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㈠目标与任务:1.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布局 2.探讨文本思想情感的现实意义

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2.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

二、教学重点:学习文本选材与剪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及其原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古人云,一花一木总关情,一棵树、一株花、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触发我们的情感,从而为它忧为它乐,甚至为它伤心落泪,我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就是因当年放弃了一只小狗,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感人泪下的文章(板书标题和作者——小狗包弟巴金)

(二)整体感知,熟悉文本

1、让学生通读课文,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小狗包弟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依据叙事散文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表现在:(屏幕显示)

(1)是一条日本种的黄色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直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小狗可爱

(2)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跑开了——听话

(3)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可爱(4)日本的由起女士访问上海,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三年后,她再到北京,看见我问:“您的小狗怎样?”

(5)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骨头回去喂包弟(6)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听话

总结:包弟对家人也非常重情重义,家人出门,它就天天守在门口等家人回来,当主人会来时,它的兴奋劲特别让人感动,这让我想起了日本的八公犬,它在日本是义犬的代表,它几年如一日,在漫长的等待中默默地死去,非常令

人感动(尽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总结,屏幕显示) (三)自主、合作探究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刻体味作者痛苦、自责的内心情感

1、为什么作者把小狗写得如此可爱?

提示:为下文包弟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同时使作者的忏悔顺理成章(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

2、既然如此喜欢包弟,为什么巴金还要把它抛弃掉呢?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做法?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组长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总结如下(选取三种看法):

⑴同意巴金的做法。俗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是一条狗呢?再说巴金也是为了保全家人,和小狗比起来,家人要更重。结合历史背景,我们知道,文革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人自危,为了保全自己,出卖一条狗又算得了什么呢?比起那些出卖家人,朋友,邻里的人,我觉得巴金算好的了,我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⑵不同意巴金的做法。小狗包弟虽然只是一条狗,但它也是一条生命,它也有它的生存权,难道只因为它是一条狗我们就有权利剥夺它的生命吗?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包弟和巴金及其家人一同生活了七年,从课文中我们能够感到包弟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家庭成员,它不仅可爱,而且忠诚,它日日守候主人的归来,如此的忠诚,最后却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