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重点和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复习考题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复习考题

一、名字解释1、本体聚合:在不加溶剂、分散介质(或只加少量引发剂)的情况下依靠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而使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2、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的聚合,一般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3、悬浮聚合:单体作为分散相悬浮于连续相中,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4、溶液聚合: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方法5、扩链反应:分子量不高的聚合物,通过末端活性基团的反应(或其他方法)使分子相互联接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的反应6、聚合物合金:化学结构不同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7、互穿网络聚合物: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独特的高分子共混物。

它是由交联聚合物Ⅰ和交联聚合物Ⅱ各自交联后所得的网络连续地相互穿插而成的8、乳化剂:可以使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乳化液)的物质。

9、悬浮剂: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油珠逐渐变黏稠有凝结成块的倾向,为了防止黏结,水相中必须加有分散剂又称悬浮剂。

10、缩聚反应: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11、界面缩聚:将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的两种反应在两相界面进行的方法12、凝胶反应:MMA在聚合过程中,当单体转化率达到一定时,黏度上升很快,聚合速率显著提高,以致发生局部过热,甚至产生爆聚。

13、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14、粘合剂:具有良好黏合能力的物质,(分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15:玻璃化效应:对某些单体和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乳液聚合过程来说,当转化率升高到某一值时,聚合反应速率突然大幅度降低,其时间—转化率曲线趋近于一条水平线,这种现象叫做玻璃化效应。

二、简答题1、自由基聚合用到的引发剂哪三类?(1 ) 过氧化物类;(2)、偶氮化合物;(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悬浮聚合分散剂两类?答:1)、无机固体粉末分散剂;无机固体粉末分散剂的粒子愈细,侧一定用量的覆盖面积愈大,悬浮液越稳定。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不属于绿色溶剂的是:()答案:丙酮2.聚氨酯合成反应中,若异氰酸酯基团和羟基两者物质的量的比值 R=2,则:()答案:分子不扩链, 端基为—NCO3.不同类溶剂对有机过氧类引发剂的影响从小到大的顺序为:()①芳香烃②脂肪烃③醚类④酚类⑤醇类⑥胺类答案:①②③④⑤⑥4.不同的溶剂对于同一种自由基链转移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苯②甲苯③乙苯④异丙苯答案:④③②①5.在聚苯乙烯的挤塑成型或注塑成型生产过程中,采用最多的工艺方法是()答案:本体聚合6.下列乙烯基单体 (CH2=CHX) 的活性顺序是:()X: ①CH2=CH- ②-COR ③-COOR ④-Cl ⑤-OCOR ⑥-OR答案:①②③④⑤⑥7.原料精制的方法有: ()①精馏分离法②分子蒸馏精制法③低温溶剂结晶法④柱层析法⑤超临界CO2萃取法⑥液相分离法⑦银离子络合法⑧尿素包合法⑨重结晶提纯法答案:①②③④⑤⑦⑧⑨8.原料准备与精制的原则包括:()①必须满足工艺要求;②简便可靠的精制处理工艺;③充分利用反应和分离过程的余热及能量;④尽量不产生新的污染, 不要造成损失;⑤尽量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⑥投资节省, 设备维修方便;⑦尽量分工由原料生产厂家精制;⑧利用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提纯;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9.循环操作过程的顺序是()答案:进料—反应—出料—清理10.下列是高分子链结构中二级结构的是:()答案:分子的尺寸、形态,链的柔顺性以及分子在环境中的构象11.阴离子聚合可采用的聚合工艺实施方法是:()答案:本体聚合溶液聚合12.下列产品可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获得的是:()答案:黏合剂合成树脂合成橡胶13.按流体流动形态分类,搅拌器可分为:()答案:轴向流搅拌器径向流搅拌器混合流型搅拌器14.石油炼制的主要的炼制方法有:()答案:裂化蒸馏异构化重整15.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分子合成生产建设的实践, 在技术评价和改革创新时, 应坚持如下原则:()答案:先进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适用性原则16.下列物质可用于均相本体聚合的是:()答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乙酸乙烯酯17.下列单体可用于阳离子聚合的是:()答案:氧丁环乙烯基烷基醚异丁烯18.下列引发剂可以引发丙烯酸甲酯进行阴离子聚合的是:()答案:RMgX萘钠19.离子液体具有较低蒸汽压、较高热稳定性等优点, 在实验处理过程中, 不会发生变性。

考点22 合成高分子

考点22 合成高分子

考点22 合成高分子一、选择题1..(2024·湖北选择考·4)化学用语可以表达化学过程,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Cl 2的形成:··Cl ·····+·Cl········Cl ······Cl ······B.亚铜氨溶液除去合成氨原料气中的CO:[Cu(NH 3)2]2++CO+NH 3[Cu(NH 3)3CO]2+C.用电子云轮廓图示意p-p π键的形成:D.制备芳纶纤维凯芙拉:++(2n -1)H 2O【解析】选B 。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Cl 原子与Cl 原子共用1对电子形成Cl 2,用电子式表示Cl 2的形成过程为 ··Cl ·····+·Cl········Cl ······Cl ······,故A 正确;亚铜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Cu(NH 3)2]2+中铜元素为+2价,故B 错误;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p-p π键的形成为,故C 正确;的氨基和的羧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1)H2O,故D正确。

2.(2024·河北选择考·3)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解析】选B。

【可编辑全文】《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可编辑全文】《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第一章绪论1.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材料的四要素是:材料的制备(加工)、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使用性能。

2.什么是工程塑料?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答:按用途和性能分,又可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性优良等的、可替代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

但这种分类并不十分严格,随着通用塑料工程化(亦称优质化)技术的进展,通过改性或合金化的通用塑料,已可在某些应用领域替代工程塑料。

热塑性塑料一般是线型高分子,在溶剂可溶,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定型;当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热固性塑料一般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分子,在溶剂中不能溶解,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一当成型后,再次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3.与其它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具有那些特征(以塑料为例)?答:与其他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有以下特性(以塑料为例)。

(1)质轻。

(2)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低,韧性较优良。

(3)传热系数小,可用作优良的绝热材料。

(4)电气绝缘性优良。

(5)成型加工性优良。

(6)减震、消音性能良好。

(7)某些塑料具有优良的减磨、耐磨和自润滑性能。

(8)耐腐蚀性能优良。

(9)透光性良好可作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10)着色性良好。

(11)可赋予各种特殊的功能如透气性、难燃性、粘结性、离子交换性、生物降解性以及光、热、电、磁等各种特殊性能。

(12)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蠕变、疲劳、冷流、结晶等现象,长期使用性能较差。

(13)热膨胀系数大。

(14)耐热性(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使用温度不高。

(15)易燃烧。

4.获取高分子的手段有那些?答:高分子化合物的制造:获取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聚合反应、利用高分子反向和复合化。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分⼦材料加⼯⼯艺学习题答案第⼆章聚酯纤维1、切⽚⼲燥的⽬的是什么?为何要分段进⾏?← 1 除去⽔分湿切⽚含⽔率0.4~0.5%,⼲燥后0.01%(常规纺)或0.003~0.005%(⾼速纺)不良影响⾼温酯键⽔解→聚合度↓→纺丝难⽔分汽化→⽓泡→纺丝断头← 2 提⾼切⽚含⽔的均匀性→纤维质量均匀← 3 提⾼结晶度及软化点(⽆定形)→防⽌环结阻料结晶度↗25~30%;软化点70~80℃↗>210 ℃切⽚中的⽔分由两部分组成(1)⾮结合⽔粘附在切⽚表⾯⼲燥时容易除去(2)结合⽔与PET分⼦上的羰基及少量端羟基等以氢键结合,⼲燥时较难除去。

√2、简述螺杆挤出机的⼯作原理与作⽤?螺杆挤出机的作⽤是把固体⾼聚物熔融后以匀质、恒定的温度和稳定的压⼒输出⾼聚物熔体。

原理:物料从加料⼝进到螺杆的螺槽中,由于螺杆的转动,把切⽚推向前进。

切⽚不断吸收加热装置供给的热能;另⼀⽅⾯因切⽚与切⽚、切⽚与螺杆及套筒的摩擦以及液层之间的剪切作⽤,⽽由⼀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切⽚在前进过程中温度升⾼⽽逐渐熔化成熔体。

熔化过程聚合物在温度、压⼒、粘度和形态等⽅⾯发⽣变化,由固态(玻璃态)转变为⾼弹态,随温度的进⼀步提⾼,出现塑性流动,成为粘流体(粘流态)。

粘流态的聚合物经螺杆的推进和螺杆出⼝的阻⼒作⽤,以⼀定的压⼒向熔体管道输送。

3、何谓环结阻料?采⽤哪些措施避免?若预热段温度过⾼,切⽚在到达压缩段就过早熔化,是原来固体颗粒间的空隙消失,熔化后的熔体由于在螺槽等深的的预热段⽆法压缩,从⽽失去了往前推进的能⼒,造成“环结阻料”。

措施:预热段套筒保持合适的温度。

√4、纺丝箱有哪些作⽤?进⾏熔体保温和温度控制,⼀般采⽤4~6位(即⼀根螺杆所供给的位数)合⽤⼀个矩形载热体加热箱进⾏集中保温。

5、复合纺丝组件与普通组件的区别有哪些?复合纺丝组件由多块分配板组合⽽成的复合纺丝组件,聚酯与其它种类的成纤⾼聚物熔体分别通过各⾃的熔体管道,在组件中的适当部位汇合从同⼀喷丝孔喷出成为⼀根纤维。

高分子合成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高分子合成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高分子合成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单体常用于合成聚乙烯?()A. 乙烯B. 丙烯C. 氯乙烯D. 苯乙烯答案:A解析: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

2.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作用是()A. 终止聚合反应B. 形成活性中心引发聚合C. 调节聚合速率D. 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答案:B解析: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形成活性中心引发聚合反应。

3. 下列哪种聚合方法适用于生产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A. 本体聚合B. 溶液聚合C. 悬浮聚合D. 乳液聚合答案:A解析:本体聚合中,反应物浓度高,有利于生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4. 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是()A. 苯乙烯B. 甲基丙烯酸甲酯C. 异丁烯D. 丙烯腈答案:C解析:异丁烯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5.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作用不包括()A. 降低界面张力B. 增溶单体C. 增加聚合速率D. 终止聚合反应答案:D解析:乳化剂主要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增溶单体等,不终止聚合反应。

6. 以下哪种引发剂属于油溶性引发剂?()A. 过硫酸钾B. 过氧化氢C. 偶氮二异丁腈D. 过硫酸铵答案:C解析:偶氮二异丁腈是油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是水溶性引发剂。

7. 在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适用条件是()A. 低转化率B. 高转化率C. 任何转化率D. 中等转化率答案:C解析:官能团等活性理论在任何转化率下都适用。

8. 合成聚酯常用的二元醇是()A. 乙二醇B. 丙二醇C. 丁二醇D. 戊二醇答案:A解析:乙二醇是合成聚酯常用的二元醇。

9.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是()A. 反应迅速B. 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C. 转化率很高D. 没有小分子生成答案:B解析:逐步聚合反应中,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

10. 尼龙- 66 的合成原料是()A. 己二酸和己二胺B. 己内酰胺C. 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 丙烯腈答案:A解析:尼龙- 66 由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洛阳理工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卷(5)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1、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2、水3、亲水基团亲油基团4、胶乳颗粒成核颗粒增长5、缩合聚合反应6、共缩聚物7、固相缩聚法8、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液相气相组合式连续本体法、淤浆法(又叫做溶剂聚合法)9、锦纶10、聚丙烯酰胺11、聚异戊二烯12、电解质凝聚法冷冻凝聚法13、生胶塑炼胶料混炼混炼胶的加工成型硫化14、粘度稳定剂15、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评分标准每个空1分,多答、少答、错别字均不给分;同一空有两个意义相同的答案时,写上其一均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D4、B5、C6、B7、B8、C9、C 10、D评分标准选对给1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反相悬浮聚合法:将水溶性单体的水溶液作为分散相悬浮于油类连续相中,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2、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3、配位聚合:是指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首先在过渡金属引发剂活性中心上进行配位、活化,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链增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4、熔融缩聚法:无溶剂情况下,使反应温度高于原料和生成的缩聚物熔融温度,即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下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5、静态界面缩聚:分别含有两种可发生缩聚反应单体的水相与有机相静置分为两层液体时,其界面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6、维卡耐热温度:将试样置于每小时升温50℃的等速升温烘箱中,试样上放置测试用金属针,面积为一平方毫米,负荷为50N。

金属针刺入塑料深度为1mm时的温度为维卡耐热温度。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金属针”前2分,后1分7、应力破裂:在使用过程中塑料时常需承受外界压力或存在有成型时产生的内应力,塑料可能对某种溶剂在无应力状态下稳定,但在应力下接触溶剂时产生破裂的现象。

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习题参考第一章绪论【1】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答: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方向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高分子制备原理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使学生掌握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工艺特点和工艺过程,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的改性,对高分子材料在实际生产中有初步的认识。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材料科学学科的课程打下较好的基础。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基本任务。

答: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单体),经聚合反应使之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2】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答: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特点:单体溶剂等可能含有杂质,会影响到聚合物的原子量,进而影响聚合物的性能,须除去杂质意义:为制备良好的聚合物做准备2)催化剂配制过程特点:催化剂或引发剂的用量在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仔细调制. 意义:控制反应速率,引发反应3)聚合反应过程特点:单体反应生成聚合物,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等,制取所需产品意义:控制反应进程,调节聚合物分子量4)分离过程特点:聚合物众位反应的单体需回收,溶剂,催化剂须除去意义:提纯产品,提高原料利用率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特点:聚合物中含有水等;需干燥. 意义:产品易于贮存与运输6)回收过程特点:回收未反应单体与溶剂意义: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防止污染环境【3】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答:1)生产方式2)产品性能:产品系列化3)原料路线4)能量消耗与利用5)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技术费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

根据反应机理不同,高分子聚合反应可分为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根据单体和产物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4】塑料生产中加入稳定剂和润滑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稳定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成型过程中高聚物受热分解,或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高聚物受光和氯的作用而老化降解。

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谓三大合成材料?简要说明他们的特点。

答:(1)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或称做合成的高聚物为挤出制造的有机材料,统称为合成材料。

其中以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特点: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制品形式多样化等。

塑料大多是有机材料,因此其主要的缺点是绝大多数塑料制品都可以燃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线、空气中氧的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和热的影响,其制品的性能逐渐变坏,甚至损坏到不能使用,即发生老化现象。

合成橡胶是用化学的合成方法产生的高弹性体。

经硫化加工可制成各种橡胶制品。

某些种类合成橡胶的橡胶具有较天然橡胶为优良的耐热、耐磨、耐老化、耐腐蚀或耐油等性能。

合成纤维,线型结构的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过适当方法纺丝得到的纤维称为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较,具有强度高、耐摩擦、不被虫蛀、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缺点是不易着色,未经过处理时易产生静电荷,多数合成纤维吸湿性差。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主要包括哪两大类?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两大类。

3.单体储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答:单体储存时应达到防止单体自聚、着火和爆炸的目的。

(1)防止单体自聚,为了防止单体自聚,在单体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

(2)防止着火,为了防止着火事故发生,单体储罐要远离反应装置,储罐区严禁明火以减少着火的危险。

(3)防止爆炸,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要防止单体泄露,因单体泄露后与空气接触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或过氧化物;储存气态单体或经压缩冷却后液化的单体的储罐应是耐压的储罐;高沸点的单体储罐应用氮气保护,防止空气进入。

4.聚合物反应产物的特点是什么?答: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

②聚合物的形态有坚韧的固体、粉状、粒状和高粘度的溶液。

③聚合物不能用一般产品精制的方法如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和提纯。

5.选择聚合方法的原则是什么?答: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选择选择适当的聚合方法。

6.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几条?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答:工业上生产的高聚物主要是加聚高聚物和缩聚高聚物。

当前主要有两条路线。

(1)石油化工路线(石油资源有限))石油化工路线(石油资源有限)石油经开采得油田气和原油。

原油经炼制得到石脑油、煤油和柴油等馏分和炼厂气。

以此为原料进行高温热裂解可得到裂解气和裂解轻油。

裂解气经分离精制可得到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等。

裂解轻油和煤油经重整得到的重整油,经加氢催化重整使之转化为芳烃,经抽提(萃取分离)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和萘等芳烃化合物。

(2)煤炭路线(资源有限,耗能大))煤炭路线(资源有限,耗能大)煤矿经开采得到煤炭,煤炭经炼焦得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煤焦油经分离精制得到苯、甲苯、二甲苯、萘和苯酚等。

焦炭与石灰石在高温炉中高温加热得到电石(CaC2),电石与H2O反应得到乙炔。

炔可以合成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腈等单体或其他有机原料。

(3)其他原料路线)主要是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直接用作单体或经化学加工为单体。

本路线原料不足、成本较高,但它也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的基础上小量生产某些单体,其出发点是可取的。

7.简述由最基本的原料(原油、天然气和煤)制造高分子材料的过程。

答:石油化工路线(石油资源有限)石油经开采得油田气和原油。

原油经炼制得到石脑油、煤油和柴油等馏分和炼厂气。

以此为原料进行高温热裂解可得到裂解气和裂解轻油。

裂解气经分离精制可得到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等。

裂解轻油和煤油经重整得到的重整油,经加氢催化重整使之转化为芳烃,经抽提(萃取分离)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和萘等芳烃化合物。

答:煤炭路线(资源有限,耗能大)煤矿经开采得到煤炭,煤炭经炼焦得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煤焦油经分离精制得到苯、甲苯、二甲苯、萘和苯酚等。

焦炭与石灰石在高温炉中高温加热得到电石(CaC2),电石与H2O反应得到乙炔。

由乙炔可以合成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腈(jing)等单体或其他有机原料。

8.请写出10种用自由基聚合获得的高聚物。

答:高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脂、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

9.在高聚物生产中有几种聚合物是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的?答:在高聚物工业生产中采用本体聚合方法的有高压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少数工厂一部分聚氯乙烯用本体聚合法生产。

10.本体聚合的主要组分是什么?本体聚合的特点是什么?答:定义:本体聚合是指单体在少量引发剂的(甚至不加引发剂而是在光、热或辐射能)的作业下聚合成高聚物的过程。

组分:是单体加有(或不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可以包括熔融聚合和气相聚合。

特点:(1)优点:本体聚合的主要优点是聚合体系中无其他反应介质,组分简单,工艺过程较简单,当单体转化率很高时可以省去分离工序和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可直接造粒得粒状树脂;同时设备利用率高;产品纯度高。

(2)缺点:其缺点是体系粘度大、聚合热不易排出,自动加速现象严重,易产生爆聚,轻者影响产品质量,重者是聚合失败。

11.悬浮聚合有哪几种?与本体聚合相比较其优缺点是什么?答:悬浮聚合是指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借助悬浮剂的作用和机械搅拌,是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介质水中的聚合过程。

悬浮聚合分类:悬浮聚合可根据单体对聚合物溶解与否,将其分为均相悬浮聚合和非均相悬浮聚合。

(1)均相悬浮聚合)如果聚合物溶于其单体中,则聚合物是透明的小珠,该种悬浮聚合称为均相悬浮聚合或称珠状聚合。

(2)非均相悬浮聚合)如果聚合物不溶于其单体中,聚合物将以不透明的小颗粒沉淀下来,该种悬浮聚合称为非均相悬浮聚合或称沉淀聚合。

优点:①体系粘度低,传热和温度容易控制,产品分子量及其分布比较稳定②不容易产生自动加速现象③生产成本较低缺点:①产物带分散剂残留物②工业上采用间歇法生产,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③需后处理工序。

12.悬浮聚合的主要组分是什么?对各组分的要求如何?答:悬浮聚合的主要组分是单体、引发剂、悬浮剂和介质(水)单体:要求:对单体进行精制,时期纯度达到要求才能进行聚合。

(杂质的阻聚作用和缓聚作单体:要求对单体进行精制,时期纯度达到要求才能进行聚合。

用;加速作用和凝胶作用;杂质的链转移作用)介质水:因此,高分子合成工业中用去离子水做聚合用水。

(在悬浮聚合中使用大量的水作介质水:因此,高分子合成工业中用去离子水做聚合用水。

为介质。

氯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钙离子及可见杂质使聚合物带有颜色并使产品质量下降,水中的氯离子还能破坏悬浮聚合的稳定性,使聚合物粒子变粗;水中的溶解氧能产生阻聚作用,延长诱导期,降低聚合速率。

)13.何为均相溶液聚合?何谓非均相溶液聚合?答:溶液聚合是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聚合为高聚物的过程。

(1)均相溶液聚合单体溶于溶剂中,聚合物也于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这种溶液聚合体系称为均相溶液聚合。

(2)非均相溶液聚合单体溶于溶剂中,聚合物不于溶剂中,形成固体聚合物沉淀出来,这种溶液聚合体系称为非均相溶液聚合。

14.溶液聚合中溶剂的作用是什么?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溶液聚合中溶剂的作用是什么?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答:溶液聚合中使用的溶剂可作为传热介质并且抑制了凝胶效应,防止自动加速现象,因此反应易于控制,易于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在溶液聚合中,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着聚合反应的速率、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的构型。

因此,选择适当的溶剂很重要。

选择原则是:①溶剂对自由基聚合不能有缓聚和阻聚等不良影响(2)为了得到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溶剂的的用量不能太大③如果得到聚合物溶液,则选择聚合物的良溶剂,而要得到固体聚合物,则应选择聚合物的非溶剂④尚需考虑毒性和成本问题15.何谓乳液聚合其主要组分和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乳液聚合的特点是?答: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水中形成乳状液(液/液分散体系),在水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形成固态高聚物且分散于水中(称为乳胶),此时的乳状液称为固/液分散体系。

组分:油溶性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和介质水。

作用:①乳化剂的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界面张力,对单体有增溶作用,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②介质水:作为分散介质,有较高的比热,散热较易。

特点:①以水为介质,价廉安全,且对传热十分有利②分散体系稳定性优良,可以进行连续操作,聚合物乳胶可以作为胶黏剂、涂料或表面处理剂等直接利用。

③用固体聚合物是,需要加电解质破乳、水洗和干燥等工序,工序过程较复杂④乳液聚合体系中基本上消除了自动加速现象,乳液聚合的聚合塑料可以很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很高。

⑤乳液聚合不仅可以用于合成树脂用聚合物的生产,而且可以用橡胶用聚合作用聚合物的生产。

16.何谓乳化剂?乳化剂作用是什么?乳化剂有哪几种?使用有何不同?有哪些指标来表征乳化剂的性能?答: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界面张力,对单体有增溶作用,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作用:①降低表面张力,使单体分散成细小液滴②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是乳液稳定③形成胶束,是单体增溶。

乳化剂的种类: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四种。

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乳液聚合工业中应用最广的,通常是在Ph>7的条件下使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是在Ph<7的条件下使用,最好低于5.5性能:有三个指标来表征:①临界胶束浓度(CMC)②亲水—亲油平衡值(HLB)③三相平衡点17.写出乙烯、丙烯和二烯烃的配为聚合的引发剂。

答:①乙烯配为聚合的引发剂低压法常用的引发剂是TiCl4+Al(C2H5)2Cl中压法常用的引发剂是载于载体上的金属氧化物。

常用的有两种:三氧化铬载于二氧化硅—三氧化铝载体上。

三氧化钼载于活性氧化铝上,常称为美孚法②丙烯配为聚合的引发剂用于生产有规聚丙烯的Ziegler—Natta引发剂最基本的组成是a—TiCl4+Al(C2H5)2Cl③二烯烃配位聚合常用的引发剂是Ni—三元引发剂18.讨论在离子聚合中聚合方法和操作方法与自由基聚合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答:离子聚合所用的引发剂对水极为敏感,因此,离子聚合的实施方法中不能用水作为介质,即不能采用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离子聚合只能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并且单体和其他原料中含水量应严格控制。

操作方法有间歇方法和连续方法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为离子的连锁聚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