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_绪论A

合集下载

第01章 绪论

第01章 绪论

■ 过程系统仿真 奥伦定义: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通过对模型的试验以达到 研究系统的目的,或用模型对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过程。
“系统、模型、仿真”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是研究的对 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是仿真的桥梁,试验是仿真的手段。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A
B
B
(d)反馈连接 图1-2 单元的连接方式(2)
A
B
C
D
E
图1-3 复杂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7
过程系统概念
过程系统
根据输出的时间行为分类: 基于系统输出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为: ① 连续系统; ② 间歇系统; ③ 拟连续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返 回18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16
实际系统 数学建模与形式化
图1-7 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
修改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
修改仿真模型
程序设计
程序修改
模型运行
Y
合理
N
N
程序问题
Y N
仿真模型
Y 数学模型
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处理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结论
《化工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各有关过程的研究回答工业 应用中提出的问题:
12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
基础理论: 1、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 动量传递理论(速度) 2、热量传递过程 ---- 热量传递理论(温度) 3、物质传递过程 ---- 质量传递理论(浓度) 单元操作: 1、动量传递过程: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等; 2、热量传递过程:加热、冷却和蒸发等; 3、物质传递过程: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分析化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 1/33页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什么是分析化学?
What
Why
为什么要学习分析化学

如何学习分析化学?
How
《 第一章 绪论 》
- 2/33页 -
目录
CATALOG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特点
0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性强 :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 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第一章 绪论 》
特点
- 7/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991年IUPAC国际分析科学会议主席E.NIKI 教授所说,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 在能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 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 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 第一章 绪论 》
- 30/35页 -
教学要求和成绩评价
掌握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培养
《 第一章 绪论 》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 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31/35页 -
习题
1、分析化学的英文名称是( )
A
A、analytical chemistry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血液、尿液等指标的检测。
《 第一章 绪论 》
- 14/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01第一章 绪论 《流体力学(第4版)》罗惕乾(电子课件)

01第一章 绪论 《流体力学(第4版)》罗惕乾(电子课件)
体积弹性模量定义为产生单位相对体积变化所需的压强增高:
E dp dv v
其中E为体积弹性模量,v为流体体积,负号是因为当受压时dp>0体 积减小dv<0,考虑到一定质量的流体 m=ρv = 常数, 其密度与体积成 反比:
dv vd 0, 即 dv d v
体积弹性模量可写为: E ddp(N /mddp2)
dt
d
dt
其中比例系数μ是反映粘性大小的物性参数,称为流体的粘性系数或粘度。
考虑如上图的流体元变形,因为Δ=(u+du)dt-udt=dudt,
又Δ= dytgdθ=dydθ,所以单位时间内的角变形 d等于速度梯度
dt
dd。uy
从而得到著名的牛顿粘性公式:
du
dy
其中τ的单位是帕:N/m2,流体粘性系数μ的单位是:N.s/m2
(3)表面张力σ(N/m) 液体表面由于分子引力大于斥力而在表层沿表面方向
产生的拉力, 单位长度上的这种拉力称为表面拉力。
2、毛细现象
(1)内聚力,附着力
液体分子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体的吸引力。
(2)毛细压强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称为毛细压强
3.毛细管中液体的上升或下降高度
d cos( ) 1 d 2hg
慢的趋势,而快层对慢层有向前的牵扯使其有变快的趋势
Δ
u+du τ
dy
d
u
t
t+dt
流体相邻层间存在着抵抗层间相互错动的趋势,这一特性称为流
体的粘性,层间的这一抵抗力即摩擦力或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剪
切力称为剪切应力τ
牛顿提出,流体内部的剪切力τ与流体的角变形率 成d正比(注
意对于固体而言,τ 与θ 成正比)

石大精神医学习题附答案01绪论

石大精神医学习题附答案01绪论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一)A型题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枝学科2.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社会文化模式3.精神障碍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A.情绪改变 B.认知改变C.行为改变 D.伴有痛苦体验E.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5.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C.5-HT系统功能亢进D.5-HT系统功能低下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不足6.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哪项不正确A.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B.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C.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D.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A.10.5% (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B.8%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C.6% (中低收入国家);10%(高收入国家)D.15% (中低收入国家);30%(高收入国家)E.5%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8.有关心身疾病的描述,哪项不对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9.以下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的是A.酒依赖 B.双相情感障碍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E.惊恐障碍单相抑郁10.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A.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B.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C.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E.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11.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B.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E.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12.关于精神病学与临床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躯体疾病的症状可以作为心理应激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B.各种躯体疾病均可影响大脑机能而出现精神症状C.临床上某些药物可导致精神异常D.精神疾病也可以伴随一系列的内脏和代谢功能紊乱E.精神异常也可以使某些药物的疗效下降13.一般认为,使用成瘾性物质后产生“快感”是由于A.突触间隙DA浓度升高 B.突触间隙NE浓度升高C.细胞内NE水平升高 D.突触间隙5-HT浓度增加E.突触间隙DA水平降低(二)B型题A.多巴胺(DA) B.5-羟色胺(5-HT)C.去甲肾上腺素(NE) D.γ-氨基丁酸(GABA)E.谷氨酸1.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有关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3.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昼夜节律紊乱、失眠等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4.目前认为,新型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主要是通过阻滞哪种神经递质的回收,产生抗抑郁作用A.谷氨酸 B.甘氨酸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脑啡肽5.属于兴奋性氨基酸的是6.属于抑制性氨基酸的是7.属于单胺类递质的是(三)X型题1.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A.遗传因素 B.应激性生活事件C.感染 D.人格特征E.个人的特殊经历2.对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关系的正确理解包括A.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某些躯体疾病的原因B.心理症状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结果C.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症状D.心理因素和躯体疾病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E.任何躯体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有关3.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神经递质包括A.兴奋性氨基酸 B.抑制性氨基酸C.单胺类神经递质 D.神经肽E.乙酰胆碱4.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A.宏观上可表现为脑功能的改变 B.突触数目的改变C.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 D.仅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生E.微观上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变化5.精神疾病的康复和社区服务的宗旨是A.功能训练 B.全面康复C.重返社会 D.提高生活质量E.完全治愈,不再复发6.新世纪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是实行A.管理开放化 B.治疗多元化C.院内园林化 D.室内家庭化E.医疗、护理工作合并7.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A.应激性生活事件 B.情绪状态C.人格特征 D.父母的教养方式E.社会阶层和社会经济状况8.下列生活事件中能作为应激源的是A.离婚、丧偶等家庭危机B.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紧张C.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D.战争、移民等社会事件E.个人的某种特殊遭遇【填空题】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______和______的一门学科。

流体力学2020_01_绪论-雨课堂

流体力学2020_01_绪论-雨课堂

第一章绪论人类生活在一个被大气包围的星球上,而这颗星球表面的3/4又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流体。

流体力学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飞行器、舰船、港口、石油平台、桥梁、水库、城市给排水管网、化工机械、动力设备、医疗设备等的设计需要流体力学;气象、海况和洪水的预报需要流体力学;大气、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环境污染的防治也需要流体力学。

因此,掌握一定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方法实在是有必要的。

本章内容提要:1)什么是流体?什么是流体力学?2)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3)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4)流体质点的概念和连续介质模型(或连续介质假定)。

连续介质假定是整个流体力学的基石之一,务必深入理解。

1.1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流体力学属于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流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的平衡(静止)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Fluid mechanics is the study of fluids either in motion (fluid dynamics) or at rest (fluid static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s of the fluid upon the boundaries, which may be either solid surfaces or interfaces with other fluid (Frank M. White).传统上,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液体(liquid)和气体(gas),二者统称为流体。

近年来,等离子体也被纳入流体力学的研究范畴,因此等离子体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视为流体。

本书将要讨论的流体限于液体和气体。

此外,在流体力学研究中,通常从形态上将物体分为固体(solid)和流体(fluid)两类。

流体力学研究的是流体中大量分子的宏观运动规律,而不是具体的分子运动,属于宏观力学的范畴。

这一点在本章第3节中将具体讨论。

无机及分析化学01.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01.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个人误差:又称主观误差,是由于分析人员的主观原因。(如个人对 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辨别滴定终点的颜色或偏深或偏浅)
Chapter One
32
(2) 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 素的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引起的误差,具有统 计规律性,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次 测量时正负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无法严格控 制,仅可尽量减少。
A. 精度高且准确度也好 B. 精度不高但其平均值
的准确度仍较好 C. 精度很高但明显存在
负的系统误差 D. 精度很差,且准确度
也很差,不可取
Chapter One
30
2.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系统误差 由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
程中重复出现、正负及大小可测,并具有单向 性的误差。可通过其他方法验证而加以校正。
Chapter One
11
传统化学按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不同,分为无机 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
现代化学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形成了许多应用 化学的新分支和边缘学科,如农业化学、生物化 学、医药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核化学、 等;另一方面,原有的“四大分支”中的某些内 容,已经发展成为一些新的独立分支,如热化学、 配位化学、化学生物学、稀有元素化学等。
Chapter One
31
系统误差的分类
➢ 方法误差:由所选择的方法本身(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 决定的,无法避免。
➢ 操作误差:操作者本人所引起的,可通过提高 操作者技能来消除或 减少(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 入为主等)
➢ 仪器及试剂误差:由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性质(仪器准确度不够、 器皿间不配套、试剂不纯等)所决定

01.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绪论

01.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 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
“实用性”是同一般文学作品相比较提出来的,它之所以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关键就在于“实用”,就是说, 凡属应用文写作范畴的文章,必须有直接用于客观事物的 某种价值。当然,其他文体的文章,对于客观事物来说, 也会
人应用文,弄虚作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的还以害人害
己而告终。求真务实,是应用文撰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 德准则。
3.时效性
文学创作(报告文学除外)一般不强调时效性,作者 可以精雕细刻,慢慢琢磨,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写10年、 20年。应用文写作一般都讲究时效,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 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不允许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否则就
一个”,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样创造出来的形象更典型,
更有概括力,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应用写作是排斥 这些的,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的人与事,要求绝对真实, 无论是总结、报告,还是财经、司法文书,都必须做到材 料绝对真实,准确无误。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
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
作条例》规范的,学术性文体则是由国家标准局《科学技
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范的。第二 种是由社会的约定俗成,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消息 等文体的格式虽未经权威机关认定,但人们在长期的实用
过程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地认可了某一相对固定、统
一的格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撰写这些应用文时一般都应 遵循这些社会公认的格式规范。 应用文的语言也具有规范性,例如文稿的语气要与作 者的地位或身份一致,还要充分考虑到读者、文种、写作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3
教学目标 :
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数组、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等典型数据结构 及相关算法,以及内排序、查找等重要技术
对于给定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设计相应的操作算法。
学时数:44 教 材: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配题集) 参考书:
[1] 高一凡,《数据结构》算法实现及解析(第二版),西电出版社,2004年 10月 [2] 李春葆,数据结构(C语言篇)-习题与解析(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3] 殷人昆等,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配题集)
第一章:绪论 4
教学大纲要求学习内容:
ADT =Abstract Data Type
ADT与数据类型实质上是一个概念,但其特征是使用与 实现分离,实行封装和信息隐蔽(独立于计算机) “抽象”的意义在于数据类型的数学抽象特性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22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ADT = (D,S,P)
数据对象
D上的关系集
D上的操作集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27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 类C语言
选择语句
– 条件语句1 if (表达式) 语句; – 条件语句2 if (表达式) 语句;else 语句; – 开关语句1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序列1;break; ··· case 值n; 语句序列n ; break; default: 语句序列n+1 ;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30
抽象数据类型的示例
例:定义并实现复数抽象数据类型(实现/类C描述)
void Assign(Complex *A,ElemType real,ElemType virtual) { A->r = real; A->v = virtual; } /* Assign( ) */ void Add(Complex *A, Complex B) { A->r += B.r; A->v += B.v; } /* Add( ) */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计算机导论 离散数学 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计算机原理
先修课

无 C1 C1, C 2 C3, C 4 C2, C4
C3
C5 C7
C1
C2 C4
C7
数据库原理
C4 , C5 , C6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C6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研究非数值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
b
c
a
e
f
d
此结构为线性的。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6
(2) S=(D, R) D={di | 1≤i≤5} R={(di , dj ), i<j}
解:上述表达式可用图形表示为:
d1 d5 d4 d3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7
d2
该结构是非线性的。
什么叫数据的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亦称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
什么是数据结构
计算机求解问题步骤
实际问题→抽象出该问题的模型→求该模型的解
问题分类:数值问题、非数值问题
数 值 问 题→数学方程
非数值问题→数据结构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7
程序设计的实质是什么?
数据表示+数据处理
数据表示的核心任务:数据结构的设计;
数据处理的核心任务:算法设计;
数据结构问题起源于程序设计
• 非顺序映象 链式存储结构
这二种存储结构主要区别
• 顺序存储结构只需存储数据元素的空间,而数据元素 间的关系是借助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对表示的,但要 求空间是连续的。
• 链式存储结构不仅需存储数据元素的空间,而且需存 储元素间关系的空间,但存储空间不要求是连续的。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9
• 存储结构示例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25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 类C语言
数据结构的表示(存储结构)用类型定义(typedef) 描述。数据元素的类型约定为ElemType, 由用户在使用 该数据类型时自行定义。
– 示例: typedef struct L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
复数3.0-2.3i 的两种存储方式:
地址 内容 地址 内容
0300
0302
3.0
-2.3
2字节
0300
3.0
2字节
0302
0415
0415
-2.3
顺序存储方式
链式存储方式
• 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 (Pointer)来表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 实部和虚部之间的关系用值“0415”的 指针来表示 (0415是虚部的存储地址)。
1. 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2. 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 数据的操作算法:插入、删除、修改、查询、排序等
数据结构课程的地位
针对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
计问题,研究计算机的操作 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 操作。
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
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 一门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C语言版) Data Structure
授课老师:刘 干 (博士、副教授、研究员) YOU CAN 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讲课时间:2013年秋季 Email: liugan@
数据结构主要内容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 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及其关系和操作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
第1 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第6 章 第7 章 第9 章 第10章 绪论 线性表 栈和队列 串 数组和广义表* 树和二叉树 图 查找 排序
教学大纲 5
第1 章 绪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1.2
1.3 1.4
基本概念和术语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算法和算法分析
第一章:绪论
6
1.1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29
抽象数据类型的示例
例: 定义并实现复数抽象数据类型(实现/类C描述) typedef ItemType double; typedef struct { ItemType r ; ItemType v; }Complex; /* 复数抽象数据类型 */ void Assign(Complex *A, ItemType r, ItemType v); void Add(Complex *A, Complex B); /* A+B */ void Minus(Complex *A, Complex B); /* A-B */ void Multiply(Compex *A, Complex B); /* A*B */ void Divide(Complex *A, Complex B); /* A/B */ ...
处理的符号集合。 • 数值数据:整数、实数等 • 非数值数据:图形、图象、声音、文字等
数据元素 (data element):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
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项 (data item):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三者之间的关系:数据 > 数据元素 > 数据项 例:班级通讯录 > 个人记录 > 姓名、年龄……
器内的表示(或映像)。它依赖于计算机。
存储结构两方面的内容
(1)数据元素自身值的表示(数据域)
(2)表达该结点与其它结点关系的域(链域) 常用的两种存储结构:
顺序、链式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8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通常有以二种 不同的表示方法,对应二种不同的存储结构
• 顺序映象 顺序存储结构

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 的集合,表示为:
Data_Structure=(D, R)
元素有限集 关系有限集
同样的数据对象,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 表示,运算效率可能有明显的差异。
程序设计=好算法+好结构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 12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 (data):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
非线性
图结构:
多对多 (m:n)
1.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5
例:用图形表示下列数据结构,并指出它们是属于线性结
构还是非线性结构。
(1) S=(D, R) D={ a, b, c, d, e, f } R={(a,e), (b,c), (c,a), (e,f), (f,d)}
解: 上述表达式可用图形表示为:
}
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28
抽象数据类型的示例
例:定义并实现复数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Complex { 数据对象:D = {c1, c2 | c1, c2 R(R为实数集)} 数据关系:S = {<c1, c2> ( c1为实部,c2为虚部)} 基本操作: void Assign(*A, c1, c2) void Add(*A, B) void Minus(*A, B) void Multiply(*A, B) void Divide(*A, B) ... }ADT Complex
ADT
常用 定义 格式
ADT抽象数据类型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