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时练习题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梳理 课时作业练习-3-6 浩瀚的宇宙(含答案)

第6课时浩瀚的宇宙1.天空中所观察到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2.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约由20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
3.通过银河系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银河系。
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有多条旋臂。
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
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4.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
它们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它们形状各异,有椭圆的,有旋涡状的,有不规则的……。
这些星系都在高速运动着。
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通过观察,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6.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
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宇宙充满了活力。
课时作业一、判断题1.星系的形状都是扁平形状的。
()2.河外星系在不断地靠近我们。
()3.宇宙可能诞生于很久以前的一次大爆炸。
()4.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
()5.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6.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7.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8.恒星是永恒的星球,它们永远不会消亡。
()9.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10.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
()1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
()12.宇宙中的星系秩序井然,星系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情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练电子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练电子版人教版1、用放大镜观察,可发现蝴蝶的翅膀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小片是扁平的细毛。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2、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单选题] *A.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B.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答案)4、关于港珠澳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与珠海、澳门B.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道C.大桥在修建过程中利用了两座天然岛屿(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单选题]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以及阳光、空气等非生物(正确答案)6、浮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沉的材料不能用来造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古人“钻木取火”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单选题] *A.机械能转化为动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正确答案)8、观察校园生物时要边观察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何一种动植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昆明市)唐朝的张志和曾记载了著名的“人工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
”小泽想用这种方法制造彩虹,应采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C.10、不属于我们的相貌特征的是( )。
[单选题] *A.有耳垂B.平发际C.烫成卷发(正确答案)11、在金属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 [单选题] *A.银和铜B.锑和铋(正确答案)C.铁和铝12、当用手摇电动机点亮小灯泡后,想要使小灯泡更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转动的时间更久一些B.改变转动的方向C.转动的速度更快一些(正确答案)13、以下不可以作为小船动力装置的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时练习题-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基础巩固】1.填空题。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说明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变化,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
(2)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非常(),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3)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气体,当打开汽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4)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
(5)做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实验时,小苏打与白醋的质量比是()。
2.判断题。
(1)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所以蜡烛燃烧一定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妈妈在屋子里煮了一锅白醋,是因为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小苏打变成气泡跑了,白醋仍然留在杯里。
()(4)在食物上滴碘酒,如果食物变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3.选一选。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白醋B.全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D.小苏打溶液(2)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B.都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氢气(4)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小苏打是蓝色粉末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 没有什么变化B. 会熄灭C. 会燃烧得更旺(6)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B. 米饭变馊C. 蜡烛燃烧D.铜钱变绿(7)()是一种变化速度快,会伴随颜色变化的化学变化。
A.小苏打和白醋混合B.淀粉和碘酒混合C.面包发霉D.铁生锈(8)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发出嗤嗤的声音C.发出香甜的气味D.能听到玻璃片与瓶口碰撞的声音(9)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河北人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及答案)全册

风格各异的建筑1 常见的建筑一、看一看。
四川民居傣族竹楼蒙古包看上面图片,分析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结合其中一幅图说说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是怎样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二、填一填。
1、一幢楼的结构层次是这样的:一幢楼→()→()→()→()。
2、我们可以自己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例如:按()分类,可以分为()、()、()等。
3、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和()等方面不同,并与()和()相适应。
三、说一说。
说一说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中国的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一、宫廷府第建筑。
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二、防御守卫建筑。
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隘、长城、烽火台等。
三、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
如市楼、钟楼、鼓楼、过街楼、牌枋、影壁等。
四、陵墓建筑。
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帝王陵寝宫殿等。
五、园囿建筑。
如御园、宫囿、花园、别墅等。
六、祭祀性建筑。
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祠宇等。
七、桥梁及水利建筑。
如石桥、木桥、堤坝、港口、码头等。
八、民居建筑。
如窑洞、茅屋、草庵、民宅、庭堂、院落等。
九、宗教建筑。
如佛教的寺、庵、堂、院,道教的祠、宫、庙、观,回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礼拜堂等。
十、娱乐性建筑。
如乐楼、舞楼、戏台、露台、看台等。
2 巧妙的结构一、找一找通过实地查看、去图书馆、上网等多种方式,找一找有哪些建筑物是薄壳结构,那些建筑物是实心结构,那些建筑物是框架结构?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薄壳结构建筑:实心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二、看一看。
看下面几种建筑物,请你自己制定标准给他们分分类。
窑洞金字塔北极附近的冰屋三、做一做。
植物的花瓣虽然很薄,却能抵挡较大的风力,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会发现花瓣是弯曲的弧形。
这种结构的物体可以做得很轻,却非常强韧。
请你用普通的白纸来验证一下吧!先让纸处于平面状态下,给它施加外力(比如用嘴吹),然后把纸稍微弯曲成弧形,再重复刚才的施加力的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每课练习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
2、在成长中,我们的,。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脱落后长出来的是。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第二个高峰期是。
5、我们所处的生命周期是而不是成年。
6、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身体,目视.7、测量体重时,衣物越,测量结果越。
8、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后读数。
9、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增加、我们、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6、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7、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8、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9、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二、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
2、青春期是我们由的时期。
女孩大约从开始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开始进入青春期。
3、青春期这个时期,我们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22春冀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科学好学生课时练同步练

2022春冀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科学好学生课时练同步练一、填空题以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草履虫和变形虫等都用,又叫凸透镜。
圾。
二、判断题1、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2、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3、“火山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白砂糖有固定的形状,属于晶体。
( )5、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 )6、往水中滴了一滴红墨水,颜色变淡了,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7、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和铁锈的差别。
( )8、勺子状的北斗七星,组成了北斗星座。
( )9、淀粉和碘酒反应会发生颜色变化,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10、人类探索微小世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
( )三、选择题1、日食一般发生在( )。
A、农历初一B、农历十五C、农历初八2、月球是( )的卫星。
A、地球B、金星C、水星3、夜晚在野外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来辨别方向,这七颗恒星( )。
A、和我们的距离都一样B、和我们的距离各不相同C、有一颗是太阳4、下面的垃圾中不可回收利用的是( )。
A、金属B、医疗垃圾C、塑料5、人类的行为会破坏环境,也可以保护环境。
( )是我们应该做的。
A、在候鸟迁徙途中提供食物,让它们停止迁徙,不再长途飞行B、把森林资源都保护起来,人类不可以再进行开发C、将一次性筷子回收,可以制作成各种装修材料6、2020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那天的月相可能是( )。
A、半圆B、全圆C大半圆7、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 )。
A、修建房屋居住B、种草植树,美化环境C、种植蔬菜,供应市场8、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土豆切成小块B、面团拉成面条C、米饭酿成黄酒9、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视野太暗,应该调节( )。
A、准焦螺旋B、物镜C、反光镜10、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大。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练电子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练电子版。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根据这一成语,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我们要把每一张餐巾纸都收集起来进行再生利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沉的材料是不能造船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屋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 )。
[单选题] *A.勺星B.北斗星(正确答案)C北极星5、( )发明了望远镜,开启了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的历程。
[单选题] *A.牛顿B.伽利略(正确答案)C.爱因斯坦6、( )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另两位航天员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也被人们誉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单选题] *A.翟志刚(正确答案)B.刘伯明C.杨利伟7、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时滴碘酒,这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8、海面上常有十级以上的大风形成,所以海岛上一般不会生长的植物是()。
[单选题] *A.高大的水杉树(正确答案)B.崖壁的苔藓C.低矮的灌木9、下面物体中,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的是()。
[单选题] *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正确答案)10、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对动物的生存有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28、为节约用水,我们可以每天不洗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地心说”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单选题] *A.地球(正确答案)B.太阳C.月球13、下列关于竹筏或木排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竹筏(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B.竹筏(木排)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C.竹筏(木排)载重量较大,同时增加了动力系统(正确答案)14、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的能量转化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时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同步
练习课时练
一、课前准备
在开始每一次课时练之前,学生应该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将教科书和练册准备好。
2. 温上一课时的内容,回顾重点知识点和概念。
3. 确保有足够的纸张和笔,以便解答练题。
二、课时练步骤
1. 阅读练题目:仔细阅读每个练题的要求和题目内容。
2. 思考解题过程:思考如何解答每个练题,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和方法。
3. 解答练题: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逐题解答。
4. 检查答案:仔细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并做出必要的修改。
5. 讨论和解释:与同学讨论和解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
相研究和帮助。
6. 记录和复:记录重点难点和易错题,并在复时重点关注。
三、注意事项
1. 在解答练题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要求,确保解答正确。
2. 注意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避免出现错误。
3. 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但要独立思考
和解答。
4. 解答完每个练题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订正。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时
练的一份简要指南,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解答练习
题时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全面复习,相信你们一定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1.1放大镜一、填空: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见_________毫米大小的物体;凸透镜不仅能使物体的图像放__________,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物体更多的_________。
2.放大镜也叫__________镜,它由镜架、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镜片是中间_______,边缘_____。
(“凸”是中间________;“透”是________的意思。
)只要有和放大镜片相同的结构,就应具有同样的功能。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凸透镜的 _________。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10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楚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能够把字放大_________ 倍,这个放大镜的倍数是________倍。
4.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 _______,放大的倍数越__________。
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___;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___。
5.早在_________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_______中被广泛应用。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_________的影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_____________,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_______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__________。
7.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常用到的_________之一,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_____________。
8.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绿、蓝三色的_________点组成的。
二、选择1.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一样厚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A、老花镜B、一滴水珠C、近视镜3.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5.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B、牛顿C、培根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7.用下面三个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8.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一样厚9.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的信息。
A、更少B、同样多C、更多10.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B、折射C、不变三、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当我们要观察某些物体的细节时,经常用到放大镜.( )2.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看见一些平常看不见的细节。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5、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四.简答题:1.放大镜有什么特点?答:2.放大镜有什么用途?答:3.怎样使用放大镜?答: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答: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填空。
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和。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
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________的内侧。
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________眼,由很多________________组成。
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_______________的构造有关。
3、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
它们嗅觉很________________。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________,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________,(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二、选择1.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B、足的内侧C、腹部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B、复眼C、鼻子3.()是蚜虫的天敌。
A、苍蝇B、蟋蟀C、草蛉三.判断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四.连线: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蚕蛾天牛蝗虫蝴蝶棒状丝状鞭状羽状五、简答题:1.草蛉虫是怎样吸食蚜虫的?答:1.3放大镜下的晶体一、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____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____________或由____________组合而成。
晶体的形状____________,但都很有____________。
有的是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的像一簇簇的____________。
3、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____集合而成。
在显微镜下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晶体组成。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____________。
制造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1.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雪花C、玻璃2.在显微镜下花岗岩由()等矿物晶体组成。
A、食盐、白糖、碱面B、长石、云母、石英C、玻璃、沥青、松香三、判断1、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4、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5、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6、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7、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8、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
()9、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0.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四、简答题:1.给下列的物质分成两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
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写出它的形成过程?1.4.怎样放得更大一、填空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的。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是由____________发现的。
3、现在人们又发明了____________显微镜和____________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___万倍。
4、____________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倍。
二、选择1.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dcaB、bacdC、bcda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3.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B、2000C、200万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6.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7.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8.显微镜上靠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
A、反光镜B、物镜C、目镜三.判断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6、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8、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填空。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___________。
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结构。
2、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3、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
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___________字,用___________取下洋葱表皮。
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___________清水中,注意要平展开。
再把___________倾斜地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___________。
最后用___________取几滴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4.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5、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手握住___________,另一手托着___________,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转动转换器,将__________转到镜筒下;调节载物台下的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