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第一讲:加减法的速算一加法的速算1互换位置数:口诀: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排成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如:63+36=99第一步3+6=9 第二步和是一位排成双99.57+75=132 第一步5+7=12 第二步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1+2=3,即3排在12的中央是132原理证明:10a+b+10b+a=11a+11b=11×a+b互换位置的加法就是根据11的排积规律推到出来的.应充分理解掌握口诀.2 借数凑整加法:口诀:借数凑整,加被借之余.298+132=程序:1. 借数凑整,298+2+132-22 加被借之余 300+130=430原理证明:a+c+b-c=a+b3 补数加法:定义:两数之和等于10的n次方,这两个数称为互补数.找补数方法:个位凑10,其他位凑9.如16的补数是84口诀:加1减补.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加减6+8=141. 一位数或十位数加一位数.第一步十位加1,10+6=16;第二步个位减补.16-2=14.8的补数是2.2. 两位数加两位数.百位加一,十位减补.如:46+79=第一步百位加一,即100+46=146十位减补146-21=125 79的补数是213. 三位数加三位数.千位加一,百位减补.236+788=第一步千位加1,1000+236=1236第二步百位减补,1236-212=1024 788的补数是212二减法的速算1 调换位置的减法:口诀:十位减个位,其差乘9.63-36=27第一步十位减个位 6-3=3第二步其差乘9 3×9=27原理:可以引申应用到三位有序数的减法中去.2分解减数凑同求差法口诀:凑同、求差.如:13-5=13 -3+2=10-2=83补数减法.口诀:减1加补.1.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减1,个位加补.2.三位数减两位数:百位减1,十位加补第二讲 9的数学速算技巧两位数乘法9的口诀:1 × 9 = 92 × 9 = 183 × 9 = 274 × 9 = 365 × 9 = 456 × 9 = 547 × 9 = 638 ×9 = 729 × 9 = 81上面的口诀小朋友们已经会了吗小学一年级可能只学了加法,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就要学乘法口诀了.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在小朋友没上学时就教会了上面的口诀了.但是小朋友有没有再细看一下上面的口诀有什么特点呢从上面的口诀口有没有看到从1到9任何一个数和9相乘的积,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你看上面的:0 + 9 =9;1 + 8 = 9;2 + 7 = 9;3 + 6 = 9;4 +5 = 9;5 + 4 = 9;6 + 3 = 9;7 + 2 = 9;8 + 1 = 9或许小朋友们会问,发现这个秘密有什么用呢我的回答是很有用的.这是锻炼你们善于观察、总结、找出事物规律的基础.下面我们再做一些复杂一点的乘法:18 × 12 =27 × 12 =36 × 12 =45 × 12 =54 × 12 =63 × 12 =72 × 12 =81 × 12 =两位数的乘法,可能要等到3年级才能学到,但小朋友是不是看到了上面的题目中,前面的乘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个位和十位的和都等于9.这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简便的算法呢也就是把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一位数的乘法呢我们先把上面这些数变一变.18 = 1 × 10 + 8;27 = 2 × 10 + 7;36 = 3 × 10 + 6;45 = 4 × 10 + 5;54 = 5 × 10 + 4;63 = 6 × 10 + 3;72 = 7 × 10 + 2;81 = 8 × 10 + 1;我们再把上面的数变一变好吗1 × 10 + 8 = 1 × 9 + 1+8 = 1 × 9 + 9 = 1 × 9 + 9 =2 × 9当然如果知道口诀你们可以直接把18 = 2 × 9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学会把一个数拆来拆去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你们可以拆出下面的数,也可以背口诀,你们自己回去练习吧.27 = 3 × 9 ; 36 = 4 × 9 ;45 = 5 × 954 = 6 × 9 ; 63 = 7 × 9 ;72 = 8 × 981 = 9 × 9为了找到计算上面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再变一次.18 = 2×10-1;27 = 3×10-1;36 = 4×10-145 = 5×10-1;54 = 6×10-1;63 = 7×10-172 = 8×10-1;81 = 9×10-1现在我们来算上面的问题:18 × 12 = 2×10-1× 12= 2 ×12 ×10 - 12= 2 ×120- 12括号里的加法小朋友们应该会了吧,那是一年级就会了的.120 - 12 = 108;这样就有了18 × 12 = 2 × 108 = 216是不是把一个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而且可以通过口算就得出结果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试一试吗我用这种方法教威威算乘法,他只需要我算这一个,后边的题目就自己会算了.上面我们的计算好象很麻烦,其实现在总结一下就简单了.看下一个题目:27 × 12 = 3×10-1× 12 = 3 ×120- 12= 3 × 108 = 32436 × 12 = 4×10-1× 12 = 4 ×120- 12= 4 × 108 = 432小朋友发现什么规律没有下面的题目好象不用算了,都是把前面的数加1再乘10845 × 12 = 5 × 108 = 54054 × 12 = 6 × 108 = 64863 × 12 = 7 × 108 = 75672 × 12 = 8 × 108 = 86481 × 12 = 9 × 108 = 972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小朋友发现什么了吗我们把一个两位数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其中一个乘数的个位和十位的和等于9,这样变化以后的数中一位数的那个乘数,都是正好比前面的乘数大1.而后面的一个两位数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连续数12,1和2是连续的.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为了找到一种更简便的算法.我在这里给小朋友引入一个新的名词——补数.什么是补数呢因为这个名词很简单,所以就算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很快会明白的.1 + 9 = 10;2 + 8 = 10;3 + 7 = 10;4 + 6 = 10;5 + 5 = 10;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从上面的几个加法可见,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10,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补数.也就是说1和9为补数,2和8为补数,3和7为补数,4和6为补数,5的补数还是5就不用记了,只要记4个就行了.现在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拿一个 63 × 12 = 7 × 108 = 756 举例吧结果的最前面一个数是7不用管它是什么位,是不是正好等于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 6 + 1 = 7结果的后两位怎么算出来的呢如果拿这个7去乘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会是什么 7 × 8 = 56呵呵,我们现在不用再分解了,只要把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就是结果的最前面的数,再把这个数乘以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就得到结果的后两位.这样行吗如果行的话,那可真是太快了,真的是速算了.试一试其他的题:第一个乘数18的前面的数加1:1 + 1 =2 ——结果最前面的数拿2去乘第二个乘数12的后面的数2的补数8:2×8=16结果就是 216.看一看上面对吗27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2 + 1 =3结果最后面的数——3 ×8 = 24结果 32436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3 + 1 =4结果最后面的数——4 ×8 = 32结果 43245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4 + 1 =5结果最后面的数——5 ×8 = 40结果 54054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5 + 1 =6结果最后面的数——6 ×8 = 48结果 64863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6 + 1 =7结果最后面的数——7 ×8 = 56结果 75672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7 + 1 =8结果最后面的数——8 ×8 = 64结果 86481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8 + 1 =9结果最后面的数——9 ×8 = 72结果 972计算结果是不是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小朋友从结果中还能看出什么是不是计算结果的三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或者是9的倍数自己算一下看是不是看我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下面我给你们出几个题,看你们掌握了方法没有.54 × 34 =36 × 56 =72 × 89 =45 × 67 =27 × 45 =81 × 23 =通过这个题目,我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能从一个题目中举一反三,举一反十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需要做太多的题目就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的加、减、乘、除运算.上面的题目如果再扩展一下,把后面的连续数扩大到多位数.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运算规律,或许你们都能找出快速的计算方法.如果能的话,象63 × 2345678 =第三讲:十几乘以十几一、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三、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4.几十一乘几十一:四、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五、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解:2+3=5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六、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第四讲:手指法,手掌面向自己,从左往右数数.1×9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弯指左边是百位, 34×9=306 89×9=801. 78×9=702 45×9=4052×9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原十位数为百位, 38×9=3.42 25×9=225左边减去百位数,剩余手指为十位, 13×9=117 18×9=162弯指作为分界线.弯指右边是个位.39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弯指左边是百位, 33×9=297 88×9=792弯指读9为十位,弯指右边是个位. 44×9=39649十位减1,写百位,原个位数写十位,94×9=9-1×100+4×10+100-94=846与百差几写个位加补数,如差几十加十位. 83×9=8-1×100+ 30+17=74762×9=6-1×100+2×10+100-62=558第五讲:单位除数法口诀:除2折半读得数.29÷3=9.666口诀:除4有整也有余,余按进率读得数, 5÷4=1.25余1,便是点25;6÷4=1.5余2,定是点50;7÷4=1.75余3,就是点75;126÷4=31.518÷5=18×2÷5×2=36÷10=3.6368÷5=368×2÷5×2=736除6得整还有余, 7÷6=1.166余按进率读小数, 8÷6=1.333余1,小数166循环;9÷6=1.5余2,33循环数;10÷6=1.666余3,小数是点5;11÷6=1.833余4小数666循环;余5,循环833;要求几位定进舍.整数需要认真除,余数循环六位数,乘法进率记得准,余几循环进率几;余1是142857循环8÷7=1.142857 76÷7=10.857142余2是14搬后位;——285714循环9÷7=1.285714 137÷7=19..571428余3是将头按在尾;——428571 10÷7=1.428571 225÷7=32.142857余4是57移前位;——571428 11÷7=1.571428余5是将尾按在首;——714285 12÷7=1.714285余6是分半前后移.——857142 13÷7=1.857142先看小数留几位,8除有整还有余,余1,小数点125;余1是.125 9÷8=1.125余2小数是点25, 余2是.25 10÷8=1.25余3,小数点375;余3是.375 11÷8=1.375余4它是点5数, 余4是.5 12÷8=1.5余5,小数点625;余5 是.625 13÷8=1.625余6小数是点75, 余6是.75 14÷8=1.75余7,小数点878;余7是.875 15÷8=1.8758的余数虽然大, 132÷8=16.5用9去除除不尽;余1——111循环82÷9=9.111 余2——222余几循环就是几;余3——333 83÷9=9.222 余4——444需看小数留几位;余5——55558÷9=6.444 余6——666决定是舍还是进. 余7——777 64÷9=7.111 余8——888口诀:任何数除以15,等于它的2倍再除30. 375÷15=375×2÷15×2=750÷30=25任何数除以25,等于它的4倍再除100. 136÷25=136×4÷25×4=544÷100=5.44任何数除以35,等于它的2倍再除70 250÷35=250×2÷35×2=500÷70=7.142857任何数除以45,等于它的2倍再除90. 350÷45=350×2÷45×2=700÷90=7.777任何数除以125,等于它的8倍再除1000 105÷125=105×8÷125×8=840÷1000=0.84。

小学速算技巧班教案

小学速算技巧班教案

小学速算技巧班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速算技巧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小学速算技巧班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速算技巧2. 减法速算技巧3. 乘法速算技巧4. 除法速算技巧教学步骤:第一课:加法速算技巧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加法。

2. 讲解:介绍一些常用的加法速算技巧,如进位法、拆数法等。

3.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加法速算技巧。

4. 巩固:提供一些复杂的加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解决问题。

第二课:减法速算技巧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减法。

2. 讲解:介绍一些常用的减法速算技巧,如借位法、凑数法等。

3.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减法速算技巧。

4. 巩固:提供一些复杂的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解决问题。

第三课:乘法速算技巧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乘法。

2. 讲解:介绍一些常用的乘法速算技巧,如竖式计算法、倍数法等。

3.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乘法速算技巧。

4. 巩固:提供一些复杂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解决问题。

第四课:除法速算技巧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除法。

2. 讲解:介绍一些常用的除法速算技巧,如倍数法、近似法等。

3.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掌握除法速算技巧。

4. 巩固:提供一些复杂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在每堂课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给予学生一些练习题和作业,检查他们在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速算技巧的示例和练习题。

小学巧算速算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巧算速算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适用年级:2-5年级课时安排:每周一节,每节课40分钟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计算练习题3. 速算工具(如计算器、速算棒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趣味数学故事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介绍速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速算技巧,如:凑整法、拆分法、分配律等。

3.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速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速算心得,互相学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速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速算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0分钟)1. 完成课后速算练习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观察生活中运用速算技巧的实例,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速算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3. 定期进行数学竞赛或速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速算学习中有所收获。

2.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速算学习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速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速算技巧:凑整法、拆分法、分配律等。

3. 速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I.介绍(150字)本教案旨在教授小学生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数学速算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数量意识。

通过互动学习和实际练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算技巧,并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运用。

II.教学目标(100字)1.了解数学速算技巧对提高计算效率的重要性;2.掌握加减乘除的简便计算方法;3.训练学生在心算中快速估算答案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量意识和数学思维。

III.教学准备(100字)1.打印教案和练习题;2.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和橡皮;3.准备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

IV.教学步骤(800字)步骤1:引入(100字)将学生分成小组,提问他们是否经常觉得数学计算很困难和耗时。

解释本节课的目标是教授一些数学速算技巧,让他们在计算时更加高效。

步骤2:加法速算法(200字)a.快速认识数的大小,例如利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规律;b.找出容易相加的数字组合,使用与10相加的方法;c.利用进位法加法,通过进位来简化计算过程。

步骤3:减法速算算法(200字)a.利用数轴来帮助理解减法运算;b.找出容易计算的数字组合,利用与10相关的方法;c.利用近似法和补数法进行减法运算。

步骤4:乘法速算算法(200字)a.制定乘法口诀表,并进行合理分类和记忆;b.规律:0与任何数相乘得0,1与任何数相乘得原数,10的倍数与任何数相乘易算;c.利用分配率、结合率等运算规律简化计算过程。

步骤5:除法速算算法(200字)a.寻找相同的数字组合,利用迭代逼近法进行整除运算;b.规律:0除以任何数得0,1除以任何数得原数,能够整除的数字只有1和自身;c.利用倍数关系简化计算过程。

步骤6:估算答案(100字)提醒学生在心算时快速估算答案的大小。

例如,如果问题中的数字很大,学生可以通过舍去尾数和调整数字大小来估算答案。

V.练习与巩固(200字)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计算题。

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合作,提醒他们运用上述学到的技巧来快速得出答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的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2.掌握常见的加减乘除速算方法,并能准确运用于解决问题;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加法速算技巧;2.减法速算技巧;3.乘法速算技巧;4.除法速算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如:25+38=(小白鼠巧智力游戏)。

2.加法速算技巧(1)两位数的整十数加法:如:30+50=80(直接将个位数相加)(2)两位数的离散数加法:如:36+8=44(将个位数相加,十位数不变)(3)两位数相加,个位数相同:如:35+28=63(将十位数相加,个位数不变)(4)两位数相加,十位数个位数和为10的倍数:如:57+43=100,将个位数相加,得到30加十位数相加,得到100(5)高位数相加(进位加法):如:235+457=692,先计算个位数:5+7=12,写2进1,然后计算十位数:4+3+1=8,百位数:2+5=73.减法速算技巧(1)整十数减法:如:80-40=40(直接将个位数相减)(2)个位相同,十位数相差1的减法:如:43-33=10(减一得到整十数)(3)两位数相减,个位数相差1,整十数相同:如:52-49=3(保持十位,将个位数相减)(4)两位数相减,个位数相同,整十数和个位数之和为10的倍数:如:56-47=9(将个位数相减)(5)两位数相减,一位数大于5:如:75-39=36(保持个位数,十位数减一)4.乘法速算技巧(1)乘以11的速算方法:如:32×11=352(将原数的个位复制到最后,然后求和)(2)乘以9的速算方法:如:46×9=414先将原数的个位减1,得到十位,然后用9减去个位,得到最后一位(3)乘以5的速算方法:先将原数除以2得到十位数,然后个位数除以2得到最后一位(4)乘法分配率速算:如:28×15=420先将数字8乘以15得到个位数60,再将数字20乘以15得到百位数300,然后相加5.除法速算技巧(1)除以10的速算方法:如:570÷10=57(直接去掉个位数)(2)除以9的速算方法:如:738÷9=82(个位数加上十位数即为商,余数等于个位数)(3)除以5的速算方法:如:320÷5=64(个位数除以2得到商,十位数不变)(4)整十数除以整数:如:380÷4=95(去掉0,将个位数除以4得到商)(5)整数除以整十数:如:680÷20=34(保持十位,个位数除以2得到商)6.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加深对速算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学会运用快速口算方法的教案

学会运用快速口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口算方法的重要性和不同的快速口算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快速口算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快速口算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2.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掌握快速口算方法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彩笔、录音机,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起上节课所学过的快速口算方法,并在黑板上用例子进行演示。

例如:13 x 11 = 143,26 x 22 = 572。

2.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想想在进行口算时的思路是什么,如何利用已知的数字来推算出答案,并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各种快速口算方法的使用技巧。

3.口算技巧教师展示快速口算方法的各种技巧,如“抵消法”、“分段法”、“进位法”等,每一种技巧都用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初步应用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算,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对比,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5.深入应用通过练习题训练学生掌握快速口算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更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在每个小组中,学生用所学方法来应用,然后比较和校对答案,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6.巩固训练通过小组较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进行多次实践训练,巩固各种快速口算方法。

7.课堂总结收集学生的体验和反馈意见,并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表扬和激励。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讨论和交流,检验学生对所学快速口算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评估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来检验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1.自主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定量的快速口算题,练习所学的技巧,巩固和提高技能。

2.补充练习教师通过教材和其他供参考的资料,提供更多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补充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算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速算技巧- 十进位数相加:直接将十位数相加,再将个位数相加,最后合并两个结果即可。

- 横式加法:从右向左逐列相加,超过10的进位给左边的一列。

- 同进位加法:先将没有进位的数相加,再将进位的数相加,最后相加得出结果。

2. 减法速算技巧- 十进位数相减:直接将十位数相减,再将个位数相减,最后合并两个结果即可。

- 横式减法:从右向左逐列相减,借位给左边的一列。

- 同退位减法:先将没有借位的数相减,再将借位的数相减,最后相减得出结果。

3. 乘法速算技巧- 乘法口诀表: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能够快速求解乘法题。

- 分解乘法:将一个乘法题拆分成简单的乘法题,分别求解后再合并结果。

- 倍数乘法:通过计算数的倍数,可以快速求解乘法题。

4. 除法速算技巧- 除法口诀表:通过背诵除法口诀表,能够快速求解除法题。

- 分解除法:将一个除法题拆分成简单的除法题,分别求解后再合并结果。

- 倍数除法:通过计算数的倍数,可以快速求解除法题。

教学过程:1. 引入速算技巧的概念,告诉学生速算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计算数学题目。

2. 分别介绍加法速算技巧、减法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和除法速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通过示例演示每种速算技巧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并伴随学生一起完成练习题。

4. 练习加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加法题,鼓励他们使用速算技巧来快速计算。

5. 练习减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减法题,要求他们尽量使用速算技巧进行计算。

6. 练习乘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乘法题,引导他们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和分解乘法进行计算。

7. 练习除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除法题,帮助他们掌握使用除法口诀表和分解除法的技巧。

8. 引导学生总结速算技巧的要点,并提醒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提高心算能力。

快速计算技巧教案

快速计算技巧教案

快速计算技巧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快速计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运用快速计算技巧解决简单和复杂的计算问题;3. 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准确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快速计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快速计算技巧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快速计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头尾相加法(2)抹零法(3)近似数法(4)借位法(5)规律法(6)变化率法2. 快速计算技巧的应用(1)快速算加法和减法(2)快速算乘法和除法(3)快速算百分数(4)快速算平方和立方(5)快速算开方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引入快速计算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以头尾相加法为例,讲解快速计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详细的示范演练。

3.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拓展应用(15分钟)学生进行各类快速计算技巧的应用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 小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快速计算技巧进行小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并记忆重点内容。

6.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快速计算技巧。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投影仪、黑板、白板、书籍等教学工具;2. 练习题、试卷等学习资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合作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2. 批改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度,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快速计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第一讲:加减法的速算一加法的速算(1)互换位置数:口诀: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排成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

如:63+36=99第一步3+6=9 第二步和是一位排成双99.57+75=132 第一步5+7=12 第二步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1+2=3,即3排在12的中央是132原理证明:(10a+b)+(10b+a)=11a+11b=11×(a+b)互换位置的加法就是根据11的排积规律推到出来的。

应充分理解掌握口诀。

(2) 借数凑整加法:口诀:借数凑整,加被借之余。

298+132=程序:1. 借数凑整,(298+2)+(132-2)2 加被借之余 300+130=430原理证明:(a+c)+(b-c)=a+b(3) 补数加法:定义:两数之和等于10的n次方,这两个数称为互补数。

找补数方法:个位凑10,其他位凑9.如16的补数是84口诀:加1减补。

(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加减)6+8=141.一位数(或十位数)加一位数。

第一步十位加1,10+6=16;第二步个位减补。

16-2=14.(8的补数是2.)2. 两位数加两位数。

百位加一,十位减补。

如:46+79=第一步百位加一,即100+46=146十位减补146-21=125 (79的补数是21)3. 三位数加三位数。

千位加一,百位减补。

236+788=第一步千位加1,1000+236=1236第二步百位减补,1236-212=1024 (788的补数是212)二减法的速算(1)调换位置的减法:口诀:十位减个位,其差乘9.63-36=27第一步十位减个位 6-3=3第二步其差乘9 3×9=27原理:可以引申应用到三位有序数的减法中去。

(2)分解减数凑同求差法口诀:凑同、求差。

如:13-5=13 -(3+2)=10-2=8(3)补数减法。

口诀:减1加补。

1.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减1,个位加补。

2.三位数减两位数:百位减1,十位加补第二讲关于9的数学速算技巧(两位数乘法)关于9的口诀:1 × 9 = 92 × 9 = 183 × 9 = 274 × 9 = 365 × 9 = 456 × 9 = 547 × 9 = 638 ×9 = 729 × 9 = 81上面的口诀小朋友们已经会了吗?小学一年级可能只学了加法,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就要学乘法口诀了。

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在小朋友没上学时就教会了上面的口诀了。

但是小朋友有没有再细看一下上面的口诀有什么特点呢?从上面的口诀口有没有看到从1到9任何一个数和9相乘的积,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

你看上面的:0 + 9 =9;1 + 8 = 9;2 + 7 = 9;3 + 6 = 9;4 +5 = 9;5 + 4 = 9;6 + 3 = 9;7 + 2 = 9;8 + 1 = 9或许小朋友们会问,发现这个秘密有什么用呢?我的回答是很有用的。

这是锻炼你们善于观察、总结、找出事物规律的基础。

下面我们再做一些复杂一点的乘法:18 × 12 = ? 27 × 12 = ? 36 × 12 = ? 45 × 12 = ?54 × 12 = ? 63 × 12 = ? 72 × 12 = ? 81 × 12 = ?关于两位数的乘法,可能要等到3年级才能学到,但小朋友是不是看到了上面的题目中,前面的乘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个位和十位的和都等于9。

这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简便的算法呢?也就是把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一位数的乘法呢?我们先把上面这些数变一变。

18 = 1 × 10 + 8;27 = 2 × 10 + 7;36 = 3 × 10 + 6;45 = 4 × 10 + 5;54 = 5 × 10 + 4;63 = 6 × 10 + 3;72 = 7 × 10 + 2;81 = 8 × 10 + 1;我们再把上面的数变一变好吗?1 × 10 + 8 = 1 × 9 + 1+8 = 1 × 9 + 9 = 1 × 9 + 9 =2 × 9当然如果知道口诀你们可以直接把18 = 2 × 9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学会把一个数拆来拆去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你们可以拆出下面的数,也可以背口诀,你们自己回去练习吧。

27 = 3 × 9 ; 36 = 4 × 9 ;45 = 5 × 954 = 6 × 9 ; 63 = 7 × 9 ;72 = 8 × 981 = 9 × 9为了找到计算上面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再变一次。

18 = 2×(10-1);27 = 3×(10-1);36 = 4×(10-1)45 = 5×(10-1);54 = 6×(10-1);63 = 7×(10-1)72 = 8×(10-1);81 = 9×(10-1)现在我们来算上面的问题:18 × 12 = 2×(10-1)× 12= 2 ×(12 ×10 - 12)= 2 ×(120- 12)括号里的加法小朋友们应该会了吧,那是一年级就会了的。

120 - 12 = 108;这样就有了18 × 12 = 2 × 108 = 216是不是把一个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而且可以通过口算就得出结果?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试一试吗?我用这种方法教威威算乘法,他只需要我算这一个,后边的题目就自己会算了。

上面我们的计算好象很麻烦,其实现在总结一下就简单了。

看下一个题目:27 × 12 = 3×(10-1)× 12 = 3 ×(120- 12)= 3 × 108 = 32436 × 12 = 4×(10-1)× 12 = 4 ×(120- 12)= 4 × 108 = 432小朋友发现什么规律没有?下面的题目好象不用算了,都是把前面的数加1再乘10845 × 12 = 5 × 108 = 54054 × 12 = 6 × 108 = 64863 × 12 = 7 × 108 = 75672 × 12 = 8 × 108 = 86481 × 12 = 9 × 108 = 972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小朋友发现什么了吗?我们把一个两位数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

其中一个乘数的个位和十位的和等于9,这样变化以后的数中一位数的那个乘数,都是正好比前面的乘数大1。

而后面的一个两位数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连续数(12),1和2是连续的。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为了找到一种更简便的算法。

我在这里给小朋友引入一个新的名词——补数。

什么是补数呢?因为这个名词很简单,所以就算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很快会明白的。

1 + 9 = 10;2 + 8 = 10;3 + 7 = 10;4 + 6 = 10;5 + 5 = 10;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从上面的几个加法可见,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10,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补数。

也就是说1和9为补数,2和8为补数,3和7为补数,4和6为补数,5的补数还是5就不用记了,只要记4个就行了。

现在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拿一个 63 × 12 = 7 × 108 = 756 举例吧结果的最前面一个数是7(不用管它是什么位),是不是正好等于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 6 + 1 = 7结果的后两位怎么算出来的呢?如果拿这个7去乘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会是什么? 7 × 8 = 56呵呵,我们现在不用再分解了,只要把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就是结果的最前面的数,再把这个数乘以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就得到结果的后两位。

这样行吗?如果行的话,那可真是太快了,真的是速算了。

试一试其他的题:18 × 12 =第一个乘数(18)的前面的数加1:1 + 1 =2 ——结果最前面的数拿2去乘第二个乘数(12)的后面的数(2)的补数(8):2×8=16结果就是 216。

看一看上面对吗?27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2 + 1 =3结果最后面的数——3 ×8 = 24结果 32436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3 + 1 =4结果最后面的数——4 ×8 = 32结果 43245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4 + 1 =5结果最后面的数——5 ×8 = 40结果 54054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5 + 1 =6结果最后面的数——6 ×8 = 48结果 64863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6 + 1 =7结果最后面的数——7 ×8 = 56结果 75672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7 + 1 =8结果最后面的数——8 ×8 = 64结果 86481 × 12 =结果最前面的数——8 + 1 =9结果最后面的数——9 ×8 = 72结果 972计算结果是不是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小朋友从结果中还能看出什么?是不是计算结果的三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或者是9的倍数?自己算一下看是不是?看我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下面我给你们出几个题,看你们掌握了方法没有。

54 × 34 = ? 18 × 78 = ? 36 × 56 = ?72 × 89 = ? 45 × 67 = ? 27 × 45 = ? 81 × 23 = ?通过这个题目,我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能从一个题目中举一反三,举一反十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不需要做太多的题目就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的加、减、乘、除运算。

上面的题目如果再扩展一下,把后面的连续数扩大到多位数。

如:123、234、345、2345、34567、123456、23456789等等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运算规律,或许你们都能找出快速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