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几种临床特殊应用

合集下载

RGPCL 矫正白化病合并眼球震颤眼案例分享

RGPCL 矫正白化病合并眼球震颤眼案例分享

RGPCL矫正白化病合并眼球震颤眼案例分享李清波1 井云2不久前,我院收治了一例眼皮肤白化病合并轻度眼球震颤患儿,对其应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治眼球震颤及屈光不正。

现将病例进行分享,并同业界同仁就该案例进行讨论、交流。

1 基本情况1.1 病患基本资料男童,5周岁。

自幼全身皮肤偏白,毛发棕黄,虹膜透明度较正常色泽淡,畏光。

出生后曾于外院就诊,经眼科和皮肤科会诊后诊断为“先天性白化病”,查体后未见其他异常,嘱咐注意遮光,随访。

家族史:父母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双方无白化病家族史。

近期患儿家长发现其近距离用眼注意力不集中,固视能力差且看前方时出现歪头,遂来我院就诊,先前已配镜矫治,患儿日常不愿佩戴。

1.2 眼科检查视力检查结果:OD:0.2;OS:0.2;双眼眼轴长度分别为23.08mm、22.91mm;双眼眼压:Tn;双眼轻度水平震颤(+),无中间带;面目皮肤色泽浅淡,眉毛、睫毛呈棕黄色,双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晰,色泽淡呈灰色样可透见后眼底红色反光,瞳孔圆,存在对光反射;晶体清,玻璃体透明,双眼眼底视盘边界欠清,视网膜平伏,动静脉走形正常。

视网膜色素较正常浅淡,脉络膜血管均可见。

双眼黄斑区发育欠佳,未见中心凹光反射,OCT提示双眼M区神经上皮层次厚度薄,RPE信号欠佳;PR-EP提示双眼P100潜伏期延迟,振幅降低。

1.3 诊断a.眼皮肤白化病(OCA);b.眼球震颤;c.黄斑发育不全。

1.4 治疗结合该患的临床情况,我院采取了以下治疗方案:a.嘱患者注意遮光;b.RGPCL屈光矫治;c.嘱患者定期复查。

本例患儿验光结果见表(1)。

鉴于患儿年龄较小,考虑到白化病者的屈光程度会随着年龄增加,视力存在逐渐损失的过程,散光度的增加尤甚,与父母沟通后,试验性地给予RGPCL矫治屈光,进行裂隙灯、角膜曲率、角膜内皮镜检查。

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角膜曲率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角膜曲率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角膜曲率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因其高角膜透氧性、优越的光学性能及良好的弹性模量等,在国内外的屈光矫正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日本曾占到接触镜配戴者的70%。

2006年开始引入这项治疗,在多年临床应用中始终密切关注其应用效果和对角膜的影响,观察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并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24人(48只眼)。

根据屈光度高低分别选择夜戴型和日戴型。

夜戴型11人(22只眼),男6人,女5人;年龄5~14岁,平均7.4±1.8岁;近视度数<5.00D,平均2.93±0.71D;散光<1.50D,平均0.90±0.32D。

日戴型13人(26只眼),男8人,女5人;年龄11~28岁,平均17.8±4.3岁;近视度数>5.00D,平均8.92±2.71D;散光<4.00D,平均2.90±1.02D。

配戴方法:夜戴型患者每天夜间睡眠中戴镜7~10小时,清晨先滴入润眼液,10分钟后摘除镜片。

日戴型患者每天白天戴镜8~14小时,睡觉前必须摘除镜片。

检查方法:日戴型和夜戴型患者都于戴镜前1天和戴镜后1天、1周、1个月及之后每2个月复查。

复查时都选为摘镜后1小时,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镜片清洁度、镜片有无污损、沉淀、变形等改变。

应用意大利产OPTIKON2000角膜地形图仪,日本产SP-8000型非接触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进行检查。

为减少误差均有同1名技术熟练的医师进行检查。

拍摄角膜内皮细胞选在同一区域,分析细胞数目150个以上。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

结果角膜地形图变化:①夜戴型:配戴前角膜曲率配戴前43.21±1.32D,配戴后42.91±1.27D,并在6个月后基本保持不变,配戴前和配戴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GP适合的人群

RGP适合的人群

RGP适合的人群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是现在市面上治疗近视,散光最为常见的一种眼镜类型。

其特点在于透氧性,湿润性以及抗沉淀性相比一般的普通隐形眼镜,效果大大的增强。

这就在人们爱美的同时,又关注了自身的健康。

而RGP,又适合哪些人群佩戴?在这里江西吉安康明眼科医院的专业验光师们这样给出了建议:(123)1.希望利用RGP来控制近视不断加深的青少年近视患者;2.高度屈光不正者(近视2200度以内);3.需要镜片长戴(配戴过夜)的患者;4.所有因配戴软镜导致各种并发症而不适应再配戴软镜者;5.于2.5D以上角膜散光患者可配戴复曲面或双复曲面RGP;6.早期圆锥角膜患者;7.远视患者可配戴双焦点RGP;8.因各种屈光性角膜手术(如RK、PRK、LASIK )、角膜移植、角膜病(如角膜外伤、角膜炎、遗传性角膜病)而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者;9.无晶体眼的屈光矫正。

10.在特殊情况下,RGP硬性隐形眼镜的良好光学矫正性能可矫正:(1).早期圆锥角膜患者。

(2).无晶体眼者(白内障手术后不能植入人工晶体者)。

(3).轻度干眼患者。

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合佩戴呢?验光师们这样回答到:1.患角膜疾病者;2.关节炎患者;3.眼球突出精神烦躁者;4.上睑下垂严重者;(123)5.角膜缘或附近有隆起区域者(如翼状胬肉、结膜黄斑或睑裂斑);6.不规则散光或散光度数大于300度的患者,250度左右需经专业医生检查后才能确定;7.有严重的干眼症;8.偶戴镜片而不愿意经理初期的适应阶段者;9.逆规性角膜散光≥1.50D者,但可以经验配师试配以决定效果;10.眼部有过手术史的患者由专业医生检查后再决定。

(123)对于上面验光师所介绍的一些对于RGP佩戴适合的人群介绍,我想大家应该及时的到当地的正规眼科医院咨询有关医师,再正确的佩戴好RGP眼镜。

这样,近视,散光,就通通不是问题了。

zyjakmyk。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验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验配

摘要: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具有良好的透氧性、生理相容性、抗沉淀性,镜片弹性模量高[1]。

由于材质特殊也让其具备了一些特殊作用:如矫正高度近视、角膜性大散光[2]、改善屈光参差带来的视觉差异[3]、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发展[4]、矫正准分子术后的不规则散光[5]等,为广大患者带来良好的矫正效果。

1 RGP的材料特性①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S M A):提高强度、光学性、透氧性;② 氟硅丙烯酸酯(FSA):提高透氧性、湿润性和抗沉淀性;③ 氟多聚体(FA):增加透氧性,提高强度、湿润性和抗沉淀性。

2 RGP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1 RGP的适应症① 高度近视、远视、近视控制;② 角膜散光较高者,少量内部散光;③ 因镜片蛋白质沉淀或角膜缺氧等眼部反应而不能再戴普通软片者;④ 因屈光性角膜手术、角膜外伤、角膜移植术后的角膜不规则散光者;⑤ 无晶体眼(白内障术后、外伤后);⑥ 早期、中期圆锥角膜。

2.2 RGP的禁忌症① 眼部禁忌症: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眼病患者、超过隐形眼镜矫正范围的屈光不正。

② 全身禁忌症:急性慢性鼻窦炎、严重糖尿病、正在使用激素阿托品等对隐形眼镜有影响的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胶原性疾病、孕期。

③ 个体条件禁忌症:年幼及年老或因残疾不能操作镜片者、个人卫生不良者及依从性差者。

④ 环境条件禁忌症:生活环境有灰尘及烟雾等,工作环境有酸碱及挥发性化学物质等。

3 RGP的验配3.1 问诊顾客基本资料、配镜目的、全身健康情况、药物过敏史、戴镜史、建立档案并完整保存档案。

3.2 眼前节检查眼外观、眼睑、泪器、泪液、球睑结膜、角膜、前房和房水、虹膜和瞳孔、晶状体等。

3.3 眼部特殊检查眼轴、角膜地形图、内皮细胞检查、干眼检查。

3.4 验光电脑验光(度数和角膜曲率)、综合验光仪(视功能)。

3.5 选片直径:镜片的总直径应小于角膜横径2mm。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近视的定义、分类与分期、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一)定义。

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

(二)分类与分期。

1.根据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大或各屈光成分的屈光指数异常,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

屈光性近视又可分为曲率性近视、屈光指数性近视和调节性近视三种。

(2)轴性近视:由于眼轴延长,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屈光力基本在正常范围。

轴性近视是最常见的近视类型。

2.根据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1)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之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正常。

(2)病理性近视:视功能明显受损,远视力矫正多不理想,近视力亦可异常,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病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新生血管,可发生形状不规则透见白色巩膜的脉络膜萎缩灶,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在年龄较轻时出现白内障、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

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裂孔、脱离、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明显增大。

病理性近视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巩膜局部向后膨隆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3.根据近视度数分类:按照睫状肌麻痹后测定的等效球镜(SE)度数将近视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三类(等效球镜度=球镜度+1/2柱镜度):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在50度至300度之间(-3.00D<SE ≤-0.50D);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度至600度之间(-6.00D<SE ≤-3.00D);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SE≤-6.00D)。

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0-25T06:05:10.8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2期作者:敖珍[导读] 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是指屈光度超过-6.00D,或者眼轴长度超过26.5mm的一种屈光不正。

敖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 100091摘要: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是指屈光度超过-6.00D,或者眼轴长度超过26.5mm的一种屈光不正。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高度近视患者将达到9.38亿。

众多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和青光眼之间存在关联。

韩国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elglaucoma,POAG)患者中,高度近视人数占比16.25%,而在非青光眼对照组人群中高度近视占比仅为7.16%(OR=3.54);克罗地亚一项研究发现,中高度近视人群患有青光眼的概率约为4%,高于一般人群的青光眼发病率。

由于高度近视眼底往往有视盘倾斜、旋转、浅视杯、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病理改变,视盘盘沿丢失、杯盘比增大、视神经纤维层萎缩、视野缺损等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常常难以早期发现,因此,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患者的漏诊和误诊并不少见。

本文主要综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通过临床检查筛查出青光眼性病变存在的困难,以及为克服这一诊断难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1]。

关键词:高度近视;青光眼;临床诊断;研究进展引言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通常是由于眼轴增长,平行光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视力的下降。

一般来说,屈光度>-0.50D以上定义为近视,屈光度>-6.00D则可定义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的风险较高。

调查显示,全球近视人群5.44亿,多发生于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眼部疾病,因此预防及治疗近视成为世界性难题。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适应症 (3)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适应症 (3)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适应症简介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简称RGP镜)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隐形眼镜。

与传统软性接触镜不同,RGP镜采用坚硬而透气的材质制成,适合某些特定的眼部疾病或视力问题的患者使用。

本文将介绍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适应症,帮助读者了解何时可以选择使用这种类型的隐形眼镜。

近视和远视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适用于近视(近视眼)和远视(远视眼)患者。

对于近视患者来说,RGP镜可以提供更清晰和更准确的视觉效果,有助于矫正近视度数。

对于远视患者来说,RGP 镜可以改善远距离视觉,并有效降低远视度数。

角膜畸形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也适用于某些角膜畸形的患者。

例如,角膜地图样或麋鹿角膜等不规则角膜形状,传统的软性接触镜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并提供明确的视觉矫正效果。

而RGP镜由于其坚硬的材质和透气性能,可以更好地适应畸形的角膜,提供更清晰的视觉效果。

角膜塑形镜辅助治疗近视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在治疗近视中也有重要应用。

近年来,角膜塑形镜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矫正近视的方法。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定设计的RGP镜片,可在夜间佩戴,通过塑形角膜曲率来临时矫正近视度数。

早晨摘下镜片后,角膜的塑形效果持续几个小时,足以让近视患者在白天无需佩戴任何镜片,获得清晰视觉。

这种方法在控制近视发展和延缓度数增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眼科手术前后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在眼科手术前后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患者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或PRK)前,医生通常会建议佩戴RGP镜一段时间,以准确测量角膜形状并预测手术的效果。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佩戴RGP镜可以帮助稳定角膜的形状,并提供舒适的视觉矫正。

特殊用途除了上述适应症外,硬性透气性接触镜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用途。

例如,在眼科治疗中,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RGP镜来保护角膜或加速人工角膜的适应过程。

此外,RGP镜还可以减少散光和角膜露出引起的不适,提高视觉质量。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散光性弱视的矫治作用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散光性弱视的矫治作用
我们 前期 工作 发 现 持 续视 近可 导致 近视 眼特别 是 进 展 性 近 视 和 高 度 近 视 患 者 眼压 明 显 升 高 , 于 正 对 视 眼 、稳 定 性 或 中 低 度 近 视 眼 则 变 化 不 大 , 而 推 测 从
[] 蔡 小 军 . 敏 . 桂 芳 等 . 他 根 滴 眼 对 幼 兔视 轴 发 2 柯 杨 贝 育 及 屈 光 状 态 的 影 响 . 科 新 进 展 . 0 1 21( ) 眼 20 . 5 .
即 时 ,矫 正 视 力 较 框 架 眼 镜 提 高 l ~4行 ,平 均 ( 7 2. ± 0 9)行 ,达 到 或 超 过 5. . 0者 7眼 ( 5 2 % ) 1 1 .2 。 2 个 月 后 ,2 8眼 ( 0. 7 )的 矫 正 视 力 ≥ 5. 6 8% 0,其 中 ,
参 考 文 献
『 1 ea Da A.'ag N Wi I V r- izF S rn C. n B.N awok i ue rni t  ̄ n e r r n cd tas n d e
myo i d rn pa u ig myo i p o - r sin. Cu r pa r g- e so r Eye ge 2002 . s.
[] 蓝 卫 忠 . 智 宽 . 哲 等 . 视 眼 、 眼 眼 压 在 单 纯 5 杨 徐 主 双
性 近 视 早 期 的作 用研 究 . 国 实 用 眼 科 杂 志 . 0 6 中 20 ,
2 () 9 4 5 :2 9~ 5 2 0
作 者 单 位 :四 川 省 雅 安 市 人 民 医 院 眼 科
眼 科 医 学
t .9 6 =2 0 5 ,P< 0 0 ) .5 。 升 高值 不一 样 , 近视 屈光 度和 眼轴 长度 的增加 值也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几种临床特殊应用
作者:王丽娜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4期
摘要: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是一种透氧性良好、应用领域广泛的隐形眼镜。

由于其特殊的性能,有着框架眼镜和软性接触镜不能比拟的优点,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普通屈光矫正。

本人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例,介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在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高度散光、圆锥角膜等特殊情况中的应用。

关键词: RGP;临床;应用
一、RGP矫正高度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
病例:男,38岁,右眼外伤术后无晶体眼,已配戴框架眼镜4月余,诉右眼镜片太重,镜框总是无法平衡,戴镜看东西有重影,故平时较少戴镜。

给患者重新验光,结果如下:
裸眼视力:OD:0.05,OS:1.2
戴原框架眼镜视力:OD:0.7,OS:1.2
测量原眼镜度数为:OD:+10.00DS,OS:平光
主观验光:OD:+10.50DS/-1.00DC*180,视力0.8;OS:PL,视力1.2
综合验光仪上Worth-4-dot检查(右眼加红镜片,左眼加绿镜片),右眼看到两个红点,左眼看到3个绿点,双眼同时视看到5个点,患者有同时视但无融合能力。

分析:初步判断该患者是因为严重的屈光参差,配戴框架眼镜后双眼不等像差异过大无法融像产生重影。

经向患者详细解释,建议患者可尝试配戴RGP。

处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分泌实验、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未发现配戴RGP的禁忌症,依据测量参数结果选择 RGP+6.00DS试戴片,荧光评估配适状态良好,之后片上追加验光+5.00DS,矫正视力0.9,患者诉重影减轻,已较框架眼镜舒适很多,愿意进一步订制适合的镜片。

订制+11.25DS镜片,取镜后戴镜检查,患者矫正视力0.9,Worth-4-dot检查具有融合能力,未诉重影。

随访3月无异常。

二、RGP矫正高度屈光不正
病例2:女,30岁,从事财务工作,经常使用电脑。

主观验光结果如下:
OD:-10.75 视力1.0,OS:-11.00 视力0.8
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
R:44.5@179 46@98 L:44.75@165 45@96
主诉戴框架眼镜很疲劳,感觉眼镜太沉重,想摆脱戴眼睛的苦恼。

分析:由于双眼高度屈光不正,在长时间使用电脑近距离工作导致视疲劳以及框架眼镜沉重给予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建议使用RGP进行矫正。

患者愿意尝试。

处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分泌实验、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未发现配戴RGP的禁忌症,依据测量参数结果选择 RGP-6.00诊断片,荧光素染色进行配适评估后,进一步片上验光补正为右眼-4.50DS,矫正视力1.2,左眼片上验光补正为-5.00DS,矫正视力1.0,患者适应片刻后,愿意接受这种方法,进一步定制镜片。

一个月后,取镜戴镜检查右眼矫正视力为1.0,左眼矫正视力为1.0,定期复查,角膜健康,视物清晰。

三、RGP矫正角膜高度散光
病例:3:男,18岁,在加拿大上大学,主观验光结果如下:
OD:-4.00-5.75*170 =1.0,OS: -3.75-5.50*180 =1.0,
角膜地形图所测角膜曲率:
R:**************@83L:************@96
患者主诉:框架镜散光度数太高,无法适应,而且经常运动,戴框架镜很不方便
处理:在对患者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后,决定配戴RGP ,但是在用普通设计的RGP试戴评估过程中发现,普通RGP镜片中心定位较差,且矫正视力不佳,于是采用TORIC 设计的RGP
镜片取镜后戴镜做配适,定位良好,活动度适中,荧光配适状态良好,矫正视力双眼均1.0,无重影,可融像。

四、RGP应用于圆锥角膜的矫正
圆锥角膜的发病率为1/10000~1/2000,表现为患眼中央或某局部进行性的凸起变薄,青少年进行性的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发生,甚至是不规则高度数散光从而引起视功能障碍。

重者可出现角膜水肿混浊、瘢痕化等并发症,晚期往往需要角膜移植术,圆锥角膜早期,配戴框架眼镜或软镜尚可达到较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高度数近视和不规则散光,RGP则成为唯一的非手术矫正手段。

病例4:一圆锥角膜患者,男,16岁,双眼均为圆锥角膜,检查结果如下:
VAsc : OD:0.1,OS:0.05
主觉验光结果:
OD:-7.75/-4.00*175 =0.4-,OS:-20.00 =0.2(加柱镜无明显变化)
角膜地形图结果(角膜曲率):
OD: 47.10 @169 (7.17)51.05 @79(6.61)
OS: 58.90 @20 (5.73)66.19 @110(5.10)
处理:双眼分别选择相应基弧的E&E圆锥角膜试戴片进行试戴评估,荧光评估配适状态良好之后,再进行戴镜验光追加度数,戴镜视力双眼均达1.0+,散光也都得到矫正。

最终处方:右眼配戴BC为7.20,Power 为-8.75的圆锥RGP,左眼配戴BC为5.90,Power 为-19.75 的圆锥RGP ,直径为9.00。

此患者戴镜至今已一年多,经复查,圆锥角膜并未继续发展,屈光度及视力也无太大变化。

患者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如下:
(1)角膜健康状况良好;
(2)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锥体未见发展,角膜曲率为:
OD:**************@83,OS:************@96
(3)裸眼验光结果:OD:-7.75/-4.00*175,OS:-20.00D
(4)戴RGP视力检测: OD:1.0+ ,OS:1.0
此处选取的都是比较典型的病例,当然也因为工作经历有限,类似这样的特殊病例也不是很多,通过对这些病例的观察,可以认为RGP对于解决特殊屈光问题是很有效的,而且RGP 的配戴者相对于Ortho-K CL的配戴者较少出现角膜着色的现象,但是因为RGP主要是在日间配戴,配戴者需要更长的适应期,通常我也会选择配适良好的镜片,以保证正常的泪液交换,维持角膜湿润状态。

另外,RGP 对镜片护理的要求也相对要高一些,对于配戴者要求也比较高,定期复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2]刘晓玲.验光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谢培英.角膜塑形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