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面部疖痈--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章讲义4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面部疖痈

(1)疖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疖。
初期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硬结,有触痛;2~3天内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的小脓头,周围为红色硬盘,局部瘙痒、烧灼感及跳痛;继之脓头破溃,排脓或形成脓栓,分离、脱落,炎症消退。
可伴有引流区淋巴结轻度肿痛。
(2)痈相邻多个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痈。
好发于唇部,上唇多见。
感染的范围和组织坏死的深度均较疖严重,并伴剧烈的疼痛,可形成紫红色炎性浸润块;其后皮肤上出现多数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溢出脓血样分泌物;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进食、言语困难。
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库含答案1、翼内肌下部触诊位置在A、下颌升支外侧B、下颌升支前缘向上C、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D、乙状切迹中点与颧弓中点之间E、上颌结节后上方答案:C2、好发于面部可能发生恶变的囊肿A、皮脂腺囊肿B、皮样或表皮样囊肿C、甲状舌管囊肿D、腮裂囊肿E、舌下囊肿答案:A3、骨髓腔或骨孔内的出血可用A、温热盐水纱条压迫止血B、荷包缝扎止血C、骨蜡填充止血D、碘仿纱条堵塞压迫止血E、手指压迫动脉的近心端答案:C4、以下疾病需用x线检查,但不包括A、急性根尖周炎B、邻面龋和继发龋C、慢性根尖周炎D、牙内、外吸收E、牙髓钙化答案:A5、少数翼下颌间隙感染来源于A、牙源性B、血源性C、损伤性D、腺源性E、医源性答案:E6、患者女,30岁。
左上颈部肿物1年,有反复消长史,感冒时易増大,触诊囊性感明显,穿刺液为透明、淡黄色水样清亮液体。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舌下腺囊肿口外型B、甲状舌管囊肿C、下颌下腺囊肿D、第二鳃裂囊肿E、囊性答案:E7、以下哪一项是皮样、表皮样囊肿所独有的特征A、生长缓慢B、多见于儿童、青年C、触诊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D、境界清E、一般无自觉症状答案:C8、角化囊肿属于A、发育性颌骨囊肿B、血外渗性囊肿C、牙源性颌骨囊肿D、胚胎性颌骨囊肿E、炎症性颌骨囊肿答案:C9、患者女,18岁。
5天前出现右下颌智齿冠周炎,已行抗感染治疗3天。
检查见开口度正常,智齿正位,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上颌智齿正位萌出。
该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法是A、远中眼瓣切除B、拔除下颌智齿C、同时拔除上、下颌智齿D、理疗E、不处理答案:A10、关于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哪项除外A、体位试验阳性B、触之柔软,可压缩C、透光试验阳性D、浅表肿瘤呈蓝紫色E、有时可扪及静脉石答案:C11、骨髓腔或骨孔出血的止血方法是A、指压止血B、包扎止血C、填塞止血D、结扎止血E、药物止血答案:C12、患者男,10岁。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含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属于闭式引流的是A、药线引流B、负压引流C、管状引流D、纱条引流E、片状引流正确答案:B2.上颌骨骨折采用颌间结扎固定,固定一般为A、4~6周B、2~3周C、3~4周D、8周以上E、1周正确答案:C3.患者拔牙后3个月局部愈合尚可,但有一骨棱压痛明显,此时应A、观察,局部不做处理B、局部按摩C、行上颌结节修整术D、行牙槽突修整术E、行舌系带延长术正确答案:D4.筛窦在几岁以后进行x线检查方具有价值A、20岁B、2岁C、10岁D、6岁E、3岁正确答案:D5.如果拔除48,解除邻牙阻力常需要A、切开法B、去骨法C、劈开法D、直接挺出48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C6.关于拔牙器械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牙挺作用的原理有杠杆原理、楔的原理和轮轴原理B、钳喙的长轴应与牙长轴平行C、牙钳由钳喙、关节及钳柄三部分构成D、牙挺由杆和柄两部分组成E、牙钳持握时应注意握持区尽量靠钳柄的末端正确答案:D7.颌面部创伤病员包扎的直接作用不包括A、保证呼吸道通畅B、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C、减少污染,防止涎液外流D、压迫止血E、保护并缩小创口正确答案:A8.上颌窦填塞法适用于A、上颌骨外下壁骨折B、上颌骨前壁骨折C、颧弓骨折D、颧骨颧额缝骨折E、颧骨粉碎性骨折正确答案:B9.关于牙根拔除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根钳拔除法为牙根拔除术时首选的方法B、根钳和牙挺均不能拔除的牙根,可考虑用翻瓣去骨拔除C、拔除牙根时要有良好的照明D、应用牙挺拔除牙根时,要注意选择挺刃大小、宽度应与牙根相适应E、根挺放置在断面较低的一侧正确答案:E10.心律失常患者首选A、布比卡因B、阿替卡因C、普鲁卡因D、利多卡因E、丁卡因正确答案:D11.颏部正中粉碎性骨折可造成患者窒息,首选的抢救措施为A、A骨折复位B、气管切开C、吸氧D、牵引舌体至口外E、环甲膜切开正确答案:D12.外伤致上颌骨骨折,鼻腔发生明显出血A、结扎止血B、包扎止血C、指压止血D、填塞止血E、药物止血正确答案:D13.许勒位片可显示颞下颌关节A、中部1/3影像B、顶部影像C、外侧1/3影像D、内侧1/3影像E、后前位影像正确答案:C14.以下哪一项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A、填塞止血法B、结扎止血法C、包扎止血法D、药物止血法E、指压止血法正确答案:B15.男性,18岁,与他人相撞致上前牙外伤。
甘肃省口腔执业医师:颌骨骨髓炎的预后考试题

甘肃省口腔执业医师:颌骨骨髓炎的预后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A.6个月~3岁婴幼儿B.学龄前儿童C.青少年D.中年人E.老年人2、以下肿瘤具有恶性倾向的是A.乳头状瘤B.血管瘤C.纤维瘤D.牙龈瘤E.淋巴管瘤3、口腔预防工作者在研究学龄儿童口腔保健问题时,有人提出首先要做的并得到一致同意的是A.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B.收集口腔健康状况的资料C.寻找适宜的口腔预防措施D.取得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E.如何培养口腔卫生习惯4、伴有糖尿病的水肿患者,不宜选用A.氢氯噻嗪B.呋塞米C.氨苯蝶啶D.螺内酯E.乙酰唑胺5、”猖獗龋”是哪种结缔组织病的特征性表现A.系统性红斑狼疮B.银屑病关节炎C.干燥综合征D.皮肌炎E.硬皮病6、休克指数是指A.脉率+脉压-111 B.脉率/舒张压C.脉率/收缩压D.舒张压/脉率E.收缩压/脉率7、某患者,女性,82岁,牙列缺失,牙槽嵴狭窄,全口义齿修复后咀嚼效率低,其原因不可能是A.年龄过大B.牙槽嵴狭窄,固位较差C.垂直距离过低D.咬铪接触点少E.人工牙型号选择过小8、牙龈炎最主要的致病细菌是A.变形链球菌B.伴放线放线杆菌C.牙龈卟啉单胞菌D.黏性放线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9、早期成人牙周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是A.牙齿移位B.食物嵌塞C.刷牙或进食时牙龈出血D.牙龈退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牙齿松动10、产前口腔保健咨询指导一般应讨论的问题不包括A.乳牙的生长发育、萌出时间B.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应注意的问题C.清洁婴儿口腔和牙齿的方法及体位D.牙齿萌出后使用含糖液奶瓶喂养的危害E.乳牙和恒牙交替时间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是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C.遵守职业道德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12、修复体粘固后患牙长时间持续疼痛,最可能____A.已发展为牙髓炎B.存在牙龈炎或牙周炎C.已发展为根尖周炎D.牙本质过敏E.已有继发龋,但未发展为牙髓炎13、患者男性,32岁,突发右胸痛,呼吸困难,查体:语音震颤减弱,气管向左侧移位,叩诊右侧为鼓音,该患者查体还可见A.肝浊音界缩小B.肝浊音界消失C.肝浊音界扩大D.肝浊音界上移E.肝浊音界下移14、下列哪项不属于咀嚼肌紊乱疾病类A.翼外肌功能亢进B.翼外肌痉挛C.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D.肌筋膜痛E.咀嚼肌群痉挛15、下列属于龋病的一级预防的是A.对不能保留的龋坏牙进行拔除B.专业性诊断与充填C.恢复牙体组织的完整性D.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E.防止龋的并发症16、有良好口腔卫生,妊娠期牙龈炎A.也会发生,因激素水平的变化,软组织易发炎B.也会发生,因妊娠期进食量大、次数多,细菌易生长C.不会发生,因细菌是牙龈炎的主要因素D.不会发生,因孕妇生活规律、抵抗力强E.不会发生,因妊娠期呕吐,唾液pH值下降,细菌不易生存17、35岁男性患者,因3天来右上后牙肿痛来就诊。
口腔外科(医学高级):口腔颌面部感染考点三

口腔外科(医学高级):口腔颌面部感染考点三1、配伍题放射性骨髓炎治疗应()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治疗应()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治疗应()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慢性期治疗应()A.刮除死骨、拔除病灶牙B.抗感(江南博哥)染、切开引流C.搔刮死骨、注意保护牙胚D.配合高压氧治疗E.局部湿敷正确答案:D,B,A,C2、名词解释智齿冠周炎正确答案:下颌第3磨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因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故称为智齿冠周炎。
3、多选颜面部疖痈治疗可采用()A.湿敷B.热敷C.石炭酸烧灼D.切开引流E.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正确答案:A, E4、名词解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正确答案: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是目前较常见的疾病。
5、填空题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根尖感染,较少来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化脓性感染。
正确答案:上颌前牙;第1前磨牙;鼻侧;上唇底部6、单选关节坏死性肉芽肿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以炎症溃疡,坏死为主B.中线发病C.可造成口鼻瘘孔D.常有恶臭E.血清华康氏反应(+)正确答案:E7、单选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绿脓杆菌D.厌氧菌E.肺炎球菌正确答案:B8、单选智齿冠周炎不能直接扩散到()A.颞间隙B.颊间隙C.咬肌间隙D.翼颌间隙E.咽旁间隙正确答案:A9、判断题面颈部淋巴结炎以继发于牙源性及口腔感染为最多见。
正确答案:对10、单选眶下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A.4321┻1234B.543┻345C.654┻456D.765┻567E.876┻678正确答案:A11、单选咬肌间隙感染切排时应注意避免损伤()A.腮腺导管B.舌神经C.舌下神经D.舌动脉E.面静脉正确答案:B12、多选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病原菌有()A.铜绿假单胞菌B.结核杆菌C.梅毒螺旋体D.放线菌E.厌氧菌正确答案:B, C, D13、问答题试述下颌第3磨牙冠周炎的治疗原则及处理措施。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单元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单元口腔颌面部感染[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A.病程发展缓慢,可在放疗后十余年才出现症状B.死骨分离速度缓(江南博哥)慢C.死骨与正常骨界线清楚D.骨面暴露部位长期溢脓,久治难愈E.可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发展缓慢,往往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乃至十余年始出现症状。
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由于放疗引起黏膜或皮肤溃疡,致牙槽骨、颌骨骨面外露,呈黑褐色;继发感染后在露出骨面的部位长期溢脓,经久治而不愈。
病变发生于下颌支时,因肌萎缩及纤维化,可出现明显的牙关紧闭。
放射后的颌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致死骨分离的速度非常缓慢,因此,死骨与正常骨常常界限不清。
口腔及颌面部软组织,同样受到放射线损害,局部血运有不同程度障碍,故极易因感染而造成组织坏死,形成口腔和面颊部的洞穿缺损畸形。
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长,患者全身呈慢性消耗性衰竭,常表现为消瘦及贫血。
放射性颌骨坏死与化脓性骨髓炎不同,虽已形成死骨,却无明显界限,而且是慢性进行性发展。
掌握“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知识点。
[单选题]3.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预防为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精确放疗B.严格非放射野的防护C.放疗前应常规行牙周洁治、拔除病灶牙D.放射前应去除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E.放疗过程中佩戴活动义齿没有任何影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放疗前应常规行牙周洁治,注意口腔卫生。
对口腔内可引起感染的病灶牙要进行处理:对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应先予治疗;对无法治愈的病牙应予以拔除。
放射前应去除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活动义齿需在放射疗程终止,经过一段时期后再行佩戴,以免造成黏膜损伤。
掌握“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选项中,可用于高压氧治疗的是A.唇痈B.结核C.口底多间隙感染D.放射性颌骨坏死E.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放射性颌骨坏死全身治疗: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口腔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感染(三)

口腔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节口腔颌面部感染(三)(四)治疗原则1.急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在炎症初期。
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
以控制炎症的发展。
迅速治愈。
如延迟治疗。
则常形成广泛的死骨。
造成颌骨体或下颌支骨质缺损。
治疗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全身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应配合外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颌骨骨髓炎的急性期。
尤其是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根据临床反应。
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以控制炎症的发展。
(2)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引流排脓及除去病灶。
2.慢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颌骨骨髓炎进入慢性期有死骨形成时。
必须行手术去除已形成的死骨和病灶后方能痊愈。
(1)慢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灶清除应以摘除死骨为主。
(2)慢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受累区骨密质变软。
仅有散在的浅表性死骨形成。
故常用刮除方式清除。
有死骨刮死骨。
没死骨。
刮除病理性肉芽组织为主。
五、新生儿颌骨骨髓炎(1)概念:发生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
多发生于上颌骨。
下颌骨罕见。
(2)病因:血源性为主。
感染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3)临床表现:发病突然。
全身高热、寒战、脉快。
啼哭、烦躁不安。
甚至呕吐。
重者发生败血症而出现昏睡、意识不清及休克症状。
局部症状:早期面部、眶下及内眦皮肤红肿。
以后发展为眶周蜂窝织炎。
感染很快波及上牙槽突而出现上牙龈及硬腭黏膜红肿。
感染出现骨膜下脓肿、皮下脓肿或破溃形成脓瘘。
一般很少形成大块死骨。
常形成颗粒状死骨。
上颌乳牙萌出受影响。
上颌骨及牙颌系统发育障碍。
面部畸形。
(4)治疗原则1.首先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
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
2.一旦眶周、牙槽骨或腭部形成脓肿。
要及早切开引流。
3.换药时。
最好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溶液冲洗。
效果较好。
4.口内有瘘孔者应注意防止脓液误吸引起肺部并发症。
六、放射性颌骨坏死(一)概念放射性颌骨坏死指由射线引起的颌骨坏死及其继发的颌骨骨髓炎。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新生儿颌骨骨髓炎A、一般指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主要发生于上颌骨,感染来源多为血源性,一般很少有大块死骨,但常有眶下缘或颧骨的骨质破坏,形成颗粒状死骨从瘘管排出,一般不伤及牙胚,若牙胚已坏死,应去除正确答案:A2.患者男,40岁。
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A、头后仰至上颌牙合平面与地面成90°角B、头后仰至上颌牙合平面而与地面成45°角C、头直立,利用口镜反光操作D、B. 头偏向右侧,以便面对术者E、头略后仰,利用口镜协正确答案:B3.由于舌后坠导致的窒息,应当用以下哪种线将舌牵出A、0 号线B、1号线C、7 号线D、000 号线E、4 号线正确答案:C4.额部、头顶颞部出血时可压迫A、颌内动脉B、颈总动脉C、唇动脉D、颞浅动脉E、颌外动脉正确答案:D5.好发于颈侧部,穿刺可抽出黄色或棕色液体的囊肿A、舌下囊肿B、皮脂腺囊肿C、腮裂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E、皮样或表皮样囊肿正确答案:C6.表层皮片A、也称刃厚皮片或Thiersh皮片。
它包括表皮及一小部分的真皮乳头层,其厚度约为0.2~0.25mm。
正确答案:A7.关于牙根拔除术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牙挺挺刃的大小、宽窄应与牙根相适应B、高位残根、断根可用根钳直接拔除C、使用根挺时不应以腭侧骨板做支点D、略低于牙槽突的断根在去除少许牙槽骨后,也可用根钳拔除E、根钳无法夹住的低位残根应使用牙挺正确答案:C8.诱导化疗A、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先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以期增加治愈的机会,此称为诱导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正确答案:A9.不符合隐性唇裂表现的是A、黏膜亦出现裂隙B、唇峰分离C、皮肤下方的肌层未能联合D、皮肤完好无裂开E、裂侧皮肤浅沟状凹陷正确答案:A10.某患者x线片显示46残根根尖下方有一直径约0.3cm圆形低密度影像,周围无明显骨白线包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章讲义4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五节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一)概念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一般指发生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由于其病因、病变过程、治疗原则等临床特点均有别于一般性化脓性骨髓炎。
故有必要单独加以描述。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主要发生在上颌骨,下颌骨极为罕见。
故主要讨论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
(二)病因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多为血源性,但亦可因牙龈损伤或母亲患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时病原菌直接侵入而引起。
患泪囊炎或鼻泪管炎时也可伴发上颌骨骨髓炎。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的感染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也时有发生。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患儿发病突然,全身有高热、寒战、脉速,哭啼、烦躁不安,甚至呕吐;重者可出现昏睡、意识不清等中毒症状。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局部症状主要在面部,起始眶下及内眦部皮肤红肿。
以后病变迅速向眼睑周围扩散,出现眼睑肿胀,睑裂狭窄甚至完全闭合。
结膜外翻或眼球外突,提示已发展成为眶周蜂窝组织炎。
由于新生儿的上颌骨发育未成熟,上颌窦未完全形成,故感染很快波及上牙槽嵴而出现上牙龈及硬腭黏膜红肿。
感染向外扩散穿破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
脓肿扩散后可在眶下区形成皮下脓肿,经切开或自溃流出脓液。
有时脓液可从龈缘、腭部及鼻腔自溃溢出,形成瘘管。
在脓肿引流后,全身症状可趋缓解,局部症状也逐渐转入慢性。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一般很少形成大块死骨,这是因为上颌骨质松软,骨密质较薄而又富有多数营养孔,化脓性炎症容易突破骨板向外发展,但常有眶下缘或颧骨的骨质破坏,形成颗粒状死骨从瘘管排出。
如果炎症不能得到及早控制,上颌乳牙牙胚可因炎症损伤而在以后影响牙的正常萌出。
由于新生儿骨质钙化程度低及不能合作等因素,X 线片在诊断死骨形成上帮助不大。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可导致上颌骨及牙颌系统发育障碍,死骨排出后遗留的骨质缺损,加上眶下区的瘢痕形成,可后遗睑外翻、颧面部塌陷等继发畸形。
目前临床上很少能见到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因初发病时大多在产科及小儿科就诊,待转入慢性期后始到口腔颌面外科诊治,那时患者早已渡过新生儿期,故对这类患者亦可称为婴幼儿骨髓炎。
(四)治疗原则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发病急、病情重、全身症状变化快,在治疗上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临床上首先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时应注意患儿全身情况的变化,给予必要的对症及支持疗法,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
一旦眶周、牙槽骨或腭部形成脓肿,要及早切开引流。
如果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局部虽未进入化脓期,必要时施行早期切开引流,也可获得缓解全身中毒症状及防止局部感染继续扩散的效果。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急性期如果处理得当,可得到治愈,而不转入慢性期。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常有瘘孔排脓,换药时,最好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溶液冲洗,效果较好。
口内有瘘孔者应注意防止脓液误吸引起肺部并发症。
如病情转入慢性期,已形成死骨,但全身症状好转,局部肿胀基本消退,死骨清除术亦不急于进行,因新生儿或婴幼儿上颌骨骨壁较薄,骨质松软,死骨片均较小,往往可随脓液从瘘孔排出而自愈。
如果牙胚受炎症侵及而坏死,不能从瘘管排出时,可略扩大创口取出坏死牙胚,但未感染的牙胚要尽量保留。
如死骨较大不能排出,手术摘除时也要尽量保守,仅摘除已分离的死骨,否则会加重颌骨破坏,影响颌骨发育,遗留颌面及牙颌系统畸形或咬合功能紊乱。
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治愈后,面部及眶周遗留的瘢痕畸形,可待适当时机进行二期整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