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疖痈诊断详述

合集下载

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1 诊断依据
1.1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1.2 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1.3.1 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1.3.2 软疖(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公分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1.3.3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蛐蟮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1.4 “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 证候分类
2.1 热毒蕴结:常见于气实火盛的患者。

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者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可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

苔黄,脉数。

2.2 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

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

苔薄腻,脉滑数。

2.3 体虚毒恋: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

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并有相应的全身证候。

3 疗效评定
3.1 治愈:疖肿消散或渍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3.2 好转:再发疖肿数减少,症状减轻。

3.3 未愈:疖肿此愈彼起,不能控制。

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疖病,又称“疖肿”或“大世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

疖病症状明显,并且容易恶化和复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疖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疖病。

一、疖病的症状1.1 红肿:疖病的早期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常伴有疼痛或触痛。

发生在面部时,可能导致面部部位的红肿变形。

1.2 高热:由于疖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

体温可以达到38摄氏度以上,甚至超过39摄氏度。

1.3 分泌物:在疖病的病程中,患处可能会出现脓液分泌物。

这些分泌物通常是黄色的,有时会有恶臭。

1.4 皮肤坏死:如果疖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皮肤坏死。

坏死的皮肤通常表现为黑色或暗紫色。

二、疖病的治疗2.1 局部治疗:对于较小的疖病,局部治疗可能足以解决问题。

患处可用温水清洗,并使用抗菌洗液进行创面消毒。

同时,患处可敷上消炎药膏,并使用湿润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2.2 服用抗生素:对于复杂或较大的疖病,口服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但是,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2.3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疖病或复发性疖病,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的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及疖病的消除。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避免感染和复发。

三、疖病的预防3.1 保持个人卫生:疖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保持个人卫生至关重要。

每天洗澡,并使用抗菌洗涤剂清洗皮肤,尤其是易生疖病的部位。

3.2 避免挤压:对于有疖病症状的患者,应避免挤压或刮擦患处。

这样可以减少疖病蔓延的风险,并防止感染的加重。

3.3 避免接触感染源:疖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因此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细菌的物品或表面,如污染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等。

3.4 加强营养: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疔、疖、痈、疽的不同病因病机

疔、疖、痈、疽的不同病因病机

疔、疖、痈、疽的不同病因病机
疔、疖、痈、疽的不同病因病机
发表者:老军医
疔疖痈疽,都属于在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可见的一类外科病。

其鉴别首先从肌表的色泽、肿胀及伴有证,确定是属于阳证还是阴证,然后再仔细观察局部表现特征。

现将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1、疔: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子状;患处皮肤麻木或痒痛并伴有寒热交作。

多因饮食不节,外感风邪火毒及四时不正之气而发。

发病较急,变化迅速,初起如栗,坚硬根深,继则焮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待脓溃疔根出,则肿消痛止而愈。

治疔宜清热解毒。

2、疖: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

由内蕴热毒或外触暑热而发,疖长于肌表,肿势局限,形小色红、热痛、根浅,出脓即愈。

治宜清热解毒。

3、痈:疮面浅红肿而高大。

有肿胀、焮热、光泽无头、疼痛及成脓等。

多由外感六淫,外伤感染等,导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气血凝滞而成。

痈分为内痈、外痈两类。

属急性化脓性疾患。

4、疽:漫肿而皮色不变,疮面较深。

由于气血为邪毒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

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多发于肌肉,初起即有栗粒状脓头的疮疡,以后腐烂,形如蜂窝。

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湿热火毒内蕴,使内脏积热,营卫不和,邪阻肌肤所致。

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

无头疽:发于筋骨间,初起无头,漫肿色白,根脚散漫,皮色不红。

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所致。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疖疔痈发鉴别要点

疖疔痈发鉴别要点

疖疔痈发的鉴别要点如下:
疖:
1. 疖是由单个毛囊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通常发生在头、脸、脖子、腋窝和腰部等部位。

2. 疖通常只有一个小疙瘩,大小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通常有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3. 疖的病程比较短,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只需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热敷即可。

疔:
1. 疔比疖更严重,是由深部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通常发生在手指、足趾、足跟、头部等容易受压的部位。

2. 疔通常有一个小脓疱,周围有明显红肿和疼痛,脓疱深埋在皮肤深层,难以自行破溃。

3. 疔的病程较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需要切开引流,并使用抗生素药物。

痈:
1. 痈是皮肤深层组织的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脖子、腋窝等部位。

2. 痈会形成一个大的脓肿,可能涉及多个淋巴结和皮下组织,通常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3. 痈的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和局部引流,可能需要手术切开脓肿。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别疖、疔和痈的特点。

在出现类似症状时,请务必咨询医生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发:
这里“发”的含义较为模糊,无法给出确切的鉴别信息。

总的来说,疖、疔和痈是三种不同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它们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都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鉴别要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些疾病。

请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其他健康疑虑,请尽快咨询专业医生。

疖和痈的区别

疖和痈的区别

疖和痈的区别关于疖和痈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疖和痈的区别,供大家阅览!疖和痈的主要区别是:疖初起会形成圆锥形隆起的硬块,一般直径3-6厘米,几天后其中央可见单个黄色脓头,好发于头面部,发际,颈项部,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多发于夏天;痈初起是形成为圆形状隆起的硬块,一般直径6-9厘米,几天后中央会出现多个粟粒状脓头,而且会变软,破溃后形状像“火山头”样。

疖和痈相同之处是都会导致周围的淋巴结肿大。

中医上讲的所谓疖和痈都是生于皮肤的急化脓性皮肤病,在我们药店也是非常的常见,它们可以发于人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都会有红肿硬块,疼痛明显,都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后期的话会局部疼痛加重并且溃脓。

疖和痈治疗方法:疖和痈中医上治疗一般是内服与外用药相结合,疖和痈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分别可以用不同的中成药来治疗。

火毒壅盛证:一般症状是疖痈初起,肿块色红灼热,肿痛,向周围扩大,并且伴有寒热头痛,食欲不振。

这种类型一般使用的中成药口服有梅花点舌丸,外用药有金黄膏和龙珠软膏。

毒热酿脓证:一般是疖痈红肿中央变软,脓头腐烂塌陷,流脓血,这种类型一般使用的中成药与上面火毒壅盛证一样,口服有梅花点舌丸,外用药有金黄膏和龙珠软膏。

气血失和证:一般症状是疖痈脓液破溃,腐肉脱落,肉芽新生,逐渐收口。

这种类型一般使用的中成药有外用生肌玉红膏。

气血两虚证:一般症状是疖痈红肿平塌,化脓,创口不收,还伴面色无华,低热乏力,口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

这种类型一般使用的中成药有口服补中益气丸,外用生肌玉红膏。

于疖和痈方面的内容讲完了中医我们来讲讲西医关于疖和痈方面的内容。

西医上讲的所谓疖和痈就是指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疼痛性结节,痈是疖在皮下相互融合形成的,导致深部化脓和瘢痕形成。

西医的治疗原则就是杀菌,清洁为主,主要是内服和外用抗生素,内服抗生素一般可以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外用可以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
疮疡、疖、疔
垫江县中医院 皮肤科龙永婷
最新课件
1
概论
含义——体表化脓性疾患, 传统中医外科重点。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外感六淫邪毒
外来伤害 饮食不节
“五气过极均能化热”故疮 疡以热毒、火毒为常见。
情志、房劳损伤
2、病理
气血凝滞,营卫不和最,新课经件 络阻塞,热盛肉腐,肉腐化2 脓。
二、辨证
既重视局部,又和整体结合是疮疡辨证的独 特体系。
最新课件
36
7、预防与调摄:注意保护,防 治手足皮肤损伤,手部疔疮忌持 重物剧烈活动,足部疔疮抬高患 肢减少行走,愈后手指功能锻炼。
其他参照“颜面部疔疮”。
最新课件
37
(三)红丝疔
1、定义:发于四 肢,皮肤呈红丝 显露,迅速向上 走窜的急性感染 性疾病。
最新课件
38
2、特点:手足部应先有疔疮或 破损,而后突然出现红丝,延患 肢内侧迅速向上走窜。
最新课件
20
7、预防与调摄:注意个人卫生, 少食辛辣炙煿肥甘厚腻之品,患 疖时忌食鱼腥发物,保持大便通 畅,防暑降温,体虚者积极锻炼, 消渴病等及时治疗。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22
(一)颜面部疔疮
1、定义:一种发 病迅速,易于变 化而危险性较大 的发生于颜面部 的急性化脓性疾 病。
最新课件
23
1、定义:一种发 病迅速,易于 变化而危险性 较大的发生于 手足部的急性 化脓性疾病。
最新课件
30
2、特点:蛇眼疔甲旁红肿,蛇头 疔手指末节肿如蛇头,蛇肚疔通指 红肿,托盘疔手掌、手背肿胀延及 腕臂,足底疔肿在足底等。均易损 筋伤骨。
最新课件

疖与疖病诊断与治疗PPT

疖与疖病诊断与治疗PPT

疖与疖病的区别: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疖病是多个疖的聚集
疖与疖病的症状:疖表现为红肿热痛,疖病表现为多个疖的聚集,疼痛剧烈
疖与疖病的治疗:疖的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疖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治疗
疖与疖病的预防: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饮食习惯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疖:皮肤表面红 肿、疼痛的肿块, 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
疖病:皮肤表面 反复出现疖,可 能与免疫系统功 能异常有关
症状:红肿、疼 痛、发热、皮肤 表面出现脓疱
诊断:根据症状 和体征,结合实 验室检查如细菌 培养和免疫学检 查进行诊断
观察症状:红肿、疼痛、发热等 触诊:检查皮肤是否有硬结、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手术等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细菌感染
避免过度挤压, 防止细菌扩散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均 衡、睡眠充足等
定期进行皮肤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皮肤问题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术后护理:保持 伤口清洁、定期 换药、避免感染 等
手术风险:感染 、出血、瘢痕形 成等
局部治疗:使用外用药膏如 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 等,以减轻症状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如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控 制感染

外科疖的名词解释

外科疖的名词解释

外科疖的名词解释外科疖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外科疖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包括其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定义外科疖,又称为脓疖,是一种发生在毛囊和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它的特征是毛囊红肿、有脓肿形成,并伴随着疼痛和发热。

外科疖往往在容易受到摩擦和压力的部位出现,比如腋窝、鼻孔和肛门周围。

二、病因外科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

细菌会侵入毛囊,并在那里引发感染。

毛囊受损、个人卫生差以及免疫力低下都是发生外科疖的风险因素。

此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接触污染物和卫生条件不佳也都与外科疖的发生有关。

三、症状外科疖的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热感、皮肤硬化和脓肿形成。

在初期阶段,感染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变成有脓点的囊肿。

脓肿一般会在1-2周内破裂,释放出脓液和细菌。

在一些情况下,病人可能还会有全身不适、头痛和发热等症状。

四、诊断外科疖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进行的。

医生会注意病人的症状,检查感染部位的红肿、疼痛和脓肿。

有时,医生还会要求进行特殊检查,例如培养脓液来确定感染的菌种,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五、治疗方法外科疖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清除感染,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局部处理:轻微的外科疖可以通过局部处理来缓解症状。

医生可能会建议用温水湿敷感染部位,以帮助减轻红肿和疼痛。

同时,避免揉搓或刺破脓肿,以防细菌进一步扩散。

2. 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的外科疖或合并其他感染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抗生素。

抗生素能帮助消除细菌感染,并预防感染扩散。

3. 外科手术:在一些情况下,外科疖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切开脓肿、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并可能进行引流以促进伤口愈合。

4. 预防措施:预防外科疖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疖痈诊断详述
*导读:皮肤疖痈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疖初起为皮肤上现出红、肿、痛小硬结,成锥形隆起,有触痛;随即硬结顶出现黄白色脓头,周围为红色硬盘,病员自觉局部发痒、烧灼感及跳痛;以后脓头破溃,排除少许脓液后疼痛减轻,或其顶端形成一个脓栓,与周围组织分离而脱落,炎症逐渐消退,创口自行愈合。

病程中除引流区淋巴结可伴肿胀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疖若处理不当,如随意搔抓或挤压排脓,热敷,药物烧灼腐蚀以及不恰当的切开等,都可促使炎症扩散。

位于上、下唇、鼻部的疖,因其位于颜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可骤然恶化,局部红、肿、痛范围增大,伴发蜂窝组织炎或演变成痈;甚至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痈好发于唇部(唇痈),上唇多于下唇,男性多于女性。

感染的范围和组织坏死的深度均较疖严重并伴剧烈的疼痛。

当多数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与坏死时,可形成迅速扩大的紫红色炎性浸润块。

感染可波及皮下筋膜层及肌组织。

初期周围组织亦有坏死,坏死组织溶解排出后,可形成多数蜂窝状腔洞。

继之,腔洞之间皮肤、粘膜或皮下组织亦可发生坏死,致使整个痈的病变区上层组织呈紫红色;痈周围和深部的组织则呈浸润性水肿。

唇痈病员因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而致进食、言语困难。

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比数升高。

唇痈较疖更易伴发颅内海绵窦静脉炎、败血症、脓毒血症以及中毒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应注意与颜面疔疮、有头疽、蜂窝织炎等相鉴别。

颜面疔疮,多发于唇、鼻、眉、颧等处,局部开始为一个脓头,肿块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麻或痒。

继之红肿高突,可发展为数个脓头,灼热疼痛。

有头疽,也发于肌肤之间,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易向周围扩展腐烂。

蜂窝织炎,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

化脓发生在皮下或深部疏松组织里(这种组织叫做蜂窝组织,因其结构象蜂窝一样),称为蜂窝组织炎。

局部表现为弥漫性红肿,境界不清,疼痛显著,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成脓后破溃而形成溃疡,经2周左右医治而愈。

亦有不破溃者,炎症浸润自然吸收而消退。

注意面部皮肤清洁,防止细菌侵入。

切忌搔抓或挤压,严禁切开引流,值得医、患者切记。

应注意饮食宜清淡,补充各种营养及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皮肤疖痈的诊断,皮肤疖痈怎么处理
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皮肤疖痈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