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案例集

合集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案例2 开展国际促销,树立“美的”品牌 拓展品牌是一个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美的集团在树立了产品 “口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将企业自身的品牌拓展到国际市 场。 美的集团在1999年实现出口1.17亿美元,出口创汇连续8年居中国同行之 首。经评估,“美的”品牌价值46.7亿元。 “美的”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正在迅速提升。1999年,日本、美国、欧 洲和巴西等地的媒体多次报道美的集团在技术创新和海外营销上取得的成就。 2003年10月,美的集团总裁何享建先生访问巴西时,该国权威的《金融日报》 慕名而至,作了专门的跟踪报道。由于品牌的影响力,现在慕名前来洽谈生意 的客户络绎不绝。 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是高档产品,但在国际市场上,美的产品的定位是中 档。当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美的集团正在不 断努力,力集团确立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定位。2003年更改后的国际商标“Midea”引申 为“My Idea——我的理念”,配合美的集团求新求变的企业发展定位。 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理念、营 销目标和资源投入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Seth在向公司主管Tom详尽汇报之前,Seth自己需要做出选择 和决定。前三种促销方法虽然有些差别,但没有本质上的突破。经过反 复比较和考虑,Seth决定采用传统的促销手段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混合模 式来策划和运作本次促销活动。 遵循一切以孩子为归依的目的,不妨首先制作以 Cheery小怪物 为卡通主角的小型Flash动画,让它提前1—2个月在互联网的电子邮件 中随意自由散播。由于迪斯尼卡通文化深入人心,美国动画片的观众不 像其他国家以儿童为主而是遍及各个年龄段。对于电脑普及的美国,无 论是已经开始学习电脑的儿童,还是作为购买决策者的母亲或其他消费 者,均有机会借助互联网提前看到这一可爱的Cheery小怪物,从而留 下初步印象。回想一下每天所收到 的以电子邮件附件为形式的来自四面八方的Flash动画或者小电影, 便可以知道其对生活的影响力之大。而仅达几十秒到两三分钟的Flash 动画不仅便于网上浏览和文件下载,对于宝洁这类大公司来说其成本更 是低廉。

完整word版精选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完整word版精选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8年初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研究所,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2007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

华为的收入中75%来自国际市场,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也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

终端业务80%以上的收入也来自国际市场。

在华为海外市场中,包括欧洲以及中东、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仍然是华为的主要海外收入来源。

华为自1996年起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四年颗粒无收。

为了争取客户,一方面,华为大力邀请客户来考察中国、考察华为。

华为推出一条“新丝绸之路”,是从北京入境,再之后到上海、深圳,然后从香港出境。

此外,华为还印了很多画册,取名《华为在中国》,把中国的一些好风景、好建筑拍成照片,同时附上华为产品的应用的情况,这也可以帮助客户了解。

另一方面,各种展览会和论坛也是华为扩大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

无论是北京的中国国际通信展,还是香港3G大会、俄罗斯电信展、美国电信展等,华为都不放弃机会来宣传自己。

利用每个展会,华为都邀请世界各地的客户来了解自己、加深沟通,大大增强了华为的品牌和在客户中的印象。

2000年,华为获得乌拉尔电信交换机和莫斯科MTS移动网络两大项目,拉开了俄罗斯市场规模销售的步伐。

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的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华为已成为俄罗斯电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与俄罗斯所有顶级运营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俄罗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KDDI是日本第二大、全球排名12的电信运营商。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享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享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享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而成功地打开国际市场无疑需要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将分享三个成功的国际市场营销案例,以此探讨如何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功。

案例一:可口可乐在海外市场可口可乐是全球著名的饮料品牌,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成功也是众人皆知的。

在可口可乐进入新的国际市场时,公司会本着“本地化”的原则进行市场营销。

具体而言,公司会根据当地的文化和消费者需求来调整其产品和市场策略。

例如,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会将其广告重点放在亲情和友谊上,而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可口可乐则会将其广告重点放在音乐和节庆活动上。

这种“本地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得可口可乐能够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取得成功。

案例二:耐克在中国市场耐克是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而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更是不容忽视。

在中国市场,耐克的市场营销策略着重于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品牌文化的传播。

具体而言,耐克会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激励人们追求自己梦想的公司,同时还会与一些中国名人合作,加强对品牌形象的打造。

此外,耐克还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渠道,如微博和微信,积极地进行品牌文化的传播,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通过这些市场营销策略,耐克在中国市场上广受欢迎,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领军品牌。

案例三:宝洁在印度市场宝洁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印度市场的成功同样令人瞩目。

在印度市场,宝洁的市场营销策略着重于本土化和创新。

具体而言,宝洁会对其产品进行定制化,以迎合印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此外,在印度市场,宝洁还会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

例如,在印度农村地区,宝洁推出了一个名为“一升净水”的项目,旨在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通过这些本土化和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宝洁在印度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成功的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虽然这些案例的市场营销策略并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本土化”。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本土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根据当地的文化和消费者需求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十大国际知名企业成功营销案例

十大国际知名企业成功营销案例

十大国际知名企业成功营销案例案例一:“万宝路”的市场定位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迷惘的时代”。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都自认为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并且认为只有拼命享乐才能将这种创伤冲淡。

他们或在爵士乐的包围中尖声大叫,或沉浸在香烟的烟雾缭绕当中。

无论男女,他(她)们嘴上都会异常悠闲雅致地衔着一支香烟。

妇女们愈加注意起自己的红嘴,她们精心地化妆,与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伤心欲绝”地谈恋爱;她们挑剔衣饰颜色,感慨红颜易老,时光匆匆。

妇女是爱美的天使,社会的宠儿,她们抱怨白色的香烟嘴常沾染了她们的唇膏。

于是“万宝路”出世了。

“万宝路”这个名字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定的。

“MARLBORO”其实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ly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的缩写,意为“男人们总是忘不了女人的爱”。

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

用意在于争当女性烟民的“红颜知己”。

为了表示对女烟民关怀,莫里斯公司把“Marlboro”香烟的烟嘴染成红色,以期广大爱靓女士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从而打开销路。

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年过去了,莫里斯心中期待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

热烈的期待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尴尬的冷场。

“万宝路”从1924年问世,一直至20世纪50年代,始终默默无闻。

它的温柔气质的广告形象似乎也未给广大淑女们留下多少利益的考虑,因为它缺乏以长远的经营、销售目标为引导的带有主动性的广告意识。

莫里斯的广告口号“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显得过于文雅,而且是对妇女身上原有的脂粉气的附和,致使广大男性烟民对其望而却步。

这样的一种广告定位虽然突出了自己的品牌个性,也提出了对某一类消费者(这里是妇女)特殊的偏爱,但却为其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导致它的消费者围难以扩大。

女性对烟的嗜好远不及对服装的热情,而且一旦她们变成贤妻良母,她们并不鼓励自己的女儿抽烟!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消费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消费群给制造商带来的销售收入就越大。

关于国际市场上营销成功的案例

关于国际市场上营销成功的案例

关于国际市场上营销成功的案例国际市场营销成功案例1:纳爱斯一、雕牌及纳爱斯集团简介1.“雕牌”品牌雕牌品牌标识由一个苍劲有力的手写体“雕”字和一只展翅飞翔、搏击长空的大雕形象组合而成。

雕,是一种猛禽,是藏民的图腾,在藏语中有卫生清道夫之意。

雕,筑巢于悬崖绝壁上,翱翔天际,啄食腐败生物,尽清洁卫士的天职,保护生态环境,产品商标取名为雕,意在对顽垢污渍和丑恶现象猛力去除。

雕牌是纳爱斯集团旗下的主导品牌。

2.纳爱斯集团纳爱斯集团是专业从事洗涤和口腔护理用品的生产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有“浙江绿谷”之称的丽水市。

纳爱斯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8年的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曾经在全国洗化行业内产值排名倒数第二,是一个仅有几十个人的手工作坊式小厂。

1993年底改制为股份公司,200.1年12月组建企业集团。

纳爱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长足发展,自1994年以来,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3年稳居全国行业榜首。

目前纳爱斯集团在华南的湖南益阳、华北的河北正定、西南的四川新津、东北的吉林四平和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建有五大生产基地,这五大生产基地与总部在全国形成“六足鼎立”之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

年产洗衣粉100万吨、液体洗涤剂30万吨、香肥皂28万吨、甘油2万吨、牙膏2.5亿支。

洗衣粉占有中国市场40%以上的份额,肥皂占有超过67%的市场份额,液体洗涤剂产销量多年来稳居行业前茅。

集团拥有纳爱斯、雕牌两大名牌四大系列四百多个品种产品,其中“纳爱斯”、“雕”牌为驰名商标,雕牌洗衣粉、雕牌液体洗涤剂同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国际市场营销成功案例2:清扬洗发水的市场细分与定位一、“清扬”品牌介绍长期以来,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洗发水大战中,宝洁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

特别是在去屑洗发水市场领域,联合利华一直都没有一个优势品牌足以同宝洁的海飞丝相抗衡。

作为联合利华十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清扬旨在弥补、提升其在去屑洗发水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和短板。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集锦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集锦

案例1.全球营销的案例----吉列剃须刀1901年,吉列品牌诞生于波士顿滨水区,在1926年时吉列公司成立的25周年,吉列公司的创始人金.吉列在说到公司的旗舰品牌产品——安全剃须刀时说,“没有什么商品能把个人的用途传播得如此广泛,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终于找到了这样的商品,它就诞生于地球最北端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中心的挪威,”许多年以来,世界最著名的美国人非金·吉列莫属。

金·吉列的头像出现在全球出售的每一个吉列剃须刀片的外包装上。

每天早上,全球有数千万人都使用吉列刀片。

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然而要成功地将吉列的产品推向世界各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公司建立100多年以来,吉列已经在全球的市场上获得领先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仍还在不断地加强,吉列公司公司超过70%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市场.吉列不仅在研发和产品上真正做到了国际和全球化,而且在营销上更是先于产品走在了全球化的前端。

罗莎贝斯·莫斯·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说:“吉列做了每一个公司都应该做的国际化工作。

”从波士顿到纽约,从约翰内斯堡到柏林,吉列的产品系列占领了广阔的市场,这比公司的创始人所预想的要好得多。

吉列公司在十余项产品种类上在全球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在全球市场变化莫测的背景下,保持领先优势地位除了在一些基础方面的优势外,这包括核心业务上的知识积累和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和每年保持生产数以百万计的无缺陷产品――和成本高利用率、可靠、高效,吉列公司的体育营销也是吉列在世界上较早使用的颇具特色并且把让全世界认识吉列的重要载体。

吉列公司运作初期,其产品在性别上有完全的排他性,这决定了吉列在营销中间瞄准的市场具有强烈的特征,就是男性化,这点可以从吉列著名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一语中的,他曾经评价:“知道了数十亿男人脸上毛发正在生长出来,每天晚上我都会愉快地上床睡觉。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十二:本田摩托成功进入美国市场6.1.12-案例十二: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十二:本田摩托成功进入美国市场6.1.12-案例十二:

本田摩托成功进入美国市场20世纪60年代前期,沉稳平静的美国摩托车市场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入侵者搅得天翻地覆。

它击败了所有强有力的美国竞争对手,占据了70%的美国摩托车市场。

本田宗一郎是一个铁匠的儿子。

尽管他仅读到10年级,但他的机械制作天赋使他14岁时便获得了第一项专利。

本田不仅仅是一名修理工,而且是一位创造家。

他曾将一架旧柯蒂斯飞机的引擎改装在汽车底盘上,制成一辆高速赛车,快得无与伦比。

他自己设计活塞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已开发出全日本最佳的活塞环,并全部用于军用车辆。

他买了500个战争期间曾用于运输通讯设备的汽油发动机,改装在一般的自行车上。

起初销售有些困难,但很快便畅销全国。

当这些发动机用完之后,本田设计并制造了自己的发动机,后来又自行设计生产车架和车轮。

到1949年,他的工厂可以制造所有的零部件,并开始装配本田摩托车。

1959年,本田宗一郎决定进攻美国摩托车市场。

本田轻便摩托车在美国市场的推出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年仅卖出167辆。

1960年,本田销售量达2.21万辆,5年后(即1965年)增长了10倍多,达27万辆。

这一年,本田摩托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80%。

1974年,销量达65万辆,而市场占有率却在逐步下降,由1965年的80%下降到1977年的45.6%。

然而,这在美国市场上仍属高市场占有率,因为本田也和日本的其他企业展开了竞争。

1977年,各大主要摩托车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本田45.6%,雅马哈18.9%,铃木10.7%,川崎14.4%,哈利·戴维森5.7%。

本田宗一郎的经营哲学是:“如果你推出了一种优质产品,公众自然要来光顾。

而我们的政策不仅仅是因为存在着需求而推出产品,而且还要推出优质产品并创造需求。

”本田感到他的摩托车必须享有国际声誉,才有可能进入国际赛车行列,这就要求他远离日本开辟出口市场。

1954年6月,他访问了西欧,考察最经典的摩托赛车。

当了解到欧洲国际赛车的马力一般都相当于本田的3倍时,他感到十分震惊。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如今列维公司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30多亿美元销售额的跨国公司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生产机构或销售中心列维施持劳斯发明的牛仔裤也田其经久不宏而被誉为服装王国中的一棵长青树
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好!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 美国的耐克公司和德国的阿迪达斯是世界上 两家著名的运动鞋生产企业。阿迪达斯公司 制鞋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品种多,拥有 很强的竞争力。可是近些年来,后起的耐克 公司逐渐赶上了阿迪达斯公司。阿迪达斯公 司面临着耐克公司的强有力竞争。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1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 佩珀公司是将浓缩的饮料卖给瓶装厂商,由 瓶装厂商将饮料稀释后装瓶,再作广告促销 ,并推销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佩珀公司已和美国500 家服装厂商建立了密切关系,佩珀饮料经由 瓶装厂商分散到各地的市场。虽然这些瓶装 厂商同时也经销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但大 多数人都把佩珀饮料看作是最佳品牌之一。
• 首先,耐克公司在本国市场上把阿迪达斯产 品赶了出去。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美国人一向喜欢阿迪达斯的产品,阿迪达斯牌 各类运动鞋在美国长期畅销,而耐克公司的 产品被视为一种普通的旅游鞋。为了击败阿 迪达斯,耐克公司对美国市场作了详细调查 分析,把整个市场分为若干个子市场,从中 挑选几个子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对广 大消费者穿的高档旅游鞋这一市场,耐克紧 紧抓住不放,不断改进设计,
International Mar• 列维公司创业之初,正逢美国好莱坞的西部 牛仔电影风行一时,列维公司抓住这个机会 ,让电影明星把牛仔裤穿到了身上,通过他 们把这种产品介绍到美国东部。牛仔裤得到 了东部人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集
一、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产品系列最全、产品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随着企
业不断发展状大海尔集团提出要创世界名牌进入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

海尔集团始终坚持“靠质量与技术求生存、图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电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
形成了在人才、技术科技创新、品牌信誉、经济实力等方面有强大的优势多项技术标准都高
于国际标准。

为此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拥有了与世界水平同步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后开始分阶
段向国际市场拓展。

海尔产品国际市场拓展的第一阶段将国内生产的海尔产品销往国外。

经过几年的努力海尔冰箱为亚洲销往德国的数量第一海尔空调为国内同行业销往欧共体的
数量第一海尔洗衣机为销往日本的数量第一等等。

使得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海尔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的第二阶段在美国等目标国家建立家电产品生产基地即在目
标国家成为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生产海尔品牌的家电产品直接在目标国家进行销售促进海
尔产品和向着国际化水平迈进。

问题1海尔集团向国际市场拓展的第一阶段采用了何种进
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该模式有哪些方式2海尔集团向国际市场拓展的第二阶段采用了何种进
入国际市场模式该模式有哪些方式二、卡斯科公司好孩子GOODBABY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儿童用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集团。

在产品初始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好孩子集团在
美国找到了一家理想的合作伙伴——卡斯科公司。

卡斯科公司位于美国中南部城市达拉斯
市是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儿童用品企业。

好孩子登陆美国时正值卡斯科公司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刚刚丢失了童车市场之际。

当一家大公司傲慢地一口气回绝了“好孩子”的合作意向后卡斯科公司却表示它很愿意与来自中国的童车新秀结盟希冀收复失地重铸辉煌而好孩子
集团则看中了卡斯科公司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商誉和庞大的营销网络。

双方几经磋商结成了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开拓美国市场。

根据协议好孩子集团把自己设计生产的童车运往美国由卡
斯科公司总代理并以双方联名的“Cosco-Geoby”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

“好孩子”新颖的款式、优异的质量与卡斯科公司的良好商誉实现了“天作地合”式的“联姻”使“Cosco-Geoby”童车迅速打开了美国市场。

问题1解释好孩子集团采取同国外企业合作方式而不自己设国外销售
机构的原因。

2根据所学原理说明好孩子集团选择卡斯科公司作为代理商的理由。

三、凯洛格公司凯洛格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密西根市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它生产各类面食食品和其他食品也参与食品上游行业如面粉厂。

公司国际业务部主营美国和加
拿大以外的业务这些业务占其业务总额14以上它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5个国家拥有19家制造厂。

该公司在世界各大主要市场上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进行营销在发达国家则通过经纪人
和经销商经营。

它的广告和促销主要是让消费者认识到其产品的营养价值广告和包装都强调
健康与营养的主题。

它所生产的麦圈是其最著名的产品在世界许多市场都有销售。

请回答以下问题1公司的产品应该采用标准化生产吗2公司的著名产品麦圈的商标和品牌有必要
改变吗3公司是否需要对产品的包装和标签作出调整四、刘翔与国际市场广告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男子110米跨栏预赛场上上届奥运冠军刘翔因伤退赛了但是以刘翔作为其产品代言人的耐克公司还是继续展开了广告营销战。

人们发现耐克公司这次广告宣传不仅
有以往的商业色彩而且更具有某种人情味。

18日下午耐克公司发表简短的官方声明“刘翔一直是中国最杰出的田径运动员之一耐克为能与刘翔紧密合作而感到自豪。

在此时我们理解他的感受并期待他伤愈复出。

”随即第二天凌晨以刘翔退赛为题材主题为“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的平面广告伴随着各报社“刘翔退赛”的头条消息出现在华东、华南、华北各地区的
主要都市报的头版位置。

作为刘翔的赞助商耐克公司原先已准备好刘翔夺冠版的广告和未夺
冠的广告但未料到退赛而耐克公司此番动作之快不禁让人想起2006年7月12日刘翔在瑞士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后耐克公司仅用14小时从网络到报纸到电视再到刘翔回国现场身
穿的纪念T恤耐克的广告迅速占据了媒体充足的曝光让品牌得到最大的展示。

问题1刘翔与耐克公司的关系说明了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哪种原理2耐克公司以刘翔退赛展开营销活动
你受到什么启发五、丰田公司20世纪中叶美国消费者逐步把眼光从显富摆阔转移到实用
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方便性方向上来日本丰田公司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将其在美国市场的战
略进行了调整。

为了避免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直接竞争把主攻方向指向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大众汽车的优劣之处竭力取长补短从而超越大众。

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
市场转向视而不见依然生产大型豪华轿车。

丰田公司抓住大好时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人
口统计和心理因素进行市场细分设计出能满足求实心理的目标顾客需求的美式日制小汽车
—花冠车Corona。

花冠车以其小巧、价格便宜、舒适平稳、维修方便的优势轻而易举地敲
开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大门为丰田汽车挺进美利坚铺平了道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日本丰田公司实施的是跨国公司市场竞争战略中的哪一种战略请说明你的理由。

六、日本S品牌汽车公司2000年8月29日日本S品牌汽车公司向中国S品牌汽车用户发出紧急通知决定按日
本汽车行业的召回检修制度对向中国市场出售的575辆可能存在问题的汽车实施召回检测
并进行修理。

日本某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S品牌汽车公司向日本政府和消费者隐瞒、
漏报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存在的问题达17类秘密回收和无偿修理各类汽车约62万辆。

在1995年9月到1999年3月间生产的轿车约有15万辆存在严重问题。

日本媒体报道说曾有70多人写信称他们的S品牌汽车上用于紧固轴轮的螺栓不是坏了就是松动了。

此类问题也同
样出现在中国用户身上。

2000年8月27日中国警方搜查了S品牌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总部、两家工厂和两名职工的住所共没收S品牌汽车公司的文件1007份包括S品牌汽车公司讨论召回有缺陷汽车的会议记录、召回汽车记录的电脑磁碟和顾客的投诉资料。

事件发生后S 品牌汽车公司在中国共召回了约9万辆有问题的汽车。

问题S品牌汽车公司此次在华遭遇
的情况说明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经营特点为什么七、C公司1990年C公司率先将直销模式
和“老引入中国随后其他海外直销公司陆续进入中国。

但很快直销被一些人扭曲为“金字塔’’
鼠会”等靠收取人头费赚钱的传销模式。

1998年中国全面禁止传销使得C公司这个坚持直销传统近一个世纪的跨国公司重新对销售渠道进行变革采取新的分销模式以常人意想不到的
速度大举导入店铺经营。

两年后C公司的标志迅速地覆盖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角落。

2005年直销试点工作开始C公司成为中国首家经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直销试点企
业。

C公司从直销转为店铺经营现在又从店铺经营回归直销经营经历了长短两种渠道类型的
经营历程。

问题1影响企业选择长渠道和短渠道的因素有哪些使得C公司在中国改变渠道模式的因素是什么2C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渠道从店铺经营回归到直销经营属于渠道改进的
哪一种策略你认为实施这种策略应注意哪些问题八、A公司A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儿童用品
设计、制造和销售企业生产的童车是中国儿童用品市场最畅销的产品。

在国内市场产品热销的同时该企业把目光盯准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童车市场。

A公司在美国找到一家理想的
合作伙伴——B公司。

B公司是美国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儿童用品企业。

A公司登陆美国时正值B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刚刚丢失了童车市场。

双方几经磋商结成了战略联
盟关系共同开拓美国市场。

根据协议合作的初期A公司把自己设计生产的童车运往美国由B 公司总代理市场初现规模后以双方联名的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

A公司新颖的款式、优异的质量与B公司的良好商誉实现了互补式的“联姻”该联名品牌童车迅速打开了美国市场。

值得说明的是A公司初进美国市场时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对美国中间商的报价几乎就是成本价
但是美国的中间商更看重质量和新颖性并重的产品。

对此A公司潜心研发新产品一个来自
摇篮的创意使他们另辟蹊径地开发出了在美国市场红极一时的“爸爸摇妈妈摇”童车。

开发的新产品功能完善外观采用了弧形的新造型以满足美国人对造型的需求并在美国申报了外观
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

正是由于这款童车极具创意美国B公司决定与A公司展开全面合作。

问1A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属于国外市场中间人中的哪一种类型2A公司与美国中间商的矛盾主要是什么A公司是如何解决矛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