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4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六章)(一)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体中的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知识点:1.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主要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

只改变进入水体污染物的物理性状、空间位置,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参与生物作用。

水体的混合稀释作用主要由下面三部分作用所致:紊动扩散、移流、离散。

(1)紊动扩散:由水流的紊动特性引起水中污染物自高浓度向低浓度区转移的扩散。

(2)移流:由于水流的推动使污染物的迁移随水流输移。

(3)离散:由于水流方向横断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由河岸及河底阻力所致)而引起分散。

2.化学过程: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化学性质或形态、价态上的转化,使水质发生化学性质的变化。

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解吸、胶溶—凝聚等过程3.生物自净过程:是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吸收、降解作用而发生消失或浓度降低的过程。

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生物自净的快慢与有机污染物的数量和性质有关。

其他如水体温度、水流形态、天气、风力等物理和水文条件以及水面有无影响复氧作用的油膜、泡沫等均对生物自净有影响。

(二)掌握常用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稳态模式(一维、二维)要求的基础资料及参数知识点:1.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按照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和建设项目外排污水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特性,确定相应水期及环境水文条件下的水质状况及水质预测因子的背景浓度。

一般采用环评实测水质成果数据或者利用收集到的现有水质监测资料数据。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一般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排放源强以及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多个阶段。

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是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对于北方河流,冰封期的自净能力最小,情况特殊。

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第24页/共73页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价
一、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在于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特点与环境 敏感目标,为选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并获取基础数据。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域功能 与水环境敏感目标、水文特征、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等。
一般常用的水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有三种,即搜集资料法、现场实测法和遥 感遥测法,应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选取相应的调查方法。
第25页/共73页
三、断面和采样点布设
(一)河流
(1) 断面布设 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功能要求与排污口的分布,
按水力学原理与法规要求,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 应包括对照断面、消减断面和控制断面, 见图6-2(a)与(b)。
第26页/共73页
(a)顺直河流
A——对照断面 C——消减断面
(b)有支流的河流 B1, B2, B3——控制断面
第11页/共73页
二、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一)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等级的划分直接决定着评价的工作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拟建项目对 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规定,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价工作要求不同,一级评价 项目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较低。
f =uC
(6-1)
式中: f为污染物的迁移通量,kg·m-2·s-1
u为水体介质的运动速度,m·s -1
C为污染物在水体介质中浓度,kg·m-3
第6页/共73页
(二)扩散
由于分子的随机运动而引起
的质点分散现象,分子扩散的质
分子扩散 量通量与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成
正比。
污染物在 水体中的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PPT课件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PPT课件
15
16
表中把单一项目或污染物的含量分为Ⅰ、Ⅱ、Ⅲ、Ⅳ、 Ⅴ级。评分时,一般分别给予10、8、6、4、2分。 10分最理想,2分最差。(表中Ⅰ级除DO、BOD、 COD、Cu外,其它均为饮用水标准; DO、BOD、 COD是根据大量监测资料确定的; Cu为水产用水标 准; Ⅱ级除ABS外,等于或小于水产用水标准; Ⅲ级 为地面水标准; Ⅳ级为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大于农田 灌溉用水标准的数值为Ⅴ级。)
A=BODi/BOD0+CODi/COD0+NH3Ni/NH3-N0-DOi/DO0
式中:A-综合污染评价指数 BODi、BOD0-B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CODi、COD0-C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NH3-Ni、NH3-N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DOi、DO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8
上面的式子也可改写成:
39
2.预测方法的选择 预测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应尽量利用成熟、
(2)计算式
WQI=∑分级值/ ∑权重值
规定WQI值用整数表示,这样就将水质指数分成从0-
10的11个等级,数值越大,则水质越好。(10:天然
纯净水;0:腐败的原污水)
11
12
2、布朗水质指数
1970年,R.M.Brown等发表了评价水质污染的水质指数 (WQI)。他们对35种水质参数征求142位水质管理专家的 意见,选取了11种重要水质参数。即溶解氧、BOD5、混浊 度、总固体、硝酸盐、磷酸盐、pH、温度、大肠杆菌、杀 虫剂、有毒元素等。然后由专家进行不记名投票,确定每个 参数的相对重要权系数。
分级标准
P
k i1
Ci C si
P <0.2 =0.2 ~0.5 =0.5 ~1.0 =1.0~5.0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通过评估工业项目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 土壤质量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影 响,制定保护措施和规划。
如能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项目,评 估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简介 -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 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3 参与与沟通
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和沟通渠道。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检测与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收 集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如 水质、大气污染、生态系 统状况等。
模型与预测
运用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 模拟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 影响,如噪音、气候变化 等。
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和不确 定性,评估项目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评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有助于制定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决策依据
评价环境影响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基本数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公众参与
评价过程有助于公众参与,并使他们了解项目可能对他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幻灯片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幻灯片
凡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功能分类要求,批准划定的单一景观娱乐用水水域执行景观娱乐水质标准,非单一的景观娱乐用水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与景观娱乐水质标准的关系
基本概念-----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只能用来评价用作农灌的水是否符合要求,不能用来评价农业用水区,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步:审查与报批
报告书文本编制完成后,要经专家的技术审查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修改的文本交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报告书最终要明确回答: 建设项目在所推荐的地址建设“可行”还是“不可行”或者“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可行”,无论是三种情况中的那一种情况,都要把理由充分地讲清楚。对于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要进行环境经济可行性论证。
第 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
1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境质量目标;2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源强;3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4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5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环境质量目标: 预期要达到的环境质量要求。污染源目标: 对排污单位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和总量控制要求。
环境目标
基本概念-----
在划定地面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目标由功能区划决定;在没有划定地面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根据水域的实际功能,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环境质量目标所涉及的水质指标可分为三类:
环境质量目标
物理参数:水温、浊度等等。化学参数:无机指标和有机指标。生化参数:大肠菌群等。
基本概念-----
国家法规确定的基本要求 如:必需达标排放。根据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特定管理要求 如:总量控制、污染物削减率、污水处理率、达标率、污水回用率等等。

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幻灯片PPT

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幻灯片PPT
• (3)移民安置。大岗山水电站需生产安置2959人,搬迁安 置3 850人。主要采用县内与外迁相结合,集中改土改田 与分散调整土地相结合的方式安置移民,对当地的土地资 源利用、根底设施建立等社会环境均有一定影响。
• 分析: • 规划协调性主要分析工程建立与最新的?产业构造调整指导目录??国民经济和
• (三)影响源分析
• (1)施工期。工程开挖、弃渣、占地以及“;三废〞及噪 声排放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新 增水土流失,并降低工程周围环境质量,对施工区内居民 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对交通、旅游、 土地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人群安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 (2)运行期。工程运行期间,大坝阻隔、水库淹没及影响 使工程河段的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显著改变,河谷区域陆生 生境发生改变,大渡河干流水生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对工 程河段原有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将产生一定影响。
• 2.流域规划环评情况 • 根据环评法的规定,流域规划开展了环评工作。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
干流水电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会同四川省开 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审查会。规划环评要求大岗山水电站工程环评时 应重视对施工期“三废〞的污染防治;应分析、评价电站建立对风景区外围 保护地带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取料和弃渣的影响,以及工程 完建后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设计,应与风景区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景观的作 用,防止电站建立对风景区实验区等其他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珍稀保护 鱼类和特有鱼类的保护性和补救性措施。
• (二)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
• 大岗山水电站在设计各阶段,对坝址、坝型、正 常蓄水位、施工布置和移民安置等方面做了多方 案优化和比选,在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和效益最 大化的同时,把工程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的影响降至最低。虽受场地制约,施工企业(挖角 村砂石加工厂)布置不满足环保要求,但可通过措 施予以弥补。因此,工程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是 根本合理可行的。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Ⅲ、Ⅳ
中、小
Ⅲ~Ⅴ

Ⅰ~Ⅲ
中、小
Ⅱ~Ⅳ
大、中
Ⅲ、Ⅳ

Ⅲ、Ⅳ
大、中
Ⅰ~Ⅲ

Ⅱ~Ⅳ
大、中
Ⅰ、Ⅱ

Ⅰ~Ⅲ
大、中
Ⅰ~Ⅲ

Ⅱ~Ⅳ
大、中
Ⅰ、Ⅱ

Ⅰ~Ⅲ


三级
地面水域
地面水水
规模(大小 质要求(水
规模)
质类别)

大 中、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中、小
规模)
地面水水 质要求(水
质类别)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Ⅱ
中、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Ⅰ~Ⅲ

Ⅰ~Ⅲ
中、小
Ⅰ~Ⅳ

Ⅰ、Ⅱ
中、小
Ⅰ、Ⅱ
中、小 大、中

Ⅰ Ⅰ、Ⅱ Ⅰ、Ⅱ




二级
地面水域 规模(大小
规模)
地面水水 质要求(水
质类别)

Ⅳ、Ⅴ
中、小


Ⅳ、Ⅴ
中、小


Ⅲ~Ⅴ
中、小
Ⅳ、Ⅴ

Ⅳ、Ⅴ
中、小
评价结论
第二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调查对象: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实测法、遥感遥测法。 三、调查范围和时间 1.调查的范围 应尽可能按照将来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可能到达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范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 感潮河口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
的规模决定,其中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感潮河段 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在采用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 河流规模,按照河口常用水质数学模式涉及的环境水文特征值与环 境水力学参数的需要决定。
a
16
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评价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3. 评价标准
1.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858-93) (3)《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
1. 调查范围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需遵循以下原则:
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2)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的水域功能质
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 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3)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调查的河 段长度。
a
11
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评价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2. 评价等级
四项指标:
(1)污水排放量
5个档次:≥20000 m3/d;10000〜20000 m3/d;
5000〜10000 m3/d;1000〜5000 m3/d; 200〜1000 m3/d
(2)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范围没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 上游河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 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 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是指在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3
• 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常见的预测方法: 1、数学模型法 2、物理模型法 3、类比分析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学模型法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污染物的扩散
污染进入水体后逐步扩展与河水混合而后到全河段,再 继续混合逐步达到均匀。
53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54
10
11
12
13
14
水环境影响报告样本15 1617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思考题: • 1、海水位于地球表面,因此也属于地表水。 • 2、在某环境容量很大的河流旁边,拟建一座印染
厂,经计算即使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河流也能自 净,因此评价结论“同意建设”,是否正确?为 什么? • 3、一生产对苯二甲酸的厂家,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为有机物,生产过程中使用微量钴、镍做催化剂, 由于用量少,故只选择COD、BOD作为评价因子, 请分析当否?原因?
l
(0.4B0.6a)Bu
1
(0.05H8 0.00B 6 )g (5H )2 I
• l——混合过程段长度,m; • B——河流宽度,m; • a——排放口到岸边距离,岸边排放取a=0,m; • H——平均水深,m; • u——x方向的流速,m/s; • I——河流坡度,m/m。
4
5
6
7
8
9
30
计 算题
• 拟建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工厂边的一条河流,已知污水与河水在 排放口下游1.5km处完全混合,在这个位置BOD5=7.8mg/L, DO=5.6mg/L,河流的平均流速为1.5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 25km处是渔业用水的引水源,河流的K1=0.35/d,K2=0.5/d,若从 DO的浓度分析,该厂的废水排放对下游的渔业用水有何影响?《渔 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52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