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合集下载

玉米生育时期与生育阶段

玉米生育时期与生育阶段

玉米生育时期与生育阶段玉米从播种到新生子粒成熟,要经历发芽、出苗、拔节、抽穗开花、成熟等一系列阶段性变化,这一整个过程就构成了玉米得一生,所经历得天数称为生育期。

玉米一生有5个时期与产量密切相关,一、发芽出苗期(从种子萌动至第1片叶出土)(一)主要生育特点种子播下之后,当温度、水分、空气得到满足时,即开始萌动。

当胚根突破胚根鞘露白时,即很快长出,一般先出胚根,后出胚芽。

胚芽得最外层就是一个膜状得锥形套管,叫胚芽鞘,它能保护幼苗出土时不受土粒摩擦损伤,出苗时它像锥子一样尖端向上,再靠胚轴得向上伸长力,使得胚芽顺利地升高到地面,这就是玉米比其她作物更耐深播与较易出土得原因、胚芽鞘露出地面见光后便停止生长,随之第一片叶破鞘而出,当第一片叶伸出地面2cm时即为出苗、(二)对环境条件得要求影响种子发芽出土得主要因素就是温度与水分。

温度:幼苗发芽得最低温度为6-7℃,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缓慢,种子在土中时间长,易受病菌侵害而感病烂种,出现病株与缺苗。

发芽最适温度为10-12℃,最快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为44—50℃。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芽出苗速度加快,但在高温下发芽容易受阻。

水分:水分对发芽十分重要,幼苗种子吸收水分达到自身重量得45%—50%时才能发芽。

发芽出苗期要求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得65%-70%、温度与水分适宜时,播种至出苗大约需18-20d。

当遇到低温、干旱或播种过深,播种到出苗最长时间可达25-30d。

(三)栽培技术要点发芽出苗期就是玉米一生得始期,此期生育好坏对后期生育及产量有直接影响。

因此要保证播种质量,让种子从落地时开始就有一个良好得土壤环境,为培育齐苗、全苗、壮苗打下基础。

1、精细整地精细整地就是保证播种质量得重要措施,最理想得就是秋整地。

秋整地得好处就是土壤经过秋冬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便于接纳秋冬雨水,有利于保墒。

春整地容易失墒,土块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第三章作物的⽣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第三章作物的⽣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第⼀节作物的⽣长发育作物的⽣长是指植物细胞的增⼤与增多,是植物体或某⼀器官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

发育是指作物从营养器官阶段转到⽣殖⽣长的质变过程。

由于细胞有序地进⾏⼀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和机能的细胞、组织、器官。

⽣长和发育常常是交织在⼀起的。

⼀、作物的⼀⽣(⼀)作物的⽣育期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物的⽣育期,以天数表⽰。

对于以收种⼦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

如棉花⼀般将出苗⾄开始吐絮的天数作为⽣育期。

经常采⽤育苗移栽的作物,如⽔稻、⽢薯、烟草等,通常还将其⽣育期分为苗床(秧⽥)⽣育期和⼤⽥⽣育期。

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类作物、牧草、绿肥、⽢蔗、甜菜等,⽣育期是指出苗到产品适宜收获期的总天数。

(⼆)作物的⽣育时期在作物的⼀⽣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个⽣育时期。

⽬前,各种作物的⽣育时期划分⽅法尚未完全统⼀。

⼏种主要作物的⽣育时期如下:⽲⾕类出苗期,分蘖期,拨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粒期,成熟期棉花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油菜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黄、红⿇出苗期,苗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艺成熟期,种⼦成熟期⽢薯出苗期,采苗期,栽插期,还苗期,分枝期,封垄期,落黄期,收获期马铃薯出苗期,现蕾开花期,结薯期,成熟期,收获期⽢蔗萌芽期,苗期, 分蘖期,蔗茎伸长期, 成熟期对于不利⽤分蘖的作物如⽟⽶,⾼粱等,可不必列出分蘖期。

为了更详细地进⾏说明,还可将个别⽣育时期划分更细⼀些。

⽐如,开花期可细分作始花、盛花、终花三期,成熟期⼜可再分作乳熟、蜡熟、完熟三期等等。

⼆、作物的⽣长发育特性作物的⽣长和发育过程⼀⽅⾯由作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另⼀⽅⾯⼜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农学112 含答案)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农学112 含答案)

作物栽培学总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

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2、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3、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4、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5、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6、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

7、作物的物候期: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8、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成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

9、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0、经济产量:指对人类最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的重量,即人类栽培作物的主要利用部分的重量。

11、经济系数(收获指数):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2、作物产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

13、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上生长的总叶面积的大小之比。

14、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库: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

15、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

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划分

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划分

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划分引言在农业生产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准确的划分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作物生育时期的合理划分,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的种植管理和进行农业生产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主要作物生育时期的划分方法和具体内容。

方法确定作物生育时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自然生育期法和温度积温法。

自然生育期法自然生育期法是根据作物在自然环境下完成生育过程的需求,将整个生育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常用的自然生育期划分方法有: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

温度积温法温度积温法是根据作物对温度的需求来划分生育时期。

温度积温法将作物生育过程划分为冻结期、低温期、幼苗期、抽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其中以抽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为主要划分依据。

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划分水稻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育时期的划分对农民的种植决策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芽期:从播种开始,种子吸水膨胀,胚芽逐渐生长出地面,形成幼苗。

•分蘖期:幼苗逐渐分蘖,形成一个个苗儿。

•生长期:苗儿继续生长,茎秆逐渐加粗,叶片变绿,根系发达。

•抽穗期:植株停止生长,开始抽穗,形成花序。

•开花期:花序逐渐开放,花粉散发出来进行传粉。

•结实期: 授粉后,花粉与柱头结合,开始结果。

小麦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育时期的划分也对农民的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发芽期:从播种开始,种子吸水膨胀,胚芽逐渐生长出地面。

•幼苗期:幼苗继续生长,形成苗叶和苗根。

•分蘖期:幼苗逐渐分蘖,形成多个麦穗。

•抽穗期:麦穗逐渐抽出,开始形成花序。

•开花期:花序逐渐开放,进行传粉。

•结实期:完成受精,麦穗开始成熟,形成麦粒。

玉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育时期的划分对农民的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芽期:从播种开始,种子吸水膨胀,胚芽逐渐生长出地面。

•幼苗期:幼苗继续生长,形成苗叶和苗根。

•生长期:植株不断生长,茎秆逐渐加粗,叶片变绿。

•抽雄期:玉米植株开始抽出雄穗,产生花粉。

3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

3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

③ 进行无性繁殖用的根或茎。甘薯的块根,
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
28
2.种子萌发过程
1).吸胀 种子吸收水分膨胀达饱和,贮藏物质通过酶的活动,
水解为可溶性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
2).萌动 这些物质运输到胚的各个部分,转化合成胚的结构物
质,从而促使胚的生长。生长最早的部位是胚根。当胚根生长 到一定程度时,突破种皮,露出根尖,即完成萌动阶段。
16
作物生育时期
❖ 6.一年生园艺植物:营养生长期(发芽期、幼苗期、叶 簇生长期、产品器官形成期),生殖生长(花芽分化期、 抽薹期、开花结籽期)
❖ 8.多年生园艺植物: 有性繁殖木本——童期、成年期(结果初期、结果盛 期)、衰老期 无性繁殖木本——营养生长期、结果期、衰老期 多年生草本——
❖ 叶面积垂直分布
❖ 叶片间距
❖ 叶片厚度
❖ 叶片色泽 叶片倾角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叶片倾斜度 15° 30° 45° 90° 叶面积指数 5 4 3 2.5
•叶片直立的作物其群体最适叶面积指数高于叶片披
垂和平展的作物。
51
(四)、花的发育
植物的花
52
植物的花
53
植物的花
54
油菜花芽分化
55
小麦的花 穗
温度 小麦2~4℃, 15~22℃, 30~35℃;玉米10~
12℃ ,22~26℃ ,32~35℃。
空气 各种作物种子萌发需氧程度不同,花生、大豆、棉
花等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要求更多的氧。
有些作物种子发芽还需要光
32
二、 作物器官发育
(一)、根的生长
❖ 根生物功能 ①固着 ②吸收 ③运输 ④储藏 ⑤合成

作物栽培学总论 (3)

作物栽培学总论 (3)

(3)春性类型 这类作物品种春化对低温的要求不严格,春化时间也较短。
小麦、油菜通过春化所需的温度和天数
作物 小麦 类型 冬性 半冬性 春化温度范围 0-3 3-6 春化时间(d) 40-45 10-15
春性
油菜 冬性 半冬性
8-15
0-5 5-15
5-8
20-40 20-30
春性
15-20
15-20

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甜菜等,
则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工艺成熟期。
• 需育苗(秧)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草等,通常还将生育
期分为秧田(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秧田(苗床)生育期是从
出苗到移栽的天数,大田生育期是指移栽到成熟的天数。
1)作物生育期长短 同一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有早、中、晚熟之分。 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各个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是相对稳定的。
1kj/cm2,相当于玉米生物产量减少337.5kg/hm2。
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研究指出,玉米产量变动80%受后期光 照时数、光照强度和叶面积影响。 生产实践已经证实高温阴雨寡照会严重影响小麦和玉米的产量 和品质。
(三)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 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在作物进人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 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 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3)控制花期
在花卉栽培中,已广泛应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法,提前或推迟花卉植物的
开花期。
(4)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介绍

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介绍

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介绍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介绍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有所不同,今天小编本着让玉米更加高产的原则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期介绍玉米从出苗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播种期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就长。

玉米的生育时期介绍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

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玉米的种植方法(一)选用优良品种近年推广的高产饲用品种有:南校968、南校18、迪卡007,甜玉米有玉美头802、华珍,糯玉米有玉美头601等。

(二)整地播种1、播期。

春播一般在2月底~3月上旬,秋播7月底~8月上旬。

2、选地。

第三节 水稻生长发育

第三节 水稻生长发育
理上应突出早字,适期早播种、早插、早施 肥管理,并适当密植,尽量减少生物量不足 引起的产量不高;南方的晚稻类型品种,感 光性极强,在热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出穗 期比较稳定,早播并不早熟,栽培上要注意 培育长龄壮秧和安全齐穗期。
❖2.引种上应用
❖水稻南种北引,由于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 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为宜;北稻南移,营养 生长缩短,提早成熟,为获高产,宜引用较迟 熟品种。
水稻的生育特性
全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长穗期(约30天)+ 结实期(约25~50天) 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 + 可变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短日高温条件
下,从播种到抽穗的最少日数。 可变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日数。 水稻的两性一期: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期
❖1.重迭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部分重迭, 长穗先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分蘖还在继续发 生,凡地上部仅有 3~5个伸长节间的早熟品种 均属于这一类型。
❖2.衔接型 圆杆拔节即开始幼穗分化,营养生长
与生殖生长基本衔接,具有6个伸长节间的中熟
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3.分离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离,在圆杆拔 节之后,经10~15天时间幼穗才开始分化,具有 7个或7个以上伸长节间的晚熟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将叶片全 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存在着叶片、
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完全展开(即叶枕 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各叶较快,生殖生长 期各叶较慢。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其变
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全叶起, 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达最长,以 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自第1片完全 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叶达到最宽。一 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两叶与粒数呈正相 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活力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 大豆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英期、鼓粒期、成熟期
♦ 棉花的生育时期
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 油菜的生育时期
苗期、现蕾抽苔期、开花期、成熟期
四、作物生育期的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不一,有早熟、中 熟、晚熟之分。 ♦ 环境因素 同一品种因温度、光照的差异,生育期也发生变化。
♦ 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严格,春化温度低、时间长。
♦ 春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不严格,春化温度较高、时间也
较短长。
♦ 半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介于冬性与春性之间。
2、感温性
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受温度影响而改变的特性,称为感 温性。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在适宜高温条件下,其生育期缩短。
三、作物的生育时期
指作物相邻两个物候期之间的一个时间段,也称为生育
阶段。 作物的整个生育期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不 同作物生育时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 ♦ 水稻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
♦ 小麦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结实期
♦ 玉米的生育时期
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各异,这种 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 本营养生长性。
五、温光反应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从温光反应的角度看,作物的一生可分基本营养生长
阶段、可变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可变营养生长阶段是受温度、光周期影响最大的时期。
♦ 栽培因素
同一品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或施氮较多,生育期也将 延长。 五、作物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单株生产力早熟品种低,晚熟品种高。
第2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的概念 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 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花芽分化 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
♦ 小麦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第一片真叶出土2~3cm
分蘖: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1cm 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2cm 抽穗:麦穗顶部(不包括芒)露出叶鞘 开花:雄蕊花药露出
乳熟:胚乳内主要为乳白色液体
蜡熟:胚乳内呈蜡状,粒重达到最大值
完熟:籽粒失水变硬
♦ 大豆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子叶出土 分枝:第一个分枝出现 开花: 第一朵花开放。
度和光周期诱导的这种反应特性称为温光反应
特性。
二、作物的感温性 作物对温度的反应分为对低温反应和对高温反应两种
情况,即春化和感温性。
1、春化 耐寒作物,如小麦、油菜、蚕豆等,在其营养生长期 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种需
要低温诱导的特性称为春化(vernalization)。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春化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不同,据 此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3种类型。
六、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 在引种上的应用 南种北引,短日照作物生育期延长,长日照作物生育 期缩短。北种南引,则相反。 低(海拔)种高引,感高温品种生育期延长,冬性品种生
育期缩短。高种低引,则相反。
♦ 在栽培上的应用 光敏感品种开花期较稳定,早播生育期延长,晚播生 育期缩短。 感高温品种生育期较稳定,早播早开花,晚播晚开花。
关于作物光反应的机理 现在的研究认为作物是对连续的黑暗起反应。即在昼 夜周期中,作物转入生殖生长需要有一个连续的暗期。
对短日照作物,如果在晚上多次人工补充光照,打破
连续黑暗,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 对长日照作物,如果在晚上多次人工补充光照,打破 连续黑暗,生育期缩短,开花提前。
四、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 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人生殖生长。 在作物进人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
结荚:幼荚长度上
鼓粒:豆荚放扁,籽粒较明显凸起 成熟:豆荚呈固有颜色,用手压有裂荚,或摇动植株 有响声
以上划分标准为单个植株的标准。 对于群体物候期的划分标准是: 当10%左右的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 物候期的始期
当50%以上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物
候期的盛期。 当80%以上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物 候期的末期。
6、何谓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7、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8、作物温光反应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第1节 作物的生育期、物候期和生育时期
一、 作物的生育期 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以天 数表示。
二、 作物的物候期 作物一生中外部的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 化表现出的特征,人为地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出来一个生长 发育进程时间点,称这个时间点为物候期。
本章结束
夏收作物,如小麦、油菜、蚕豆等,要求白天的时间
要长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在白天时间> 临界值之内,延长光照时间,缩短黑暗时间,可以提早抽 穗开花。
3、定日照作物 要求日照时间一定,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如甘蔗只有 在12小时45分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
4、日中性作物
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任何长度下均能开花。如荞 麦、豌豆、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不同作物物候期的划分各不相同。
♦ 水稻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不完全叶突破芽鞘,叶色转绿 分蘖: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1cm 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2cm 孕穗: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距为0 抽穗: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1cm 乳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呈乳浆状,手
压开始有硬物感觉
蜡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手压有坚硬感,无 乳状物出现 完熟:谷粒变黄,米质变硬
第3章 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第1节 作物的生育期、物候期和生育时期
第2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本章思考题
1、作物的生育期、物候期和生育时期的概念?
2、稻麦个体孕穗、抽穗的概念?
3、稻麦群体始穗的概念? 4、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的概念? 5、何谓春化?根据春化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不同,将作物品 种分为哪3种类型?
三、作物的感光性
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对短日照反应和对长日照反
应两种情况,即短日照作物和长日照作物。
1、短日照作物 秋收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要 求白天的时间要短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 在白天时间<临界值之内,缩短光照时间,延长黑暗时间,
可以提早抽穗开花。
2、长日照作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