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本章高效整合及单元检测PPT下载 鲁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本章高效整合(课件+练习)PPT下载 鲁教版

→经度变大→西经。
2.南北半球的确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其他变式
第 一
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单
元
从
宇
宙
看
地
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A.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乙为 南半球。
B.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
第
•
3.在 施 工 全 过 程中 ,严格 按照经 招标人 及监理 工程师 批准的 “施工 组织设 计”进 行工程 的质量 管理。 在分包 单位“ 自检” 和总承 包专检 的基础 上,接 受监理 工程师 的验收 和检查 ,并按 照监理 工程师 的要求 ,予以 整改。
•
、 4.贯 彻 总 包 单位 已建立 的质量 控制、 检查、 管理制 度,并 据此对 各分包 施工单 位予以 检控, 确保产 品达到 优良。 总承包 对整个 工程产 品质量 负有最 终责任 ,任何 分包单 位工作 的失职 、失误 造成的 严重后 果,招 标人只 认总承 包方, 因而总 承包方 必须杜 绝现场 施工分 包单位 不服从 总承包 方和监 理工程 师监理 的不正 常现象 。
•
3.在 施 工 全 过 程中 ,严格 按照经 招标人 及监理 工程师 批准的 “施工 组织设 计”进 行工程 的质量 管理。 在分包 单位“ 自检” 和总承 包专检 的基础 上,接 受监理 工程师 的验收 和检查 ,并按 照监理 工程师 的要求 ,予以 整改。
•
、 4.贯 彻 总 包 单位 已建立 的质量 控制、 检查、 管理制 度,并 据此对 各分包 施工单 位予以 检控, 确保产 品达到 优良。 总承包 对整个 工程产 品质量 负有最 终责任 ,任何 分包单 位工作 的失职 、失误 造成的 严重后 果,招 标人只 认总承 包方, 因而总 承包方 必须杜 绝现场 施工分 包单位 不服从 总承包 方和监 理工程 师监理 的不正 常现象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件(共69张PPT)

除了纬度因素外,世界极端最低温出现在 南极南大极陆冰还盖与对什太么阳辐有射关强? 烈的反射
4、人类活动 (1)释放废热
讨论:人类主 要通过哪些途 径向大气释放 废热?
火电厂的废热释放
4、人类活动 (2)改变大气成分
讨论:人类是 怎样改变大气 成分的?这样 会导致气候如 何变化?
工业废气排放
4、人类活动 (3)改变下垫面性质
上升
赤道低压带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东风、信风(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雨
90°N
60°N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0°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及其南北两侧,10°N~10°S 2、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土壤因素 人类活动
生物因素
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热量随纬度发生变化 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 促进全球水热交换和平衡 海陆差异的影响 洋流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 释放废热增温 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性质
练习:
例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 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南北回归线到纬度30°之间地区, 23°26′N ~ 30°N,23°26′N ~30°N
3、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特因 点::终终年 年受 温和西湿风润带控。制
分布:纬度40°~60°之间地区,
40°N ~60°N,40°S ~60°S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4、人类活动 (1)释放废热
讨论:人类主 要通过哪些途 径向大气释放 废热?
火电厂的废热释放
4、人类活动 (2)改变大气成分
讨论:人类是 怎样改变大气 成分的?这样 会导致气候如 何变化?
工业废气排放
4、人类活动 (3)改变下垫面性质
上升
赤道低压带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东风、信风(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雨
90°N
60°N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0°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及其南北两侧,10°N~10°S 2、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土壤因素 人类活动
生物因素
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热量随纬度发生变化 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 促进全球水热交换和平衡 海陆差异的影响 洋流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 释放废热增温 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性质
练习:
例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 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南北回归线到纬度30°之间地区, 23°26′N ~ 30°N,23°26′N ~30°N
3、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特因 点::终终年 年受 温和西湿风润带控。制
分布:纬度40°~60°之间地区,
40°N ~60°N,40°S ~60°S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单元本章整合

专题(zhuāntí)一 专题(zhuāntí)二
例题2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 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 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 特征图。据此完成(wán chéng)下列各题。
第十二页,共14页。
世界海域盐度分布示意图
第三页,共14页。
专题(zhuāntí) 专题(zhuāntí)
一
二
红海(hónɡ hǎi)海域盐度最高,据图分析原因。
第四页,共14页。
专题(zhuāntí)一
专题(zhuāntí) 二
原因如下: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水温高,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无淡水汇入; ③红海海域(hǎiyù)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第九页,共14页。
专题(zhuāntí) 一
专题(zhuāntí)二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近地面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 相反
白天山坡增温快,气压低,风由山 谷吹向山坡,为谷风;夜晚相反
城市人口、工业集中,人为余热多, 形成“热岛效应”,气流上升,气压 低,近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市区; 高空相反
No 断——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近地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低压,其
高空为高压。气温最高的是④处
Image
第十四页,共14页。
本章(běn zhānɡ)整合
第一页,共14页。
第二页,共14页。
专题(zhuāntí)一 专题(zhuāntí)二
专题一 研究(yánjiū)世界海域的盐度之最(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最低的海 域——波罗的海。 根据世界海域盐度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海域实际情况分析盐度最 值出现的原因。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二单元知识整合(共9张PPT)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1.岩石圈海位和于软海流层洋之上污,染包括有上地重幔要的顶影部和响整个。地壳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8.气候类型的知识重点:成因、特征、分布和判读。
点击进入阶段质量检测
第第
1
二
知识 整合 与阶
部
单
段检
分元
测
核心要点扫描
阶段质量检测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9.水循环的三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整个地壳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6.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和锋面。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6.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和锋面。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当它们接近岩浆时,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再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岩浆。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8.气候类型的知识重点:成因、特征、分布和判读。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知识网络必建]
[重点语句必背] 1.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整个地壳
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岩浆上升冷凝当它们接近岩 浆时,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再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岩 浆。
1.岩石圈海位和于软海流层洋之上污,染包括有上地重幔要的顶影部和响整个。地壳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8.气候类型的知识重点:成因、特征、分布和判读。
点击进入阶段质量检测
第第
1
二
知识 整合 与阶
部
单
段检
分元
测
核心要点扫描
阶段质量检测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9.水循环的三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整个地壳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6.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和锋面。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6.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和锋面。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当它们接近岩浆时,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再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岩浆。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7.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8.气候类型的知识重点:成因、特征、分布和判读。 4.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所在。
[知识网络必建]
[重点语句必背] 1.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整个地壳
两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岩浆上升冷凝当它们接近岩 浆时,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再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岩 浆。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件(共36张PPT)

感谢指导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60° 信风带—— 降水少
极地高气压带
90°
90°N
60°
30°
0°
30°
60°
90°S
季风环流:冬季风——干冷(暖) 夏季风——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大气 环流
极地高 气压带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90
大陆内陆
极地气候
大陆东部
大洋
西侧
90
太
阳 副极地低
辐 气压带
读下图,判断各图所示气候类型
降 水 量 ( mm)
90
气温(℃)
24
80
22
70
20
60
18
50
16
40
14
30
12
20
10
10
8
0
6
14
7
10 月 份
A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1、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2、根据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 多雨 分干湿两季分旱雨两季全年高温夏季高温多雨 少雨 冬季温和少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共22张PPT)

据最高温出现的月份:7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
9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 均温度定热量带
热量带 热带
最冷月 平均气 温(℃)
>15
最热月 平均气 温(℃)
>25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0<T<15
>18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0~18)
20
海洋
C
40°
30°
B
陆地 D
海洋 60°
A
E
D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______夏___季___炎___热___,____冬___季___严___寒___,___降___水___量___少___,成因为
______深___居___大___陆___内____部___,___受___海___洋___影___响___小_____
温带
<0
>18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0
<10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10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1
12
13
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 及各月的分配状况定雨型
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集中冬季
地中海气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14
例题:1、判断气候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 均温度定热量带
热量带 热带
最冷月 平均气 温(℃)
>15
最热月 平均气 温(℃)
>25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0<T<15
>18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0~18)
20
海洋
C
40°
30°
B
陆地 D
海洋 60°
A
E
D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______夏___季___炎___热___,____冬___季___严___寒___,___降___水___量___少___,成因为
______深___居___大___陆___内____部___,___受___海___洋___影___响___小_____
温带
<0
>18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0
<10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10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1
12
13
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 及各月的分配状况定雨型
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集中冬季
地中海气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14
例题:1、判断气候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件(共69张PPT)

气候的形 成与变化
地质时期
气候
近代以来
全球气候变暖
影响和改变 水圈、岩
石圈、生物圈
地理环境演变
形成适合人 类生存的地
理环境
影响人类 生存和发展
影响气候的因素:
(根本) 太阳辐射 下垫面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气温
降水
气候特征
(时间+气温+降水)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30° 60°
30° 60°
30°
除了纬度因素外,世界极端最低温出现在 南极南大极陆冰还盖与对什太么阳辐有射关强? 烈的反射
4、人类活动 (1)释放废热
讨论:人类主 要通过哪些途 径向大气释放 废热?
火电厂的废热释放
4、人类活动 (2)改变大气成分
讨论:人类是 怎样改变大气 成分的?这样 会导致气候如 何变化?
工业废气排放
4、人类活动 (3)改变下垫面性质
例5:下面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 模式图。读图回答1-4题:
2、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
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资源③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沙漠
气候 ④高温多雨是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干旱少雨是乙地农业生产
300
-30
-30
200
-45
-45
100
-60
1月 罗马
0
12月
-60
0
1月 巴马科(非洲马里) 12月
三种季风气候
成因:季风环流导致季风气候,只不过随着
纬度高低,气温有所差别。 1、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旱季。 分布:亚热带大陆东岸。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分布:东南亚和南亚。 3、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理鲁教版必修1精品课件第二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温升高,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降水增 多;若M地表层水温降低,就会使沿岸气温降
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
蒸发增加,气候更干旱。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
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
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
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 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 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等温线的判读
判读等温线图,应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影 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 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
1.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一般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从等温线图上看,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逐渐
降低;南半球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2)垂直方向: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故海拔越高地区,气温越低。
河流的补给形式与流量过程 曲线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河流的补给形式 (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
右江流域的地
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
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 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 河流7、8月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 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 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
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
蒸发增加,气候更干旱。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
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
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
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 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 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等温线的判读
判读等温线图,应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影 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 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
1.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一般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从等温线图上看,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逐渐
降低;南半球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2)垂直方向: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故海拔越高地区,气温越低。
河流的补给形式与流量过程 曲线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河流的补给形式 (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
右江流域的地
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
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 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 河流7、8月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 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 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附
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第
第 二
(2)题,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
单 元
律,应为寒流流径,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
本
【答案】 (1)AC (2)BD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 小: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一般情况下顺着风向等压线的
章 高
值越来越小。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③根据风向确定近地面与高空: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
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
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与等压线平行。④根据风向确定高低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第 二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单 元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本
章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5.所 有 进 入 现 场使 用的成 品、半 成品、 设备、 材料、 器具, 均主动 向监理 工程师 提交产 品合格 证或质 保书, 应按规 定使用 前需进 行物理 化学试 验检测 的材料 ,主动 递交检 测结果 报告, 使所使 用的材 料、设 备不给 工程造 成浪费 。
•
谢谢观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气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观察者的右后方,“即顺
第 着风向走,高压在右手”;在南半球,高压则处于观察者的左后
二 单 方,即“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左手”。
元
(5)根据封闭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低气压中心因盛行上升气
本 章
流,多阴雨天气;高气压中心因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等压 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为低压槽;等压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为
章 气压区(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相邻的等压线),同时,在地转偏向 高
效 力作用下风向在北半球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
整 合
转,在赤道上不偏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判断风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
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如果图幅、等压距都相同,比例尺越大
单
元
(3)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水平差异大;等温线稀疏
本 表示气温水平差异小。
章 高
(4)判断气温高低: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向低
效 整
纬度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分析影响因素: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解析】 从图示可看到河湾处出现凹岸和凸岸。这是由
于在河流发育成熟期,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
侵蚀,在凸岸堆积的缘故。因为该河地处北半球,右岸冲刷较
厉害,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数家新住处”就应位
于地势平坦的堆积岸。该河西岸冲刷较厉害,河流流向应自北
第 二
向南流。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
章
高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效
整
A.①② B.②③
合
C.③④ D.①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海拔高度相近,为大陆板块
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结合上题分析得出该板块类型为大
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相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
洋影响显著;若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则表明该地
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若海洋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则表明受到寒暖
流的影响显著。
2.等压线图的判读
第 二
(1)判断气压高低状况: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
单 元
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
本
(2)判断风向: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大气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
第 二
C.丙 D.丁
单
(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
元
的影响主要是( )
本Leabharlann 章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高 效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解析】 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结合主要气候类型的特
征、成因及分布,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
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第(1)题,不考虑地形因素,赤道地
末页
第 二 单 元 本 章 高 效 整 合
•
1.我 公 司 将 积 极配 合监理 工程师 及现场 监理工 程师代 表履行 他们的 职责和 权力。
•
2.我 公 司 在 开 工前 ,将根 据合同 中明确 规定的 永久性 工程图 纸,施 工进度 计划, 施工组 织设计 等文件 及时提 交给监 理工程 师批准 。以使 监理工 程师对 该项设 计的适 用性和 完备性 进行审 查并满 意所必 需的图 纸、规 范、计 算书及 其他资 料;也 使招标 人能操 作、维 修、拆 除、组 装及调 整所设 计的永 久性工 程。
第 二 单 元
本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 二 单 元
本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等温线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图判读的要点
(1)判断气温值: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
的法则读数。
第
二
(2)判断南北半球:温度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章 高
出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则为北半球冬季。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 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第 二 单 元
本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二 单
重熔作用,③代表岩浆活动,④代表地壳运动,
元
⑤代表变质作用。
本
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章
高
是古生物死之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
效 整
力作用而形成的。
合
【答案】 (1)D (2)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 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 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气。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锋面的前方是冷锋云系,后
方是暖锋云系。
第
(7)根据大气活动中心判断季节变化:同一纬度地区,夏季大陆
二 比海洋热,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形成冷高压
单
元 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的结果。这种差异在北半球表现尤为明
本 显。如亚欧大陆上出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则为北半球夏季;如
高 高压脊。在槽部,因两侧气流辐合,往往形成锋面,产生阴雨天
效 气;在脊部因气流辐散,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气旋是大型的空气旋涡。
在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
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
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如果图幅、比
例尺、等压距都不同,则取单位距离气压差值对比,单位距离气
第 压差值越大,风力就越大。
二 单 元
(4)根据风向判读位置与等压线特征:①根据风向确定南北半 球:相对于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在北
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②根据风向确定等压线值的大
本 章
弱。地面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
高 效
气逆辐射也越强。
整 合
【答案】 (1)C (2)B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2009年江苏地理)右图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
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
较多的是( )
A.甲 B.乙
单 元
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
本
【答案】 (1)B (2)A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 二 单 元
本 章 高 效 整 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