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信息确认表

合集下载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行政部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行政部

第 1 页,共 1 页
两化融合审核查检表
受审核部门:行政部
审核准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公司体系文件; 适用法律法规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 条款
批准人/日期: 审核日期: 检查方法 审核员: 评价结果 检 查 记 录
一般 严重 观察 符合 不符 不符 项 合 合
检查内容
1.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文件 现场 查阅 检查
2.文件是否得到评审,必要时予 以更改,文件更改时是否得到批 4.2.2文件 准 控制 3.外来文件是否受控 4.作废文件如何处理 1.程序中是否对记录的标识、归 4.2.3记录 档、保存等管理内容做了规定? 控制 2.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 清楚、正确? 2.是否明确业务流程、部门职责 5.7.1业务 、岗位职责,并形成文件 流程职责 、部门职 责和岗位 3.当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发生变 化,是否对文件进行调整,并通 职责 知各部门 5.7.2协调 有哪些沟通方式?重要事项是否 与沟通机 有记录可追溯 REV:3.0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财务部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财务部

第 1 页,共 1 页

两化融合审核查检表
受审核部门:财务部
审核准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公司体系文件; 适用法律法规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 条款
批准人/日期: 审核日期: 检查方法 审核员: 评价结果 检 查 记 录
一般 严重 观察 符合 不符 不符 项 合 合
检查内容
1.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文件 现场 查阅 检查
2.文件是否得到评审,必要时予 以更改,文件更改时是否得到批 4.2.2文件 准 控制 3.外来文件是否受控 4.作废文件如何处理 1.程序中是否对记录的标识、归 4.2.3记录 档、保存等管理内容做了规定? 控制 2.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 清楚、正确? 2.是否明确业务流程、部门职责 5.7.1业务 、岗位职责,并形成文件 流程职责 、部门职 责和岗位 3.当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发生变 化,是否对文件进行调整,并通 职责 知各部门 1.是否制定两化融合的资金投入 制度并形成文件? 2.是否设立了专项资金,内容包 6.2资金投 括技术改造、设备设施、系统建 入 设、运行维护等内容,并跟踪这 些资金的使用情况。 3.当优化方案变更时,是否对资 金投入做及时调整 保存期限:三年 保存单位:品保课文管中心 F311-105 REV:3.0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
被审核人及职务(Personnel interviewed and title)
专项资金管理过程
财务部
涉及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符合性
7.2资金投入
公司是否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新型能力打造所需资金是否得到统筹安排、优化调整、协同管理和精准核算?
本年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项资金投入额?

内审员:李秋霖审核时间:2019-10-14
6.3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公司本年度两化融合方案什么时候制定,都有哪些人参与制定?
公司两化融合方案是否围绕所打造的新型能力制定的?
公司两化融合方案是否依据新型能力关键指标及其目标制定的?
公司两化融合方案是否考虑公司内外部环境、业务需求、支持条件和资源的信息?
公司两化融合方案是否基于公司的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制定的?

内审员:李秋霖审核时间:2019-10-1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过程名称(Process Name)
责任部门(Process Owner)
被审核人及职务(Personnel interviewed and title)
设备设施管理过程
资讯部
涉及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符合性
7.4设备设施
公司是否建立相关制度以明确相关人员在设备设施的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中的职责、流程和方法?

6.1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公司打造的新型能力?
新型能力对应的关键指标?
为稳定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所构建具备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新型能力体系是?
新型能力体系中各新型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2019年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

2019年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
是否得到妥善的标识、存储、保护,是否便于检索和识别。
评价公司的文件、记录等文件化信息是否充分、适宜、并得到有效控制。
5.
领导作用
5.1最高管理者
1、查阅对最高管理者职责进行规定的文件化信息,评价公司是否对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进行了合理规定。
2、了解最高管理者在公司当中的具体人选及其在公司当中的领导地位,并与最高管理者交流访谈,了解其对公司推进两化融合及建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义、作用和艰巨性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自身及相关人员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是否清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和成效是否清楚,从而评价最高管理者的履职情况。
查阅《新型能力体系》,与相关人员交谈,了解公司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相匹配的情况;
评价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识别的准确性、适宜性。
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交流,了解其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关键指标之间的匹配与联系的理解和认识。
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查阅《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中有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范围的信息。
1、通过交流访谈、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评定范围所涉及新型能力相关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
2、评价新型能力的表述是否准确、评定范围是否与公司的业务和管理现状及两化融合水平等相适宜、评定范围是否覆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和职责及新型能力涉及的业务活动,判断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范围的适宜性。
查阅《两化融合中长期实施方案》和《两化融合年度实施方案》,了解公司的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内容是否以新型能力为主线进行制定,输入是否包含了GB/T23001-2017 6.3.2的要求,输出是否包含了GB/T23001-2017 6.3.3的要求。

2信息部检查表(两化融合内审表)

2信息部检查表(两化融合内审表)
GB/T23020标准,评估对象覆盖与两化融合
目标相关的所有职能和层次
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依照
GB/T23020标准覆盖了公司全部职
能部门和具备新型能力的生产单位
符合
2、组织是否定期进行自评估?对评估问题是
否已经分析、采取措施?保存相关追踪措施
记录
查阅文件,确认
符合
查阅文件,确认,见公司业务流程
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符合
3、优化方案中是否已形成新的业务流程,并
明确新的岗位及其职能
查阅文件,确认,见公司业务流程
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符合
8. 2.2实施
与执行
1、组织是否制定了优化方案实施和执行过程
的规定,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阅文件,确认,见公司业务流程
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系统调研报告》,报告经项目组长
叶聪批准。
3、项目申请报告包含了标准要求的
输入及输出的相关内容,并明确了
项目实施计划及项目实施风险。
查阅、确认
符合
符合
7.4设备设

1.组织为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须具备哪些
设备设施,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能够持
续满足运行要求
是,信息化专用机房
符合
2.网络设施的布置是否适宜,有利于确保
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
符合
2、是否识别执行过程中的潜在的风险或冲
突,并制定了应急预案?
查阅文件,确认。
符合
3、必要时,是否规定采取评审方式进行监视
与测量?
是,有立项评审、技术方案评审、
招标方案评审、验收评审等。
符合
8.4数据开
发利用
1、是否在数据开发利用时,明确开发主体、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检查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检查表
2.企业的管理者代表是否有变化:□是□否
企业的管理者代表是:(姓名及职务)
企业的管理者代表人选是否适当:□是□否
3.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设置及相关职责安排是否有变化:□是□否
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及相关职责安排:
三、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的改进情况
1.是否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修订:□是□否
3.企业申请监督审核范围内的员工人数是人;
与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中的员工人数是否一致:□是□否
若不一致,则说明:
4.企业申请监督审核的范围内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是否有变化:□是□否
企业申请监督审核的范围内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
5.企业申请监督审核的范围内涉及的场所(场所地址、人数、职能)是否有变化:□是□否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监督审核检查表
申请企业:
评定机构:
评估审核组组长:
评估审核组成员:
监督审核日期: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检查表
申请企业代表:
第二阶段评估审核记录
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基本情况变更核实
1.现场巡视(活动、业务、组织及相关设施)
2.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的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5.为了打造或提升已通过评定范围内的新型能力,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及指标,实施了哪些提升和改进活动:
四、验证上次评估审核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
五、获证企业对评定证书和标志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六、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执行控制情况
(一)文件化管理体系的运行
(4.2.1、4.2.2、4.2.3、5.6)
检查的文申请监督审核的范围内涉及的场所(场所地址、人数、职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信息确认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信息确认表
年月日
获证日期
年月日
最近一次内审时间
年月日
最近一次管理评审时间
年月日
最高管理者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姓名:职务:
管理者代表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姓名:职务:
联系手机:电子邮箱:
监督审核的范围和边界评定证书上的评定范围:
注:如位于XXXXXX地址的XXXXXXX企业名称,与XXXXXX能力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成效
企业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所打造、保持或提升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新型能力名称
量化指标
指标解释
本年末指标目标值
当前指标实际值
上年末指标的实际值
指标计算单位
新型能力1:XXX能力
量化指标1:XXX
量化指标2:XXX
……
新型能力2:XXX能力
量化指标1:XXX
监督审核的范围内XXXXXX能力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无变化 □有变化
如有变化,XXXXXX能力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的具体变更情况:
监督范围内涉及的员工总数:□无变化□有变化
如有变化,变更前:人;变更后:人
具体变更情况:
监督审核的范围内涉及的场所场所地址、人数、职能:□无变化□有变化
如有变化,具体变更情况:
□无变化
□有变化变更后:
1.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需求:
注:请结合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出需要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除本次监督审核范围内涉及的新型能力外,还可包括正在打造或者未来拟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的新型能力,给出简要描述和分析;
□无变化
□有变化变更后

两化融合内部审核检查表B- 财务

 两化融合内部审核检查表B- 财务
2.组织是否确立了责任制,包括信息安全承诺、要求、实施、实施、维护、监视、风险评估和管理、改进的内容,并形成文件?
3.组织是否明确信息安全管理岗位和职责
通过培训、宣贯、邮件等方式确保员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查《员工保密协议》、《保密合同》等,对信息安全承诺、要求、实施、实施、维护、监视、风险评估和管理、改进进行了规定。
查部门岗位职责,部门岗位设置了兼职信息安全员岗位

注:审核判定符合规定要求打“√”,不符合规定要求打“×”,需跟踪观察打“☉”。
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并解释两化融合方针及其含义。
查部门工作职责及事项,均能体现两化融合方针的贯彻,查阅会议纪要,方针在发布时进行了评审。

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是否打造了新型能力的目标,并进行调整、评审和确定,目标是否是具体的、查测量的和可实现的
查阅了《两化融合新型能力策划方案》6.2有新型能力目标,同时《测评与考核控制程序》对新型能力的目标有具体的、查测量的和可实现的考评方法
5.两化融合方针在组织各层次中,是否得到贯彻和坚持,是否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
查看两化融合方针形成过程相关记录,如方针研讨会议、顶层设计等,两化方针切合企业发展战略
查《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含了对满足本规范要求的承诺,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承诺,并关注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查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确定了方针和目标,方针为两化融合目标的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5.2两化融合方针
1.两化融合方针是否与组织的企业战略适应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否包含满足本规范要求的承诺,是否包含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承诺,是否关注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3.两化融合方针是否为两化融合目标的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际运行覆盖的围及其变更情况:
【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围可以大于申请评定/通过评定的围】
上次评估审核确定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持续有效情况:
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无变化 □有变化
如有变化,具体变更情况:
【注:介绍企业两化融合的组织体系(如有,可附图),包括组织构成及其主要职责等。请不要介绍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组织体系。】
□无变化
□有变化变更后:
1.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需求:
【注:请结合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出需要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除本次监督审核围涉及的新型能力外,还可包括正在打造或者未来拟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的新型能力),给出简要描述和分析。】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
2.其中,本次监督审核围涉及的新型能力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清单(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
□无变化
□有变化,其中:
修订的文件清单:
新增的文件清单:
废止的文件清单: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企业发展战略:
【注: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等方面阐述】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
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注:请给出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及其简要描述和分析】
如有变化,具体变更情况:
近一年最近一次在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cspiii./pg)上进行评估的评估结果:
评估时间
发展阶段
基础建设得分
单项应用得分
综合集成得分
协同与创新得分
竞争力得分
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分
评估总分
企业申请评定的基本情况
申请类型:□第一次监督审核□第二次监督审核□其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时间
量化指标2:XXX
……
……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作用:
【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有效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成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动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作为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在评定结果采信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包括争取融资授信、成为供应商优选重要依据等。】
两化融合方针:
【注:请给出企业两化融合方针及简要描述】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
1.两化融合目标:
【注:两化融合目标分为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应根据企业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型能力打造的总体需求来确定,阶段性目标要有可监视和测量的量化指标】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
【注: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优化情况,并重点说明上次审核以来阶段性目标的指标项及指标值的调整情况】
年月日——年月日
上次评估审核日期
年月日
获证日期
年月日
最近一次审时间
年月日
最近一次管理评审时间
年月日
最高管理者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职务:
管理者代表
□无变化
□有变化 变更后::职务:
联系手机:电子:
监督审核的围和边界(评定证书上的评定围):
【注:如位于XXXXXX(地址)的XXXXXXX(企业名称),与XXXXXX能力建设相关的效
企业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所打造、保持或提升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新型能力名称
量化指标
指标解释
本年末指标目标值
当前指标实际值
上年末指标的实际值
指标计算单位
新型能力1:XXX能力
量化指标1:XXX
量化指标2:XXX
……
新型能力2:XXX能力
量化指标1:XXX
企业声明
我单位用于申报及现场审核时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准确;
我单位申请评定围涉及的活动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以上声明如有不符,我单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公章: 年 月 日
监督审核的围XXXXXX能力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无变化 □有变化
如有变化,XXXXXX能力所涉及的活动、业务及组织的具体变更情况:
监督围涉及的员工总数:□无变化 □有变化
如有变化,变更前:人;变更后:人
具体变更情况:
监督审核的围涉及的场所(场所地址、人数、职能):□无变化 □有变化
如有变化,具体变更情况:
2.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两化融合目标的完成情况:
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为打造、保持或提升已通过评定围的新型能力,实现两化融合目标,按照两化融合实施过程要求所开展的提升和改进活动:
【注:请围绕评定围所涉及新型能力的打造、保持或提升过程,从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等方面,简述企业的实际做法。若涉及多个能力,需分别阐述】
信息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地址
单位性质
联系地址
电子
联系人
及手机
传真
邮政编码
截至上年末的主营业务收入
员工总数
管理体系已获认证情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 □其它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组织架构、主营业务等)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无变化 □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