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综合练习题
(最新整理)学弈习题精选

(完整)学弈习题精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学弈习题精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学弈习题精选的全部内容。
学弈习题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二、辨字组词弈( ) 诲( )惧()奕()悔()俱()矣()曰()援()唉( )日( )缓( )三、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通国:善:诲:援:俱:弗若:然:四、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五、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六、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 ),告诉我们( )。
七、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1、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2、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3、亦:也。
4、二者:指鱼和熊掌.5、兼:同时都得到.6、舍:舍弃.7、取:选择。
8、生:生命.9、义:正义。
答案:一、学弈、鸿鹄、专心致志二、学弈、神采奕奕;教诲、悔悟;惧怕、俱乐部;俱往矣、唉声叹气;名曰、日子;援助、缓慢。
三、弈:下棋;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诲:教导;援:引,拉;俱:一起;弗若:不如;然:这样。
四、1、的 2、弈秋的教导;鸿鹄 3、他,指前一个人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六、专心致志心不在焉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七、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两小儿辩日习题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
学弈的练习题及答案

学弈的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两则?《学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这篇课文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2、《学弈》这篇课文通过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其学习的结果。
从中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二、看拼音写汉字。
?yì zhuó秋弓?hóng húzhuān xīn zhì zhì三、给带点的字注音。
?弓缴.为.是鸿鹄..?四、组词?? )?)?弈奕迹?善喜?使驶吏史?诲悔侮?援缓暖?弗拂佛腾?辩辨辫瓣?盖盘盂盆?缴激邀?五、给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下棋的,另一个学生又是怎样学习下棋的??2、俩个学生都跟一个老师学习为什么学习的结果却不同?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5、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六、写出“之”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惟弈秋之为听。
答案一、1、孟子·告子。
思想家、《学弈》练习设计之一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通国:善:诲:援:俱:弗若:然:二、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三、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四、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
五、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1、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
2、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
学弈 练习题

练习题阅读《学弈》完成习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2、弗若之矣(yǐ yì)。
3、为(wèi wéi )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yú yǔ)?4、鸿鹄(hú háo)5、思援弓缴(zhuo jiao)而射之二.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通国:善:者: 使:诲:惟:鸿鹄:至:援:缴:俱:弗:若; 为:三、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写出加点的“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惟弈秋之为听。
()五、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A通国之/善奕者也B一人/虽/听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D虽/与之/俱学六.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2)课文的主要内容(3)分别用“——”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
(4)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六、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孟子名(),字()是()时期著名的()家、()家,是孔子以后的()家大师,被称为()。
后世将孔子和孟子合称为()。
《孟子》是记录()。
七、组词。
诲()辩()沧()援()孟()悔()辨()沦()缓()盂()八、《学弈》讲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两个人的结果却(),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在学习中( );另一个学得不好,是因为()。
《学弈》综合练习题

《学弈》综合练习题本文档旨在提供《学弈》综合练题的答案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该主题。
练题1:问题:定义学弈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学弈是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决策互动和竞争行为。
它涉及到理性决策、博弈策略和预测对手行为的能力。
例如,两个商家竞争同一市场份额,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练题2:问题:解释纳什均衡的概念。
答案: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策略,并且没有动机再改变自己的策略。
换句话说,每个参与者都认为自己的策略是最佳选择,不会有任何的遗憾。
练题3:问题:什么是零和博弈?答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的利益完全相反且互斥。
一方的利益得到了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会相应减少。
在零和博弈中,参与者之间不存在利益的互惠,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练题4:问题:举例说明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
答案: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没有达成协议或者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博弈。
例如商业竞争中的价格战。
而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达成协议或者合作进行的博弈。
例如联合开发项目或者合资经营企业。
练题5:问题: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案: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在商业领域中,博弈理论可以用于制定定价策略、市场竞争分析和管理决策。
在政治领域中,博弈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国际关系、决策制定和谈判策略。
此外,博弈理论还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练题6:问题:简述博弈论的局限性。
答案:博弈论的局限性包括假设的理性参与者、信息完全和确定目标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可能受到情感、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此外,博弈论只是一种分析工具,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不能给出完全准确的解答。
练题7:问题:简要解释最小纳什均衡和最大纳什均衡的概念。
答案:最小纳什均衡是指在多人博弈中,参与者通过互相选择的策略组合,无法再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更低的损失。
学弈课后习题精选及答案

学弈课后习题精选及答案学弈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便是空中楼阁。
因此,每门学科都需要有相应的习题来巩固和帮助理解知识点。
学弈也不例外,每个学弈爱好者都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以下是一些学弈课后习题的精选及答案,供学弈爱好者参考:一、象棋1. 暗间杀着法的目的是什么?暗间杀着法的目的是诱使对手马腿,再将己方的马跳入对手将帅的周围,从而达到抓住对方将帅的目的。
2. 如何在对方将帅周围造成“黑壳炮”?要在对方将帅周围造成“黑壳炮”,需要用象跳、兵退等着法将对方棋子困住,再通过炮的移动,将其封死在一起。
3. 如何利用炮来进攻对方的棋子?利用炮来进攻对方的棋子需要选准位置,将炮直接轰击对方的棋子或者通过“打空炮”等策略来威胁对方棋子。
二、围棋1. 在对角线上两个气点的棋型是什么?在对角线上两个气点的棋型是“跳二眼”。
2. 什么是“生死眼”和“假眼”?“生死眼”是指存在两个以上真空气点的连通块,不能被对手全部封死。
而“假眼”是指存在一个真空气点和一个或多个自己的棋子,不能被对手全部封死。
3. 如何扳回颓势?扳回颓势需要通过巧妙的打劫、突破、局部胜负等策略来扭转局面,大胆攻守、灵活应对,避免让对手掌握主动。
三、国际象棋1. 如何利用兵来进攻?利用兵来进攻需要掌握好兵的走法和控制棋盘的中心,通过兵的推进来威胁对方的棋子,制造进攻。
2. 如何进行小兵结构?小兵结构需要注意兵的连贯性和定位,注意避免兵的障碍和缺口,同时充分利用兵来控制棋盘。
3. 如何利用开局思路奠定胜利基础?在开局时,需要做好攻守平衡和控制中心的准备,合理部署棋子、快速发展,有效防守对手的攻击,为后续的进攻奠定基础。
以上仅是很小部分的学弈习题,真正的习题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希望每个学弈爱好者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并为学弈这一门精彩的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练习:《学弈》课后达标一、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弈()诲()惟()援()俱()弗若()为()然()二、翻译下列句子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三、根据之的不同意思,选择恰当的答案填空①的②弈秋的教导③天鹅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⑤无实在意义思援弓缴而射之.( ) 通国之善弈者也.( )虽与之俱学.( )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 弗若之矣.( )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3.收集关于学习的名言、古诗、故事等,准备与同学交流.(三选一,故事不用详写)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人名).(2分)2.解释下列问中加点词.(2分)专心致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4.“弈秋诲棋”的故事固然给予我们专心治学的启示,但孟子在这段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意图是().(选择最确切的一项填序号)(2分)A.启示人们下棋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B.告诉人们智力的高低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C.让人明白像下棋这样的小技术不专心致志也学不成,学习治国之道亦如此.D.希望大王能够经常地与他探讨治国之道,采纳他的治国策略.1.学弈(1分)孟轲(1分)2.集中于某方面(2分)3.即使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2分)4.D(2分)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其一人专心致志(2)其名为银(3)及其家穿井(4)其真无马邪11.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12.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13.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10.(2分)(1)其中的(2)它的(3)他(4)难道11.C12.(1分)设问13.(5分)(1)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答案: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一、《学弈》选自(),孟子是()、()家,名()字(),()时邹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孔子名()字(),鲁国人.()、()、()家.他的()编成()一书.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他的(一生言行)编成(《论语》)一书.二、《学弈》告诉我们().《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孔子().二、《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近),孔子(不能决断).。
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

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学弈练习:《学弈》课后达标一、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弈()诲()惟()援()俱()弗若()为()然()二、翻译下列句子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根据之的不同意思,选择恰当的答案填空①的②弈秋的教导③天鹅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⑤无实在意义思援弓缴而射之。
( ) 通国之善弈者也。
( )虽与之俱学。
( ) 惟弈秋之为听。
( )一人虽听之。
( ) 弗若之矣。
( )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3.收集关于学习的名言、古诗、故事等,准备与同学交流。
(三选一,故事不用详写)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人名)。
(2分)2.解释下列问中加点词。
(2分)专心致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4.“弈秋诲棋”的故事固然给予我们专心治学的启示,但孟子在这段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意图是()。
(选择最确切的一项填序号)(2分)A.启示人们下棋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B.告诉人们智力的高低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C.让人明白像下棋这样的小技术不专心致志也学不成,学习治国之道亦如此。
D.希望大王能够经常地与他探讨治国之道,采纳他的治国策略。
1.学弈(1分)孟轲(1分)2.集中于某方面(2分)3.即使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2分)4.D(2分)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学弈》优质练习题(带答案)

《学弈》检测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一.解释下列字词:善弈()援()通国()弓缴()俱()......者也()弗()非然()诲()若()鸿鹄()与()二.重点句子翻译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按顺序写出“之”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四:文学常识1.《学弈》选自(),其编者是()。
其主要内容是()2.孟子,名(),()时期著名的()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该学派的开山鼻祖是()五.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2.用原文回答:前一个人学习时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人学习时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给你的最大启发是什么?你认为学习最重要的还有什么?六.课外积累1.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专心的词汇?至少举出四个,再写出四个反义词2.古人中有很多专注做事、专注学习的典故,请你查阅以下几个古人的相关故事并试着叙述一遍:董仲舒目不窥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洞中读书:参考答案:一.擅长下棋拉、引全国弓箭都...的人不不是这样教比得上大雁、天鹅一类的鸟语气词同“欤”二.1.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诲。
2.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总想着将要有大雁飞到这里,想取来弓箭把它射下来。
3.是因为他的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三.1.的 2.代指弈秋代指鸿鹄 3.前一个人前一个人四:1.《孟子》孟子及其弟子记录孟子言行2.轲战国思想儒孔子五:1.因为前一个人专心致志,而后一个人三心二意不专注2.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学到真本领,绝不可三心二意以致荒废学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弈》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2、弗若之矣(yǐ yì)。
3、为(wèi wéi )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yú yǔ)?
4、鸿鹄(hú háo)
5、思援弓缴( zhuo jiao)而射之
二.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通国:善:
者: 使:诲:
惟:鸿鹄:至:
援:缴:俱:
弗:若; 为:
三、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写出加点的“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4、惟弈秋之为听。
()
五、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
A通国之/善奕者也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六.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2)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别用“——”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
(4)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六、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孟子名(),字()是()时期著名的()家、()家,是孔子以后的()家大师,被称为()。
后世将孔子和孟子合称为()。
《孟子》是记录()。
七、组词。
诲()辩()沧()援()孟()
悔()辨()沦()缓()盂()八、《学弈》讲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两个人的结果却(),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在学习中( );另一个学得不好,是因为()。
从中你懂得的道理是。
九·划分朗读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