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例谈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L L D 0l N A 1 G 1 A
● 肇性张 — 与市的 一■ 江薛松 鬻 验 霞 霾 苏实区 l 省中 豳 证学别 如验 ■ 皋 窑
探 究性 实验 是 实验 者 在 不知 道 实验 结 果 的 前 提 下 , 通
新 验 证 结 果 ,让 学 生通 过 实验 验证 由 已 学过 的 相 关知 识 推
个反 应 的 差畀 .如 果发 生 取 代 反 应 则 生 成 C H CHB 和 r
HB ; r如果发 生加成反应则只有 CH!r r BCHB 生成 、因此只 要通过 实验检验有无 H r B 生成, 判断发生哪种类型的反应 。 ② 确定实验 步骤 : 学生根据 设计的 实验思路 , 互讨论 相
认识。
第二 步进 行 乙烯 性质 试验 :
不急 于把 答 案 揭 开 ,
①与 卤素反应 。 ②氧化。
③ 可 燃 性 ( 用安 全 点 火 法) 采 。
让 同学 自己设计 实验 探 充 ,加 深 对 乙烯 分 子 结 构 及 性 质 的
2 实 验过 程 上 的 差异 . 在 探 究性 实验 中 , 师 对 实验 程序 不作 详 细 指 导 . 是 教 而
向学生提供 解决该 问题的有 关线索.如需要 搜集哪一类资 料 、从 何 处 获取 有 关 信 息 资 料 以及 现 实 中专 家 解 决 类 似 问
题 的探 索过 程 等 每 一 位 学 习者 自主进 行 问题 解 决 , 内容 上 具 有 不 确 定性 。 实验 过 程 是 自我 设 计 的 , 师与 学 生之 间、 教 学 生 与 学 生之 间就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案 和过 程 进 行 讨 论 、 交流 。
案 例 1 乙烯 的性 质 实验 ( 证 性 实验) : 验
初中生物对照实验专题复习1

5、某同学做“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 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 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 甲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 乙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 25 ℃的橱柜中
甲 (3 )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是:—— 不能 (4)乙和丙是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理由 因为有两个因素不同 是—————————————————— 。 7、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 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 C
A灌木丛
B草地 C水洼
D裸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雨对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4、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等量馒头 碎屑与2毫升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等量馒头块与2 毫升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 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组。 1和3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3 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这组实验的对照组是 ———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 两组作对照。对 1和2 2 照组是:——————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_______1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搅拌作用下,唾液能快速分解淀粉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 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 不 不搅拌”。这第四种处理 _____必要(填“有”或“不”)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摘要:验证性实验是指验证已知结果的实验,不需要做假设。
探究性实验是指对未知结果的探索;需要做假设,并且假设、预期和结论是一一对应的。
关键词:探究性;验证性;实验;区别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
验证性实验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了解一个发现和如何把这个发现的结果应用到一个确定的问题上比直接学习如何发现要重要得多。
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等个别智力技能,强调任何快速经济的获得生物知识。
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高中《生物》新大纲将实验等活动课增加到 15学时,且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可以在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自主实验、发现问题、积极探索。
这类实验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阐明两个实验的区别,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两者在实验目的、选题、基本内容和结果上的区别1.两者在实验目的上的区别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实验项目,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学会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准备、操作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的正确理解,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
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实验目的重在使实验人员了解这个实验,以达到熟悉生物固有的现象。
探究性实验目的则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验者更重视获取对假设有用的实验信息。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实验要素中都有显著的差异。
1.1 在实验目的上的差别实验目的统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步骤,获取实验结果,在实验目的引导下开展后续的步骤。
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实验目的重在使实验人员了解这个实验,以达到熟悉生物固有的现象。
探究性实验目的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验者更重视获取对假设有用的实验信息。
1.2 在实验步骤上的区别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者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控制的有序过程。
验证性实验往往是在已有的实验步骤设计框架上进行操作的过程,操作者的任务是严格按照设计步骤完成准确的操作要求,以求得预想中的实验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实验者可以掌握操作要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在实验者的设计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什么样的步骤取决于实验者对探究性实验目的理解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假想的细致程度。
实验者在自己的假设中通过创新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步骤并完成操作,既有对步骤的期望也有对操作精确度的自我要求,目标是获得假设的成功。
1.3 对实验结果的态度上的区别实验结果是一个实验的精髓所在,结果往往预示实验的成败。
对待实验结果的态度反应了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辛劳、努力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诸多素质。
若实验结果容易获得,实验者往往轻率处置,敷衍了事;实验结果历经千辛万苦,实验者会费尽脑汁分析结果,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同时还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验证性实验结果一切在预料之中,现象明显,唾手可得,在实验者看来没有新意,没有悬念,处理的态度就多有草率,分析不得理,收获较少。
探究性实验结果犹如蚕宝宝,再生形象尚未知,一切像谜一样值得探索、猜想,这样精心操作,热切期待中产生的实验结果,实验者的态度仔细认真,解释合理,收获丰富。
探究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比较项目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由已学过的相关理论推导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训练其实验技能。
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探究性实验是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学生根据问题研究的需要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是以实验为载体探究科学结论。
探究性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和归纳概括的思维方式来建立概念和规律,训练一定的实验技能,同时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接触探究、发明、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发现学生的创造力。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学者研究的苦衷和愉悦,培养他们的发现、探究能力。
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等实验过程的比较验证性实验中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受实验步骤驱使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有少量的心智活动,是机械性的操作,强调行为与规则的统一。
如验证单摆周期公式的实验中,教师先告诉学生荷兰科学家惠更斯研究过单摆周期,得出公式,然后叫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
在g不变,验证;在L不变,验证,并求得比例系数为。
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
因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持续的智力活动,要求较高水平的思维技巧,强调独立思考与行为。
如探究单摆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如下:实验:1)做一个单摆,2)把单摆固定在桌上使其能自由摆动,3)观测并记录15秒单摆摆动的次数。
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小组记录的摆动次数不一样?猜想与假设:测量有问题、与绳子的长度有关、与垫圈的直径有关、与垫圈的质量有关、启动高度……设计实验:分组做不同的实验分析与讨论:比较每组的数据结论:摆动次数的差别是绳子的长度不同造成的。
验证性实验教学和性实验教学比较

验证性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较摘要:当前,化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科学探究,甚至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标准的核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关键词:验证性探究性模式化学实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另一类是探究性实验。
有些教师对这两类实验还存在着模糊认识。
有的教师认为定量实验就是探究性实验,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着偏差。
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明两类实验的区别,以利于更好地进行探究性教学。
一、教学理念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
验证性实验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了解一个发现和如何把一个发现的结果应用到一个确定的问题上比直接学习如何发现要重要得多。
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等个别智力技能,强调如何快速经济地获得化学知识。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观念上,认为社会中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探究者,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进行探究。
学科学是一种探究过程。
探究性实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的亲自实践的途径。
将化学学习置于探究的背景下,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镜像反映。
这种观念将探究性实验看成“这是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实验能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实施这个实验”,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相统一。
二、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计算技能,学生们检验一个已知的结果是正确的,如hcl和naoh的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与已知的中和反应热数值(δh=55.85kj/mol)相比较,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
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回答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用实验验证已学过的化学原理、概念或性质,这种“照方抓药”模式是高度固化的。
探究性实验按学生主体活动程度可分为引导探究和开放探究两种模式。
高考生物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验证性试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验目旳
探索研究对象旳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 验证研究对象旳已知属性、特征以及
其他原因旳关系“探究×××”
与其他原因旳关系“验证×××”
试验假设
假设一般采用“假如A,则B” 旳形式表述 ,是根据既有旳科学理论、事实,对所 因结论是已知旳,所以不存在假设问 要研究旳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 题 旳答案、解释
6.探究性或验证性试验旳“试验环节”旳描述 1.环节一:试验前旳准备 (1)选材旳句式:“选用年龄、性别相同,健康且发育 情况相同旳同种动物”“选用长势相同、大小相同旳同 种植物”等。 (2)分组旳句式:“随机均分(或等分)为X组”。 (3)编号旳句式:“编号为A、B……组”或“编号为甲、 乙……组”。 2.环节二:试验中旳处理 试验组“用适量旳某溶液”处理,对照组“用等量旳蒸 馏水(或生理盐水或清水)”处理,且“每组都在相同且 合适旳条件下培养(或喂养)”或“观察相同旳时间”。
4.试验假设拟定 1).假设确实定根据 对探究性试验来说,假设对所要研究旳对象设想一种或几种可能 旳答案或解释,即提出可能旳试验原理。 2).假设旳描述 ①句式一:“假如……现象,则……结论”。 ②句式二:“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试验现象)会发生”或“当 条件X存在时,事件P(试验现象)不发生”或“当条件X存在时, 对事件P(试验现象)没有影响”。
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旳区别
1.概念 (1)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旳前提下,经过自己实验、探索、分
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旳—种认知活动。 (2)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旳实验结果而进行旳以验证明验结果、巩固和
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旳旳重复性实验。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新庄初中:荔选红摘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目的、认知思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对物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验证性;探究性;实验;比较通过多次的集体评课发现,一部分老师不能正确的区别物理中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评课时有时把上课老师的探究性实验当作验证性实验进行评,有时把验证性实验当作探究性实验进行评。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阐明两类实验的区别,以有利于更好的教学。
(一)、同一个实验的两种不同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原理为目的重复性实验活动。
下面通过对初中物理关于密度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实验,加以比较分析。
实验一、验证性实验名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固体的密度,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加深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铜块、细线、水。
实验原理:通过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利用物体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m(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3)把铜块放入量筒内,并读出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V2实验结论:铜块的密度ρ=m/(V2-V1)实验二、探究性实验名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也就会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吗?猜想与假设:学生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作出猜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问题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所测的数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2~3人一组,(1)测一个铝块质量,测二个铝块的质量(2)测一个铝块的体积,测两个铝块的体积;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促使学生把所测得数据填入其表格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实验要素中都有显著的差异。
1.1在实验目的上的差别实验目的统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步骤,获取实验结果,在实验目的引导下开展后续的步骤。
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实验目的重在使实验人员了解这个实验,以达到熟悉生物固有的现象。
探究性实验目的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验者更重视获取对假设有用的实验信息。
1.2在实验步骤上的区别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者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控制的有序过程。
验证性实验往往是在已有的实验步骤设计框架上进行操作的过程,操作者的任务是严格按照设计步骤完成准确的操作要求,以求得预想中的实验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实验者可以掌握操作要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在实验者的设计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什么样的步骤取决于实验者对探究性实验目的理解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假想的细致程度。
实验者在自己的假设中通过创新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步骤并完成操作,既有对步骤的期望也有对操作精确度的自我要求,目标是获得假设的成功。
1.3对实验结果的态度上的区别实验结果是一个实验的精髓所在,结果往往预示实验的成败。
对待实验结果的态度反应了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辛劳、努力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诸多素质。
若实验结果容易获得,实验者往往轻率处置,敷衍了事;实验结果历经千辛万苦,实验者会费尽脑汁分析结果,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同时还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验证性实验结果一切在预料之中,现象明显,唾手可得,在实验者看来没有新意,没有悬念,处理的态度就多有草率,分析不得理,收获较少。
探究性实验结果犹如蚕宝宝,再生形象尚未知,一切像谜一样值得探索、猜想,这样精心操作,热切期待中产生的实验结果,实验者的态度仔细认真,解释合理,收获丰富。
2两者教学上的差异
教学因对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异,探究性实验的探究特点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中采用开放性、合作式的方案。
验证性实验因其封闭性、严谨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作用也不可忽视,从而采取讲授法、模仿法教学策略比较普遍。
2.l在教学程序上的差别不同的教学程序是不同教学策略的反映。
探究性教学程序为:学习者探究科学性问题――学习者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学习者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学习者使解释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学习者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
这一程序反映的是一个科学结果的获得过程,类同于科学实验的性质,经历科学家做实验的体验。
对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的体验是真切、客观的,学科素质的落实是扎实有效的。
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程序为:已有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符合方案得出验证结果――分析实验原理――理解方案。
因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把实验步骤的设计列为已知条件,学生的任务是理解实验原理,分析操作步骤的合理性,他不用对实验设计负责,他的任务是严格按照设定的实验步骤完成操作,操作的质量决定实验的成败与否。
2.2教学情景设计上的差别作为教师,必须要理解的是学生是如何学习科学的,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营造这样的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在心理宽松、气氛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思维和意志是自由的,这时的学习任务是其自身学习需求产生的。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失衡而追求新的平衡的不断建构和丰富的最自然的过程中完成的。
教师要做的是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
验证性实验教学的任务在于让学生的操作合乎标准,教师的作用是督促、纠正偏离正常操作的行为,课堂气氛是凝固的、严厉的。
在规范好了的实验框架下的实验,一般不会有意外,学生的情绪不能调动起来,创新思维失去用武之地,教师对教学情景的设计只能在按部就班的方案里打转。
2.3教学评价的指标不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改革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性实验教学评价,内容丰富,教师观察的学生的素质比较全面,评价言之有据,结合发展性评价言之有物,让学生得到实际的帮助。
验证性实验中学生的思维、科学素质表现机会很少,教学评价基本上是根据学生操作要领掌握程度和结果的正误进行,难摆脱甄别性的评价轨道,若从发展评价的角度进行彭励则更多地只能从态度上加以表扬,有失实际能力上的帮助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