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劳动成果

合集下载

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劳动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社会生产,都需要劳动来完成。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孩子缺乏劳动的机会和意识,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品德修养。

因此,培养劳动习惯和珍惜劳动成果是我们在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首先,培养劳动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劳动,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让他们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再依赖父母。

此外,劳动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而培养他们的勤劳和节俭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呢?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其次,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房间、洗碗、洗衣服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劳动,并且让他们意识到劳动的价值。

此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社区或者学校的劳动活动,让孩子们在集体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当然,培养劳动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父母耐心地引导和督促。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要求孩子,让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劳动任务。

除了培养劳动习惯之外,珍惜劳动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孩子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随意浪费食物、衣物和其他物品。

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首先,我们要教育孩子们认识到每一份食物、每一件衣物都是别人付出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浪费食物、随意丢弃衣物等行为都是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表现。

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孩子们学会节约能源和资源,让他们明白资源的珍贵和有限性。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成果。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农耕活动或者手工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种植植物或者制作手工艺品。

热爱劳动珍惜成果句子

热爱劳动珍惜成果句子

热爱劳动珍惜成果句子
热爱劳动珍惜成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它代表了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成果的珍惜。

这种态度不仅能够推动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能够为团队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关于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句子,以展示这种态度的重要性。

1. 热爱劳动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它代表了对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珍惜。

2. 只有热爱劳动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成果的价值,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追求更高的目标。

3. 每一份劳动都是宝贵的,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应该用心去做,珍惜每一份成果。

4. 热爱劳动的人会更加注重细节,他们会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5. 热爱劳动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取得满意的成果。

6. 热爱劳动的人会主动承担责任,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最大化。

7. 只有热爱劳动的人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为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感到骄傲和满足。

8. 热爱劳动的人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他们相信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9. 热爱劳动的人会用心去感受劳动的过程,他们相信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真正体会到成果的甜蜜。

10. 热爱劳动的人会给予他人更多的赞赏和鼓励,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热爱劳动珍惜成果,不仅是个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秉持这种态度,用心去做,珍惜每一份劳动的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珍惜劳动成果作文(3篇)

珍惜劳动成果作文(3篇)

珍惜劳动成果作文珍惜劳动成果作文(3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惜劳动成果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惜劳动成果作文1课铃一响,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打饭。

一些“眼大肚皮小”的同学,觉得饭菜很好吃,就打了很多,结果吃不完,就理所当然、毫不可惜地倒掉了。

一些同学在打饭的时候心不在焉,搞得米饭掉了一地。

天天都让装剩菜、剩饭的桶吃得饱饱的,挺着一个“将军肚”。

这样的现象,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绅写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确,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劳和汗水。

想想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看到我的桌子上掉了米饭会那么生气,现在才知道,爸爸是为了珍惜粮食,是为了让我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珍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糖”里的同学却不知道珍惜。

在当今社会上,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他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和我们比起来,我们更幸福,却不知道珍惜。

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同学们,难道改掉那些浪费粮食的坏习惯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的,那就让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珍惜劳动成果作文2生活,让我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刘若涵10岁时,我懂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那天,天气炎热,我翘着二郎腿躺在沙发上,吹着空调,嘴里嚼着雪糕。

身边是两三包新奥尔良鸡腿,我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欣赏着电视,好不惬意!一眼望去,整个客厅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到处都见不到一丝灰尘。

而且房间里的东西全都分类摆放,玩具一类,图书一类……可年幼的我并不知情,书一看完就乱扔,吃饭吃剩的骨头也满地都是。

雪糕吃完了,棒就随手一扔。

一眨眼的功夫,美丽的家已变成了脏乱不堪的猪窝似的。

我妈妈回来了,她二话没说,立即抓起笤帚,扫走了地上的垃圾,又抓起了抹布擦了起来。

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劳动节是一个向劳动者致敬的节日,也是一个反思社会关注劳动问题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珍惜劳动的成果,并尊重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是每个个体为实现自身价值所进行的付出和努力。

劳动的成果不仅仅指工作岗位上的产出,还包括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注抛之脑后。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劳动的成果。

每一份劳动都是通过努力和付出来实现的,不能轻易忽视其背后的辛勤和汗水。

劳动成果的实现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贡献的回报。

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自身的劳动成果,并用其来推动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其次,尊重劳动者是一种基本的人文关怀。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尊严和平等的待遇,无论他们从事的工作是何种性质。

劳动者是社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他们为社会和他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劳动价值,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保障。

尊重劳动者不仅仅是一种道义和伦理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劳动的环境和条件。

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是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政策,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

同时,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严惩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劳动节的到来,给我们反思和行动的机会。

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珍惜劳动的成果,并尊重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只有在关注劳动者的基础上,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在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仅是放松休憩,更要反思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珍惜劳动的成果,尊重劳动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待遇和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的社会。

珍惜劳动成果的宣传语

珍惜劳动成果的宣传语

1.珍惜劳动,共享成果,让努力的汗水绽放辉煌。

2.劳动成果,源自一份坚持,珍惜每一个辛勤付出。

3.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珍惜劳动成果,传承人类文明。

4.感恩劳动,珍惜成果,让每一份努力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5.劳动成果是生活的见证,珍惜每一次辛劳,享受每一份收获。

6.劳动是一种财富,珍惜劳动成果,开启人生的无限可能。

7.劳动之果,饱含智慧和奉献,珍惜每一个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8.用心努力,才能获得美好成果,珍惜劳动,感恩付出。

9.劳动成果,是一份付出和希望的结晶,让我们珍惜共同的努力。

10.劳动是一首和谐的旋律,珍惜劳动成果,继续奏响人类进步的乐章。

11.珍惜每一次努力的成果,感恩每一个为梦想奋斗的人。

12.劳动成果,是奋斗的证明,让我们珍惜每一份实现的希望。

13.每一份劳动成果,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和珍惜。

14.劳动成果的辉煌,源自千万勤奋的双手,让我们一同珍惜。

15.珍惜劳动成果,将自豪与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为此付出的人。

16.劳动带来希望与改变,珍惜劳动成果,助力美好未来的实现。

17.劳动是一场美丽的舞蹈,珍惜每一次奋斗和努力的成果。

18.让我们珍惜劳动成果,共同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美好世界。

19.劳动点亮未来的希望,珍惜每一份努力和成果的呈现。

20.珍惜劳动成果,让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介绍劳动的定义、种类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成果的产生过程,体会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 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分析珍惜劳动成果的具体表现,如爱惜粮食、节约用水、保护公共设施等。

5.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等理论知识。

2. 举例法: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劳动成果的珍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和经验。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劳动工具:准备适当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水桶等。

3. 实践场地:联系学校或社区,安排合适的实践场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如认真程度、团队协作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了解教学效果。

4.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表现,评估教学成果的持久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阐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5. 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强调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
注释: 1.司:掌管。2.苟:假如。 3.曷:怎么。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狗在夜里看门,鸡在早晨报晓。如果不学习的话,怎么可以算作一个人呢?蚕要吐丝,蜂 要酿蜜(它们都有自己的事情)。
而人如果不勤学习的话,不如这些小动物呢!
Page 13
一粥一饭,当思 来之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Page 7
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有没有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
Page 8
Page 9
悯农
李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 :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 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 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Page 43
Page 44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讨论: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没有必要艰苦 朴素、勤俭节约了。
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1)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发扬光大。 (2)这也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资源贫乏
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 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 实。我们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
)。
( ),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
2.要使理想的宫殿变为(
),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
不响地劳动,( )地去建造.-Βιβλιοθήκη ----( )Page 61
填空答案
1.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hé)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 2.要使理想的宫殿变为(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3. 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和意义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5. 劳动与团队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和意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 第二课时: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 第三课时: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第四课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测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劳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导入新课《珍惜劳动成果》。

2.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讲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珍惜劳动成果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珍惜劳动成果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5.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上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整理教室、种植绿植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6. 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们个人来说, 我们强调艰苦奋斗、勤俭 节约,并不排斥量力而行的提高生活水平,新形 势下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事业上要拼 搏进取,工作上要吃苦耐劳,生活上要量入为出, 自觉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
有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 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勤俭 节约了。
讨论:1、评析这一观点。 2、我们该怎样做?
(注:请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和个人的发展来 评析。)
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 出,勤 俭节约,是重要的理财原则。资源和财务 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我国是资源 贫乏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这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 们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 建国。
浪费现象是我 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 讨论: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学校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有哪些?
学生食堂的浪费
水资源的浪费
30 万 的 宴 席
“蝙蝠侠”香港炮制不夜城被批评
浪 费 粮 食
“城市竞相建豪华建筑
复原图
被毁图
圆 明 园 原 图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二、珍惜劳动成果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作者在这首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2、从一粒种子到我们碗里的米饭,要经 历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艰 辛付出呢?
3、例举其他劳动者创造劳动成果要付出 哪些劳累和艰辛。
1、我们享有的所有劳动成果都来之 不易,懂得珍惜 劳动果实。
2、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 动成果应该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3、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你知道哪些爱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名 人轶事?
1、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 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 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 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 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 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 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 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破有奢。
——李商隐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不少人因 为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最终走向腐化 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以反面 的教训。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 说,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 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从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快速的发展,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但经济 快速增长与我国许多资源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 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造成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浪 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难以支撑。这样的基 本国情和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勤 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3、毛泽东 在毛来自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
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 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 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 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 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 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 甘共苦。
4、周恩来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 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 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 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 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 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有一家报社举办了百名中学生“暑期一日” 社会实践活动,咨询和报名的中学生十分踊跃。
其中在必胜客实践的“我到名店做比萨”和 到农科院实践的“我是克隆植物的新农民”两组, 50人的名额在活动启事登出的第二天便已爆满。 可与此同时,“我当一天清洁工”小组直到实践 活动的前一天,也仅有5名学生报名,活动当天, 当环卫保洁队派来了5名最好的保洁队员,开着5 辆保洁车欢迎小队员们的时候,他们看到只剩下 一名队员。
谈谈:你对上述新闻有什么感想? 谈谈:这种思想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我们教室里的一切,电视、投影仪、电灯, 桌椅、黑板、文具等,想想我们身上的校服、 中午吃的饭、回家时乘公交车等,都是这些常 被人忽略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人和农民的 劳动成果。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 动成果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2、苏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
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 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 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 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 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 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 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 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 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 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 以备意外之需。
5、李嘉诚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 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 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 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 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 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 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 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 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