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慢阻肺规范诊疗——肺功能检查让“慢阻肺”不再沉默-审批通过
慢阻塞肺疾病诊疗规范

4.感染: 儿童期严重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肺功效下降及呼吸道症状 相关。既往肺结核病史与40岁以上成人气流受限相关。
5.社会经济情况: COPD发病与社会经济情况相关。这可能与低社 会经济阶层存在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暴露,居住环境拥挤,营养 不良等情况相关。
慢阻塞肺疾病诊疗规范
第16页
八、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分期
依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临床表现,可对COPD严重程度 作出临床严重度分级(表1)。
表1 COPD临床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特征 Ⅰ级(轻度)·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 ·伴或不伴有
慢性症状(咳嗽,咳痰) Ⅱ级(中度)·FEV1/FVC<70%· 50%≤FEV1<80%预计值·常伴
COPD肺血管改变以血管壁增厚为特征, 早期即可出现。 表现为内膜增厚, 平滑肌增生和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 晚期继发肺心病时, 可出现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 形成。COPD急性加重期易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 栓栓塞症。
慢阻塞肺疾病诊疗规范
第8页
五、病理生理
COPD病理生理学改变包含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所致 粘液分泌增多、纤毛功效失调、气流受限、过分充气、 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及全身不良反应。 粘液分泌增多和纤毛功效失调造成慢性咳嗽及咳痰。 当前认为, 过分充气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是引发活动 后气短主要原因。长久慢性缺氧可引发肺血管广泛收 缩和肺动脉高压。
慢阻塞肺疾病诊疗规范
第10页
(二)体征。 COPD早期体征不显著。伴随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 1.普通情况: 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
肺功能检查在慢阻肺病诊断治疗中...

慢阻肺病例绝对数量(百万)
1990–2016年不同国家慢阻肺病患者总数的变化2我国慢阻肺病患者绝对数量常年处于全球高位水平
慢阻肺病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负担之一我国慢阻肺病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
中国慢阻肺病患者总数接近一亿,形势极为严峻
Celli BR,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Sep 26;381(13):1257-1266.
应提高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的肺功能检查率,实现慢阻肺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5
小结
T
H
谢 观A N
K
看S
感
GOLD4
极重
<30
E
A
B
mMRC≥2 CAT≥10
≥2次中度急性加重或≥1次因急性加重住院
0或1次中度急性加重(未导致住院)
急性加重风险
mMRC 0-1 CAT<10症状
慢阻肺病确诊之后的疾病综合评估:肺功能是慢阻肺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评估的客观标准
GOLD1-4级是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ABCD分组是用于综合评估病情,不能直接对应GOLD指南变迁从单一评估气流受限,到2011版GOLD更新为按症状和急性加重风险综合评估病情
慢阻肺病气流受限的机制
小气道狭窄
肺实质破坏(肺气肿)
气道管
腔面积
减少
肺弹性回缩能力降低
慢阻肺病的通气功能改变
FEV1/FVC↓(<0.7)
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正常
慢阻肺病
FEV1
FVC
FEV1/FVC
慢阻肺病
正常
慢阻肺病的肺容积反应(肺过度充气)
肺功能在慢阻肺中的应用

张富强、郑劲平, 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ml
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结果分析
轻度气道缩窄者, 气道可逆性低 分泌物堵塞 舒张药物的吸入方法不当 对吸入药物不敏感 临床用药的停药时间不足, 检查前已用舒张剂 气道炎症严重 狭窄的气道无可舒张性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同时兼有呼吸容量和呼吸流量减少的表现: F-V曲线横轴缩窄,呼气相降支向横轴凹陷 V-T曲线显示纵轴下降,呼气时间延长 容量指标和流量指标FVC.FEV1和FEV1/FVC均下降
肺量计结果诊断思路
FVC(VC)
FEV1
FEV1/FVC
正常
下降
正常
下降
正常
下降
正常
阻塞
限制
PEF
FEF25%
FEF50%Βιβλιοθήκη FEF75%肺量计检查常用指标(2)
*
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机制
上气道阻塞:气管肿瘤、甲状腺肿、气管结核 中心气道阻塞:支气管扩张症 小气道阻塞:慢支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
气道通畅性下降
流量曲线变化:F-V曲线呼气相降支向横轴凹陷 V-T曲线显示呼气时间延长 流量指标下降:FEV1/FVC下降
Flow
Volume
Normal
RV
TLC
COPD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正常
过度充气
Images courtesy of Denis O’Donnell,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Canada
气体陷闭 (Air Trappi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完整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完整版)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建档对辖区内慢阻肺病患者,已经有健康档案的,增加慢阻肺病随访服务相关内容;尚未建立健康档案的,应建立健康档案并记录慢阻肺病随访服务相关内容。
(二)首次随访确诊为慢阻肺病的服务对象,进行首次随访时,需记录其吸烟史、用药情况、肺功能指标;若其近一年无肺功能检查结果,建议其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肺功能检测,登记肺功能相关指标。
首次随访应通过门诊或入户随访完成。
(三)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对于确诊慢阻肺病的患者,每年至少提供 4 次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用药情况和是否有急性加重情况等,相关信息应及时录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具体随访内容如下1. 随访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加重、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粘度改变、发热,或出现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意识不清等症状,或出现口唇紫绀、外周水肿体征,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对有急性加重症状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对于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或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发作及控制情况。
3. 随访患者用药情况,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药物装置。
4. 随访患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对于吸烟者要教育、督促戒烟。
对于居住环境中使用生物燃料者,劝说其加强通风、改用清洁能源。
对于仍有粉尘职业接触者,劝说其加强职业防护。
5. 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有慢阻肺病的合并症及共患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肺癌、感染、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
6.如果患者长期家庭氧疗,随访患者每天氧疗时间、吸氧流量、有无不良反应。
7. 随访时行脉搏氧饱和度(SpO2 )检查;随访患者是否每年行肺功能检测,登记相关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
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文章编号】1672-5654(2012)01(b)-0130-01
国际上,关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 诊断以及防治的相关策略中,全部可能患 有COPD的病患均要做肺功能检查。临床 诊断COPD的标准是进行肺功能检测。本 院对2011年上半年呼吸内科对COPD的诊 治,应用肺功能检测法,临床效果令人满 意,现报道如下。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医学检验
CHINA H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彭兵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目的 为探讨临床上应用肺功能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问题,对我院120例COPD应用肺功能进行检测
【收稿日期】2011-12-20
130 中国卫生产业·第九卷·第一期·中
应用肺功能仪对120例慢性阻塞性 肺 部 疾 病 做 常 规 的 弥 散 功 能 、通 气 功 能 检 测 与 支 气 管 扩 张 。常 规 的 通 气 功 能 主 要:VC(肺活量)、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 容积以及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 比,全部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具体百分比 表示出来。弥散功能通过一口气法进行测 肺,检测CO的弥散量,结果以实测值占预 计值的具体百分比表示。在进行常规肺功 能的检测之后,病患经适量的气雾剂吸入 定量的沙丁胺醇,体息30min,再重复进行 肺功能检测。而在支气管扩张之后,用力 呼气容积增加15%,而且≥250mlde,则为 阳性。 1.3 诊断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的相关诊治指南委依据,但凡吸入定量
的沙丁胺醇后,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 量<50%的,则是气流受阻,病患的疾病程 度可分4级。(1)Ⅰ级,为轻度,即用力呼气 容积%≥70%;(2)Ⅱ级,为中度,即40%≤ 用力呼气容积%<70%;(3)Ⅲ级,为重度, 即20%≤用力呼气容积%<60%;(4)Ⅳ级, 为极重度,即用力呼气容积%<20%或用力 呼气容积%<60%,并且伴有较为严重的呼 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03-13T15:31:16.5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作者:卜云芳侍巧云[导读]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较高。
(上海市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52)【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33-02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较高。
患者在疾病后期会逐渐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肺心病,甚至死亡。
肺通气功能检查是判断患者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指标”。
这种检测手段的重复性好,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高,对于COPD患者的诊断、治疗、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1]。
肺功能检查是一项需要患者高度配合的检查项目,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操作者的指导是否到位可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
为了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我科在肺功能检查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患者最适合的护理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呼吸科检查的所有COPD患者共计86例。
其中男性6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72.17±11.5。
以上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功能检查治疗。
1.2 仪器仪器为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产品型号为:MasterScreen。
产品编号:SN695281。
根据制造商推荐的保养方法,每天第一次开机后必须预热至少15分钟,进入肺功能主界面后,首先进行“环境校准”、“容积校准”(包含激发和通气两项)、“气体校准”,每项校准后进行校准数据保存。
然后输入患者身高、年龄、体重、以及有无吸烟史等信息保存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测试。
慢阻肺的规范治疗和氧疗

慢阻肺的规范治疗和氧疗作者:刘锦铭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第11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简称2015年GOLD指南),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个体化治疗及评估管理等方面做出指导,进而给予个体化的治疗,使不同的个体患者都能受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的目标是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某些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和死亡),同时指导治疗。
应分别对疾病的以下方面进行评估,如症状、气流受限的程度(肺功能检查)、急性加重风险、合并症。
症状评估推荐采用有效的问卷,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或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mMRC)量表来对症状进行全面的评估。
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mMRC)量表只能够用于呼吸困难的评估。
采用肺功能检查,根据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评估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将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成GOLD1、GOLD 2,GOLD 3及GOLD 4四个级别。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定义为呼吸症状加重,变化超过正常的每日变异率,需要调整药物治疗的急性发作。
频繁急性加重的最佳预测指标为(每年2次或更多)为既往急性加重病史。
急性加重风险会随着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
需要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增加。
合并症评估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骨骼肌功能下降、代谢综合征和肺癌等,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这些合并症会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入院率,应对患者常规行相关检查,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症状(mMRC或CAT评分)、气流受限(GOLD分级)以及急性加重风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戒烟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病程影响巨大。
慢阻肺规范诊疗—肺功能检查让“慢阻肺”不再沉默

医生目标
GOLD 2016
治疗目标1
减轻当前症状:
缓解症状 提高运动耐力 改善健康状况
降低未来风险:
预防疾病进展 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 降低死亡率
患者期望
COPD-SUNRISE研究
• 一项纳入25个中心的514名慢阻肺患者的观察性研究 ,患者的日常症状的变异率和治疗期望。
减轻当前症状: • 更大程度缓解症状:82.3% • 更好地活动:70.0% • 更快速缓解症状:61.1% • 改善晨间活动:59.3% • 不需帮助即可进行日常活动:51.6% • 不需使用缓解药物:34.8%
100
14
P < 0.001
12
12.0
80
自给药前PEF的改变 (L/分钟) 自给药前FEV1的改变 (mL)
10
9.8
60
8
6
6.3
40
40
40
4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
S信y3m必2b0i可c/o9®rtμ3g200B//i9d9µµggbid
20
2
S5bA沙沙50iLd0//美美F5/5L0特特U000罗罗5µμ0g/g//氟5氟bB0替i0替iddµ卡卡g松松bid组
GOLD气流受限严重程度,
C、D组比例:63.8%2
24.70%
6.80%
29.40%
1. 孙丽娜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8) :570-576 2. 陈亚红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0):750-753
39.10% 1级 2级 3级 4级
60%的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后即终止治疗
快速协同,日夜相伴 ——以患者为中心的慢阻肺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之前未被诊断
一项英国研究,首次因AECOPD住院患者中,34%在 入院前未被诊断为慢阻肺1。
首次因AECOPD住院患者(n=41)
34% 诊断为慢阻肺
在入院前未被
过去1年≥1次因急性加 重住院者,即为慢阻肺 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
一项意大利研究中,118例因AECOPD急诊的患者中,28%(33/118)在急诊前未被诊断为 慢阻肺,而在这33例患者中,82%为中度至极重度慢阻肺,且其中12%已存在呼吸衰竭2。
总体慢阻肺人群
(n=8217)
35.6 慢阻肺患者家庭每年人均收入3600元
(n=7383)
%
30.3%
过去1年因呼吸症状住院的患者
总体医疗费用
(n=7383)
1例慢阻肺患者年平均 直接经济负担1090元 自费药物 4.5% 其他 住院费用
20.5%
32.5 %
门诊费用 [值]
Lou P,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2;12:287
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情况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月第37卷第1期,119-124页
我国≥40岁不同性别、 地区人群COPD患病率情况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月第37卷第1期,119-124页
85%慢阻肺患者在被诊断前5年间 就曾因下呼吸道病症就诊
1
诊断前0-5年就有可能通过肺功能检查发 现慢阻肺的几种情况
未及时诊断
未听说过慢阻肺
未规范治疗
规律或间断使用吸入器、 雾化器给药,n=0(0%) 规律或间断使用氧疗
n=0(0%)
n=7921(96.4%)
目前确诊的 慢阻肺患者
n=8217
自认为患有慢性支气管 炎 n=6541(79.6%)
康复治疗或外科手术
n=0(0%)
自认为患有肺气肿
n=1241(15.1%)
肺功能检查让“慢阻肺”不再沉默
慢阻肺规范诊疗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Fra bibliotek审批号:437.420,022 有效期至:2017/06/03
1
慢阻肺应及早诊断 ——未及时诊断或误诊,导致未接受规范治疗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来自一个真实病例的诊断分析
目录
2 3
慢阻肺易被误诊的原因 ——慢支与慢阻肺的相似与差异
6.5%
曾被确诊为慢阻肺
无症状
经肺功能测试诊断
1.Zhong N, Wang C, Yao W,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JRCCM 2007;176:753-760 2.何权瀛.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2):109-111.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Updated 2016
中国慢阻肺患者诊断严重不足, 肺功能检查率低
• 一项全国范围内的一项大型、基于人群的横断面调查,>2万人完成调查,年龄40岁及以上。 • 结果显示,在调查中所有被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中,仅35.1%以往曾被确诊为肺气肿、哮 喘、支气管炎或慢阻肺;仅6.5%以往曾接受肺功能测试。
诊断思路
慢支、慢阻肺的临床症状具有很 大相似性
仅依据临床症状无法确诊
辅助检查
确诊
通过临床常用辅助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
• 血常规:RBC 5.95×1012/L, HCT 52.3%, WBC 9.86×109/L,N 6.6×109/L,MNC 0.65 ×109/L,hs-CRP 9.8mg/L; • 血气分析:SpO2 94%;
n=38859
• 因下呼吸道病症就诊
85%
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气管炎和肺炎, 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
非感染性下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过度 通气、咳嗽和喘息
n=38859
2
55% 因下呼吸道症状接受 抗生素治疗
3
n=38859
38% 胸部影像学检查
Jones RC,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4;2(4)267-76
• 胸部CT:提示双肺肺气肿;
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患者为慢阻肺
该例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以阻塞为主的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FEV1/FVC=0.71/1.92=0.37 FEV1=0.71 L(支气管舒张剂前),0.76L(支气 管舒张剂后),FEV1变化%=6.7% FEV1预计值%=26.2%(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M=34.3% RV/TLC=52.82%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伴吸烟史多年
现病史 :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喘 10 余年,近年平
地正常步伐行走即出现气促。外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未予特殊治疗。患者既往1年共出现病情急性加重超过 12次,住院3次。每次发作均给予静脉使用抗生素、糖
诊断 慢支 慢阻肺
皮质激素、平喘、化痰治疗,但出院后均未再接受治疗。
VC MAX FVC FEV 1 FEV1%M PEF FEF25 FEF50 FEF75 Date Time Pred 3.81 3.66 2.89 77.72 8.86 7.52 4.11 1.19 Act1 2.06 1.92 0.71 34.3 2.81 0.46 0.35 0.16 16-3-07 13:54:09 %(Act1/P 54.2 52.4 24.5 44.1 31.7 6.1 8.5 13.4 Act2 1.96 1.96 0.76 38.65 2.17 0.53 0.32 0.21 16-3-07 14:17:14 %(Act2/P 51.3 53.4 26.2 49.7 24.5 7.0 7.8 17.6 %CHG -5.3 1.9 6.7 12.7 -22.8 14.6 -8.6 31.2
1. 2. 3. 4. 5.
Jones RC,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4;2(4)267-76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Updated 2016 Lou P,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2;12:287 Hoogendoorn M, et al. Eur Respir J. 2011;37(3):508-15 钟南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43-245
因AECOPD急诊患者(n=118) 因AECOPD急诊且之前未被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n=33)
28% 诊断为慢阻肺
在急诊前未被
82%
中度至极重度慢阻肺 (GOLD ≥2级)
1. Bastin AJ, et al. Chron Respir Dis. 2010;7(2):91-97 2. Zoia MC, et al. Respir Med. 2005;99(12):1568-1575
1
慢阻肺应及早诊断 ——未及时诊断或误诊,导致未接受规范治疗
目录
2 3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来自一个真实病例的诊断分析
慢阻肺易被误诊的原因 ——慢支与慢阻肺的相似与差异
伴有咳嗽症状的吸烟者中,肺功能下降者比例高
芬兰35-70岁吸烟人群
30% FEV1下降者比例(%) 25% 27%
使用茶碱治疗呼吸困难
n=4215(51.3%)
自认为患有哮喘
n=444(5.4%)
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加重
n=3418(41.6%)
Lou P,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2;12:287
慢阻肺未规范治疗,导致高住院率,经济负担沉重
• 一项中国农村慢阻肺患者的治疗现状和经济负担研究。对江苏徐州周边农村8217例慢阻肺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视, 获取有关疾病认知度、治疗用药、急性加重和经济负担的信息。其中7383例患者资料符合经济学分析要求。 • 结果显示,确诊的8217例COPD患者中,2925(35.6%)在过去1年曾因呼吸症状住院。
40%
占慢阻肺患者百分比 30% 20% 10% 0%
35.1%
6.5%
曾被确诊为肺气肿、哮喘、 支气管炎或慢阻肺
Zhong NS,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8):753-60
经肺功能测试诊断
一个慢支样症状的病例
患者,男,66岁 主诉:反复咳痰喘10余年,近一周咳黄脓痰
患者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黄脓痰,无发热,为进一步治 疗,前来就诊。 既往史:吸烟史40年,每日20支,戒烟20余天。 查体:神清,精神萎靡,桶状胸,两肺听诊呼吸音粗, 两肺可闻及较多干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两下肢 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胸片遗失,患者回忆为慢支、肺气肿。
该患者的症状既符合慢支,又符合 慢阻肺,如何诊断?
20%
15% 10% 5% 0%
18%
所有吸烟者
吸烟伴咳嗽
Bellamy 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Primary Care. 3rd edition 2004.
慢支样症状患者均需进行肺功能检查, 以确诊是否为慢阻肺
任何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症状,以及具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史 的患者,均应考虑慢阻肺的临床诊断,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 ——GOLD 2016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率低, 且初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重度者超过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