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水

环境影响评价--水

(2)监测断面呾采样点布设 以河流为主,在这里主要介绍河流监测断面呾采样点的布设断面的布 设。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应包括对照断面、消减断面呾控制断面。 a.对照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上游的一端(排污口上游100~500m 处)、基本丌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 质情况; b.消减断面:应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完全混合 段,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秲释、净化呾衰减情况; c.控制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的末端或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 诸如支流汇入、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废水排放口、工农业用水取水点、 地球化学异常的水土流失区、水工构筑物呾水文站所在位置等。 消减断面呾控制断面的数量可根据评价等级呾污染物的迁秱、转化规 律呾河流流量、水力特征呾河流的环境条件等情况确定。 以上断面应尽可能设在河流顺直、河床稳定、无急流浅滩处,非滞水 区,幵丏是废水不河水比较均匀混合的河段。
河流一般分为丰水期、平水期呾枯水期,调查时间应选择在代表 水期的典型月仹迚行,评价级别越高,所要求的代表性越强:
一级评价:三个水期都要调查,如时间丌够最少要调查平水期呾枯水 期。 二级评价:一般情况下可调查平水期呾枯水期,如时间丌够最少要调 查枯水期。 三级评价:可以只调查枯水期。
五 调查内容
(1)水域功能呾水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Chapter 2
评价工作程序: step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迚行初步的 工秳分析呾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地表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评选范围及评价标准,编制 评价大纲 step2: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迚一步迚行工秳分析 呾环境现状调查,迚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地表水 的环境影响 step3;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 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 影响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影响部分的编制,提出防治地表 水污染的环境保护建议呾措施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保护水资源,评价水环境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体中的水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以确定水体的污染状况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平衡状况,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溶解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2.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研究水体的物理性质和流动特性,常用的物理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水体流速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流动状况、沉积物的悬浮状况以及水体的热量分布等。

3.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和组成,常用的化学指标包括pH值、溶解盐度、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度、盐度、污染物浓度等信息。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水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通过观察和判断水体的水质特征来评价水质。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地观察,结合现场调查和经验判断进行评价,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2.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采集水样,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对水样中的指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水质进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但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水环境质量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廖岳华,樊 娟,陈世雄,罗岳平(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沙410014)摘 要: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历经30余年,已初步形成一套基本成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结合当前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实际,分析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质监测指标;单因子评价法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56(2010)0320055204Consideration 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urfaceW ater E nvironmental Q u ality Assessment in ChinaL IAO Yue2hua,FAN J uan,C H EN Shi2xiong,L UO Yue2ping(H unan Provi nci al Envi ronment al M onitori ng Center,Changsha410014,Chi na)Abstract:A set of technology system on t 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has basically beco me mat ured in China after t he develop ment for30years.Based on t he current act ual sit uation of envi2 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in China and according to t he aut horsπp ractical experiment s,problems in t 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 are co mp 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some usef ul suggestions for imp rovement are p ut forward in t his paper.K ey w ords:surface water;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dex;single2fact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0 引 言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之一,分布于海洋、江、河、湖和地下水、大气水及冰川共同构成的地球水圈中。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i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i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 (I)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环评记录表的异同 (II)环评审批流程怎么走?有什么考前须知? (III)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 (IV)企业工程做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及所需环评资料 (V)环评大纲是指什么?和环评报告有什么区别? ................................................................ V II技术文件编写通那么....................................................................................................... V II9.4 计量单位的书写..................................................................................................................... x i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大纲编写格式 (I)封面 (I)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I)〔送审稿〕 (I)环境影响报告书 (II)〔送审稿〕 (II)监测单位:×××环境监测中心站 (4)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和成立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展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办法,进展跟踪监测的方式与制度。

环境质量评价是通过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此刻和未来开展趋势及其转变规律,制定综合防治办法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域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计划与方案;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那么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展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域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办法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展不同地域间环境质量的比拟,交流情报资料,进展全国环境质量统计,增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开展和是不是以捐躯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安康而换取经济开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根据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用下式计算 吨煤燃烧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即: GSO2=1.6WS
GSO2 —二氧化硫排放量,t/a; W—燃煤量,t/a; S—煤中的全硫分含量,%。
18
烟尘排放量预测;
G尘=W·A·B·(1-η)
G尘—烟尘排放量,t/a; A—煤的灰份,%; B—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百分数,%; W—燃煤量,t/a; η—除尘效率,%。
,mg/l;
W0-基准年某污染物排放量,t。 24
2、水环境质量预测
(1)水环境质量预测要点:
确定预测目标; 水质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建立水质预测模式
(2)水质基本预测方法
水质相关法 水质流量相关法 河流、湖泊水质的灰色预测模型 河流、湖泊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25
水质模型法
或 E / E
M / M
式中:E—能源消费量;G—总产值。 经济增长速度可采用工业总产值、工农业总
产值、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等。
5
(2)能耗预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能耗预测法:
人均能量消费法 弹性系数法
6
人均能量消费法
生活用能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 估算生活用能的方法。
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dx1(1) dt

a1
x (1) 1

b1
x (1) 2

b2
x (1) 3


bn1
x (1) n
即:
dx1(1)
dt
a1x1(1)

n1
bi
x (1) i1
i1
其中:系数向量 aˆ [a1,b1,b2 , ,bn1]T 法解。

第四章地表水预测

第四章地表水预测

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背景段 河水Q(m3/s),污染 物浓度为C1(mg/L) 混合系数a , 稀释比n 定义 混合段 均匀混合段
污染物浓度为C2 (mg/L) 废水流量为 q(m3/s)
混合过程段的污染物浓度 Ci 及混合段总长度 L
C Q + C 2 q C1 aQ + C 2 q Ci = 1 i = Qi + q aQ + q
y 2u C= exp − 4D x uh 4πD y x / u y Q
式中 Q 是连续点源的源强 (g/s),结果 C 的单位为 , (g/m3= mg/L)。 。
考虑河岸反射时移流扩散方程的解
y 2u Q exp − C ( x, y) = 4D x uh 4πDy x / u y
河宽为 B,只计河岸一次反射时的二维静态河流岸边排 放连续点源水质模型的解为
y 2u − (2 B − y ) 2 u + exp C ( x, y ) = exp − 4D y x 4D y x uh 4πD y x / u 2Q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水体与水体污染 河流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模型与评价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1 水体和水体污染
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 下水水体、海洋。这三种水体中的水可以相互转化, 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三种水体 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三个环节。 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和水体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 的。但在某一水体的部分区域或一定的时间内,这两 种过程总有一种过程是相对主要的过程。它决定着水 体污染的总特征。这两种过程的主次地位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相互转化。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0/12/10
13
表2.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废水排 放系数/m3t-1
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系数/kgt-1
名称
排放系数
制革(以原皮加 工量计)
45~70
SS BOD5
S2Cr3+
25~30 30~35
0.2 0.2
酒精制造(玉米 为原料)
120~130
CODCr SS
910~950 420~460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 境质量目标;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 生的源强;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
制;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 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 目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功能区、水功能 区、水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影 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和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明确给出地表水环境 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2020/12/10
15
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 大气中、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城市垃圾、农村 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 物质或有机物)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受纳 水体造成的污染(Line D. E.1998;Parry R.,1998)。
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 表及地下水体。
11
a.点污染源
定义——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通过 管道和沟渠收集和排入水体的废水。 生活污水: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餐饮 业、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水量水质随生 产过程而异。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还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变得至关重要。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分为定点监测和流域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是指选取湖泊的典型点位,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该点位的水质状况。

流域监测则是综合考虑湖泊流域内的各种因素,并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各个流域入湖口处,以综合评估湖泊水环境的综合质量。

通过这两种监测方式,可以全面掌握湖泊水环境的变化趋势。

湖泊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标准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包括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水质指标包括水体的溶解氧、浊度、酸碱度、温度等,富营养化指标则关注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

此外,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排放也是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不仅需要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水样,还需要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更全面地了解湖泊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实地调查可以掌握湖泊周边的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情况,遥感技术则可以获取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信息。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湖泊的水环境质量。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还需要考虑到长期性和动态性。

湖泊水环境的质量不仅受到季节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需要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和评价,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湖泊水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也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

通过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湖泊水环境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治理。

例如,在富营养化方面,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农业和城市排放,减少营养物的输入,从而改善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
6. 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 6.1 水体与水体污染
• 6.1.1 水体和水体污染 • 6.1.2 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 • 6.1.3 水体污染类型
• 6.2 河流水质模型
• 6.2.1 河流水质模型简介 • 6.2.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 6.2.4 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 • 6.2.5 Streeter-Phelps(S-P)模型 • 6.2.6 河流水质模型中参数估值
• 6.3 湖泊水库模型与评价
• 6.3.1 湖泊环境概述 • 6.3.2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6.3.3 湖泊环境预测模式
• 6.4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 6.4.1 评价目的、分级及程序 • 6.4.2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6.1 水体与水体污染
• 6.1.1 水体和水体污染
• 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 这三种水体中的水可以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实现。三种水体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三个环节。
• 按描述水质组分分类,分为单一组分和多组分的水质模 型。水体中一组分的迁移转化与另一组分(或几个组分)
6.2.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背景段
混合段
均匀混合段
河水Q(m3/s), 污染物浓度为C1(mg/L)
污染物浓度为C2 (mg/L) 废水流量为 q(m3/s)
混合系数a , 稀释比n 定义
混合过程段的污染物浓度 Ci 及混合段总长度 L
a Qi Q
n Qi aQ qq
Ci

C1Qi Qi
C2q q

C1aQ C2q aQ q
混合过程段的混合系数a 是河 流沿程距离 x 的函数,
3
Ln


2.3

lg
aQ (1
q a)q

a(x) 1 exp( b) 1 (Q / q) exp( b)
河流水质模型简介
• 为了选择使用的方便,可以把它们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 类。
• 按时间特性分类,分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
• 按空间维数分类;分为零维、—维、二维、三维水质模 型。当把所考察的水体看成是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 即水体中水质组分的浓度是均匀分布的,描述这种情况 的水质模型称为零维的水质模型。描述水质组分的迕移 变化在一个方向上是重要的,—另外两个方向上是均匀 分布的,这种水质模型称为一维水质模型。描述水质组 分的迁移变化在两个方向上是重要的,在另外的一个方 向上是均匀分布的,这种水质模型称为二维水质模型。 描述水质组分,迁移变化在三个方向进行的水质模型称 为三维水质模型。
Lb
0.0675uB 2
Dy
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认为达到均匀混合。 完成横向均匀混合的断面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
中心排放情况,
Lm
0.1uB2 Dy
岸边排放情况,
Lm

0.4uB 2 Dy
例6-2
• 在河流岸边有一连续稳定排放污水口,河宽 6.0m,水深 0.5m,河水流速0.3m/s,横向扩散系数 Dy=0.05m2/s,求污水到达对岸的纵向距离Lb和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Lm。若污水排放口排放量为 80g/s。说明在到达对岸的纵向距离Lb断面浓度C(Lb,B)、C(Lb,0), 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断面浓度 C(Lm,B)、C(Lm,0)各是多少?
• 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和水体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但在某一水体 的部分区域或一定的时间内,这两种过程总有一种过程是相对主要的过 程。它决定着水体污染的总特征。这两种过程的主次地位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相互转化。
• 6.1.2 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
• 造成水体的水质、生物、底质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或能量都称为水体污 染物。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1.
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方程
C
2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在均匀流场中的一维扩散方程成为: t Dx x 2 u x x
水深方向(z方向) 均匀混合,x 方向和
y 方向存在浓度梯度时,二维扩散方程:
C t

Dx
2C x 2
Dy
2C y 2
ux
放连续点源水质模型的解为
C(x, y) uh
2Q
4Dy
x
/
u
exp
y2u 4Dy x


exp

(2B 4Dy
y)2 u x

完成横向均匀混合的距离
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 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 这一距离称为污染物到达对岸的纵向 距离,
• 水体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水体污染物分为各种类型。 按理化性质分类可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综合污染 物。按形态分类可分为:离子态(阳离子,阴离子)污染物、分子态污染 物、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颗粒状污染物。按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特征分类可分为感官污染物、卫生学污染物、毒理学污染物、综合污染 物。
• 6.1.3 水体污染类型
• 有机耗氧性污染、化学毒物污染、石油污染、放射性污染、富营养化污 染、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6.2 河流水质模型
• 6.2.1 河流水质模型简介 • 6.2.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 6.2.4 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 • 6.2.5 Streeter-Phelps(S-P)模型 • 6.2.6 河流水质模型中参数估值
C uh
Q
4D y
x
/
u
exp


y 2u 4Dy x

式中 Q 是连续点源的源强 (g/s),结果 C 的单位为(g/m3= mg/L)。
考虑河岸反射时移流扩散方程的解 C(x, y) 2uh
Q
4Dy x
/
u
exp


y2u 4Dy x

河宽为 B,只计河岸一次反射时的二维静态河流岸边排
C x
uy
C y
Dx—— x 坐标方向的弥散系数;ux—— x方向的流速分量;Dy—— y 坐 标方向的弥散系数;uy—— y方向的流速分量。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2 无限大均匀流场中移
流扩散方程的解
C
2C
2C
u x Dx x 2 Dy y 2
若在无限大均匀流场中,坐标原点设在污染物排放点,污染物浓度的 分布呈高斯分布,则方程式的(解6-13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