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贵州大学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贵州大学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贵州⼤学1.作物⽣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作物⽣育时期:指作物全⽥出现形态显著变化的植物、株达到规定的百分率的⽇期。

3.根冠⽐:作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值,它能反应作物的⽣长状况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长的不同影响。

4.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长和发育,称为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长和发育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5.有效分蘖:发⽣较早的分蘖,能⽣长发育⾄抽穗、结实。

6.⽆效分蘖:发⽣较迟的分蘖,可能⽣长逐渐停滞直⾄死亡。

7.蒸腾系数:制造⼀克⼲物质所需⽔分的克数。

8.需⽔临界值:抽雄花前约⼀个⽉时间,是⽟⽶对⽔分需求的来解释,从⼤喇叭⼝期到抽穗期为⽟⽶的蓄⽔临界期。

9.叶龄指数:(主茎展开叶数/主茎总叶数)×10010.灌溉定额:单位稻⽥⾯积所需的⼈⼯补充的总能量。

11.结实率:饱满⾕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

12.叶⾯积指数:单位⾯积植株上的总叶⾯积。

(LAI)13.⽣物产量:⽣育期间,⽣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植株所有⼲物质的获得量。

14.经济产物:指经济产品器官(稻⾕或糙⽶)的获得量。

15.经济指数:(经济产量/⽣物产量)×100。

16.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势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

对群体光合积累和产量起决定作⽤的形态、⽣理指标。

17.复种指数:作物全年种植总⾯积与耕地⾯积的⽐值,反映耕地利⽤情况的指标也称复种。

18.烟草的经济产量:指烟草的产量,由单位⾯积上的株数、单株留叶数和单⽚叶的重量三⼤因素构成。

19.⽣理强度:烟⽓中,烟碱对⼈体呼吸系统作⽤的程度。

1.⽔稻的施肥技术:①“前促”施肥法: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②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前期早攻分蘖肥,中期控氮,后期(抽穗前后)适当补施氮肥;③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氮肥、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粒肥;④实地施肥法:基肥减氮,推迟分蘖肥的施⽤,测苗定氮。

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

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

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

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

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第一节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三、测产及考种指标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农场作物成熟时间表 (2)

农场作物成熟时间表 (2)

农场作物成熟时间表引言农场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离不开对作物生长周期的了解,其中一项重要的信息是作物的成熟时间。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农场作物的成熟时间表,方便您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的时间。

1. 谷物类作物1.1 小麦小麦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的生长周期大致需要110到130天,具体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

下面是小麦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80-90天•成熟期:7-10天1.2 玉米玉米是另一种重要的谷物作物,它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90到120天。

以下是玉米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60-70天•成熟期:7-10天1.3 水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它的生长周期会有所不同。

大致需要100到150天。

以下是水稻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80-90天•成熟期:7-10天2. 蔬菜类作物2.1 西红柿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大约需要60到80天。

以下是西红柿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春季3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4天•生育期:40-50天•成熟期:7-10天2.2 黄瓜黄瓜是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生长周期大约需要50到70天。

以下是黄瓜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夏季5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苗期:7-14天•生育期:30-40天•成熟期:7-10天胡萝卜是一种根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约为90到110天。

以下是胡萝卜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10-14天•生育期:60-80天•成熟期:7-10天3. 水果类作物3.1 苹果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40到180天。

以下是苹果的成熟时间表:•开花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果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葡萄是一种蔓性水果,生长周期大致需要120到150天。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完熟期

完熟期
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目录 CONTENTS
一 水稻生育期 二 水稻苗期 三 水稻分蘖期 四 水稻拔节孕穗期 五 水稻抽穗结实期
水稻生育期
水稻的一生,即是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新种子成熟。而生产上所称的全生育期则是指从播种到新 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在水稻的生育过程中, 包括两个彼此联系而又性 质互异的生长发育阶段, 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 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 标志。
拔节孕穗期
50%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或剑叶叶枕距为零时)的日期为孕穗期。
抽穗结实期
从抽穗开始到谷 粒成熟为抽穗结实 期。抽穗结实期经 历的时间,因不同 的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而有差异,一 般为25~30d。
抽穗结实期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抽穗结实期
有个别植株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见穗期,有10%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始穗期;有 50%时为抽穗期,80%时为齐穗期。
分蘖始期
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终止期
拔节孕穗期
从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为拔节孕穗期。此期 经历的时间较为稳定,一般为30d左右。幼穗分 化与拔节的关系,因早、中、晚稻而异,有先有 后。
50%植株地上部第1节间长到一定长度,早 稻在1厘米左右,中、晚稻2厘米以上时为拔节期。
根据品种迟早和秧龄长短,在接近幼穗分化 期,逐日剥取10个单株的主茎,当50%的主茎肉 眼可见苞毛(毛丛丛)时即为幼穗分化期。
苗期
当胚芽和胚根长大而突破 谷壳时,生产上称为“破胸” 或“露白”。
当芽长达谷粒长度的 1/2、 根长达谷粒长度时,即为发芽。
从萌发到三叶期是水稻的 苗期。
10%秧苗的第1片真叶突破 芽鞘、叶色转青期的日期为始 苗期,50%为出苗期,80%为 齐苗期。

作物栽培学总论 (3)

作物栽培学总论 (3)

(3)春性类型 这类作物品种春化对低温的要求不严格,春化时间也较短。
小麦、油菜通过春化所需的温度和天数
作物 小麦 类型 冬性 半冬性 春化温度范围 0-3 3-6 春化时间(d) 40-45 10-15
春性
油菜 冬性 半冬性
8-15
0-5 5-15
5-8
20-40 20-30
春性
15-20
15-20

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甜菜等,
则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工艺成熟期。
• 需育苗(秧)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草等,通常还将生育
期分为秧田(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秧田(苗床)生育期是从
出苗到移栽的天数,大田生育期是指移栽到成熟的天数。
1)作物生育期长短 同一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有早、中、晚熟之分。 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各个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是相对稳定的。
1kj/cm2,相当于玉米生物产量减少337.5kg/hm2。
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研究指出,玉米产量变动80%受后期光 照时数、光照强度和叶面积影响。 生产实践已经证实高温阴雨寡照会严重影响小麦和玉米的产量 和品质。
(三)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 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在作物进人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 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 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3)控制花期
在花卉栽培中,已广泛应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法,提前或推迟花卉植物的
开花期。
(4)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总论)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总论)
章节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理论课4学时)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目的: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应用。掌握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现象,并应用于生产。
要求:掌握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生长的S形曲线。作物温光反应现象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掌握作物生长的一些主要相关现象,作物器官同伸和同伸器官的概念。
备注
(2)你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那些农作物?
2.板书:重要专业概念、容易模糊的字词、配合课程内容的举例。
3.多媒体课件。
授课提纲
第一节作物生长发育特点
1.1生长与发育
生长是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或重量或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包括营养体的生长和生殖体的生长。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2、半冬性类型对低温的要求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一般为中熟或早中熟品种。
3、春性类型对低温的要求不严格,一般为极早熟、早熟和部分早中熟品种随日照长短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感光性,也称光周期现象。
1、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2、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1.3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3.1生育期
作物一生从播种到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总天数称该作物的生育期。但其准确计算应从籽实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
1.3.2生育时期
在作物一生个体发育过程中,因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物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出现显著不同的各阶段,称作物的生育时期。
第二节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同一品种因温度、光照的差异,生育期也发生变化。 ♦ 栽培因素
同一品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或施氮较多,生育期也将 延长。
五、作物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单株生产力早熟品种低,晚熟品种高。
第2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的概念 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
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花芽分化 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 度和光周期诱导的这种反应特性称为温光反应 特性。
光敏感品种开花期较稳定,早播生育期延长,晚播生 育期缩短。
感高温品种生育期较稳定,早播早开花,晚播晚开花。
♦ 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严格,春化温度低、时间长。
♦ 春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不严格,春化温度较高、时间也
较短长。
♦ 半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介于冬性与春性之间。
2、感温性 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受温度影响而改变的特性,称为感
温性。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在适宜高温条件下,其生育期缩短。
要长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在白天时间> 临界值之内,延长光照时间,缩短黑暗时间,可以提早抽 穗开花。
3、定日照作物 要求日照时间一定,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如甘蔗只有
在12小时45分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
4、日中性作物 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任何长度下均能开花。如荞
麦、豌豆、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三、作物的感光性 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对短日照反应和对长日照反
应两种情况,即短日照作物和长日照作物。
1、短日照作物 秋收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要
求白天的时间要短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 在白天时间<临界值之内,缩短光照时间,延长黑暗时间, 可以提早抽穗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作物的生育期、物候期和生育时期
一、 作物的生育期 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以天 数表示。
二、 作物的物候期 作物一生中外部的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 化表现出的特征,人为地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出来一个生长 发育进程时间点,称这个时间点为物候期。
不同作物物候期的划分各不相同。
本章思考题
1、作物的生育期、物候期和生育时期的概念?
2、稻麦个体孕穗、抽穗的概念?
3、稻麦群体始穗的概念? 4、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的概念? 5、何谓春化?根据春化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不同,将作物品 种分为哪3种类型?
6、何谓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7、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8、作物温光反应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度和光周期诱导的这种反应特性称为温光反应
特性。
二、作物的感温性 作物对温度的反应分为对低温反应和对高温反应两种
情况,即春化和感温性。
1、春化 耐寒作物,如小麦、油菜、蚕豆等,在其营养生长期 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种需
要低温诱导的特性称为春化(vernalization)。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春化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不同,据 此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3种类型。
三、作物的生育时期
指作物相邻两个物候期之间的一个时间段,也称为生育
阶段。 作物的整个生育期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不 同作物生育时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 ♦ 水稻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
♦ 小麦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结实期
♦ 玉米的生育时期
♦ 水稻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不完全叶突破芽鞘,叶色转绿 分蘖: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1cm 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2cm 孕穗: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距为0 抽穗: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1cm 乳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呈乳浆状,手
压开始有硬物感觉
蜡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手压有坚硬感,无 乳状物出现 完熟:谷粒变黄,米质变硬
♦ 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严格,春化温度低、时间长。
♦ 春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不严格,春化温度较高、时间也
较短长。
♦ 半冬性品种 春化要求的低温条件介于冬性与春性之间。
2、感温性
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受温度影响而改变的特性,称为感 温性。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在适宜高温条件下,其生育期缩短。
关于作物光反应的机理 现在的研究认为作物是对连续的黑暗起反应。即在昼 夜周期中,作物转入生殖生长需要有一个连续的暗期。
对短日照作物,如果在晚上多次人工补充光照,打破
连续黑暗,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 对长日照作物,如果在晚上多次人工补充光照,打破 连续黑暗,生育期缩短,开花提前。
四、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 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人生殖生长。 在作物进人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
♦ 小麦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第一片真叶出土2~3cm
分蘖: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1cm 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2cm 抽穗:麦穗顶部(不包括芒)露出叶鞘 开花:雄蕊花药露出
乳熟:胚乳内主要为乳白色液体
蜡熟:胚乳内呈蜡状,粒重达到最大值
完熟:籽粒失水变硬
♦ 大豆的物候期与划分标准 出苗:子叶出土 分枝:第一个分枝出现 开花: 第一朵花开放。
夏收作物,如小麦、油菜、蚕豆等,要求白天的时间
要长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在白天时间> 临界值之内,延长光照时间,缩短黑暗时间,可以提早抽 穗开花。
3、定日照作物 要求日照时间一定,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如甘蔗只有 在12小时45分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
4、日中性作物
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任何长度下均能开花。如荞 麦、豌豆、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 大豆的生育时期
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英期、鼓粒期、成熟期
♦ 棉花的生育时期
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 油菜的生育时期
苗期、现蕾抽苔期、开花期、成熟期
四、作物生育期的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不一,有早熟、中 熟、晚熟之分。 ♦ 环境因素 同一品种因温度、光照的差异,生育期也发生变化。
三、作物的感光性
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对短日照反应和对长日照反
应两种情况,即短日照作物和长日照作物。
1、短日照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秋收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要 求白天的时间要短于某一个临界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 在白天时间<临界值之内,缩短光照时间,延长黑暗时间,
可以提早抽穗开花。
2、长日照作物
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各异,这种 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 本营养生长性。
♦ 栽培因素
同一品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或施氮较多,生育期也将 延长。 五、作物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单株生产力早熟品种低,晚熟品种高。
第2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的概念 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 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花芽分化 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
结荚:幼荚长度2m以上
鼓粒:豆荚放扁,籽粒较明显凸起 成熟:豆荚呈固有颜色,用手压有裂荚,或摇动植株 有响声
以上划分标准为单个植株的标准。 对于群体物候期的划分标准是: 当10%左右的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 物候期的始期
当50%以上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物
候期的盛期。 当80%以上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物 候期的末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