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业管理标准制度手册(41页)

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管理手册

HBHG/SC01-2012

编制:王睿

审核:卞笑生

批准:焦焕龙

版本:C/0

受控状态:受控

2012-07-01发布2012-07-01实施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管理体系的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管理手册》是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由于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体系标准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实现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因此,我们以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为基础,融入其它标准要求的模式,建立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管理体系力求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努力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追求管理最佳化;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追求效益最大化。

本手册由经营办公室负责组织起草。

主要起草人:王睿

审核:卞笑生

批准:焦换龙

本手册归口公司经营办公室负责解释。

目次

0.1企业概况----------------------------------------------------------------------------------------------------------4 0.2颁布令-------------------------------------------------------------------------------------------------------------5 0.3任命书-------------------------------------------------------------------------------------------------------------6 0.4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发布令-----------------------------------------------------------------------------7 0.5目的和适用范围-------------------------------------------------------------------------------------------------8

0.6 《管理手册》管理-------------------------------------------------------------------------------------------- 9

1 范围--------------------------------------------------------------------------------------------------------------11 1.1 总则-------------------------------------------------------------------------------------------------------------11

1.2 应用-------------------------------------------------------------------------------------------------------------1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1

3 术语和定义-----------------------------------------------------------------------------------------------------11

4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2 4.1 总要求----------------------------------------------------------------------------------------------------------12

4.2 文件要求-------------------------------------------------------------------------------------------------------13

5 岗位职责------------------------------------------------------------------------------------------------------14 5.1 管理承诺-------------------------------------------------------------------------------------------------------19 5.2 相关方----------------------------------------------------------------------------------------------------------19 5.3 管理方针-------------------------------------------------------------------------------------------------------21 5.4 策划-------------------------------------------------------------------------------------------------------------21 5.5 职责、权限与此同时沟通-------------------------------------------------------------------------------22

5.6 管理评审-------------------------------------------------------------------------------------------------------26

6 资源管理--------------------------------------------------------------------------------------------------------21 6.1 资源提供-------------------------------------------------------------------------------------------------------21 6.2 人力资源-------------------------------------------------------------------------------------------------------21 6.3 基础设施-------------------------------------------------------------------------------------------------------21

6.4 工作环境-------------------------------------------------------------------------------------------------------21

7 产品实现--------------------------------------------------------------------------------------------------------22 7.1 产品实现策划-------------------------------------------------------------------------------------------------28 7.2 与顾客及相关方有关的过程-------------------------------------------------------------------------------28 7.3 设计和开发(删减)------------------------------------------------------------------------------------------29 7.4 采购-------------------------------------------------------------------------------------------------------------31 7.5 产品和服务提供----------------------------------------------------------------------------------------------32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33 7.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34

7.8 应急准备与响应----------------------------------------------------------------------------------------------34

8 测量、分析和改进--------------------------------------------------------------------------------------------29 8.1 总则-------------------------------------------------------------------------------------------------------------35 8.2 监视和测量----------------------------------------------------------------------------------------------------35 8.3 不符合----------------------------------------------------------------------------------------------------------37 8.4 数据分析-------------------------------------------------------------------------------------------------------38 8.5 改进-------------------------------------------------------------------------------------------------------------33 附录1 程序文件目录-------------------------------------------------------------------------------------------34 附录2 公司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35 附录3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36 附录5 生产工艺流程图----------------------------------------------------------------------------------------39 附录6 管理手册修改记录-------------------------------------------------------------------------------------42

0.1 企业概况

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是一家油田石油化工助剂生

产企业。公司现有员工6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办公面积各600平方米,设施齐全,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注册资金430万元,固定资产656万元;生产设备有20余台套,满足生产需要。

公司具有先进的化工专业技术,一流的人才,配套的生产设备,近年来,公司同某石油大学化学研究院和某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的密切合作,加大研究投入,结合油田生产需要,研发了新型破乳剂等系列石油化工助剂产品,具有环保、无毒、无污染等特点,该公司生产的破乳剂、防膨剂、缓蚀剂、降粘剂、油层清洗剂,无固相压井液等系列化工石油助剂(不含危险品)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领域。

该公司一贯坚持“以质量创优求生存,以技术先进求发展,以服务树信誉,以管理创新树效益”的经营理念,始终追求良好的市场氛围,以诚信双赢为宗旨,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公司机关设综合办、经营办、生产办、化工车间。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求生存,以完善的管理求发展,以优良的服务开拓市场。

公司奉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确保满足社会和相关方要求、市场需求、员工和顾客期望。为全面规范和强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实现公司工作绩效的最佳化,公司依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公司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台阶。

法人代表:焦焕龙

通讯地址:某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南三区

邮政编码:256600

联系电话:(0543)3468265

传真:(0543)3464336

0.2 颁布令

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期望,实现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绩效的最佳化,推进企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体系标准的要求,特制定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经审定,《管理手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

本手册是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对外作为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保证能力的证明,体现了对顾客、职工、社会及相关方的承诺;对内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活动的规范,是某油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管理应长期遵循的准则。

公司全体职工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手册》的要求,自觉执行管理方针,贯彻实施手册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公司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承诺。

本《管理手册》自2012年07月01日起执行。

经理:焦焕龙

2012年07月01日

0.3 任命书

为保证公司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有效运行,经经理办公会确定:

任命公司副经理卞笑生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确保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经理报告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职工、相关方和社会要求的意识。

4、负责与体系建立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望公司全体员工服从指挥,全力配合工作。

经理:焦焕龙

2012年07 月01日

0.4 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发布令

为建立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管理体系,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公司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现发布如下:

一、公司管理方针:

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化工品牌

做好污染预防,节能低碳减排

控制健康损害,抓好安全生产

坚持诚信守法,持续创新发展

二、公司管理目标:

1、成品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99%;

2、原料进货检验合格率≥99%;

3、顾客综合满意度≥97%;

4、危险废弃物处置达标率100%;

5、能源资源消耗比计划降低1%;

6、重大伤亡责任事故为0;

7、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率100%。

考核办法:1、对每道工序每天记录、每月统计、季度汇总、年度累计相加,被检验总数除检验合格数*100%;2、对每批材料进行进货检验,被检验总数除检验合格数*100%;3、按评价标准和调查比例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计算,得出每份满意数据,N 份调查得分相加除以N*100%;4、危险废弃物处置实际处置数量除以应处置数量*100%;

5、消耗能源资源除实际数除以计划数*100%;

6、不发生伤亡事故;

7、实际防护数除以应防护数*100%。

3 管理目标分解

3.1 生产办公室

a成品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99%;

b产品交付及时率100%;

c危险废弃物处置达标率100%;

d重大伤亡责任事故为0。

考核办法:同公司相应考核办法。

3.2 综合办公室

a 培训计划落实率100%;

b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c办公废弃物处置达标率100%;

d员工查体履盖率≥95%;

e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率100%。

考核办法:a培训计划数除培训计划落实数*100%;b特殊工种人员数除实际持证人员数*100%;c同公司相应考核办法;d应查人数除实查体人数*100%;

e同公司相应考核办法。

3.3 经营办公室

a 原料进货检验合格率≥99%;

b 顾客综合满意度≥97%;

c 管理方案资金落实率100%。

d能源资源消耗比计划降低1%;

考核办法:a、b、d同公司相应目标考核办法;c管理方案计划投资除实际投资*100%。

3.4化验室

a测量设备周检及时率100%;

b产品检验计划落实率100%;

c危险废弃物处置达标率100%;

d重大伤亡责任事故为0。

考核办法:a应检数量除已检数量*100%;b检验计划数量除实际检验数量*100%;

c、d同公司考核办法。

3.5化工车间

a成品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99%;

b成品生产返工率≤1%;

c在用设备完好率≥96%;

d危险废弃物处置达标率100%;

e重大伤亡责任事故为0。

考核办法:a同公司管理目标考核办法a;b加工产品数除返工产品数*100%;

c在用设备数日历天数除完好天数*100%为一台设备完好率,N台设备完好率相加除N*100%;d 、e同公司考核办法。

各有关部门每年要严格按照策划的管理目标实施,定期进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公司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

经理:焦焕龙

2012年07月01日

0.5 目的和适用范围

《管理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而编制的。旨在通过《管理手册》的贯彻执行,对产品质量、社会和工作环境以及职工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在产品和服务的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或潜在不符合的发生;并通过本组织的持续改进,达到顾客、职工、社会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

《管理手册》对内是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标准和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公司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及对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管理。《管理手册》对外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管理的保证手册,以证实公司能够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满足环境保护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是顾客或第三方对公司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力审核的依据之一。

0.6 《管理手册》管理

1 《管理手册》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经营办公室对《管理手册》进行总体策划,根据策划意见起草《管理手册》。《管理手册》完稿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审定,经理批准后予以发布。

2 《管理手册》的发放和使用

《管理手册》在本公司内部使用的为受控文件,发放时必须编号登记并盖有“受控文件”标识。公司内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使用“非受控文件”的《管理手册》。

向顾客和相关方提供本《管理手册》时,本《管理手册》为非受控文件。发放时要加盖“非受控”标识,并记录。

《管理手册》是公司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法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行政手段干预其执行。

《管理手册》的持有人要爱护手册,确保其完整、整洁。未经许可,任何持有人不得将《管理手册》向非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管理手册》持有人因工作变更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需继续持有时,须主动到经营办公室办理归还手续。

《管理手册》由经营办公室统一保管、发放,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管理手册》因严重损坏而不能使用或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管理手册》丢失时,原手册持有人可提出书面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经营办公室负责换发或补发新编号的《管理手册》,损坏的《管理手册》要返回综合办公室,并进行登记。

3 《管理手册》的修改

《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或布局有重大修改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生重大改变时,或经理认为需要时,经经理批准《管理手册》可以重新换版。经营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管理手册》进行修订。

《管理手册》换版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要根据换版后的《管理手册》要求进行修订,使其与新的《管理手册》相一致,修订时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进行。

新版的《管理手册》发行后,旧版的《管理手册》由经营办公室统一收回处置。

1 范围

1.1依据GB/T19001-2008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手册。

管理手册规定了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描述和阐明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控制要求,是公司基础性管理文件之一。适用于公司内部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对管理体系的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适用于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各相关环节;是向顾客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是向社会和相关方承诺,公司将遵守国家、地方、行业适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能消除或降低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第三方审核机构对公司进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

1.2对ISO9001标准7.3、7.5.4条款删减。因产品生产为常规产品,按成熟的配方生产;公司无顾客提供原料、配方、技术资料等财产,因而删减7.3、7.5.4条款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

1.3本次公司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范围:

破乳剂、防膨剂、缓蚀剂、降粘剂、清蜡剂、油层清洗剂、无固相压井液等系列化工石油助剂(不含危险品)的生产。

破乳剂、防膨剂、缓蚀剂、降粘剂、清蜡剂、油层清洗剂、无固相压井液等系列化工石油助剂(不含危险品)的生产及相关环境管理活动。

破乳剂、防膨剂、缓蚀剂、降粘剂、清蜡剂、油层清洗剂、无固相压井液等系列化工石油助剂(不含危险品)的生产及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然而鼓励根据本手册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

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公司按照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三个体系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达到生产及服务、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及不可接受风险辨识的符合性以及满足顾客、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及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1.1 公司要识别生产和服务所需的过程及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明确所需过程的输入、输出活动,顾客要求以及其中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同时建立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

4.1.2 公司为达到过程结果及持续改进,制定了每个过程的运行规程及相应的作业文件,采取PDCA循环,进行系统管理。

4.1.3 公司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监视、测量和分析上述过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实现策划的结果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1.4外包过程按7.4条款控制,确保所需的控制能力:公司的外包过程为部分产品项目外委检验和监测设备的校准,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和校准。外委由化验室负责。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同时,也承担对顾客的承诺以及对相关方提出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等提出的要求的承诺。管理体系文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包括在管理手册中);

b)管理手册。具体内容详见本手册4.2.2;

c)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管理手册的展开,其内容与手册保持一致。公司除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三个体系标准要求编制需建立的程序文件外,还根据公司特点制定了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相关程序文件。具体程序文件目录见附录1;

d)作业文件是针对具体活动的操作而制定的管理性、技术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补充和细化,是为确保过程、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不可接受风险识别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必须的文件;

e)记录。即在各生产过程、环境因素评价、危险源辨识等活动过程中所需阐明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完成活动的证据。通过记录,可以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及各部门执行情况,从而判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内容详见本手册4.2.4。

文件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电子形式或书面及电子的组合形式。

4.2.2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以GB/T19001-2008标准为基础,融入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11两个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特点编写,由经理批准发布。

管理手册是公司法规性、纲领性文件,覆盖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根据公司实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7.3、7.5.4条款进行删减,并进行了描述(见1.2)。

管理手册对公司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做了合理的描述,规定主要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控制方法和验证方法,并以程序文件的形式对管理体系的要求及其相互作用给予了表述,明确了公司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其接口方式。

管理手册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和修订等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归口管理部门为经营办公室。

4.2.3 文件控制

4.2.3.1 总则

经营办公室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综合办重点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控制,生产办重点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控制、确保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4.2.3.2 文件的审批与发布

文件在发布前,须由授权人审批,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管理手册》、《岗位说明书》、《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发布。

有关技术性文件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4.2.3.3 文件的标识、发放和归档

文件均要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文件编号、受控状态、版本号、分发号、发布和实施日期等。

受控文件由发放部门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在网上发布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从网上下载或打印的文件不属于“受控文件”。

文件的发放范围由文件审批人确定,发放时要做好发放记录;在网上发布时要打印一份记录并保留。

4.2.3.4 文件的评审

经营办公室每年组织各部门对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一次评审。评审可采用填写表格或召开会议等方式进行,也可结合每年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进行。

4.2.3.5 文件的更改和换版

各部门提出更改文件时,由文件更改提出部门和人员说明原因,交经营办公室或相关职能部门审核,职能部门审核后交经营办公室。文件的更改履行文件审批手续。

文件的换版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实施,换版的文件要标明版次,原管理体系文件作废。

4.2.3.6 外来文件的管理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识别与本部门有关的外来文件。经营办公室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外来文件进行评审,补充新文件,更换旧版本,以确保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4.2.4 记录控制

4.2.4.1 经营办公室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并做好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和处置等,以证实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4.2.4.2 各相关部门负责建立和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所要求的记录,记录要反映客观事实,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且易于识别和检索。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记录、电子形式或照片、底片、录像等。

4.2.4.3 支持性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1.1 经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负责。经理要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公司全体职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社会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

b)保护环境,预防污染,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效益;

c)树立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保障职工生命健康;

d)制定管理方针和承诺、管理目标及指标;

e)组织实施对管理体系的评审;

f)确保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资源的提供,配备适宜的人员、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等。

5.2 相关方

5.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经理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明确要求,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

公司与顾客的沟通执行《交流、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

5.2.2 其他相关方要求

其他相关方为关注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或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利益关系的组织。具体为:顾客、政府、公司职工、供方、银行等。

公司在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时,详细考虑了相关方的要求,体现了对遵守法律、法规和预防污染及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承诺,并努力使之满足要求。

5.2.3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生产办公室是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并负责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列出相应的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

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协助生产办公室进行环境因素评价。

生产办公室对识别、评价的环境因素列出清单,并将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相应的管理方案经理批准。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产过程的噪声、固体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原材料与资源能源的消耗等。在环境因素评价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内容:对异常、紧急状况下环境因素评价;对能源、资源、原材料方面环境因素的评价;对生产中环境因素的评价等。

生产办公室每年年初对环境因素进行评审,如发生变化时予以更新,对重要环境因素要进行重新评价。

5.2.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生产办公室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危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同时列出清单,并将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相应的管理方案经理批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列出清单报生产办公室。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采取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相关信息、工作安全分析和安全检查表等手段。

生产办公室和责任部门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如未达到预期效果,要组织原因分析,重新制定控制计划并实施,直到达到预期效果,并进行风险评价。

在管理体系运行实施及改进过程中,生产办公室要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或人员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不适用时及时组织修订。

5.2.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为及时、准确获取和更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生产办公室应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并监督各部门实施此程序,获取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确定这些要求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各方面因素的应用。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也包括行业规范、标准及各级政府机构下达的文件,公司与政府机构的协定及其他非法规性指南等。

各部门以各种有效方式了解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其他要求的发行信息,并填写记录,统一汇总至生产办公室;生产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汇总的记录,列出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将批准后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发至相关部门。

各部门要将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至职工,并按《能力、培训与意识控制程序》对职工进行培训。

生产办公室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变化,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变化,及时获取、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性。每年由生产办公室组织评审各职能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并根据实际运行特点进行适时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性。

5.3 管理方针

管理方针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宗旨,体现公司为满足顾客要求、预防污染、对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实施控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同时体现对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并为公司提供制定评审目标、指标的框架。每年管理评审管理方针的适宜性。

管理方针是公开性文件,可为公司职工及顾客、公众和相关方所获取。经理要通过各种形式,将管理方针传达到全体职工,并使之理解、贯彻。

5.4 策划

5.4.1 目标和指标

经营办公室依据相关方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特点、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制定出管理目标及指标。

目标和指标是可测量的,目标、指标要符合公司的管理方针。公司总的管理目标及指标确定后,经营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要对总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经理批准后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目标进行二次分解。

经营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情况、效果进行监督考核,并保存相应的考核记录,以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保证近期目标的实现。

5.4.2 管理体系策划

经理要根据GB/T19001-2008、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11三个标准要求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的要求。

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要形成体系文件,并每年进行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管理承诺、管理方针、目标及指标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公司在对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要考虑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持续改进,以适应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确保管理体系具有动态适宜性和完整性。

5.4.3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为确保管理方针、目标及指标的实现,公司根据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