法将直接影 响工程的经济性、施工进度。碳纤维布加固修 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 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 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 碳纤维材料(CFRP)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 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 很晚,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引进开发了此项目,并在全国建筑加固与 鉴定第四届学术会议上获奖。
(三)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前的再调查报告,对 粘贴碳纤维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工作。
(四)基层处理
1.用小锤、錾子等工具清除被加固构件表 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 露出混凝土结构层,用清洗剂或专用清理工具 洗刷干净,清理干燥后用专用结构胶分层填 平。
2.标明裂缝位置,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 理,一般情况下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灌缝和 封闭处理。
5.对重点结构的加固施工时,应对碳纤 维布和配套胶粘剂进行现场取样检验。
(七)表面防护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 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 可靠的粘接。当采用抹水泥砂浆作防护时,应 在验收后作粘砂、拉毛处理。

结构加固与改造ppt课件

结构加固与改造ppt课件
要杜绝建筑“短命”现象,应首先由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和政 策,防止没有质量问题的既有建筑被拆毁;其次,应大力提倡建筑结 构的改造和加固,使许多既有建筑通过改造而新生,做到“延年益寿 ”。使我国的许多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均能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 远远超过其设计使用寿命。
根据我国国情,下列情况需对既有建筑进行结构改造:
08SG311-2
6.《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7.《混凝土构造加固图集》
8.现行的《抗规》、《荷载规》、《砌规》等结构设计规范
9.结构检测鉴定报告
10.原建筑、结构施工图 完整版课件
17
11.业主提供的改造、新装修建筑或装修图
五.加固补强方面施工工艺 六.加固表示方法通用说明 七.改造加固工程案例
缺点:设计要求高,施工风险较大。
完整版课件
16
四.结构改造的主要依据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
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68-2009
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4.《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06SG311-1
5.《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整体加固改造)》
结构加固与改造
一、结构加固改造工程的对象和内容
既有建筑需要保留并进行结构加固改造的建筑有 两大类:(一)既有历史建筑; (二)既有工业及民 用建筑
(一)既有历史建筑
1)文物建筑
指文物价值极高的古建筑,如宫殿、庙宇、古塔等,其中有的
已被认定为国家级或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这类文物的改
造加固,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尽量忠实于原来的
完整版课件
7
对于结构改造工程,更多地应偏重于“概念鉴定”和“概念设计”。 由于地震作用更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在结构抗震分析上存在许多假 定和量的不确定性,就更凸显“概念鉴定”和“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应首先评定原有结构体系的规则性、整体性和整体牢固性(构件间的 连接性能),分析其现阶段的实际抗震性能和进一步改造加固的可行 性和难易程度,可以做出多种方案比较,结合业主的要求,作出结构 改造的正确、经济的评估。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03
在选用材料时,应注意 材料的来源和质量,避 免使用劣质材料。
04
对于新材料的应用,应 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论证, 确保其性能可靠、经济 合理。
05
剪力墙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探讨
加固改造原因及目标设定
原因 结构老化、损伤或设计不足
抗震设防要求提高
加固改造原因及目标设定
使用功能改变或荷载增加 目标设定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剪力墙结构基本概念与特点 •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 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与流程 • 剪力墙结构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 剪力墙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探讨 • 剪力墙结构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剪力墙结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及作用
定义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 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 联肢墙: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 受力相当于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故称连肢墙。
• 壁式框架:在联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 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 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故称壁式框架。
行业标准和政策对发展的影响
行业标准
统一验收标准:建立统一的验收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剪 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鼓励创新研发:政府应加大对剪力墙结构创新研发的支持 力度,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机 构进行技术创新。
完善设计规范:制定和完善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明确 设计原则、荷载取值、构造措施等要求,保证设计质量 和安全。

城市更新中的结构加固改造专题研究

城市更新中的结构加固改造专题研究
➢ 在托换工程中使用时, 往往要钻穿既有建筑物 的基础进入地基土中直 至设计标高。
➢ 根据设计需要,树根桩 可以是垂直的或倾斜的; 可以是单根的或成排的; 可以是端承桩,也可以 是摩擦桩。
2.4 坑式静压桩法
➢ 坑式静压桩法是在原基 础底面进行的。将原基 础底面分段开挖,将建 筑本身作为千斤顶反力 点,将桩段一一压入土 中,逐段连接成桩身。
➢ 根据预期效果, 施工难易程度, 施工安全性,对 周围环境影响, 施工工期和造价 等,选定最佳方 案。
地基基础加固
地基加固 基础加固
锚杆静压桩法 树根桩法 坑式静压桩法 石灰桩法
注浆加固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深基础法 基础纠偏
卸载法
2.2 锚杆静压桩法
2.3 树根桩法
➢ 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的 钻孔灌注桩,直径通常 为100~300mm。
➢ 夹层和顶部加层新增结构采用工字钢立柱、工字钢梁 和压型钢板混凝土,重量轻,施工方便。
➢ 内部大量使用了原木、黄铜、清水混凝土等材质,并 在楼顶露台引入了绿色植物,营造出空中街景效果。
4.1 天物空间
➢ 加夹层结构 采用工字钢 立柱、工字 钢梁和压型 钢板混凝土
加夹层结构
4.1 天物空间
➢ 钢梁与钢柱 连接节点装 修处理
➢ 增加建筑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 对建筑空间进行改造,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 ➢ 增加原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延长使用年限
3.2 结构整体加固改造准备工作
3.3 上部结构加固常用方法
结构增层方法
结构加固改造
空间改造方法
构件加固方法
直接增层 改变荷载传递 外套框架结构
结构托换 预应力加固 改变受力体系 增大截面
➢ 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 结构完好性和安全性鉴定 ➢ 结构加固方案制订 ➢ 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 ➢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 ➢ 施工完成后的验收

植筋施工规范ppt课件

植筋施工规范ppt课件
300
后锚固钢筋
预埋钢筋
1. 混凝土试件:每种胶类,C25混凝土试件尺寸280x300x600mm,3组
2. 两根内侧钢筋相同埋深的各点,在整个过程中应具有相同的平均应力变化趋势,(作图分析,横坐标为钢筋植入段某点和试件表面的距离mm,纵坐标为钢筋内该点应力值N/mm2)应力差应在10%之内。三组试验破坏极值差值也应在10%之内。
2、植筋拔出破坏(胶混破坏): NSd2≤NRd,pc
3、混凝土劈裂破坏:NSd3≤NRd,sp
MIN {NSd2,NSd3} ≥NSd1
为保证钢材延性破坏,要求:
*
fbd,(ACI 318) = 2.1 N/mm2
最小保护层厚度
fbd(CP65) = 2.7N/mm2
4
3
1
14.1.4 14.1.5 14.1.6 14.1.7
若被植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间距、边距有很大限制或较小时,或其构造上难以增大锚固深度而又要求所植钢筋不致发生脆性粘结破坏或混凝土劈裂破坏时,应考虑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及箍筋的约束进行计算来选用合适的粘结剂。 当使用纯无机粘结剂(近似水泥)植筋时,其植筋构造及基本锚固长度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当采用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植筋进行加固改造时,被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抗裂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可按整体构件进行。 后植钢筋应使用带肋钢筋。
温度范围在-40C ~+40C之间 (短期环境高温极值+40C;长期,+24C) 温度范围在-40C ~+80C之间 (短期环境高温极值+80C;长期,+50C)
施加恒定拉力荷载,力值取钢筋设计屈服强度的40%,加载周期180天,若位移变化量收敛较快,短时间内趋近于零,可视情况缩短至最少90天。在上述周期内位移变化量应收敛且趋近于零。

拱桥加固与改造方法

拱桥加固与改造方法
15
土木建筑学院
8.2 增大截面加固方法
施工工艺
1. 凿除破损的表层,修补裂缝 2. 钻孔,安装锚杆,布设钢筋网
钢筋网:沿桥的纵横向焊接到锚栓上,构成钢筋骨架 作用:承受拉应力,提高喷护层强度,传递温度应力,减少收缩裂缝,
加强喷射混凝土的整体性 3. 喷射混凝土:每次喷射厚度不超过5~8cm
用钢纤维砼,钢筋砼,钢筋钢纤维砼,钢筋钢丝网钢纤维砼(三钢砼) 加大主拱圈厚度
用钢筋砼外包石拱桥、双曲拱桥的拱肋截面 在双曲拱拱波背部加盖钢筋砼倒槽形板 用预制拱肋加固桁架拱
11
土木建筑学院
8.2 增大截面加固方法
加固方法:
增大主拱圈下缘截面加固法 增大主拱圈上缘截面加固法 增大拱肋截面加固法
k - 荷载系数 m1- 跨径系数 k - 荷载系数 m2- 跨径系数
钢筋砼箱形拱桥
H L0 K (0.6 : 0.8) 100
K - 荷载系数 H - 拱圈高度
双曲拱桥
H

L0 100

(35
:
50) K
K - 荷载系数 H - 拱圈高度
13
土木建筑学院
8.2 增大截面加固方法
拱肋、拱波外包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加固 主拱圈拱背浇筑10cm厚的钢筋砼 加固效果: 汽车-13提高到汽车-超20, 费用246万元,为重建新桥的19%。
18
土木建筑学院
8.2 增大主拱截面加固方法与技术
B.钢筋混凝土复合拱圈加固法法
在原拱圈下面浇筑一层钢筋砼新拱圈 注意:新旧拱圈的结合
减轻拱上建筑重量加固方法与技术
粘贴GFRP、CFRP、AFRP加固法

结构加固改造基本概念ppt课件

结构加固改造基本概念ppt课件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1989年批准 ;
民用房屋可靠性鉴定标准,1999年颁布实施 ;
砼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1年批准; 砌体结构加层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
努力学 习吧!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
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标准,1996年批准;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等 。
第一章 概 述
Ⅲ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 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5000万元的事 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 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5000万元的事故。
Ⅸ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 次死亡2人及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500万元的事故。
学而实习之 其乐无穷矣
第一章 概 述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 (1)战后重建期
特点:建设规模大,标准低;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和满足基本 居住要求提供空间保障
(2)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期
特点:低标准的建筑已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但 拆除费用已显得过于昂贵。
(3)维修与现代化改造期 特点:以实现功能的现代化为目标。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 30人及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Ⅱ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 次死亡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的事 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 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的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注浆加固法
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 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
分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
对软弱土处理,可选用以水泥为主 剂的浆液,也可选用水泥和水玻璃 的双液型混合浆液,有地下水流动 时不应采用单液水泥浆液
渗透注浆:浆液将土中的自由水和气体排挤出去,通过充填裂隙或
空隙,胶结周围土体,形成较密实的固化体,从而提高土层的抗压强
f 采用补强加固措施
5
八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与技术
执行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规范》GJG 123-2000
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加固设计的步骤:
1 选择加固方案,结合结构现状,考虑三者共同作用,初步筛选加固地基、 加固基础或加固上部结构刚度和加固地基基础相结合的方案
2 根据预期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材料来源和运输条件、施工安全性、对 邻近建筑和环境的影响、机具条件、施工工期和造价,选定最佳方案。
裂缝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原则
查清情况:结构实际状况、裂缝性状和发展情况。
鉴别裂缝性质:对结构不会恶化的裂缝,待性质明确后再处理。
明确处理目的:如是封闭或补强加固。
确保结构安全: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出现恶性倒塌事故。
满足使用要求:对刚度、尺寸、空间及气密性、防渗漏、洁净度、 美观方面。
保证耐久性:防止钢筋锈蚀及修补材料的耐久性。
可采用钢材,对钢筋混凝土
桩宜采用方形,边长为
200~300mm;桩长每节宜为
1.0~2.5m
7
树根桩法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 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修整、地下铁道的穿越 等的加固工程
树根桩直径 宜为 150~300mm, 桩长不宜超 过30m,布 置可采用直 桩型或网状 结构斜桩型
适用范围:砼硬化后,表面出现宽度<0.3mm,深度不大,条数 较多的裂缝
处理要点: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去除油渍污垢,并用丙酮擦洗, 待干燥后反复刷涂环氧砂浆,每3~5min涂一次,涂层厚度1mm左 右。
处理效果:可渗入深度达16~84mm,能有效防止空气和水渗入。
c 粘贴玻璃丝布
d 表面缝合
e 裂缝修补专用胶压力灌浆
试验表明,二次捣灌的砼在结合面粘结抗剪强度远低于整浇砼的抗剪强度
fv 0.12 fc
对配置抗剪筋的结合面,其抗剪强度为:
f v 0.56 sv f y
fv——结合面砼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
sv
Asv bs
2
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
2.二次受力结构
定义:原构件不卸载,在原截面保持一定应力情况下,采用加大截面法 加固后,再共同承受外荷载的加固结构。
6. 加固设计要便于施工,注意新旧构件的可靠连接,保证协同工作
7. 尽量注意原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美观
8. 避免反复拆除加固
1
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
§10-3 新旧材料共同工作问题 1.一次受力结构
定义:原构件卸载后,经加大截面加固后,再共同承受外荷载的加固结构。 注意:结合面剪力的有效传递问题。
地基加固:
基础加固
锚杆静压桩法
基础补注浆液加固法(裂缝修补)
树根桩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坑式静压桩法
加深基础法
石灰桩法
基础纠偏
6
注浆加固法
卸载法
锚杆静压桩法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的加固
锚杆静压桩是利用锚杆的抗拔 力将预制桩或钢管静压入土体 内,通过桩承载力提高原地基 承载力,当原承台承载力不足 时应加固,也可设悬挑梁或抬 了作为压桩的承台。
是由生石灰和粉煤灰(火山灰或其他掺合料)组成,生石灰氧
化钙含量不低于70%,含粉量不得超过10%,含水量不得大于5%,
最大块径不得大于50mm。常用配比1:1、1:1.5或1:2,提高桩身强源自也可掺入水泥、砂和石屑。10
石灰桩法的加固作用:
1 成孔挤密——杂填土中,粗颗粒较多,挤密效果好;粘性土中, 渗透系数小的,挤密效果差。 2 吸水作用——1kg纯氧化钙吸水0.32kg,石灰桩吸水65%-70%。 3 膨胀挤密——吸水膨胀,在压力50-100kPa下,膨胀量20%~30%。 4 发热脱水——1kg氧化钙产生280卡热量,桩身温度200~300℃。 5 离子交换——软土中钠离子与石灰中的钙离子发生交换,改善 了桩间土的性质,在桩身表层形成强度很高的硬层。 6 置换作用——软土被强度较高的石灰桩取代,增加了复合地基 的承载力,提高幅度与桩身强度和置换率有关。
确定合适的处理时间:在尽可能稳定后处理。
防止不必要的损伤:避免人为扩大后再修补。
改善结构使用条件,消除造成裂缝的因素:保证裂缝的不开展。
处理方式可行:效果可靠、施工方便、安全、经济合理。
满足设计要求,遵守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4
裂缝修补方法
a 压实抹平
适用范围:砼硬化前出现的早期收缩裂缝、沉缩裂缝
b 涂刷环氧浆液
8
坑式静压桩法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 粘性土、粉土及人工填土 等地基土,且地下水位较 低的情况
桩身直径宜为150~300mm 的开口钢管或边长为 150~250mm的与之钢筋混 凝土方桩。
9
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 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 细砂、淤泥、淤泥质土、 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 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
原柱压应力
1
N1 A
700000 300 300
7.78N
/
mm2
现柱增加应力
2
N2 A
1000000 500 500
4N
/
mm2
则原截面应力为
1+ 2=11.78N / mm2 1 fc
二次受力结构中,原结构应力始终高于新加部分应力的现象,称为应力超前;
二次受力结构中,新加部分应变始终低于原结构应变的现象,称为应变滞后; 3
度和抗渗性。渗透注浆不会引起土体体积大的变化。当地层为砂层、
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
§10-1 质量事故防治的任务和特点
一、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1.确保建筑物安全 2.满足使用要求 3.保证建筑物应有的耐久性 4.有利于正常施工
二、事故处理的特点
1.危险性 2.复杂性 3.多样性
4.风险性
§10-2 建筑工程加固处理的基本原则
1.必须进行结构现状的可靠性鉴定 2.明确按什么安全等级进行加固 3.充分考虑新旧结构的协同工作问题 4.充分考虑原结构因损伤产生的附加应力、传力系统的改变 5. 结构加固尽量保留有利用价值的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