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毕设论文正文

暖通空调毕设论文正文

暖通空调毕设论文正文1. 引言本文旨在研究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和优化措施。

暖通空调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对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系统原理、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和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系统原理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中对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控的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供热系统、供冷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在本章中,将对这几个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包括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设计计算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本章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热负荷计算、风量计算和管道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系统的尺寸和配套设备,从而提高系统的效能和能源利用率。

4. 设备选型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设备选型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暖通空调设备,包括供热设备、供冷设备、风机和空气处理设备等。

对每种设备的特点和选型规那么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在实际工程中选择适合的设备。

5. 优化措施为了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效能和能源利用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优化措施,包括系统控制策略、能源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

这些措施可以使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提供更舒适和节能的室内环境。

6.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本章将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选取几个不同类型的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建筑等,对其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设计和优化的实际应用。

7. 结论在本章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措施,以提高系统的效能和能源利用率。

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1] 许XX.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24,45(2):15-20.[2] 张XX,王XX.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 建筑节能,2024,36(4):55-60.[3] 李XX,赵XX.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研究综述[J]. 建筑科学与工程,2024,57(6):10-15.以上是?暖通空调毕设论文正文?的大致框架,每个章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附录一、设计题目二、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工科学校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必要方法,也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普通空调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程序,有助于将来工作后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水平的检验。

三、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按以下主要内容进行工作。

1.了解设计对象的工程概况和其工艺特点,根据要求以及图书馆的结构布局,确定空调方案,根据要求和相关设计规范来确定室内设计参数;2.熟悉各类相关的设计手册、规范等资料,采用的计算公式和选用的有关数据应合理准确,计算方法简单而科学;3.广泛了解和收集一些相关的最新设备样本,必要时应向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咨询,分析比较多种型号设备的质量、性能以及经济技术指标等情况,以备选用;4.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一个综合条件较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时本设计的重点要求。

设计说明书内容的重点是对设计方案的论述,计算部分应简明扼要,方法正确。

5.本设计要求施工图设计完整、配套,在此基础上达到合适的设计工作量。

四、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为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建筑结构图,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要列出主要设计依据。

五、毕业设计文件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情况,主要说明建筑产品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内容。

要说明该工程的哪些结构及其使用的材料与空调的设计计算有关。

2.计算说明书1)空调设计中,要严格执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

结合有关空调设计手册、其他法规性技术文件等确定以下内容:(1)根据图书阅览室的特性和相关规范的要求,确定其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噪音的控制参数;(2)确定室内换气次数,气流组织形式,室内压差;(3)空调区域夏季冷负荷的计算;2)空调区域冷负荷的计算只计算指定的区域,要求对计算方法理解正确,应用熟练,不要求很大的计算量,但是要求计算内容应全面、完整。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暖通空调设计论文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并针对其中一建筑进行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理、应用技术、设计方案、运行效果一、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指以人为中心,为了改善人们在室内的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备的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因此,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一)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室内热传递热负荷、室外热传递热负荷和风量热负荷。

根据建筑的建筑面积、墙体、窗户、楼顶、地面、人员活动和设备等因素,利用热传递计算公式和热负荷计算软件,得出室内外热负荷的数值,为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供热系统的设计供热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锅炉、循环水泵、换热器、水处理设备等。

供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供热需求和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热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供热系统的容量,并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及管道布局,使其满足建筑的采暖需求。

(三)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通过空调机组将处理过的新风送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排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室内污染的废气排出,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设计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通风需求和舒适性要求,合理选择空调机组和风机,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管道设计。

三、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技术(一)变频技术变频技术是目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频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运行的灵活性。

利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的热负荷情况和人员的需求,调整空调机组的负荷和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必备的设施之一,对保障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依赖经验和常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

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究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阐述暖通空调的运行原理、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联动关系。

2.暖通空调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从设计目标、方案选择、具体设计等角度探究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和方法。

3.暖通空调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选型、节能、系统调节、水电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实施方案1.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现场调查,了解建筑物结构、环境条件、用途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针对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

3.选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器材。

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布局、管线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验收交付: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交付给使用单位。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并以此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基础实施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简单,为用户提供更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加可靠的服务。

同时,将为后续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摘要 (1)ABSTRACT (1)1. 工程概况 (1)2. 设计范围及依据 (2)2.1. 设计范围 (2)2.2. 设计依据 (2)2.2.1. 设计任务书 (2)2.2.2.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2)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3.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3)3.2. 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 (3)3.2.1. 设计空调房间的的室内空气参数 (3)3.2.2. 围护结构参数 (4)4. 方案设计 (5)4.1. 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 (5)4.1.1. 分类指标 (5)4.1.2. 综合指标 (6)4.2. 冷热源分析及选型 (6)4.2.1. 辅助房间冷热源分析对比与选型 (6)4.2.2. 比赛大厅冷热源分析对比与选型 (9)5. 热湿负荷计算 (12)5.1. 冷负荷计算 (12)5.1.1. 外墙和屋面逐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2)5.1.2. 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2)5.1.3.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12)5.1.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3)5.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3)5.1.6.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4)5.1.7. 内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14)5.2. 夏季湿负荷计算 (14)5.3. 实例计算 (14)5.3.1. 西外墙冷负荷 (14)5.3.2. 西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15)5.3.3.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15)5.3.4.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15)5.3.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5)5.3.6. 内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15)5.3.7.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 (15)5.3.8. 湿负荷计算 (17)5.3.9. 各房间热湿负荷汇总 (17)6. 设备冷负荷及热湿处理计算 (18)6.1. 辅助房间及门厅冷负荷计算 (18)6.1.1. 辅助房间及门厅新风负荷计算 (18)6.1.2. 辅助房间及门厅设备负荷汇总 (18)6.2. 比赛大厅热湿处理计算 (19)7. 设备选型 (21)7.1. 辅助房间及门厅多联机设备选型 (21)7.1.1. 多联机设备选型 (21)7.1.2. 以系统4为例进行设备选型 (21)7.1.3. 辅助房间及门厅多联机设备选型汇总 (24)7.1.4. 新风送风机选型 (24)7.1.5. 排风机选型 (25)7.2. 比赛大厅选型 (25)8. 气流组织计算 (27)8.1.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 (27)8.1.1. 送回风口形式和布置 (27)8.2. 送风风口计算 (27)8.3. 风口选型 (28)9. 风系统水力计算 (29)9.1. 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29)10. 水系统水力计算 (31)10.1. 冷冻水计算公式及步骤 (31)10.2. 冷冻水供水管水力计算 (32)10.3. 冷凝水的排出 (33)11. 制冷机房设备的选型计算 (34)11.1. 冷冻水泵的选型 (34)11.1.1. 水泵的流量计算 (34)11.1.2. 水泵的压头计算 (34)11.1.3. 冷冻水泵选型 (35)11.2. 分集水器的选择 (35)11.2.1. 分、集水器筒体直径D的确定 (35)11.2.2. 分、集水器筒体长度的确定 (36)11.3. 冷却塔的选择 (36)11.4. 冷却水泵选型 (37)11.5. 膨胀水箱的选择 (37)11.6. 制冷机房的布置 (38)12. 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39)12.1. 通风 (39)12.1.1. 以配电间为例计算通风量 (39)12.1.2. 通风风机选型汇总 (39)12.2. 防排烟 (40)12.2.1. 相关规范规定 (40)12.2.2. 机械排烟 (40)12.2.3. 防排烟风机汇总 (41)13. 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设计 (42)13.1.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 (42)13.2.1. 冷热交换机房、空调机房、风机房内的设备隔震措施 (42)13.2.2. 管道系统安装时采取的减震措施 (42)13.2.3. 制冷机房、空调机房围护结构的吸声 (42)14. 管道的保温设计 (43)15.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44)16. 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 (45)17. 设计总结 (46)18. 致谢 (47)参考文献 (48)摘要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厦门某综合体育馆暖通空调设计。

最新华中科技大学暖通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最新华中科技大学暖通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姓名班号院系同组姓名指导老师一、课题名称西安市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二、课题内容1.设计地点:西安2.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28℃3.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系统设计三、课题任务要求1.空调系统冷负荷,热负荷计算2.空调系统水力计算3.用CAD绘制空调系统施工图及系统图4.空调系统设备选型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四、同组设计者五、主要参考文献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赵荣玉,《空气调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4.有关空调设计资料、图集;5. 柴慧娟,《高层建筑空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老师签字_____________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年月日(此任务书装订时放在毕业设计报告第一页)空调工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某办公楼建筑图纸(8层),包括建筑平、剖面图13张图纸,本建筑为八层综合大楼,以中小型办公室,标准客房为主。

2、本建筑位于西安市,按当地气象条件计算。

3、动力资料:按选定的冷热源形式进行设计,本设计采用夏季冷源,冬季热源,均由风冷热泵机组提供。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一)计算说明部分1、空调负荷计算2、空调系统方案选择3、空调设备选择计算4、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计算5、空调系统风道设计6、水系统设计计算7、管道保温消声设计与设备减震设计8、设计及施工说明(二)设计图纸部分1、2、设计与施工说明 1:1003、4、设备材料表 1:1005、空调系统水原理图 1:1006、空调系统风管平面图 1:1007、8、空调系统水管平面图 1:1009、空调设备安装大样图 1:1010、空调水管轴侧图 1:50(三)设计要求1、2、设计说明书按一定格式编写,除设计要求部分外要有封面,目录,后附参考资料名称。

设计计算部分可适当采用表格。

要求计算准确,说明名字简洁扼要,字迹清楚。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的完整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流程。

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为室内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

本设计旨在研究并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热效率、节能和环保性能。

2.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热效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用户健康•降低系统维护成本3.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设计采用如下方案:3.1 空调系统能效改进•优化系统的供冷和供热循环,减少能源损失•应用高效的制冷剂和换热器材料,提高系统热效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运行状态3.2 空气质量改善•使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和污染物•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设备,防止污染物滋生•引入新风系统,循环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3 环保性能提升•使用环保制冷剂,避免臭氧层破坏•优化系统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如太阳能或风能4. 实施流程本设计的实施流程如下:4.1 系统调研和分析对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改进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明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4.3 资源和预算规划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制定预算计划。

4.4 设计方案实施根据制定的设计方案,安装和调试改进后的空调系统。

4.5 系统测试和调整对安装的空调系统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运行正常且符合设计要求。

4.6 系统运行监测和维护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7 结果评估和优化评估改进后的空调系统的效果和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系统设计。

5. 结论通过本设计的实施,可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能效、改善空气质量和环保性能,降低维护成本。

暖通空调毕设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毕设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毕设设计说明书(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温州市财富假日酒店空调系统设计姓名:金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122 学号: 202151645223 指导教师:周湘江导师学科:暖通空调导师职称:教授教务处制年月日嘉兴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___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嘉兴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嘉兴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温州市财富假日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拟为之设计合理的空调通风系统,为室内人员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该酒店位于温州市,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集餐饮、娱乐与住宿为一体,该建筑中,一层主要为大堂,二三层为商业用途,其功能涉及商场、超市、营业厅及餐厅;四至十二层为客房。

根据本建筑的功能特点,对于大堂、餐厅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客房等较小的空间就用风机盘管侧送风+独立新风系统。

本次设计中将通过综合各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按照实际工程中所给的要求、技术参数及有关规范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中详细介绍了冷负荷、气流组织的校核及风管、水管水力计算,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组和末端装置的选型及地下室防排烟设计,最后本设计还对相应的消声、减振作了简明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任务下达时间: 2015年 12 月 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 3 月1日起——至 2016年 6 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δ=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
湿度φ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5)照明容量: 40W/m2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

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2)、空调房间热湿负荷计算;
包括围护结构传热及太阳辐射、新风负荷、人体及照明设备形成的负荷。

(3)、空调方案的确定和设备的选择;
包括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等方案,空调送回风管道布置方案及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4)、空气处理过程;
包括送风状态的确定;送风量计算;新风量、回风量计算;冷量计算与除湿量计算;加热与加湿量的计算。

(5)、气流组织设计;
气流组织形式;风口布置;工作区流速校核计算等。

(6)、风道水力计算及动力设备的选择;
送回风系统水力计算;风机及电动机的选择。

(7)、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确定管径、定压方式及其装置、水泵的选择计算。

(8)、利用AUTO CAD绘制空调系统图
(9)、论文一本,字数一万字以上。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格式要求撰写,字数满足沈阳工程学院专科论文的要求。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论文一本、CAD图六张、满足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

5、时间进度安排: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空气调节》(第四版)中国建筑出版社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
著2009
[2]《中央空调》冶金工业出版社何耀东何青编著2001
[3]《制冷空调设备产品样本》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部主编2003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
编写组编著2004
[5]《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彦启森石文星田长
青编著2004
[6]《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周邦宁编著2001
[7]《制冷压缩机》机械工业出版社缪道平吴业平编著2001
[8]《螺杆压缩机》机械工业出版社刑子文主编2000
[9]《使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尉迟斌主编2005年
[10]《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吴业正主编2004年
[11]《制冷原理与装置》机械工业出版社郑贤德主编2003年
[12]《制冷空调产品设备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杨小灿主编2003年
[13]《工程热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主编2007年
[14]《暖通空调》建筑工业出版社陆亚俊主编2005年
[15]《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世铭、陶文轩主编1998年
[16]ASHRAE.2001 ASHRAE Fundamentals Handbook,2001
[17]Wang Y.R.Digital Scroll Technology . Internationl Symposium on HCFC
Alternative Refr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02.
Kobe,Japan
[18]Eiji Hihara , Fumio Matsuoka,etc. State of the Art of Capacity Control
Techniques. Refrigration,1999,74(863)
[19]Kandlikar S G. A general correlation for saturated two-phase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sid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ubes.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1990,11
[20]Neksa P, Rekstal H, Zakeri G R.International Journal Refrigeration,
1998,21(3)
[21]Liao S M,Zhao T S ,Jakodsen A.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