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03第三节蔬菜的生育周期

结果期
从开花至完成授粉受精过程为止。
三、生殖生长时期
花芽分 化期
开花期
结果期
结果期是果菜类形成产量的关键时 期,经授粉 受精作用, 子房发育为 果实,胚珠 发育为种子。
蔬菜生育周期示意图
黄瓜生育周期图
大白菜生育周期图
黄瓜生育周期图
一年生蔬菜生育周期 (黄瓜)
白菜生育周期图
二年生蔬菜生育周期 (白菜)
二、营养生长时期
发芽期
幼苗期
营养生 长盛期
休眠期
幼苗期结束即进入营养生长盛期。
二、营养生长时期
发芽期
幼苗期
营养生 长盛期
休眠期
二年生蔬菜在进行旺盛营养生长之 后,随着贮藏器官的形成即开始进入休 眠期。
三、生殖生长时期
花芽分 化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至开花前的一段时间。
开花期
结果期
三、生殖生长时期
花芽分 化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蔬菜的生育周期? 2.蔬菜的一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哪几个生 长时期?各生长时期又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3.蔬菜的每个生长时期各有何特点?
本节首页 退出本节
一、种子时期
种子形成期
从形成合子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
授粉受精
种子成熟
种子休眠期
一、种子时期
种子形成期
种子成熟后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休眠期。
种子休眠期
二、营养生长时期
发芽期
幼苗期
营养生 长盛期
休眠期
从种子萌动开始到真叶出现为止。
二、营养生长时期
发芽期
幼苗期
营养生 长盛期
休眠期
从真叶出现即进入幼苗期,其结束的标志 因作物而不同。
作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作物: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狭义的作物则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又称大田作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如稻谷、玉米、高粱、棉花短日照作物:凡在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通过其光照发育阶段的作物。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生长:指作物器官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作物体内新器官(性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质变过程。
临界日照长度:指诱导长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短光周期,以及诱导短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长光周期。
作物的生长中心:指作物生育过程中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或相对量较大的器官种子:农业生产上凡是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播种材料都统称为种子。
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包括分蘖节(tillering node):节间不伸长,腋芽萌发形成分蘖。
伸长节:腋芽通常休眠。
节间伸长呈向顶式,波浪状。
拔节:作物生产上,当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1-2cm时。
穗: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受精: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子房,之后释放精细胞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和初生胚乳核细胞过程。
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产品收获量。
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产品品质: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作物群体:是指该种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是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及整齐度等。
作物群体组成:是指构成群体的作物种类以及主茎与分枝(蘖)比例和分布情况。
栽培养护学名词解释

栽培养护学名词解释⾐分:⾐分是⽪棉重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数。
⼦指:100粒棉籽重量⾐指:100粒籽棉上的纤维重量当家肥:为了满⾜花铃期对养分的⼤量需要及防⽌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厩肥、饼肥、堆肥为主,结合施⽤磷、钾、硼肥),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的⽬的,棉农称此为“当家肥”。
棉花秋桃:8⽉16⽇(或11⽇)⾄9⽉15⽇(北⽅棉区因⽆霜期短,也有定为9⽉10⽇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秋桃。
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个节,顶端着⽣蕾铃零式果枝(⽆果枝):果枝没有节,蕾铃直接着⽣在主茎叶腋内⽆限果枝:果枝有很多节同位蕾(花):相邻果枝相同节位的蕾或花邻位蕾(花):相同果枝相邻果节位的蕾或花双低油菜: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如华双3号,湘油13号,中双4号等名词解释总论作物:⼴义的作物是指由野⽣植物经过⼈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演化⽽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们所栽培的⼀切植物。
狭义的作物则指⽥间⼤⾯积栽培的农艺作物,⼜称⼤⽥作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全⽣育期需要的积温⽐较低,如⼩麦、⼤麦、⿊麦、油菜、蚕⾖等。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在全⽣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如稻⾕、⽟⽶、⾼粱、棉花短⽇照作物:凡在⽇照长度短于临界⽇长的条件下,通过其光照发育阶段的作物。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产、优质、⾼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法与技术的科学。
⽣长:指作物器官由⼩到⼤,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作物体内新器官(性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质变过程。
临界⽇照长度:指诱导长⽇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短光周期,以及诱导短⽇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长光周期。
作物的⽣长中⼼:指作物⽣育过程中⽣长势较强、⽣长绝对量或相对量较⼤的器官种⼦:农业⽣产上凡是能作为繁殖后代⽤的播种材料都统称为种⼦。
节气农作物种植表

节气农作物种植表
以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种植的对应关系:
1. 立春:油菜、小麦、豌豆等春季作物开始播种。
2. 雨水:水稻、玉米、棉花等春季作物开始播种。
3. 惊蛰:春播作物进入生长期,如小麦、油菜等。
4. 春分:春季作物生长旺盛,如水稻、玉米等。
5. 清明:春季作物进入成熟期,如小麦、油菜等。
6. 谷雨:夏季作物开始播种,如水稻、玉米等。
7. 立夏:夏季作物开始生长,如水稻、玉米等。
8. 小满:夏季作物生长旺盛,如水稻、玉米等。
9. 芒种:夏季作物进入成熟期,如水稻、玉米等。
10. 夏至:夏季作物收获,秋季作物开始播种,如大豆、红薯等。
11. 小暑:秋季作物开始生长,如大豆、红薯等。
12. 大暑:秋季作物生长旺盛,如大豆、红薯等。
13. 立秋:秋季作物进入成熟期,如大豆、红薯等。
14. 处暑:冬季作物开始播种,如冬小麦、油菜等。
15. 白露:冬季作物开始生长,如冬小麦、油菜等。
16. 秋分:冬季作物生长旺盛,如冬小麦、油菜等。
17. 寒露:冬季作物进入成熟期,如冬小麦、油菜等。
18. 霜降:冬季作物收获,春季作物准备播种。
19. 立冬: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20. 小雪: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21. 大雪: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22. 冬至: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23. 小寒: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24. 大寒:冬季作物收获完毕,准备春季播种。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第三章作物的⽣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第三章作物的⽣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第⼀节作物的⽣长发育作物的⽣长是指植物细胞的增⼤与增多,是植物体或某⼀器官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
发育是指作物从营养器官阶段转到⽣殖⽣长的质变过程。
由于细胞有序地进⾏⼀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和机能的细胞、组织、器官。
⽣长和发育常常是交织在⼀起的。
⼀、作物的⼀⽣(⼀)作物的⽣育期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物的⽣育期,以天数表⽰。
对于以收种⼦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
如棉花⼀般将出苗⾄开始吐絮的天数作为⽣育期。
经常采⽤育苗移栽的作物,如⽔稻、⽢薯、烟草等,通常还将其⽣育期分为苗床(秧⽥)⽣育期和⼤⽥⽣育期。
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类作物、牧草、绿肥、⽢蔗、甜菜等,⽣育期是指出苗到产品适宜收获期的总天数。
(⼆)作物的⽣育时期在作物的⼀⽣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个⽣育时期。
⽬前,各种作物的⽣育时期划分⽅法尚未完全统⼀。
⼏种主要作物的⽣育时期如下:⽲⾕类出苗期,分蘖期,拨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粒期,成熟期棉花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油菜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黄、红⿇出苗期,苗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艺成熟期,种⼦成熟期⽢薯出苗期,采苗期,栽插期,还苗期,分枝期,封垄期,落黄期,收获期马铃薯出苗期,现蕾开花期,结薯期,成熟期,收获期⽢蔗萌芽期,苗期, 分蘖期,蔗茎伸长期, 成熟期对于不利⽤分蘖的作物如⽟⽶,⾼粱等,可不必列出分蘖期。
为了更详细地进⾏说明,还可将个别⽣育时期划分更细⼀些。
⽐如,开花期可细分作始花、盛花、终花三期,成熟期⼜可再分作乳熟、蜡熟、完熟三期等等。
⼆、作物的⽣长发育特性作物的⽣长和发育过程⼀⽅⾯由作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另⼀⽅⾯⼜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广义: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
(7)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麻阳职中农作物生产技术绪论及耕作制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玉米花生化C 绿豆甘薯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芦苇B 天麻C 三叶草 D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薯类作物B 纤维作物C 糖料作物 D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小麦油菜C 玉米马铃薯D 高粱高粱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 种植面积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A 150%B 200%C 400%D 300%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D 消灭病虫害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A 10-15CM B 15-20CMC 20-25CMD 25-30CM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A 西瓜B 甜菜C 马铃薯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 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D 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__A 玉米B 棉花C 花生D 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15、农作物布局,既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也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在多熟区还包括农作物______的布局。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库及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A、吐絮期B、蕾期C、花铃期D、苗期正确答案:C2、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芦苇B、烟草C、高粱D、棉花正确答案:C3、将北京的大豆引种到武汉,生育期将()A、死亡B、缩短C、延长D、不变正确答案:B4、下列一年两熟的复种方式中,正确的是()A、小麦--棉花B、小麦--油菜C、油菜--早稻--晚稻D、棉花--花生正确答案:A5、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A、2片B、多于3片C、3片D、1片正确答案:C6、晚稻育秧期间处于高温季节,秧苗易徒长,为培育多蘖壮苗,可施用()A、尿素B、多效唑C、复合肥D、过磷酸钙正确答案:B7、稻套麦适宜的共生期()A、少于5天B、为10-15天C、在15天以上D、为7--10天正确答案:D8、玉米由异养生长转入自养生长的时期是()A、三叶期B、四叶期C、二叶期D、一叶期正确答案:A9、棉花幼苗属于()。
A、子叶留土幼苗B、子叶出土幼苗C、子叶半出土幼苗D、子叶半留土幼苗正确答案:B10、玉米出苗后应及早间苗,通常在()叶期间苗。
A、四、五叶期B、以上均不是C、六叶期D、三叶期正确答案:D11、关于水稻的花和花序,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开花顺序由上向下B、柱头二裂成羽状,有紫色、红色或无色。
C、水稻花为不完全花D、稻穗为复穗状花序.正确答案:D12、水稻播种后发芽的最低温度是()℃。
A、8--10B、6--8C、12--14D、10--12正确答案:D13、玉米苗期以()生长为中心。
()A、根系B、雌蕊C、叶片D、茎秆正确答案:A14、春玉米适期播种的条件5--10Cm的土温稳定在()A、12--15℃B、5--10℃C、10--12℃D、15--20℃正确答案:C15、水稻和稗草的叶比较,稗草的叶()A、无叶舌和叶耳B、无叶片C、无叶鞘.D、无叶枕正确答案:A16、发芽床是提供水分和承放种子的衬垫物,通常小粒种子选用()为发芽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长短一般以生育期表示。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小麦的生育期也不尽相同。
秋播小麦大多在230-280天,春播小麦一般为100-120天。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一系列器官的特征、特性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小麦内部遗传特性、生理特性和外界栽培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小麦的产量就是在这个中最后形成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产量行程的规律,必须对小麦产量行程的生长发育基础作全面的了解。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概括为:两大发育特性--感温特性与感光特性;三大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十个器官形成的生育时期--种子萌发、出苗、三叶、分蘖、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抽穗、成熟,东小麦还有越冬与返青过程。
各个器官形成的典型表现时期为该生育期的出现期,通常用月日表示。
小麦一生的十个器官形成时期又可根据形成的器官类型的不同,可概括为三个大的生长阶段,即以长根、茎、叶、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折的阶段。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通过器官的建成表现出来的。
通过一系列的器官建成,形成了小麦完整的株体结构。
小麦的株体结构的基本构型为:根--吸收部分;茎--支持、输导、贮藏部分;分蘖--贮藏分枝部分;叶--同化部分;穗--生殖结实部分。
玉米的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为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叶数多、播期早、温度低的生育期长,反之则短。
春播70~100天,夏播70~85天的为早熟型;春播120~150天以上的、夏播96天以上的为晚熟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熟型品种。
花生的生长期
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
棉花的生育期
现在陆地棉花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都在13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